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01-014935-6 阎明复 著 定价:138.00元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作者简介:
阎明复(1931— ),辽宁海城人,1931年11月出生于北平。战乱年月从小随父母不断迁徙。抗战时期,在重庆巴蜀小学、南开中学读书。1947年,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事翻译工作,1957年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7年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著作编译室定稿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任民政部副部长。1997年至今,历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会长、荣誉会长。
内容简介:
《阎明复回忆录》(一)(二)两卷,讲述了作者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翻译生涯、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全书跨越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涉及众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阎明复是中共谍报英雄阎宝航之子,在书中,作者亲切回忆起自己自幼随父母频繁接触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周恩来等曾是“阎家老店”常客)的别样年少时光,回忆起抗战岁月父亲身边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毅然决然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书中详细记述了作者从“哈外专”毕业后,在全总和中办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彭真等领导人做了17年俄文翻译的非凡经历,其间亲历国际共运的转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分裂的全过程;书中还有作者对“文化大革命”中自己受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的痛苦回忆,直至恢复工作后任大百科出版社副总编时,积极选调大批尚未摘帽的“右派”高级知识分子参与编撰大百科全书的诸多往事。本书饱含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拳拳深情,具有独特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许多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史料尚属首次公开。
目录:
阎明复回忆录(一)
我的少年
4/出生
4/家人
6/北平——我的出生地
13/南京趣事
16/重庆岁月
16/重庆村十七号
21/“阎家老店”
24/周伯伯原来就是周恩来
25/难忘的巴蜀小学
30/重庆大轰炸
35/“南开”往事
40/抗战,抗战,抗战!
42/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45/跋涉在回东北的旅途上
45/别了,我的第二故乡重庆
47/沿长江而下到上海
49/大海呀,大海!
50/从天津到东北
52/穿行在东北大地上
56/我的父亲阎宝航
57/代号“阎政”
58/从基督教徒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61/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66/《阎宝航谈地下党工作的经验》
76/怀念、肯定、召唤
81/高素一生不容易,是有功的
我的大学岁月
89/短暂的团聚
92/东北大学
92/温暖的革命大家庭
94/学了两门课
95/不应该这样斗来斗去
97/哺育我成长的“哈外专”
99/刘亚楼校长
102/校长和老师
107/我的二哥
115/同窗岁月
见证历史:全总七年见证中苏友好
127/生活中新的一页
131/俄文翻译室:和苏联专家在一起
131/批苏联专家
143/第二批苏联专家
144/第三批苏联专家
151/新生力量
155/人民防空:苏联的经验
167/频繁的国际交往:国际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氛围
167/首次出国
170/“友好列车”
173/中国工会访苏考察
181/结缘南斯拉夫
187/回访“标新立异”的南斯拉夫
195/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204/走一路辩论一路
215/访南印象
225/随领导人出访
225/随刘少奇出席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226/我见到斯大林
241/随赖若愚参加苏联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246/陪李富春访苏
265/随彭真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苏联、东欧六国
306/全总的两位主要领导人
306/我所知道的李立三
315/赖若愚的遭遇
327/我在全总工作七年的体会:苏联专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贡献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
331/中办翻译组的成立
331/我接了师哲的班
334/慈禧迎宾的“后殿”成了我们的办公地点
336/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339/翻译组的工作
343/这里绝不是保险箱
345/1957:中苏蜜月
345/次重大外事翻译:伏老访华
365/苏共中的“反党集团”
380/1957年莫斯科会议
437/1958:内外政策大转折,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437/发动“大跃进”,赶超英美
440/《和平和社会主义》杂志创刊会议
442/苏中联手批南
445/随陈云赴莫斯科参加“经互会”和“华约”首脑会议
449/头脑发热的年代
453/翻译组陆续编译:关于苏联的“赶超美国”
455/关于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问题
470/赫鲁晓夫秘密访华
516/炮打金门明显地给中苏关系投下了阴影
518/赫鲁晓夫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
522/1959:中苏同盟裂痕进一步加剧和公开化
522/苏共二十一大,拟取消“以苏联为首”的提法
523/随朱德访问波兰、匈牙利两国
526/苏联单方面撕毁“核援助”协议
527/ 中印关系和西藏问题,苏联迫不及待地指责盟友,公开中苏分歧
530/赫鲁晓夫再次抨击人民公社,毛泽东反应强烈
534/中苏裂痕逐步加剧
阎明复回忆录(二)
阎明复回忆录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续)
543/1960: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543/揭开了中苏两党争论的序幕
549/“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支持
550/世界工联理事会北京会议和贝利绍娃事件
556?/ ?布加勒斯特会议:围攻中共的突然袭击;“硬着头皮顶住!”
