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力工程
  • 电缆设计
  • GB50217-2007
  • 规范标准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缆敷设
  • 设计手册
  • 行业标准
  • 工程建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1
版次:1
商品编码:1516955067

具体描述

正版现货

定 价:¥22

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出版社:中国计划

ISBN:1580177028

开本:32开 页数:132页

2008-03-01 第1版2008-03-01 第1次印刷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2008-04-01实施。

目 录:

1 总则
2 术语
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4 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
5 电缆敷设
6 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7 电缆防火与组织延燃
附录


电力工程电缆敷设与保护技术手册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电缆的设计、敷设与保护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书旨在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参考手册,聚焦于电力工程中电缆敷设与保护的各项技术细节,涵盖从设计原则到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内容详实、指导性强。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规范条文,而是基于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对电缆敷设与保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阐释。我们致力于帮助读者掌握电缆系统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最优敷设方式,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第一篇:电缆敷设基础理论与设计原则 本篇将系统阐述电缆敷设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设计理念。 电缆系统概述: 电力电缆的组成与分类: 详细介绍电力电缆的结构(导体、绝缘、保护层等),不同电压等级(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电缆的特性,以及不同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等)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电缆系统的工作原理: 阐述电缆在电力传输中的作用,负荷电流、短路电流的影响,以及电压降、温升等基本概念。 电缆敷设方式的分类与选择: 深入分析直埋、穿管、电缆沟、桥架、隧道等各种敷设方式的特点、适用场景、优缺点。重点讲解如何根据环境条件(土壤、气候、腐蚀性)、工程造价、运行维护便捷性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 电缆敷设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强调电缆敷设的首要任务是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详细介绍防火、防爆、防鼠、防潮、防机械损伤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可靠性原则: 确保电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阐述如何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附件配置、连接方式来提高电缆系统的可靠性。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追求最优的工程造价和运行维护成本。分析不同敷设方式和材料的经济效益。 便于维护原则: 考虑电缆的运行监测、故障诊断、维修更换的便捷性。设计时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和通道。 环境适应性原则: 针对不同地理、气候、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电缆敷设设计方案。例如,在寒冷地区、潮湿地区、地震区、易腐蚀地区的特殊要求。 电缆敷设的电气计算与校核: 载流量计算: 详细介绍根据不同敷设方式、环境温度、敷设回路数量、电缆型号等因素,精确计算电缆载流量的方法。提供常用计算公式和图表。 电压降计算: 阐述电缆敷设过程中电压降的形成原因,以及计算方法。强调电压降对电气设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满足要求的校核方法。 短路电流校核: 分析短路电流对电缆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介绍短路电流的计算和校核流程。 温升计算与散热设计: 重点讲解电缆发热的机理,以及如何根据电缆的载流量和环境条件进行温升计算。提出有效的散热设计措施,如通风、散热片等,以避免电缆过热损坏。 第二篇:电缆敷设的具体技术与工艺 本篇将深入探讨各种电缆敷设方式的详细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直埋敷设: 沟槽开挖与回填: 详细介绍沟槽的宽度、深度、坡度要求,以及不同土质的开挖方法。重点阐述回填材料的选择、夯实方法,确保电缆不受外力损伤。 电缆保护层: 介绍砖砌保护、水泥板保护、混凝土保护等多种保护层形式,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防腐处理: 针对腐蚀性土壤,介绍电缆外护套的防腐措施,以及管道防腐等。 电缆间距与埋深: 明确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不同类型电缆(如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在直埋敷设时的最小间距和最小埋深要求。 标记与标识: 强调直埋电缆的标记和标识的重要性,包括警示带、标志桩的设置要求。 穿管敷设: 管材选择: 介绍塑料管(PVC、HDPE)、金属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材的特性、适用范围及选择依据。 管路设计: 阐述管路走向、弯曲半径、接口处理、支撑固定等设计要求。 穿管工艺: 详细介绍穿管的牵引方法(人工、机械、液压)、润滑剂的使用、电缆保护等。 管井与人孔设计: 介绍管井和人孔的尺寸、结构、防水、通风要求,以及其在电缆检修中的作用。 电缆沟与电缆隧道敷设: 电缆沟结构设计: 介绍电缆沟的尺寸、断面形式、防火分隔、通风散热、防水排水等设计要求。 电缆支架与托架: 详细介绍电缆支架和托架的材料、结构、安装方式,以及不同层数电缆的排列方式。 电缆隧道结构设计: 介绍电缆隧道的整体结构、防火防爆措施、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等。 防火分隔与堵漏: 强调电缆沟和隧道的防火分隔措施,以及防止水、气体侵入的设计。 