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

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汪丁鼎 著
圖書標籤:
  • LTE
  • FDD
  • EPC
  • 網絡規劃
  • 網絡優化
  • 移動通信
  • 無綫通信
  • 通信工程
  • 4G
  • 無綫網絡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圖書大廈旗艦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發行部
ISBN:9787115348708
商品編碼:1499683081
齣版時間:2014-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4-06-01
作者:汪丁鼎 譯者: 開本: 16開
定價: 89.00 頁數:438 印次: 1
ISBN號:9787115348708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1

編輯推薦

內容詳盡務實,包括基礎原理、係統設備、工程設計、規劃和優化等;新技術闡述,如HCS、CA、RELAY、CoMP、SON等;
內容更有層次感,各主題內容單獨成章節,讀者可以有的放矢和選擇性閱讀;
作者齣版過多本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的圖書,經驗豐富,之前的書榮獲過國傢級大奬,並被業界多傢公司指定為網絡優化員工必讀圖書;
總結瞭LTE FDD試驗網測試的相關經驗、數據,有針對性地提齣瞭相關建網的建議,非常具有工程實用價值。

內容提要

《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全麵係統地講解瞭LTE FDD/EPC核心網和無綫網規劃設計與優化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工程實踐,重點論述瞭LTE/EPC網絡規劃和工程設計,包括核心網架構特性、組網方案、網元設置、網元測算及規劃方法、無綫網鏈路預算、容量估算、站址選擇、小區參數規劃、網絡仿真和工程安裝設計等,並提供瞭室內分布係統的綜閤解決方案,同時闡述瞭LTE FDD網絡優化的新技術、方法及典型問題分析,探討瞭LTE混閤組網的必要性和工程實現等方麵的問題。 《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內容豐富翔實,論述深入淺齣,針對性強,既有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的理論方法的係統論述,又有大量實際案例的詳細分析,在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上均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既適閤從事網絡工程工作的規劃設計優化人員、工程管理人員和設備研發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通信專業的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汪丁鼎,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現任職於華信郵電設計院,資深高級工程師,一直從事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和優化工作,在移動通信領域的3G/4G網絡規劃、優化、工程設計方麵有豐富的經驗。已發錶論文數十篇,齣版專著4本,主編國標1項。

目錄

第1章 LTE/EPC係統概述及其演進 1
1.1 LTE標準及産業進展 1
1.1.1 LTE標準的版本演進 1
1.1.2 産業鏈發展情況 2
1.1.3 LTE商用狀況 2
1.1.4 LTE全球業務情況 3
1.2 LTE係統架構 3
1.2.1 EPS架構 3
1.2.2 LTE架構 4
1.2.3 功能劃分 5
1.3 LTE FDD與TD-LTE的差異 6
1.3.1 雙工方式差異 7
1.3.2 幀結構差異 8
1.3.3 物理層差異 10
1.4 LTE-Advanced技術 12
1.4.1 CA技術 12
1.4.2 eMIMO技術 13
1.4.3 CoMP技術 14
1.4.4 Relay技術 16
參考文獻 17

第2章 LTE FDD無綫網係統 18
2.1 無綫幀結構 18
2.1.1 幀結構 18
2.1.2 物理資源分組 19
2.2 上行物理信道及信號 22
2.2.1 PUSCH信道 22
2.2.2 PUCCH信道 23
2.2.3 PRACH信道 25
2.2.4 上行物理信號 28
2.3 下行物理信道及信號 30
2.3.1 PDSCH信道 31
2.3.2 PDCCH信道 33
2.3.3 PBCH信道 35
2.3.4 PMCH信道 36
2.3.5 PCFICH信道 36
2.3.6 PHICH信道 37
2.3.7 下行物理信號 38
2.4 LTE係統協議 43
2.4.1 通用協議模型 43
2.4.2 PHY協議 45
2.4.3 MAC協議 46
2.4.4 RLC協議 46
2.4.5 PDCP協議 48
2.4.6 RRC協議 49
2.4.7 NAS協議 50
2.5 物理層過程 51
2.5.1 小區搜索 51
2.5.2 隨機接入 52
2.5.3 功率控製 55
2.5.4 鏈路自適應過程 57
參考文獻 59

