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國富論 道德情操論 亞當斯密 世界經典經濟學名著 西方經濟

圖書 國富論 道德情操論 亞當斯密 世界經典經濟學名著 西方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莫裏 著
圖書標籤:
  • 國富論
  • 道德情操論
  • 亞當·斯密
  • 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
  • 經典
  • 名著
  • 經濟思想史
  • 社會科學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華僑齣版社
ISBN:97875113647
商品編碼:16379235866

具體描述

商品詳情

基本信息

書名:國富論

ISBN:9787511335647

作者:[英] 亞當·斯密(Smith,A.)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8/1

定價:59

字數:781000

頁碼:428

版次印次:第1版第2次

開本:10開

編輯推薦語

對中國近代社會影響的經濟學譯著

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偉大著作

一部將經濟學、哲學、曆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綜閤在一起書。

學習經濟學的必讀書

《富國論》與《聖經》、《資本論》同為人類不朽的偉大作品

被譽為“部 係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經濟學百科全書”、“西方經濟學聖經”

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曆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綜閤在一起的書,是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深邃見解的人所撰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能力,能對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閤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閤起來。他對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像後來的馬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學者,而是仿佛全身裝著天綫的超人,能收到並吸取其所有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製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錶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隻是為圖書館館藏而寫的,而是對經濟理論和國傢政策産生瞭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瞭我們今天身處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內容簡介

《國富論》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影響力的代錶作品,該書發錶於1776年,書中總結瞭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瞭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瞭係統的描述,為經濟學確定瞭完整的架構,奠定瞭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次提齣瞭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它的首次齣版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因此,該書被譽為“部係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經濟學的百科全書”、“西方經濟學聖經”。200多年以來,經濟學傢的任務就是在《國富論》的架構上做一些修補工作,完善、細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規律的。同時,《國富論》還是一部將經濟學、政治理論、哲學、曆史和實踐計劃奇妙地結閤在一起的綜閤性著作,不同的人讀《國富淪》會有不同的收獲,而且往往還會有意外收獲。

《道德情操論》是亞當一斯密另一部影響極為深遠的倫理學著作,在這《國富論》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産生的恨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進行瞭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齣人類社會賴以維係、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係,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國富論》的內涵,更全麵也瞭解亞當·斯密的思想,我們將《道惠情操論》與《國富論》一起齣版。

目 錄

國富論

篇 論勞動生産力進步的原因,兼論勞動産品在不同階級人民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

章 論勞動分工

第二章 論造成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製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即用勞動錶示的商品價格與用貨幣錶示的商品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節 起因於用途本身的性質的不平等

第二節 起因於歐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論地租

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産物

第二節 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産物

第三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産物與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生産物二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本章結論

第二篇 論資財的性質、積纍和用途

章 論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 論作為社會總資財一個特殊部門的貨幣,或論維持國民資本的支齣

第三章 論資本積纍,或論生産性勞動與非生産性勞動

第四章 論貸齣取息的資財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傢財富的不同發展

章 論財富的自然發展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受的阻礙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城市的興起及其進步-

第四章 論城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係

章 論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

第二章 論限製進口國內能生産的商品

第三章 論對來自貿易差額被認為於我不利的國傢的各種商品進口實施特殊限製·

節 論即便根據重商主義原則,這種限製也不閤理

第二節 論即便根據其他原則,這種特殊限製也不閤理

第四章 論退稅

第五章 論奬金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節 論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第二節 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 論發現美洲和發現經由好望角到東印度的航道給歐洲帶來的利益

第八章 關於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 論重農主義,或論把土地産物看做是各國收入或財富的來源或主要來溺的各種政治經濟學體係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傢的收入

章 論君主或國傢的開支

節 論國防開支

第二節 論司法開支

第三節 論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的開支

第四節 論維護君主尊嚴的開支

本章結論

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來源

節 專屬於君主或國傢的資金或收入來源

第二節 論賦稅

第三章 論公債

道德情操論

告讀者

捲一 行為的閤宜性

論閤宜感

人性中的同情

相互同情的愉悅

同情與行為的適宜性

社會關係影響同情與適宜性的判斷

和藹與尊貴的美德

達到閤宜性的各類激情的程度

引言

源於身體的激情

源自想象的激情

令人生厭的激情

友好的激情

自私的激情

順境和逆境對行為和同情心的影響

同情者的感受遠遜於當事人的感受

對名利的追逐,大人物和平民百姓的差彆

趨炎附勢風氣對道德情操的敗壞

捲二 優點和缺點,或奬賞與懲罰的對象

認識優點與缺點

引言

節 投桃報李與以惡報惡

第二節 閤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對象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節 對優點、缺點的判斷

正義與仁慈

節 正義與仁慈的區彆

第二節 正義、懊悔與欣慰

第三節 正義的作用

命運對我們産生的影響

引言

節 形成的原因

第二節 産生的影響

第三節 情感不規律性的根本原因

捲三 自我評價的基礎,兼論責任感

自我認同和不認同的原則

贊揚及值得贊揚的品質,譴責及理應譴責的品質

良心的影響和權威

自我欺騙的天性及一般原則的起源和作用

道德普遍原則的影響和權威

責任感是不是我們行為的原則

捲四 效用性對贊同感的作用

美感來源於效用性的錶現

效用的錶現賦予品質和行為以美感並使之成為一種贊同原則

捲五 道德贊許評價標準中風尚和習慣的作用

習慣和風尚對美與醜看法的影響

道德情感受習慣和風尚的影響

捲六 與美德有關的品質

個人品質對自身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個人品質對他人幸福的影響

引言

節 有關天性緻使我們關心和注意他人的依據

第二節 天性緻使社群成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節 普施眾生及兼濟天下的善行

自我剋製

結論

捲七 道德的學說

章 與美善品性相關聯的深刻問題

第二章 有關美德品性的各類學說

引言

節 美善品性與閤宜性相一緻的那些體係

第二節 美善品性與審慎相一緻的那些體係

第三節 美善品性與仁慈相一緻的那些體係

第四節 卓然超越的那些學說

第三章 探討贊許原理的學說

引言

節 由自我保護與本能的贊許推論齣來的那些體係

第二節 理性情感與本能的贊許推論齣的那些體係

第三節 由閤宜情感與本能的贊許推論齣的那些體係

第四章 不同學者以道德品性論述踐行方式的原則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齣生在蘇格蘭的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列1764年徵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問發錶瞭他的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瞭他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伍1776年發錶的偉大著作《國傢康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該書一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他於1790年任範科底去世。斯密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媒體評論

從終效果來看,《國富論》也許是迄今為止重要的書,這本書對人類幸福的貢獻,超過瞭所有名睡青史的政治傢和立法者作齣的貢獻的總和。

——[英]巴剋勒


在啞當·斯密那裏,政治經濟學已發展為某種整體,它所包括的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亞當·斯密次對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做齣瞭係統的研究,創立瞭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把英國資産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德]馬剋思


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應該怎樣纔叫“利己”,讀瞭《道德情操論》纔知道“利他”纔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1976年美國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米爾頓·弗裏德曼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