588/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了国家关系
597/群众和历史将做出结论
599/一赴莫斯科:中苏两党会谈
656/二赴莫斯科:二十六国文件起草委员会会议
683/三赴莫斯科: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707/1961:中苏关系的缓和与论战再起
707/中苏关系短暂的缓和期
712/他要整阿尔巴尼亚,我们一直是反对的
716/我们翻译组的任务
717/周恩来率团出席苏共二十二大
722/中苏之间摩擦又起
725/1962:中苏论战“暗潮涌动”
725/拒绝中共中央召开兄弟党会议的建议
731/新疆边民外逃事件和蒋介石“反攻”大陆
732/王稼祥: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
735/防止核扩散问题和加勒比海危机
738/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苏联起的恰恰是相反的作用
739/停止出版《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
740/ 赫鲁晓夫导演的一场场反华闹剧,把国际共运一步步推向无法挽回的分裂深渊
765/公开论战是从苏共二十二大开始的
767/1963: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演变为公开论战
767/他们挑起公开论战,“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768/毛主席决定发表双方信件,“将赫鲁晓夫一军”
77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792?/ 中苏两党会谈,很可能是一场恶战;我们的方针是:一破二拖
797?/ 九次会谈:中共代表团以大的耐心、大的努力寻求两党团结
842/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逐步演变为公开论战
847?/ 1964:中苏笔墨酣战;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反修防修”的决心
847/放开手脚,堂堂正正地进行公开大论战了
851/罗党是来当说客,还是来摸底
854/公开论战还要继续下去
856/给赫鲁晓夫祝寿的贺电应该讲点儿实质问题
858/苏共中央意在强行召开国际会议
859/苏共中央全会满足了赫鲁晓夫“辞职”的请求
860/在“静观”中采取推动工作
862/改善同苏联关系的重大步骤
863/苏共新领导本身很虚弱,内部矛盾重重
871/1965:中苏“藕断丝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
871/柯西金企图说服中共参加国际共运会议
873/ 中苏两党领导人后的会面;后一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875/赫鲁晓夫分裂主义继承者的“莫斯科三月会议”
876/“”前后一次出国:陪同彭真访问印度尼西亚
884?/ 杨尚昆被免去中办主任职务;中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了
885/1966:中苏两党中断一切往来;中办翻译组终结
885/中共拒绝派团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888/中办翻译组终结
890/回顾与反思
891/先来看一下苏联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总结》
903/关于中苏分歧,邓小平早已做出了精辟的论断
907/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有什么责任”
918/见证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复苏
922/作为见证者的希望……
“”十年
926/山雨欲来风满楼
926/参加“四清”
928/初露端倪
931/中办“”点滴
931/形势急转直下
932/我所了解的戚本禹
935/后楼“”
936/中办“学习班”
938/批斗大会
940/“砸碎‘学习班’,回家闹革命”
941/“‘杨家死党’的反扑”
944/“思想汇报”
955/“负隅顽抗”
960/我牵挂中的家人
968/风云突变
968/被隔离审查
968/我的父亲,生离死别
970/“公审”、“逮捕”
973/秦城监狱七年半
973/代号:“67124”
976/看守、管理员
977/她“救”了我
979/次提审
981/第二次提审
983/我不能讲假话
985/“不交代拉出去枪毙!”