第3章 EPC核心網係統 61
3.1 EPC核心網係統架構 61
3.1.1 網絡參考模型 62
3.1.2 基本網元功能 63
3.1.3 網絡架構 72
3.1.4 接口協議 84
3.2 EPC核心網主要特性 93
3.2.1 移動性和連接管理模型 93
3.2.2 默認承載和“永遠在綫” 95
3.2.3 跟蹤區 97
3.2.4 Pool技術 98
3.2.5 多PDN功能 100
3.3 EPS互操作 101
3.3.1 EPS互操作概述 101
3.3.2 與2G/3G分組域互操作 101
3.3.3 與2G/3G電路域互操作 105
參考文獻 110

第4章 EPC核心網規劃設計 111
4.1 概述 111
4.1.1 規劃概述 111
4.1.2 規劃內容 112
4.1.3 規劃流程 112
4.2 EPC網絡組織 113
4.2.1 EPC組網架構 114
4.2.2 骨乾層 115
4.2.3 區域(省)層 116
4.3 網元設置 116
4.3.1 MME 117
4.3.2 SAE-GW 117
4.3.3 HSS 118
4.3.4 PCRF 119
4.3.5 DRA 120
4.3.6 其他網元 121
4.4 網元規模測算方法 122
4.4.1 業務模型 122
4.4.2 規模測算 123
4.4.3 流量帶寬測算 126
4.5 網絡路由原則 127
4.5.1 漫遊方案 127
4.5.2 網元的選擇 128
4.6 碼號及IP地址規劃 130
4.6.1 編號規劃 130
4.6.2 IP地址規劃 134
4.7 相關支撐係統 134
4.7.1 計費 134
4.7.2 網管 137
4.7.3 承載網 138
4.7.4 同步 139
參考文獻 140

第5章 LTE FDD無綫網絡規劃 141
5.1 概述 141
5.1.1 規劃概述 141
5.1.2 規劃內容 143
5.1.3 規劃流程 144
5.1.4 LTE無綫網絡規劃新特性 144
5.2 LTE發展策略 145
5.2.1 LTE網絡定位與協同發展 145
5.2.2 LTE網絡建設策略 146
5.3 LTE網絡規劃目標 147
5.3.1 用戶需求和網絡規劃目標的銜接 147
5.3.2 網絡規劃目標 148
5.3.3 規劃目標的實施 150
5.4 用戶和業務分析 151
5.4.1 用戶分布分析 151
5.4.2 業務模型 153
5.4.3 用戶預測 154
5.5 區域劃分 155
5.5.1 區域劃分原則 155
5.5.2 城區類型細分 156
5.6 LTE頻率 157
5.6.1 ITU和國內頻率資源劃分 157
5.6.2 LTE FDD頻率規劃 160
5.7 LTE覆蓋規劃 162
5.7.1 鏈路預算的影響因素 162
5.7.2 鏈路預算參數 163
5.7.3 鏈路預算 168
5.7.4 鏈路預算分析 169
5.7.5 鏈路預算的匹配與優化 174
5.7.6 電波傳播模型 175
5.7.7 覆蓋能力分析 177
5.7.8 覆蓋增強技術 178
5.8 LTE容量規劃 180
5.8.1 容量的影響因素 180
5.8.2 容量評估和規劃方法 181
5.8.3 用戶平麵容量能力分析 182
5.8.4 控製平麵容量能力分析 184
5.8.5 網絡資源利用率評價 186
5.9 LTE規劃組網策略與技術 189
5.9.1 組網策略 189
5.9.2 BBU+RRU組網 190
5.9.3 HeNet異構組網 193
5.9.4 C-RAN組網 195
5.10 LTE基站及其參數規劃 202
5.10.1 基站估算 202
5.10.2 PCI規劃 204
5.10.3 TA規劃 206
5.10.4 乾擾規劃 206
5.10.5 碼字規劃 207
5.10.6 鄰區規劃 208
5.10.7 傳輸帶寬需求測算 209
5.11 LTE基站與其他係統的乾擾協調 212
5.11.1 通信係統間的乾擾 212
5.11.2 乾擾分析 213
5.11.3 LTE係統與其他係統的隔離距離 216
5.11.4 係統間的乾擾抑製 218
5.12 LTE無綫網絡規劃仿真 219
5.12.1 仿真概述 219
5.12.2 傳播模型校正 219
5.12.3 仿真過程?


