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最偉大藝術傢之一的梵榖,集狂人、詩人、情人於一身。
★2010年為梵榖逝世一百二十週年,全球再度掀起梵榖熱。
★《梵榖傳》於一九五七年由重光文藝齣版社初版,此為餘光中教授最新的修訂版。
★史博館與聯閤報係主辦「燃燒的靈魂──梵榖」特展,從2009年12月11日至2010年3月28日,是華人世界首見最完整的梵榖個展。
★與「燃燒的靈魂──梵榖」特展閤辦餘光中演講活動
★全書近35萬字,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書。
★餘光中總論梵榖、手繪梵榖行程地圖、詩作
★欲瞭解梵榖的人、畫作、評論,這是最完整的一本書
★唯一用小說形式還原梵榖的一生。
梵榖的藝術,高度上傳宗教,廣度遍及人性,深度則逕探生命的焦點。他對我們的震撼,正在神人相接的焦點。
詩人之中唯霍普金斯的〈星光夜〉(The Starlight Night)能與梵榖的同名傑作相比。霍普金斯的其他詩篇如〈斑斕之美〉(Pied Beauty)與〈歡頌鞦收〉(Hurrahing in Harvest),情緒之高昂、意象之繁富、節奏之亢奮,幾與梵榖之畫不謀而閤。
梵榖一生有兩大狂熱:早年想做牧師,把使徒的福音傳給勞苦的大眾,卻慘遭失敗;後來想做畫傢,把具有宗教情操的生之體驗傳給觀眾。他說:「無論生活上或繪畫上,我都可以完全不靠上帝,可是我雖然病著,卻不能沒有一樣比我更大的東西,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創造力……在一幅畫中我想說一些像音樂一樣令人安慰的東西,在畫男人和女人的時候,我要他們帶一點永恆感,這種感覺以前是用光輪象徵,現在我們卻用著色時真正的光輝和顫動來把握。」
「光輝和顫動」(radiance and vibration)正是梵榖畫中呼之欲齣的特質。
伊爾文·史東(Irving Stone)
生於一九O三年,原名譚能朋(Irving Tennenbaum),為加利福尼亞人,畢業於柏剋萊加州大學。他是美國聞名的傳記小說傢,文筆流暢自然,敘事扼要明快,作品極為豐富。《梵榖傳》初版於一九三四年,為史東的第一部小說體之傳記,也是他的成名作。他寫的小說體傳記,尚有記敘米開蘭吉羅的《痛苦與狂歡》(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描寫傑剋?倫敦的《馬上水手》(Sailor on Horseback),以佛洛依德為主題的《心靈之激情》(Passion of the Mind),以林肯夫人為對象的《愛是永恆》(Love Is Eternal),以及美國畫傢約翰?諾波為對象的《熱血之旅》(The Passionate Journey),以美國勞工領袖尤金?戴布斯為對象的《國會中之勁敵》(Adversary in the House)等二十多部。餘光中
自一九四九年開始發錶文章,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颱、港各大學擔任外文係或中文係教授暨文學院院長,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
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等;散文《逍遙遊》、《聽聽那冷雨》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遊》、《舉杯嚮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不可兒戲》、《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英美現代詩選》、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係》(一)、(二)、《鞦之頌》等,閤計七十種以上。
九歌版《梵榖傳》新序/餘光中
梵榖畫作
序幕 倫敦
娃娃的天使
古伯畫店
愛情起於自身的幻影
「讓我們忘瞭它吧,好嗎?」
梵榖傢人
「哼,你不過是一個鄉巴佬!」
藍斯蓋特和艾爾華斯
I礦區
阿姆斯特丹
凱伊
迂腐的土牧師
拉丁文和希臘文
夢德?達?科斯塔
更大的力量何在?
福音學校
黑嘴巴
礦工的茅捨
成功瞭!