986/为当事人澄清事实
988/囚徒生活
994/素未谋面的“难友”
998/囚室“趣事”
1002/传达高指示
1004/亲人探监
1011/审查结论
1012/我真的疯过吗!
1018/我终于活着出来啦
1018/回家啦!
1020/慢慢地适应新的生活
1022/特殊关怀
1023/毛主席说,这些干部我都熟悉
1026/“我的控诉!”
1026/我犯了什么罪?
1027/含冤入狱的何止我一人
1028/迫害我们,为了同一个政治目的
1029/事实证明根本没有“里通苏修”
1031/含冤而死的父亲
1034/株连“九族”
1036/感谢我们的党拨乱反正
1038/附:家破人亡
“大百科”精神
1055/和姜老在一起
1056/来自秦城监狱的百科倡导人
1058/和姜老一起草创出版社
1059/在争论中确定编纂方针
1062/我和我的百科同事们
1062/“难友”编书
1063/“招降纳叛”的故事
1070/大百科专业骨干队伍
1079/党和政府关怀下的“大百科”
1079/关怀与支持
1080/文化史上空前的伟大工程
1083/迈出早期与国外同行合作的步伐
1096/“大百科”精神
1096/学习和交流的社风
1096/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1097/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1098/回到了在“大百科”的日子里
1105/附:参加莫斯科书展见闻
这套两卷本的回忆录,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着实令人惊叹。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行文流畅,即使涉及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国际关系,也能被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细节的把握,那些具体的对话、场景的描绘,都仿佛让我亲临其境。从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关键角色,也了解了他如何与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互动。他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的记录者,更是一个深刻的思考者。他会在回忆中穿插对一些历史现象的解读和反思,这种深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般的回忆录。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也映照出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经历的艰辛探索。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阅读这套回忆录,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真诚。他并没有试图美化过去,而是坦诚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是辉煌的成就,还是曲折的经历,都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坦诚使得整本书充满了力量,让人无法忽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内心挣扎时的描写。他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坚守原则。他的回忆录不仅仅是关于政治事件,更是关于人性、关于成长、关于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种为国家民族奉献一切的无私情怀。这本书让我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我一直对那个特殊的时期充满好奇,总觉得教科书上的寥寥数语难以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真实图景。这套回忆录恰恰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拉回到具体的个人经历中,让冰冷的历史有了温度。我尤其被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的冷静和审慎所打动。他并没有简单地臧否人物,而是着力于还原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当时人们的考量,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历史观。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领导者,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都被刻画得立体而鲜活。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会议室里的激烈争论,在办公室里的夜不能寐,以及在面对艰难抉择时的痛苦挣扎。这套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年代史,而是一部关于信仰、责任与抉择的人生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厚重感,深邃的蓝色背景衬托着烫金的字体,予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内容的庄重。翻开第一卷,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亲历的重大事件。从他朴实却饱含深情的笔触中,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体会到了那个年代的挑战与机遇,也感受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持。阎明复先生的叙述细致入微,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重要的是他对事件背后的人性、情感和决策的深入剖析。他并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坦诚的态度,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探索前进道路的。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像是在与一位长者对话,听他娓娓道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仿佛能听到那个年代的声音,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呼吸。
评分这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个人回忆,更是一部宏大的时代画卷。作者阎明复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阅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我特别喜欢他描写工作中的那些细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却往往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笔下的许多事件,在我看来都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而他作为亲历者,对于这些事件的解读,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智慧、关于勇气、关于担当的教科书。我读完之后,感觉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不错很好值得购买,很喜欢在京东上买东西。
评分还不错,很满意!脑子很好,可以自己搞定了!
评分好
评分挺好的两本书,第一次在京东买书。
评分还不错,很满意!脑子很好,可以自己搞定了!
评分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评分真不错,挺好的,送货快。
评分一切都挺好的,直到看到这四页……
评分好评好评,京东快递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