电缆桥架敷设: 桥架类型与选型: 介绍槽式、托盘式、梯级式、组合式等桥架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桥架安装: 详细讲解桥架的支撑、固定、连接、转弯、升降等安装要求。 防火与防腐: 介绍桥架的防火涂层、防腐处理,以及桥架内电缆的防火隔板设置。 载荷计算与校核: 强调桥架的载荷计算,包括电缆自重、附加载荷等,并进行结构校核。 第三篇:电缆连接与附件技术 本篇将重点关注电缆连接和附件的选用与安装。 电缆终端处理: 终端头的分类与功能: 介绍各种终端头(如防水型、防爆型、耐候型)的结构、作用和适用范围。 终端头的制作与安装: 详细阐述终端头的剥切、绝缘处理、压接、密封等关键工艺步骤,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精度。 高压电缆终端头的特殊要求: 重点介绍高压电缆终端头(如应力锥、绝缘管)的结构和安装要点,防止局部放电。 电缆中间接头: 中间接头的分类与功能: 介绍冷缩型、热缩型、预制型等中间接头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中间接头的制作与安装: 详细讲解中间接头的剥切、连接、绝缘、密封等工艺,强调接头处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防水与防潮: 重点关注中间接头的防水和防潮设计,防止水分侵入导致电缆绝缘损坏。 电缆附件的选用与安装: 连接管(压接管): 介绍连接管的材料、规格,以及压接工具的选择和压接工艺。 绝缘材料: 介绍常用的绝缘材料(如玻璃纤维带、绝缘胶带)的使用方法。 密封材料: 介绍常用的密封材料(如防水胶、密封胶带)的应用。 电缆卡具与固定件: 介绍各种电缆卡具、固定件的选用原则和安装方法,确保电缆固定牢固。 第四篇:电缆的保护与监测 本篇将探讨电缆系统的保护措施和运行监测技术。 电缆的防火保护: 防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介绍防火涂料、防火包、防火毯等防火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方法。 防火分隔与封堵: 强调在电缆沟、隧道、竖井等部位的防火分隔和电缆穿墙处的封堵措施。 火灾报警与灭火系统: 介绍电缆区域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设计与配置。 电缆的防鼠、防虫保护: 物理防护措施: 介绍使用防鼠网、防鼠板、防鼠涂料等方法。 环境控制: 阐述通过合理设计,减少鼠类、虫类栖息的环境。 电缆的防腐蚀保护: 外护套的防腐: 介绍对电缆外护套进行特殊防腐处理的方法。 金属附件的防腐: 强调对金属桥架、支架、卡具等附件的防腐处理。 土壤腐蚀性评估与对策: 如何评估土壤的腐蚀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电缆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技术: 介绍温度监测、局部放电监测、绝缘电阻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 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阐述各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如时域反射法(TDR)、桥式法、脉冲发生法等。 故障预警与诊断: 探讨如何通过监测数据进行故障预警和诊断,及时排除隐患。 第五篇:电缆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验收 本篇将关注电缆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和最终的质量验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图纸会审与设计变更: 强调图纸会审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变更的规范流程。 材料采购与检验: 明确电缆及附件的采购标准和检验要求。 施工队伍的资质与培训: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 确保施工现场的水、电、路畅通,以及场地平整。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施工工艺。 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质量控制点设置: 明确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并进行重点监控。 施工记录与签证: 详细、准确地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变更,并及时进行签证。 电缆工程的质量验收: 外观检查: 对电缆敷设、连接、附件安装等进行外观检查。 电气试验: 介绍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量、电缆回路电阻测量等试验方法和要求。 接地连续性检查: 确保电缆金属护套和铠装层的接地连续可靠。 附件连接的紧固性检查: 检查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连接管的压接是否牢固。 标志与标识检查: 确认电缆的标记、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竣工资料的编制与归档: 确保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为今后运维提供依据。 附录 常用电缆型号与规格对照表 电缆敷设相关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索引 术语解释 结论 本书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读者将能够更加专业、高效地完成电力工程电缆敷设与保护的相关工作,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长期在现场工作的工程师来说,GB 50217-2007 的“施工和验收”章节更是不可或缺的宝典。书中的每一条规定,都凝聚了无数的经验和实践。从电缆的运输、存放,到敷设过程中的弯曲半径、张力控制,再到终端头和接头的制作、安装,甚至是隐蔽工程的验收标准,都描述得非常详尽。它就像一本操作手册,指导我们如何将设计图纸上的蓝图,转化为安全可靠的实际工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施工节点,规范中的描述能够避免很多潜在的施工错误,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评分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绕线问题,涉及到多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在同一沟道内敷设。这不仅关系到安全间距,还可能影响到电缆的散热性能,甚至引发电磁干扰。我当时就立刻翻阅了 GB 50217-2007,找到了关于多根电缆敷设的章节。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以及如何根据电缆的敷设方式(如直埋、穿管、电缆桥架)来调整这些间距。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关于如何计算电缆敷设密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热效应的指导。通过对照规范,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既安全又经济的绕线方案,避免了潜在的故障隐患,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评分

