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書店風景 | 作者 | 鍾芳玲 |
| 定價 | 139.00元 | 齣版社 | 中央編譯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733238 | 齣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數 | 380000 | 頁碼 | 320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深深吸引我的,還是書店風景。” 《書店風景》圖文並茂記錄瞭書女鍾芳玲長期對西方書店的敏銳觀察,知性與感性地詳述瞭諸多書店的曆史變遷;過去二十多年,正好是全球書店業與閱讀生態變化*劇烈之際,她的書店尋訪之旅,有如文化考古般牽動人心。 全書分為四大篇章——“地標書店”、“主題書店”、“古舊書店”與“附錄”,後者論及超級書店、獨立書店與網絡書店的興亡;除瞭三十篇主文報道外,逐年又增加瞭數十篇後續筆記,時空延展,宛如一部立體的書店發展史。作者與書商的親密對談,則展現多樣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拉近瞭讀者與西方書店的距離。 走過數韆傢書店,在鍾芳玲眼中,每一傢書店都像一幅幅風景,書店之美一如山水之美,等待有心人的開發。她並強調,書店“既是真善美樂的聚閤點,又是*平等平實平價平安平靜的避風港”,同時也堅信 “這世上永遠有人愛逛書店,也永遠有人愛開書店。” 2017年版的《書店風景》不僅注記瞭個彆書店的景況,還添加感性序言、重新設計篇章刊頭、更新因特網訊息。全書含近五百張圖片,書中的古典裝飾木刻花邊,齣自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名傢久弗瓦·托利(Geoffroy Tory)設計之祈禱書。《書店風景》與姊妹書《書天堂》、《書店傳奇》共譜齣恢宏嘹亮的“書話三部麯”(A Bookwoman’sTrilogy),在在展現書之所在,不僅是一道風景、一座天堂樂園,也可以成為一則傳奇;藉由封麵一扇扇拱門,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長廊隧道,探訪已知或未知的大韆書世界。 |
| 作者簡介 | |
| 【鍾芳玲】一個以讀書、訪書、說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賞書、品書與寫書為工作和誌趣的女書人。雖然在颱灣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念瞭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現自己喜愛古登堡更甚於亞裏士多德,自此棄哲學而投入與書相關的行業。 曾任齣版社總編輯、齣版顧問、書店創意總監、香港國際古書展公開顧問、大學講師等職,目前專事寫作並任書業顧問,長期在報刊上撰寫與書相關的專欄。現旅居美國舊金山,喜歡遊走世界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與東西方書人聊書、品書。著有“書話三部麯”——首部麯《書店風景》是華文世界罕見的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的專書,1997年齣版迄今,幾經大幅修訂,已有十餘個版本,該書不僅成瞭無數愛書人心目中的聖經,也引發書店書寫與書店觀光的風潮; 《書天堂》多角度敘述與書相關的話題,亦廣受書迷好評,獲颱灣金鼎奬人文類圖書奬、《中國時報》開捲版年度美好生活書奬;《書店傳奇》則采集瞭非凡與平凡書店間的傳奇故事,展現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味。第四本著作《四季訪書》巧妙串連整閤人物、讀物、景物,是書女走訪文人宅、暢遊書樂園的見聞錄。 |
| 目錄 | |
| Acknowledgements 2017二十年迴顧版序 2014增訂版序 2007增訂版序 2002增訂版序 1997初版序 導讀 目錄 地標書店 CHAPTER 1 河左岸的傳奇——巴黎“莎士比亞書店” CHAPTER 2 從前衛到懷舊——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 CHAPTER 3 智者在此垂釣——紐約“高談書集” CHAPTER 4 書籍叢林——紐約“史傳德書店” CHAPTER 5 古城的新地標——費城“博得書店” 主題書店 CHAPTER 6 廚房?原來是書房!——法蘭剋福“瑪哈斯飲食書店” CHAPTER 7 廚師、老饕和她的書店——倫敦“廚師書屋” CHAPTER 8 市場中賣食譜——費城“烹飪書攤” CHAPTER 9 犬類大集閤——紐約“愛狗人書店” CHAPTER 10 人助不如自助——費城“如何做書店” CHAPTER 11 世界地理教室——“藍德麥剋納利書店” CHAPTER 12 智力大對決——玄秘小說店在美國 CHAPTER 13 四海之內皆姊妹——女性書店在美國 CHAPTER 14 理想與使命的聚閤點——倫敦“銀月女性書店” CHAPTER 15 女性書店的聖經——FBN CHAPTER 16 無歧視年代來臨——同性戀書店在美國 CHAPTER 17 另一種開放空間——同性戀、書店、圖書館 CHAPTER 18 願世界充滿和平——洛杉磯“菩提樹書屋” CHAPTER 19 賭城中的常青樹——拉斯維加斯“賭徒書店” 古舊書店 CHAPTER 20 不容書史盡成灰——新堡“橡樹丘書屋” CHAPTER 21 庭院飄書香——費城“城市書店” CHAPTER 22 黑森林的人文風景——弗萊堡“威慈斯坦書店” CHAPTER 23 野地裏賣中古書——西徹斯特“鮑德溫書倉” CHAPTER 24 英倫島二手書王國——倫敦“史庫博書店” CHAPTER 25 以書立國——威爾士“黑-昂-歪古書鎮” CHAPTER 26 所羅門王的藏寶地——洛杉磯“遺産書店” 附錄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書店風景》是華文世界罕見的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的專書、“書話三部麯”的首部麯,也是傳奇書女鍾芳玲遊走數韆傢書店後,撰寫的成名作。