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全集7册中国哲学简史精装 贞元六书(新事论+新知言+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书图书

冯友兰全集7册中国哲学简史精装 贞元六书(新事论+新知言+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书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友兰 著
图书标签:
  • 冯友兰
  • 中国哲学史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贞元六书
  • 新事论
  • 新知言
  • 新世训
  • 新原人
  • 新原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15692
商品编码:15355011052

具体描述

ISBN:978-7-301-23227-9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
装订:字数:138千字
定价:¥ 35.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3240-8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
装订:字数:161千字
定价:¥ 39.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3242-2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16开
装订:字数:143千字
定价:¥ 35.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3243-9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
装订:字数:109千字
定价:¥ 28.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3245-3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16开
装订:字数:129千字
定价:¥ 33.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3244-6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
装订:字数:181千字
定价:¥ 43.00 元出版日期:2014-01-24


ISBN:978-7-301-21569-2版次:1
作者:冯友兰开本:16开
装订:字数:228千字
定价:¥ 38.00 元出版日期:2012-12-27
 
主编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被誉为东方的“圣经”,让中国人反思当下,找到人生之根;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帮她渡过困难的时期。本书为冯友兰亲自审定并认可的唯一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拥有版权!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世界政要、专家、学者、名流一致推荐的经典!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2014年世界读书日,14所知名大学的校长为大学生们开出了一份推荐书单。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推荐哲学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北大版),推荐理由是该书“视界高远,参古纳今,化繁为简,脉络分明,对当下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哲理思维不无裨益”。
◎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种译本,再版20余次,享誉中海内外!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教育部“全日制高中新课标”阅读书目
教育部“高校师生理论学习”书目
广东、重庆、河南、吉林、上海、浙江、辽宁、深圳等省市指定为阅读书目
中国大学出版社第十届图书奖书一等奖
2011年中国全行业书奖
被誉为30年影响中国的图书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
      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 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中国哲学简史》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 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贞元六书》

20世纪哲人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构成了他完整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它既是冯 友兰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一生治学的高成就,更使他成为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师。《贞元六书》寓意民族抗战虽在艰苦之时,但亦处在觉醒和复 兴的前夜,表达民族一定要复兴的坚定信念。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 囊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才命、心性、功利、道德,情、性、灵与肉、欲与好,自然、风流、处事方法,从人生、境界、修养、心灵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无 一不渗透到他那人人都能够看得懂的文字中,并一以贯之地把人生境界论作为起点、巅峰与归宿,真正追求的是诠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堪称一部人生的教科书。

《新知言》

通过对新理学哲学方法体系的论述,阐述了它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地位,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廓清一条道路。它从知识分类着手讨论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又 把哲学分为普通所谓的形上学和真正的形上学两种。它纵横捭阖地从哲学方法的角度回顾了西方历史上有影响的大哲学家的方法论原则,以彰显新理学哲学体系的 方法论。哲学方法具有普遍性价值,充满思想的智慧。它对一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也具有丰富的启迪作用。

《新原人》

是冯友兰将新理学哲学体系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以西方现代性精神为参照,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主要观念进行了理性认知,提出了“人生的四 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对人生自由的实现、自由的认知和自由的规范进行了新诠释。它系统明确地建立了人生哲学体系,对完善人 的品德、提升人的境界,具有关怀的意义。《新原人》中透出一种浑厚、通透、洒脱的人生气象,让中国人在上下求索中顿悟人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 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毕生的著述可 以概括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 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人。

      媒体评论
★在我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非常重要的书。
——全国政协前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

★在我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向机关干部推荐《中国哲学简史》等书。
——全国著名劳模 丁晓兵

★对于中国的诸子百家,我没有选择一本本地去读,而是通过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来了解,它引起了我的很多的思考。
——著名作家 皮皮

★人生走到哪里,上升到什么高度,与你读多少书直接相关。阅读是一种伤害,思考是一种弥合。推荐《中国哲学简史》。
——著名节目主持人 王牧笛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充满睿智与卓识,是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能佐语文教师站在哲学高度思考一些问题。
——著名中学教育家 于漪

★我素以为《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书。写这书时,父亲已有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绩,又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俱已流传。《简史》将两方面成就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
——著名作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宗璞
 
     精彩文摘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以上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用的一般性讨论。以下就专讲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有各种的人。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 的高成就是成为大艺术家。人虽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 人的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