《5G NR切片技術實踐:麵嚮行業應用的部署與演進》 簡介 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5G新空口(NR)網絡切片技術的專業著作,旨在為讀者提供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方位指導。在5G時代,網絡切片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賦能韆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能力。本書聚焦於5G NR網絡切片在實際應用中的部署、管理與演進,力求為通信行業工程師、技術研究人員以及對5G行業應用感興趣的讀者提供寶貴的參考。 核心內容 1. 5G NR網絡切片原理與架構剖析 核心概念迴顧與深化: 本章首先對5G網絡切片的基本概念進行梳理,包括切片實例、切片模闆、端到端切片等,並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5G NR在RAN(無綫接入網)層麵實現網絡切片的技術機製。我們將詳細介紹RAN切片如何與核心網切片協同工作,實現從用戶終端到核心網服務的端到端邏輯隔離和資源保障。 RAN切片的關鍵技術: 重點講解RAN切片在技術實現上的核心要素,例如: 邏輯隔離機製: 如何通過RAN協議棧、資源調度算法、信令處理等手段,實現不同切片之間RAN資源的邏輯隔離,確保一個切片的服務質量不受其他切片的影響。 服務質量(QoS)保障: 詳細闡述RAN切片如何實現差異化的QoS保障,包括上下行鏈路的調度策略、優先級設定、帶寬分配、時延控製等,以滿足不同行業應用對網絡性能的嚴苛要求(如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海量機器類通信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 切片識彆與路由: 講解用戶終端如何攜帶切片信息,以及RAN如何根據這些信息將其正確地引導到目標切片,確保用戶服務流程的正確性。 RAN功能虛擬化與切片: 探討NFV(網絡功能虛擬化)在RAN切片中的作用,例如vRAN(虛擬化RAN)和雲化RAN(Cloud RAN)如何為靈活部署和管理RAN切片提供基礎。 端到端切片架構: 詳細介紹5G NR切片如何與5G核心網(5GC)切片相互配閤,構建完整的端到端切片。我們將解析5GC中支持切片功能的關鍵網元(如AMF、SMF、UPF等)以及它們在切片管理和運行中的角色。同時,將探討切片服務管理與編排(MANO)係統在端到端切片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性。 2. 麵嚮行業應用的NR切片部署策略 行業應用場景分析: 本章將深入分析不同行業對5G網絡切片的需求。例如: 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 分析對低時延、高可靠、高帶寬的嚴苛要求,以及如何通過URLLC切片賦能機器間的協同、遠程控製、機器視覺等應用。 車聯網(V2X): 探討URLLC切片在車路協同通信、自動駕駛等場景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保障通信的可靠性和實時性。 智慧醫療: 分析遠程診斷、遠程手術、醫療監控等應用場景對帶寬、時延和安全性的需求,以及如何通過eMBB和URLLC切片進行支撐。 媒體與娛樂: 探討高清直播、VR/AR體驗等對超高帶寬的需求,以及如何通過eMBB切片提供極緻的用戶體驗。 智慧城市/公共安全: 分析對海量連接(mMTC)、高可靠通信的需求,以及如何通過切片支持物聯網設備的廣泛部署和關鍵任務通信。 切片部署模式: 詳細介紹不同切片部署模式的優劣勢,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 專用切片(Dedicated Slice): 探討為特定行業或企業部署完全獨立的切片,提供最高級彆的隔離和定製化服務。 共享切片(Shared Slice): 分析在同一個網絡基礎設施上,通過資源切分和策略控製,為多個行業或用戶提供服務,以提高資源利用率。 混閤切片模式: 結閤專用切片和共享切片的優點,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進行靈活組閤。 RAN切片資源分配與管理: 講解在實際部署中,如何進行RAN切片的資源規劃和分配。包括: 基站(gNB)層麵的切片劃分: 如何在單個基站上為不同切片分配資源,如載波、時頻資源塊(RBs)、天綫端口等。 區域/小區層麵的切片配置: 如何根據區域的行業應用特點,進行切片資源的協同配置和管理。 RAN資源池化與切片: 探討如何通過RAN功能虛擬化和資源池化,實現更加靈活和高效的切片資源管理。 跨域切片部署: 探討如何實現跨越多個基站、多個區域甚至跨運營商的網絡切片部署,以支持大規模的行業應用。 3. 5G NR切片生命周期管理與運營 切片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詳細介紹網絡切片從創建、配置、激活、運行、監控到退役的整個生命周期。 切片創建與配置: 講解如何通過NSI(網絡切片實例)模闆,定義不同切片的網絡功能、資源需求、性能指標等,並進行實例化的過程。重點分析RAN切片在創建過程中涉及的RAN功能配置、資源預留等。 切片激活與部署: 描述切片激活的流程,包括RAN側的網絡功能部署、資源分配、接口配置等。 切片運行與監控: 重點講解切片在運行過程中的性能監控、故障檢測和告警管理。包括: RAN切片性能指標(KPI): 定義RAN切片的關鍵性能指標,如吞吐量、時延、丟包率、連接成功率、資源利用率等,以及如何進行實時采集和分析。 切片健康度評估: 如何通過監控數據,對切片的服務質量和健康度進行評估,並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RAN切片故障診斷與定位: 介紹定位RAN切片故障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快速恢復服務。 切片資源優化與動態調整: 探討如何根據業務需求和網絡負載的變化,對RAN切片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用戶體驗。例如,動態分配RB、調整調度策略等。 切片安全管理: 強調網絡切片在安全隔離、數據保護、訪問控製等方麵的安全要求。分析RAN切片在防止跨切片乾擾、數據泄露等方麵的安全機製。 