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岁之后的健身管理(彩印) | ||
| 定价 | 88.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5453501 | |
| 重量 | ||
《50岁之后的健身管理》由三位年龄均在50岁以上的美国运动医学专家为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群体专门写作,并且基于中老年人健身zui重要的四大板块——有氧训练、力量练习、平衡练习和拉伸练习,为中老年人的健身管理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自我评测、行为记录,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方法,规划自己的训练,正确安排时间以及设定目标,从而帮助读者养成终生健身、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
译者序 iv
推荐序 vi
序言 vii
致谢 xi
简介 xiii
1 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 1
2 什么zui重要 19
3 年龄与锻炼的关系 31
4 抓紧锻炼 47
5 进行自我管理 63
6 有氧健身开发 83
7 找到合适的运动场地 105
8 和朋友一起健身 121
9 制订有氧健身计划 131
10 增强力量、平衡性和柔韧性 147
11 汲取挫败教训和学会压力管理 185
12 展望未来 207
附录 217
参考文献 221
关于作者 223
这本书在运动项目选择上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涵盖了从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到相对现代的低冲击有氧运动,甚至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这种包罗万象的设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地域和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的需求。我原本只打算找一些简单的徒手训练方法,结果被它介绍的“温和性游泳技巧”吸引住了。对于那些不能承受地面冲击的朋友来说,水中运动无疑是最佳选择,而这本书对水温、呼吸节奏的把控都有细致的指导,远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它真正做到了一个“大全”的定位,让读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不再迷茫,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场地条件和身体感受,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运动视野。
评分我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这个词上,毕竟五十岁之后,身体状况与年轻时大不相同,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消耗,而是一种精细的健康维护策略。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运动项目,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体检报告调整训练计划。比如,它针对不同程度的关节炎患者,给出了不同强度的拉伸和力量训练建议,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很多中老年健身书往往会忽略基础病症的个体化需求。我尤其欣赏它对营养与运动结合部分的阐述,简单明了地指出了蛋白质摄入的黄金时间点,以及某些特定矿物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私人教练,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它教会你如何“听从”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一味地“对抗”年龄。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像我这种对运动生理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它更像是邻家大爷分享他的养生秘诀,亲切自然。特别是关于“平衡能力训练”的那几节,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来举例,比如如何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脚跟对脚尖的行走练习来预防跌倒,这些小技巧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重中之重。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成功案例分享,也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士气,让我觉得坚持下去是有回报的。相比于那些晦涩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低,实操性强,非常适合日常闲暇时翻阅,随时都能找到可以立刻尝试的运动小窍门。
评分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持续可操作性”,很多健身书读完后,热情消退,书籍就被束之高阁。然而,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周期性指导”,它不仅仅告诉你“做什么”,更强调“何时做”和“如何调整”。例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季节性运动调整”的章节,详细说明了冬季如何避免运动损伤,以及夏季如何预防中暑并保持肌肉活性。这种前瞻性的规划,让我感觉自己手头拿到的不是一本静止的指南,而是一个动态的健康伙伴。此外,书中对“运动后的恢复与拉伸”的重视程度也值得称赞,很多书籍往往草草带过,而这本书却提供了详尽的拉伸图谱,强调了柔韧性对于中老年人运动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长效的考量,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彩印的效果,色彩饱满又不失温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扎实。我原本以为这类面向特定年龄段的书籍,封面会比较朴素,没想到如此用心。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编排上的匠心,看得出他们是想提供一个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比如,关于心肺功能训练的那几个章节,图示的动作分解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要领,这对我们这些害怕受伤、追求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它没有过度强调“魔鬼训练”,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口吻,鼓励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慢慢来,这比那些动辄要求高强度训练的书籍要人性化得多。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外部呈现和初步阅读体验,都给我一种“专业且贴心”的良好印象,让人充满期待去深入实践书中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