此書1997年齣版迄今,不斷再版,幾經大幅修訂,已有十餘個版本,成瞭無數愛書人心目中的聖經;2017年特彆發行20周年經典迴顧珍藏版,以優質的超感紙全彩印製精裝,使用燙銀、打凸等工藝,由作者創意統籌並親自監印首刷。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次在湖北新華書店的經曆,讓我對“書店”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售賣書籍的地方,而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文化空間。從踏入店門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一種被精心設計的舒適感。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紙張香,伴隨著一些不易察覺的低語,構成瞭一種獨特的治愈感。我看到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在這裏找到瞭屬於自己的節奏。年輕的學生在角落裏埋頭苦讀,中年人則在悠閑地翻閱著報刊雜誌,而老年人則耐心地在書架間尋找著他們熟悉的作者。這種和諧的畫麵,讓我覺得這傢書店是一個連接不同人群、不同思想的橋梁。我曾在這裏遇到一位店員,他不僅對書籍瞭如指掌,還能和我聊起最近的熱點話題,那種專業和親切並存的感覺,真的讓人印象深刻。總之,這裏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購書的便利,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和放鬆。
評分這傢書店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便是它在細節之處所展現齣的藝術品位。入口處的綠植點綴,讓人瞬間感受到一絲生機與活力。書架的設計,既有現代的簡潔,又不失古典的雅緻。我尤其注意到,書架上並沒有塞得滿滿當當,而是留齣瞭一定的空間,讓每一本書都能“呼吸”,也讓讀者在挑選時更為舒心。有些區域還巧妙地布置瞭藝術品和小型展覽,為閱讀增添瞭更多元的文化體驗。我發現,這裏的書籍分類做得非常清晰,但又不會顯得過於刻闆,有時一些看似不相關的書籍,卻被放在一起,形成一種有趣的對話。我曾偶然在曆史區旁邊發現一本詩集,那種跨越時空的聯結,讓我感到驚喜。店裏播放的背景音樂也恰到好處,舒緩的鏇律,既不會打擾閱讀,又能營造齣一種沉浸式的氛圍。我在這裏找到瞭幾本一直想找的書,而且發現瞭一些我從未涉獵過但卻非常感興趣的新領域。
評分剛走到這傢書店門口,就被一股特彆的氣場吸引瞭。不是那種現代化的、冷冰冰的設計,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曆史感。木製的櫃颱,牆上掛著一些泛黃的老照片,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店員們也都很有耐心,不像有些地方那樣急匆匆的。我隨便問瞭幾個問題,他們都熱情地解答,還給瞭我一些很棒的推薦,甚至能根據我大概想找的方嚮,精準地找到幾本我覺得可能喜歡的書。感覺他們是真的熱愛這份工作,把每一本書都當成朋友一樣對待。我看到他們在整理書籍時,動作輕柔,仿佛怕驚擾瞭書中的靈魂。這種細節上的用心,真的讓人覺得很溫暖。而且,這裏不僅僅是買書的地方,更像是一個小小的文化社區。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傢長帶著孩子來,小孩子們坐在專門的兒童閱讀區,安安靜靜地看繪本,那種畫麵非常有愛。感覺整個書店都彌漫著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但又不會讓人感到壓力,反而是一種積極嚮上的力量。
評分這次踏入湖北新華書店,感覺就像走進瞭一個被時光溫柔浸潤的寶藏。即便不提書名,那種特有的書香氣息,混閤著紙張陳舊又帶著一絲墨香的味道,瞬間就攫住瞭我。空間設計很是用心,高高的書架一排排延伸,仿佛迷宮般引人探索,每一處轉角都藏著未知的驚喜。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進來,在地闆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更添一份靜謐與安寜。來往的讀者,有的低頭沉思,有的輕聲交流,都沉浸在這片閱讀的海洋裏。我尤其喜歡那些角落裏的閱讀椅,它們安靜地坐落在窗邊或書架旁,仿佛就是為瞭等待每一個疲憊的靈魂在此駐足,享受片刻的寜靜與思考。在這裏,時間仿佛也慢瞭下來,你可以隨意地瀏覽,用指尖滑過書脊,感受不同書籍的質感,讓思緒隨著書頁飄散。我常常會在這裏花費一下午的時間,即使不買書,光是感受這份氛圍,就已經是一種享受。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感覺,在這裏被具象化瞭。
評分走進這傢書店,我立刻被它獨特的韻味所吸引。這裏的書架擺放方式很有創意,不是死闆的直綫,而是錯落有緻,形成瞭一道道風景綫。我沿著蜿蜒的書架穿梭,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迷宮,每一步都可能發現新的天地。角落裏擺放著一些舒適的沙發和茶幾,很多讀者會在這裏悠閑地翻閱書籍,構成瞭一幅幅寜靜而美好的畫麵。我特彆喜歡這裏的光綫,柔和而不刺眼,讓人的心情格外放鬆。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麵匆忙的街景,但書店內部卻是一片寜靜祥和。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戴著老花鏡,顫巍巍地在書架間尋找著什麼,她的專注讓我動容。還有一位年輕人,盤腿坐在地上,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這種多元化的閱讀場景,讓我覺得這傢書店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場所,更是一個承載著無數故事和情感的空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