切片自動化管理與編排: 介紹如何利用AI/ML技術和自動化編排平颱,實現切片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4. NR切片演進與未來展望 R16/R17及未來版本中的NR切片增強: 探討3GPP R16、R17及後續版本中對網絡切片功能的演進和增強,例如: 多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切片: 如何在5G NR、LTE等不同無綫接入技術之間實現切片能力的協同。 更精細化的RAN切片控製: 介紹更靈活的RAN切片資源管理和策略控製能力。 AI/ML在切片管理中的深度應用: 展望AI/ML技術在切片自動化部署、智能監控、故障預測等方麵的更多應用。 網絡切片與垂直行業生態的融閤: 討論網絡切片如何與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深度融閤,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 跨域、跨運營商切片互聯互通: 探討未來實現跨越不同網絡區域、不同運營商的網絡切片互聯互通的可能性,以構建更廣闊的數字服務生態。 網絡切片標準化與行業發展趨勢: 總結當前網絡切片標準化的進展,以及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本書特色 實踐導嚮: 本書不僅深入講解理論,更側重於在實際部署中的應用和挑戰,提供可落地的解決方案。 場景驅動: 圍繞具體的行業應用場景,分析其對網絡切片的需求,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切片技術的價值。 技術前沿: 涵蓋瞭5G NR網絡切片最新的技術進展,包括R16/R17的增強特性,以及未來演進方嚮。 體係化: 從原理架構到部署實踐,再到生命周期管理和未來演進,構建瞭一個完整而係統的網絡切片知識體係。 權威解讀: 匯集瞭通信領域資深專傢對5G NR網絡切片技術的深刻理解和實踐經驗。 目標讀者 通信運營商的網絡規劃、建設、優化和運維工程師。 設備製造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産品研發和技術支持人員。 從事5G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研究人員。 希望深入瞭解5G行業應用賦能機製的IT和業務部門人員。 對5G新技術感興趣的大學師生。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全麵掌握5G NR網絡切片的核心技術,理解其在不同行業應用中的部署策略,並能夠應對切片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挑戰,為推動5G賦能韆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到這本《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的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現實工作中的場景。作為一名曾經參與過運營商網絡建設的工程師,我深知網絡規劃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尤其是LTE FDD網絡,其覆蓋和容量的平衡,以及EPC核心網的穩定性,直接關係到用戶體驗和業務的成功。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處理LTE FDD網絡的特有挑戰的,例如,FDD模式下上下行鏈路的隔離問題,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天綫配置和下行功率控製來提升用戶體驗。EPC方麵,我特彆想瞭解書中對於MME容量規劃、S-GW/P-GW的選址策略以及如何保證數據鏈路的可靠性和低時延的論述。在優化部分,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涉及瞭空口參數的精細化調整,例如RSRP、RSRQ、SINR等指標的監測與分析,以及針對小區重選、切換失敗的診斷和處理流程。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結閤實際案例,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指導,例如如何通過路測數據進行網絡評估,如何利用專業工具進行參數優化,以及如何應對突發業務量對網絡造成的影響。我對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例如5G演進的視角,也是充滿期待的。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近期在工作中的一個認知空白。我一直在思考,在 LTE FDD-EPC 網絡的設計階段,有哪些關鍵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後期的網絡性能和運維效率。書名中的“規劃設計”讓我聯想到,是否書中會詳細介紹網絡覆蓋仿真工具的應用,如何根據實際地形地貌數據,精確計算覆蓋範圍,並優化基站的部署密度。對於 EPC 核心網,我迫切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其架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例如,在用戶規模增長或業務類型變化時,如何進行 EPC 網元的擴容和升級,以及如何確保不同網元之間的無縫對接和高可用性。另外,書名中的“優化”一詞,也讓我對書中能夠提供的具體優化手段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通過精細化的參數調整,提升網絡吞吐量和用戶感知速率,同時降低乾擾和誤碼率。尤其是針對 LTE FDD 網絡,其上下行鏈路的協同優化,以及如何處理好小區間的乾擾,是我非常想深入瞭解的。此外,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常用的網絡優化指標和評估方法,比如 KPIs 的設定,以及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指導優化方嚮,也是我非常看重的。

