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全套两本)吴志强 李德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 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 ||
| 定价 | 12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王建国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01 | |
| 字数 | 620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2106219 |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本书为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学专业及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参考
第1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
第1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第3节 城镇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1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2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3节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第4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
第1节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第2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第3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第4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第5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第2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5章 生态与环境
第1节 人与环境
第2节 城市生态系统
第3节 城市环境
第6章 经济与产业
第1节 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第2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第3节 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4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第5节 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
第3篇 城乡空间规划
第4篇 城市专项规划
第5篇 城市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城市设计
1 城市设计概论老实说,一开始我购买这套书,是冲着它的“实用性”去的。作为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工作的从业者,我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直接指导我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论的介绍,详细而具体,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借鉴到实际项目中。比如,关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场所营造”和“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在设计项目时如何更好地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此外,书中关于城市更新和历史街区保护的章节,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它帮助我理解了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让老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套书真的是我工作中的一本“随身宝典”,随时可以翻阅,并从中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评分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套书在“前瞻性”和“启发性”方面的独特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未来已来”的震撼。书中关于“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以及“未来社区”等内容的探讨,不仅描绘了一个个令人憧憬的未来场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式。作者们对于技术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形态,以及人类在未来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的设想,都充满了想象力,但又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之上。它让我意识到,城市规划不仅仅是解决当下问题,更是塑造未来的过程。这套书点燃了我对城市未来的无限遐想,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更美好、更可持续的城市。它是一本激发思考、引领方向的书,让我对城市的未来充满希望。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我的城市规划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城市的发展和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零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系统。当我拿到这套《城市设计+市规划原理》时,简直像挖到了宝藏。首先,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全面性”。从宏观的城市发展战略,到微观的街道空间设计,几乎涵盖了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城市历史演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态的论述,这让我对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承载着人类生活、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有机体。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如身临其境,无论是古代的城市布局,还是现代的智慧城市构想,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城市故事集,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每一个章节。
评分翻开这套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学术严谨性”和“前沿性”。作者们显然在城市规划领域拥有深厚的功底,对理论的阐述鞭辟入里,逻辑清晰。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理论的介绍,更融入了自己对城市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在阅读关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那部分时,我被书中提出的“绿色基础设施”和“韧性城市”等概念深深吸引。这些概念在当今城市面临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挑战时显得尤为重要。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十分详实,为理解复杂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作者们并没有回避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争议和挑战,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进行探讨,这让我觉得非常难得。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是什么”的书,更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的书,让我对未来的城市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市历史和文化非常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书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一直认为,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是理解它现在的关键。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件,更是将城市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看到了城市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塑造和改变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地域城市风格的对比分析,从欧洲的古典城市到亚洲的现代都市,都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和演变轨迹。它让我意识到,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和“灵魂”,而城市设计和规划正是这种灵魂的载体和表达。通过阅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古老城市曾经的繁华,也看到了现代城市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这种跨越时空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城市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情感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