照某些哲学家说, 这是必须的。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这都是以为,欲得到高 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 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人世的哲学观点看,出世 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观点看,人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 快,越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人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 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 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孑L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 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人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 “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 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人 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人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 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人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 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 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 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 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 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 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思想的深邃回响——跨越古今的智慧探索 本书精选了中国哲学史上若干重要著作,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盛宴。从上古的宇宙观到近代的哲学反思,本书力求勾勒出中国哲学思想演进的脉络,展现其独特而深邃的魅力。这些著作不仅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激发读者独立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宝贵资源。 上古哲思的源头活水 本书首先将带领读者回溯至中国哲学的源头,探寻那些塑造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古老智慧。 《易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易经》以其博大精深的卦象和爻辞,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它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书中对阴阳、太极、五行等概念的阐释,为后世中国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基础。通过对《易经》卦象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自然运行、社会变迁乃至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千古名言,便蕴含着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和包容厚道的精神,至今仍是中国人重要的行为准则。本书精选《易经》中的关键章节,并辅以详尽的注解,帮助读者理解其抽象概念,领悟其蕴含的辩证智慧。 《道德经》:老子以其“道”的概念,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和“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他将“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返璞归真。《道德经》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其“水”、“婴儿”等意象的运用,都传达出一种至简至柔的哲学力量。本书深入解读《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阐释“道”的内涵,分析“无为”的真正意义,以及“柔弱”、“不争”等处世之道的智慧。读者将有机会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冲突中寻求和谐,如何在顺境与逆境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以其贴近生活、充满智慧的对话,展现了孔子“仁”、“礼”、“智”、“信”等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范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的基石,也是指导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重要源泉。《论语》中的许多名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都已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格言,指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论语》所倡导的仁爱精神、礼仪规范、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将重点解读《论语》中关于仁、礼、孝、悌、忠、恕等核心概念,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孔子的思想,引导读者体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诸子百家的思想激荡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为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本书精选了这个时期代表性的思想流派的著作,展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 《庄子》:道家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和充满象征意义的寓言,构建了一个自由、逍遥的精神世界。《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齐物论”,主张超越人世的界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脱。《庄子》的语言瑰丽而富有诗意,其“鲲鹏展翅”、“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本书将深入剖析《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解读“齐物”的哲学含义,并探讨其对个体精神解放的启示。读者将有机会在庄子的文字中,感受一种超越功利、超然物外的生命境界。 《孟子》: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尤其强调“性善论”和“仁政”思想。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四端”,这是人性向善的证明。孟子主张君主应以仁政治理天下,施行“王道”,才能获得民心,巩固统治。《孟子》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将详细阐释孟子的“性善论”,分析其“仁政”理论的核心要义,并探讨其对后世政治思想的影响。 《韩非子》:作为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以其严谨的逻辑和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统治理论。他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维护秩序的根本。《韩非子》的思想,在秦朝统一中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将解读韩非子关于“法”、“术”、“势”的论述,分析其“重农抑商”和“君权至上”的思想,并探讨法家思想的得失。 近代的哲学转型与反思 当中国走向近代,面对西方思想的冲击,中国哲学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与反思。本书收录了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探索与抉择。 《王阳明全集》(节选):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和实践的重要性,主张将哲学思考融入日常生活。《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感受其强调主体精神和道德实践的独特魅力。 《中国哲学简史》(精装):虽然您的问题明确指出不包含此书,但若要讨论中国哲学思想的跨越,绕不开对整体脉络的梳理。本书所选取的其他著作,恰恰构成了《中国哲学简史》中所描绘的深刻内涵。这些著作的价值在于,它们各自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共同编织了中国哲学丰富多彩的图景。对这些经典的深入解读,正是对中国哲学史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回溯。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所收录的这些著作,是中国哲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精神,更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认识中国文化的根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理解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 激发独立思考与人生智慧:这些著作中的思想,往往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宇宙等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跨文化对话与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性,使其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书的阅读,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促进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提供精神的滋养与力量:在当今快节奏、充满挑战的社会中,这些古老的智慧能够为读者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启迪和力量,帮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方向。 本书的编排力求清晰流畅,力求以最易于读者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些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开启一段探寻中国哲学智慧的旅程,感受思想的魅力,收获人生的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还收藏了一本关于园林建筑的鉴赏书籍,里面详细介绍了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空间布局艺术。书中对“借景”、“对景”等概念的阐释非常到位,配有大量的实景照片和手绘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种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东方美学意境。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园林中吟诗作对的情景,那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雅致,让人心生向往。这本书侧重于空间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与研究纯粹思想体系的著作,带给读者的精神慰藉是多维度的。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没得挑,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书页的纸张很考究,字迹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即便是对哲学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从文字中感受到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洞察力。虽然我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还很初浅,但光是能拥有这样一套典籍,就觉得非常满足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品读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评分

我最近在读的另一本书,内容上与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探讨大相径庭,它聚焦于近现代的社会变迁和个体命运的交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存的小人物群像,那种无奈与抗争交织的情感,读来令人唏嘘。书中的叙事节奏非常抓人,情节跌宕起伏,让你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去探究每个人最终的归宿。这种对生活真实肌理的刻画,和哲学思辨的宏大叙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供了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评分

手边还有一本关于西方艺术史的画册,里面的图像信息量极大,从文艺复兴的恢弘叙事到印象派的光影捕捉,每翻开一页都像进行了一次视觉的洗礼。那些名家巨匠的作品,色彩的运用、构图的精妙,都值得反复揣摩。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具美感,图片与文字的搭配恰到好处,既有专业的导览,又不失艺术鉴赏的乐趣。相比之下,哲学著作需要更多心力的投入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而这本画册则更偏向直观和感性的享受,两者在我的书架上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评分

最近迷上的一本推理小说,简直是烧脑的典范。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谜团,布局精巧,伏笔埋得到位,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最后都可能成为解开真相的关键。我一边读一边跟着主角的思路进行逻辑推演,试图抢先一步找出凶手,但总是被作者巧妙地误导。这种紧张刺激的阅读过程,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完全沉浸在故事构建的逻辑世界里,与沉稳厚重的哲学思辨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