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文化講義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葛兆光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文化
  • 曆史講義
  • 文化史
  • 古代文明
  • 曆史教育
  • 傳統文化
  • 中華文明
  • 文化普及
  • 學術講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9093339
商品編碼:16369012339
齣版時間:2016-11-01

具體描述

作  者:葛兆光 著作 定  價:35 齣 版 社:復旦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年11月01日 頁  數:212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9093339 自序:揣一張地圖去古代中國旅行
迴 古代中國的“天下”,近代世界的“萬國”
引子:《坤輿萬國全圖》象徵古代中國將走進近代世界
一、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觀和古代中國人的天下觀
二、九州和五服
三、天圓地方:空間的想象
四、四方復四方:從談天衍的想象到張騫的鑿空
五、知識和觀念的分離:固執的中國天下觀
六、佛教沒有徵服中國,但是佛教曾經給瞭中國一個機會
七、佛教觀世界和佛教世界觀
八、關於“世界”的想象與心情
九、學術研究的基本立場:拿證據來
十、利瑪竇《輿地山海全圖》之後:中國世界觀的轉變
十一、從天下到萬國
第二迴 從婚禮喪儀想象古代中國
引子:想象古代,如何想象?
一、從格羅特在廈門看到的葬禮說起
二、未知死焉知生:“為死人的葬禮都是做給活人看的”
三、稱謂:漢族人的親族分彆
四、男女有彆:同姓與不同姓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葛兆光著的《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裏講的話題,既有關古代,也有關現代。我們談論古代中國,就是為瞭理解現代中國,換句話說,就是理解我們所在的這個現代中國,是怎樣從曆目前的那個古代中國轉化而來的。我們需要追問,到底現代中國有哪些地方已經和古代中國斷裂瞭,哪些地方又還在和古代中國藕斷絲連?到底哪些方麵我們已經被西方文化所籠罩,哪些方麵我們還保存著自己的傳統?到底哪些古代的影子還支持著現代人的心靈,哪些古代的文化已經被現代的文明摧毀瞭? 葛兆光 著作 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特聘資曆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捲本,1998,2000)、《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10世紀》(1995,2006)、《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曆史論述》(2011)。曾獲靠前屆“中國圖書奬”(1988)、靠前屆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屆 Paju Book Award(韓國,2014)、第26屆“亞洲?太平洋”大奬(日本,2014)等。     1865年,傳說秘魯人Corde de Gugui在秘魯北部叫作Truillo的山洞裏發現瞭武當山神像,這件事情影響很大。1897年,在天津齣版的一份報紙又刊登齣消息說,墨西哥索諸拉地發現中國石碑。從此開啓瞭一個一百多年的話題,很多人因此追溯曆史。有人覺得《山海經?大荒東經》裏的“扶桑”,大概就是美洲墨西哥,又有人發現《法顯傳》記載5世紀時法顯從印度、锡蘭迴中國時,遇見大風迷失航嚮,曾從師子國到瞭耶婆提國,可能耶婆提就是美洲,因為根據美洲的傳說,一韆四百年前,有一艘中國船到過墨西哥的亞卡布哥港,而且又有人認為“耶婆提國”與“亞卡布哥”(阿加普爾科,Acapulco)的音很,所以是中國人先發現美洲的(但Acapulco是西班牙人來到這裏之後纔有的名字,足立喜六、章巽的說法與方豪的看法大體相同,通常懷疑是蘇門答臘)。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是一部緻力於梳理和呈現中國古代悠久燦爛文明的著作。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史實,而是力求深入淺齣,引導讀者穿越時空的洪流,去感受和理解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進程中所孕育齣的獨特文化精髓。 本書將目光聚焦於塑造古代中國社會方方麵麵的核心要素。在思想哲學層麵,我們將一同探討先秦諸子百傢的智慧光芒。從孔子的仁愛與禮製,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與無為而治,再到墨子的兼愛非攻與尚賢,以及法傢的富國強兵與君權至上,這些深邃的思想不僅奠定瞭中國傳統道德倫理的基礎,也深刻影響瞭後世的政治製度、社會結構乃至個體思維模式。我們將解析這些學派的核心觀點,追溯其曆史淵源,並審視它們在中國曆史發展中的作用與演變。 在文學藝術領域,本書將帶領讀者領略古代中國人民的審美情趣與創作纔華。從《詩經》樸素真摯的民歌,到楚辭的浪漫瑰麗,再到漢賦的鋪張,唐詩的雄渾與婉約,宋詞的細膩與豪放,元麯的通俗與潑辣,直至明清小說的世情百態,我們將品味不同時代文學的獨特魅力。在繪畫方麵,我們將欣賞山水畫的意境深遠,人物畫的傳神寫照,花鳥畫的生機盎然。書法藝術將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是情感與精神的錶達,從篆書的古樸,到隸書的飄逸,再到楷書的端莊,行書的流暢,草書的奔放,我們將探尋筆墨之間的哲學與藝術。 社會生活與製度亦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深入瞭解古代中國的政治體製,如宗法製、分封製、郡縣製等,以及它們如何維係和鞏固統治。同時,本書也將關注科舉製度的起源與發展,它如何成為古代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途徑,以及對知識分子命運的影響。在經濟方麵,我們將探討農耕文明的基礎,手工業的發展,以及古代中國的商業活動和貿易往來。傢庭倫理、婚姻習俗、節日慶典、服飾飲食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也將得到細緻的描繪,幫助讀者構建起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圖景。 科技與發明方麵,本書將展現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無疑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齣貢獻。此外,我們還將迴顧在天文曆法、數學、醫學、建築、農業等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例如精密的農曆,獨特的醫學理論與實踐,宏偉的古代建築工程等,這些都體現瞭古代中國人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對人類福祉的貢獻。 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構成瞭古代中國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我們將探討儒傢思想在社會倫理和政治生活中的主導地位,道教的追求長生與自然和諧,以及佛教傳入後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閤,形成的三教並存的局麵。此外,本書還將觸及豐富多彩的民間信仰、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以及各種習俗儀式,它們共同塑造瞭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觀念。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旨在以一種更為親切和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一個鮮活的古代中國。本書力求在梳理文化脈絡的同時,突齣文化背後的精神內核,展現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包容性與創新性。通過對這些多元而又相互關聯的文化麵嚮的深入探討,讀者將有機會更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國的輝煌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對當下及未來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本書希望成為一座橋梁,連接古今,讓現代讀者能夠更好地認識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用戶評價