撿煤渣
馬加斯坑
上一課經濟學
易碎品
黑色的金字塔
上帝不管
崩潰
無關緊要的小事
想兩個同道的藝術傢
西奧來瞭
萊斯威剋的老磨坊
II艾田
「這一行有飯吃!」
傻子
學生
戴士提格先生
安東?莫夫
凱伊來到艾田
「不,決不,決不!」
在有些城市裡總是倒楣的
III海牙
第一間畫室
剋麗絲丁
有進步瞭
男人需要女人
「你得加緊工作,纔能開始賣畫!」
良善生長在想不到的地方
學會忍受而無怨尤
無情之刀
愛
神聖傢庭
西奧來到海牙
做父親的真有意思
藝術即戰鬥
婚姻亦如此
IV努能
牧師館中的一畫室
織工們
瑪歌
「要緊的是愛人,而不是被愛。」
天涯海角,我都追隨
審問
「你的作品差不多可以銷瞭,可是……」
食薯者
V巴黎
「啊,是的,這是巴黎!」
豁然開朗
「能做畫傢,何必做伯爵?」
原始主義者的寫照
繪畫者必須成為一門科學
盧梭開晚會
自縊的可憐蟲
藝術超乎道德
老唐基
小巷畫展
勞動者的藝術
藝術協會
嚮南方,永遠嚮南方的太陽!
VI阿羅
地震或是革命?
繪畫機
小鴿子
郵差
黃屋
瑪雅
高敢來瞭
怪聲與狂怒
紅頭瘋子
「在現實的社會裡,畫傢隻是一條破船。」
VII聖瑞米
三等客車
狂人相助
老朽畢竟是老朽
「我在沒齒沒氣的時候纔發現繪畫。」
VIII奧維
個人首展
神經病專傢
「再會」是畫不齣來的
一種更富彈性的泥土
「死時兩人也不分離」
作者附註
附錄
人名索引
梵榖行程圖
星光夜
嚮日葵
破畫欲齣的淋灕元氣
餘光中筆下的梵榖
特載
護井的人/張曉風
--寫範我存女士
手捧著《梵榖傳 [Lust for Life]》,我的思緒便開始飄散。封麵上的他,那雙眼睛裏似乎承載著整個世界的悲喜。我總是在想,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能夠將如此熾熱的情感傾注於畫布之上?是什麼樣的痛苦,驅使著他不斷地創作,仿佛生命不息,畫筆不止?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張藏寶圖,我渴望在那字裏行間,尋找他內心深處的寶藏,那些不為人知的掙紮、那些無法言說的孤獨,以及那份永不熄滅的對美的追求。我好奇他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從平凡的景物中發掘齣驚人的色彩,如何用畫筆描繪齣他眼中那充滿生命力的風景。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他的世界,去感受他那份對生活近乎瘋狂的熱愛,去理解他為何會選擇如此與眾不同的道路,去體會那份“Lust for Life”究竟是怎樣的滋味。這不僅僅是讀一本傳記,更像是與一位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願意傾聽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情感,從中汲取屬於自己的力量。
評分初見《梵榖傳 [Lust for Life]》,便被其名字所吸引。那份對生命強烈的渴望,如同火焰般在我心中熊熊燃起。我雖未及翻閱,但早已對書中所描繪的這位傳奇藝術傢的一生充滿瞭無限的好奇。我總是想象,是怎樣的經曆,讓他的雙眼能夠捕捉到如此絢爛的色彩?是怎樣的情感,讓他能夠用畫筆繪齣如此震撼人心的畫麵?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揭示梵榖內心世界的種種色彩,去感受他那份孤獨與堅持,去理解他為何會如此執著於藝術,為何會對生命抱有如此深沉的熱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走進他的靈魂,去體會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藝術傢,所經曆的種種喜怒哀樂。這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閱讀一本傳記,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生命意義的重新探索,我渴望在這段閱讀旅程中,能夠獲得啓迪,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Lust for Life”。
評分一直以來,梵榖的名字就如同燃燒的火焰,在我心中留下瞭難以磨滅的印記。他的畫作,那奔放的筆觸,濃烈的色彩,仿佛蘊藏著一股原始的生命力,總是能輕易地觸動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而《梵榖傳 [Lust for Life]》這本書,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扇通往這位偉大藝術傢靈魂深處的窗戶。盡管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單是書名本身所散發齣的那種對生命強烈的渴望與追求,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無限的遐想。我總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次關於生命、關於藝術、關於熱情與痛苦的深刻對話。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看見梵榖那充滿掙紮與輝煌的一生,去感受他那些如夢似幻的色彩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熾熱的靈魂。我深信,這本書裏所描繪的,定會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旅程,讓我對藝術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都能夠得到一次升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讓梵榖的生命之光,照亮我內心那些未曾抵達的角落。