在进行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电力工程设计时,例如在潮湿、腐蚀性气体存在或者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电缆的选择和敷设方式就变得尤为重要。GB 50217-2007 对于这些特殊情况下的电缆设计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引。它详细规定了在不同腐蚀性介质环境中,电缆外护套的材质选择原则,以及如何增加电缆的机械防护措施,比如采用铠装电缆或加设保护管。对于电缆的防火和防爆要求,规范也给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确保在这些危险环境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评分

第一次接触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是在一个项目的初期。当时,我们正在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内的供电系统,涉及大量的电缆敷设和选型。我的职责是负责初步的设计方案,自然需要查阅相关的国家标准。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重而严谨的排版,每一条规范都经过精雕细琢,力求字斟句酌。我对其中关于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印象尤其深刻,详细阐述了不同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相邻电缆间距等因素对载流量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具体的修正系数。这远比我之前模糊的经验判断要精确得多,让我意识到规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约束,更在于提供科学的依据。

评分

在一次对现有变电站进行改造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关于老旧电缆更新换代的难题。老电缆的参数和资料并不完整,我们很难确定替代电缆的规格和敷设方式。GB 50217-2007 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规范中关于电缆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评估老旧电缆的状况和选择新电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关于电缆绝缘材料的性能指标,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老化特性,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满足长期稳定运行需求的新电缆。

评分

在一次关于电缆线路路径选择的讨论中,规范中的环境影响评估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GB 50217-2007 并非仅仅关注电缆本身的技术参数,还考虑了电缆敷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对电缆的影响。例如,它在路径选择时,会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是否有其他地下管线等因素,避免对其他设施造成破坏,同时也能减少因地质不稳定而导致电缆损坏的风险。对于大型项目,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评分

我尤其欣赏 GB 50217-2007 在电缆系统接地方面的详细规定。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可靠的接地系统。规范中不仅阐述了电缆屏蔽层、铠装层以及金属桥架的接地要求,还详细说明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接地方式和接地电阻的取值范围。它还强调了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以及定期检测的要求。这些规定对于防止雷击、静电积聚和故障电流的扩散至关重要,是我在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依据,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保护。

评分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缆的种类和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变化。GB 50217-2007 作为一个国家标准,其更新和修订的频率也直接关系到它的时效性。我在使用这本书时,总会关注其发布的年份,并尽量查找是否有最新的修订版本。这确保了我在设计时,能够遵循最前沿的技术要求和最可靠的实践经验。例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兴起,对于光伏、风电等领域的电缆设计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了解这些最新动态,并结合规范进行设计,是我持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评分

在进行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关键电力设施设计时,例如医院、数据中心等,电缆的冗余设计和故障隔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GB 50217-2007 在这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原则。虽然它可能不会直接给出具体的冗余方案,但它会规定在关键区域,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保护措施以及对故障的响应机制,这些都为我们设计更可靠的电力系统打下了基础。例如,规范中关于多路供电的配置和切换要求,以及如何保证在单路故障时,备用线路能够及时接替,都是我非常重视的设计考量。

评分

作为一个初级的电力设计人员,对于电缆附件的选择常常感到迷茫。不同类型的电缆,不同的使用环境,对附件的要求都不尽相同。GB 50217-2007 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的适用范围、选型原则以及安装要求。例如,对于高压电缆,规范就强调了绝缘屏蔽处理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工艺要求,以防止局部放电。对于防火要求的场合,规范也明确了防火隔堵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这些细节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电缆附件选型和安装的信心,也让我认识到,一个小小的附件,如果选型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严重问题。

评分

书已收到,很及时。

评分

不错的书,可是买了没几天,估计年底要走了,书总共买了240多块钱,谁要,我150全给他。

评分

很好的标准书,客服也积极的帮忙解决问题,好评

评分

挺好的,应该是正版的,没有太大的刺鼻气味。

评分

评分

不错的书,可是买了没几天,估计年底要走了,书总共买了240多块钱,谁要,我150全给他。

评分

不错,慢慢研究!

评分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