評分

翻開《古代中國文化講義》,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窗戶。我並非曆史專業的學生,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龐雜的古代中國文化梳理得井井有條。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文字之間流淌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書中對一些重要的曆史時期和文化流派的介紹,都十分到位,讓我對它們有瞭全新的認識。例如,它對於思想流派的闡釋,不再是生硬的定義,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和對比,展現瞭不同學派之間的思想碰撞與融閤,以及它們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對“是什麼”的介紹,更著力於“為什麼”和“怎麼樣”,引導讀者去思考文化形成的原因、發展的脈絡以及其內在的邏輯。這是一種真正的知識啓迪,讓人在閱讀中不斷産生新的思考。

評分

我最近讀完的這本《古代中國文化講義》,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與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輩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卻蘊含著深厚的底蘊。他沒有使用那些華而不實的詞藻,而是用最平實、最真誠的語言,將古代中國文化的精髓娓娓道來。書中對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文化符號,如詩歌、書法、繪畫等,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它不僅僅是介紹這些藝術形式本身,更深入地探討瞭它們所承載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古代典籍的解讀,作者能夠以現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和闡釋那些古老的文字,並從中提煉齣與我們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古代中國文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陌生感,而是充滿瞭親切感和認同感。

評分

老實說,當初拿到《古代中國文化講義》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古代中國文化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學術化,難以閱讀。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但最難得的是,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做到瞭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具體文化現象的剖析,比如古代的禮儀製度、宗教信仰,甚至是一些生活習俗。作者會從曆史發展的角度去解釋這些現象的起源和演變,並深入挖掘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和社會功能。這讓我不再僅僅是“知道”,而是“理解”瞭為什麼古人會這樣做,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觀念。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能理解為何這些文化元素至今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評分

這本《古代中國文化講義》真是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讀物!我嚮來對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也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卻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它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作者不像是在枯燥地羅列史實,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娓娓道來,將那些遙遠的年代一點點呈現在讀者麵前。那些曾經隻存在於課本上的名字和事件,在書中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我親眼目睹瞭秦漢的雄風,唐宋的繁華,甚至能感受到古人對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古代中國文化中那些復雜甚至略顯沉重的部分,而是以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去探討,這反而讓我覺得更加真實,也更能體會到中華文明在漫長歲月中經曆的各種挑戰與變革。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智慧的傳遞,讓我對“文化”二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古代中國文化講義》,真是一部令人迴味無窮的佳作。它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邏輯清晰,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地深入瞭解。作者對於史料的運用恰到好處,既有宏觀的梳理,也有微觀的細節描繪,使得整個文化圖景更加生動立體。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文化元素的並置與比較,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到古代中國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和內在聯係。例如,書中在談論古代的科技發展時,並非孤立地看待,而是將其置於整個社會文化背景下進行分析,從而揭示瞭科技與哲學、藝術等之間的相互作用。讀來令人豁然開朗,仿佛打通瞭許多知識的脈絡。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深度思考,並幫助讀者建立起對古代中國文化全麵而深刻認識的優秀讀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