評分每當看到梵榖的畫作,我總會被那充滿力量的筆觸和鮮艷的色彩所吸引。那種生命力,那種對世界的純粹感知,總是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梵榖傳 [Lust for Life]》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個預告片,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仿佛已經能預見到,在那字裏行間,我將看到一個怎樣的梵榖?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在藝術的道路上踽踽獨行,還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夢想傢,用盡生命的力量去追逐心中的色彩?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揭開他創作的秘密,讓我看到那些傳世名作背後,所蘊含的深沉情感與不懈努力。我渴望瞭解他如何從一個平凡的人,蛻變成一位影響瞭整個藝術史的巨匠。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段閱讀的旅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探索,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更多對生命、對藝術的理解,從而豐富我自己的世界。
評分《梵榖傳 [Lust for Life]》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足以喚起我內心深處的共鳴。我總覺得,生命本身就應該充滿激情,充滿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梵榖傳》這個名字,就像一聲呐喊,訴說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探尋。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我的腦海中已經浮現齣無數畫麵:或許是他在畫布前專注的身影,或許是他與自然對話的場景,又或許是他內心深處那份難以言喻的孤獨與掙紮。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這位藝術傢非凡的一生,去感受他那份對藝術近乎癲狂的熱愛,去理解他為何會在生命的畫布上揮灑如此濃烈而奔放的色彩。我深信,在這本書中,我不僅會看到一個藝術傢的成長曆程,更會看到一個靈魂對生命最真摯的渴望與追求。這無疑將是一次觸及靈魂的閱讀體驗,讓我對生命本身,對藝術的意義,都有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伊爾文·史東(Irving Stone)
評分《梵榖傳》原書齣版於1934年,作者史東(Irving Stone, 1903-1989)是美國著名的傳記作傢。餘光中於1955年開始翻譯,1957年由重光齣版社齣版,當時颱灣對梵榖其人其畫所知不多,此書一齣,梵榖為藝術燃燒靈魂的熱情也炙熱瞭當時的文藝青年,包括黃春明、蔣勛等在文學啓濛期均曾被本書撼動。1978年餘光中重新翻譯校訂,交由大地齣版社齣版。31年過去,2009年,《梵榖傳》第三次齣版,齣版社由大地,轉九歌齣版。
評分質量甚佳 但速度有待加強
評分梵榖一生有兩大狂熱:早年想做牧師,把使徒的福音傳給勞苦的大眾,卻慘遭失敗;後來想做畫傢,把具有宗教情操的生之體驗傳給觀眾。他說:「無論生活上或繪畫上,我都可以完全不靠上帝,可是我雖然病著,卻不能沒有一樣比我更大的東西,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創造力……在一幅畫中我想說一些像音樂一樣令人安慰的東西,在畫男人和女人的時候,我要他們帶一點永恆感,這種感覺以前是用光輪象徵,現在我們卻用著色時真正的光輝和顫動來把握。」
評分一直在京東購買,正品,送貨快,質量好
評分正品,很棒
評分平裝版本 要不是有活動性價比還是有些低 但是翻譯一定好於國內版本
評分書很好,但期待已久,是買來收藏的,收到發現書是拆開的,沒有塑料膜,內頁和側麵都弄髒瞭,側麵還破瞭一塊,真是無語。。。
評分很棒的書,尤其是偶像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