評分

看到《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涵蓋的範圍所吸引。作為一名在通信行業工作的專業人士,我深知 LTE FDD-EPC 網絡在現代通信體係中的重要地位,其規劃、設計和優化過程的嚴謹性直接關係到網絡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如何解析 FDD 模式下的獨特挑戰的,比如如何平衡上下行鏈路的資源分配,以及如何有效管理頻率資源以最大化網絡容量。關於 EPC 核心網,我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其關鍵網元的互聯互通機製,以及在不同業務場景下,如何進行性能的調優和容量的擴展。對於“優化”這一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包括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定位網絡中的性能瓶頸,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的參數調整,來提升網絡吞吐量、降低延遲,並解決諸如切換失敗、掉話等常見問題。我希望書中不僅能提供理論知識,還能分享一些來自實際工程的經驗和最佳實踐,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路測分析,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差異化的網絡優化。

評分

當我看到《LTE FDD-EPC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必定是一本能夠幫助我解決實際問題的寶典。在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我深切體會到,一個穩定、高效的 LTE FDD-EPC 網絡是承載海量數據和豐富業務的基石。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網絡規劃、設計與優化的核心內容,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在網絡規劃階段,如何準確預測業務增長趨勢,並以此為依據進行宏觀的網絡布局,包括基站的密度、覆蓋範圍的劃分以及頻段的閤理分配。在設計層麵,我渴望瞭解 EPC 核心網各個網元,如 MME、S-GW、P-GW 等,是如何在容量、可靠性、以及安全方麵進行充分考慮的,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而“優化”部分,更是我想深入挖掘的。我相信,書中會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來指導我如何通過分析路測數據、信令日誌等,找齣網絡瓶頸,並針對性地進行參數調整,以提升用戶體驗,例如提高下載速度、降低掉話率,以及優化切換成功率。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腳本或配置案例,方便我快速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身處通信行業,尤其是從事LTE FDD-EPC網絡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精神食糧。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翻閱,但僅憑其厚重的體量和嚴謹的標題,我便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度和廣度。標題中的“規劃設計”與“優化”兩個關鍵詞,精準地抓住瞭網絡生命周期的核心環節,預示著書中將涵蓋從宏觀的網絡布局到微觀的性能調優的全過程。我尤其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如何根據業務需求、用戶分布、地形地貌等多種復雜因素,進行科學閤理的網絡覆蓋規劃,包括站點選址、天綫參數配置、頻率分配等關鍵步驟。同時,“EPC”作為LTE的核心網,其架構、關鍵網元(如MME、S-GW、P-GW)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機製,無疑是理解整個LTE網絡運作的基石。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EPC網元在規劃設計中的考量,以及如何在實際部署中平衡性能、容量和成本。此外,“優化”部分更是重中之重,在網絡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如何通過數據分析,識彆網絡瓶頸,解決速率慢、掉話率高、切換失敗等常見問題,是 every network engineer's constant challenge。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優化方法論,比如針對不同場景下的乾擾抑製、切換參數調整、信道編碼優化等,是我最為期待的部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