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原理(第4版)(全套兩本)吳誌強 李德華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城市規劃 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材 | ||
| 定價 | 128.00 | |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09年09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王建國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401 | |
| 字數 | 620000 | |
| ISBN編碼 | 9787112106219 | |
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
主要內容分22章敘述,包括城市與城市化、城市規劃思想發展、城市規劃體製、城市規劃的價值觀、生態與環境、經濟與産業、人口與社會、曆史與文化、技術與信息、城市規劃的類型與編製內容、城市用地分類及其適用性評價、城鄉區域規劃、總體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城市交通與道路係統、城市生態與環境規劃、城市工程係統規劃、城鄉住區規劃、城市設計、城市遺産保護與城市復興、城市開發規劃、城市規劃管理。本書係統地闡述瞭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規劃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以及規劃設計的經濟問題。
本書係統地闡述瞭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規劃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以及規劃設計的經濟問題。主要內容分22章敘述,包括城市與城市化、城市規劃思想發展、城市規劃體製、城市規劃的價值觀、生態與環境、經濟與産業、人口與社會、曆史與文化、技術與信息、城市規劃的類型與編製內容、城市用地分類及其適用性評價、城鄉區域規劃、總體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城市交通與道路係統、城市生態與環境規劃、城市工程係統規劃、城鄉住區規劃、城市設計、城市遺産保護與城市復興、城市開發規劃、城市規劃管理。
本書為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建築學專業及從事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工作人員參考
第1篇 城市與城市規劃
第1章 城市與城鎮化
第1節 城市的産生與定義
第2節 城市的發展
第3節 城鎮化
第2章 城市規劃思想發展
第1節 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
第2節 現代城市規劃思想的産生與發展
第3節 城市規劃麵臨的城市發展趨勢
第4節 當代城市規劃思想方法的變革
第3章 城鄉規劃體製
第1節 城鄉規劃體製概述
第2節 我國現行城鄉規劃法規係統
第3節 我國現行城鄉規劃行政係統
第4節 我國現行城鄉規劃技術係統
第5節 我國現行城鄉規劃運作體製
第2篇 城市規劃的影響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5章 生態與環境
第1節 人與環境
第2節 城市生態係統
第3節 城市環境
第6章 經濟與産業
第1節 經濟增長與城市發展
第2節 産業分類與産業結構
第3節 城市空間經濟發展的內在機製
第4節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與産業發展
第5節 城市規劃中經濟與産業的分析方法
……
第3篇 城鄉空間規劃
第4篇 城市專項規劃
第5篇 城市規劃的實施
參考文獻
後記
城市設計
1 城市設計概論老實說,一開始我購買這套書,是衝著它的“實用性”去的。作為一名在城市規劃領域工作的從業者,我總是希望能夠找到一些能夠直接指導我工作的理論和方法。而這套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城市空間的設計原則和方法論的介紹,詳細而具體,很多章節的內容都可以直接藉鑒到實際項目中。比如,關於公共空間設計的章節,裏麵提到的“場所營造”和“人本主義”的設計理念,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在設計項目時如何更好地關注人的需求和體驗。此外,書中關於城市更新和曆史街區保護的章節,也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指導。它幫助我理解瞭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如何平衡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如何讓老建築煥發新的生命力。這套書真的是我工作中的一本“隨身寶典”,隨時可以翻閱,並從中獲得靈感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打開瞭我的城市規劃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城市的發展和設計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零散的知識點難以形成係統。當我拿到這套《城市設計+市規劃原理》時,簡直像挖到瞭寶藏。首先,讓我驚喜的是它的“全麵性”。從宏觀的城市發展戰略,到微觀的街道空間設計,幾乎涵蓋瞭城市規劃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城市曆史演變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態的論述,這讓我對城市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承載著人類生活、曆史文化和社會關係的有機體。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更是讓我如身臨其境,無論是古代的城市布局,還是現代的智慧城市構想,都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城市故事集,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每一個章節。
評分作為一名對城市曆史和文化非常感興趣的愛好者,這套書無疑是一份意外的驚喜。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座城市的過去,是理解它現在的關鍵。而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羅列曆史事件,更是將城市的發展脈絡與曆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看到瞭城市是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被塑造和改變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地域城市風格的對比分析,從歐洲的古典城市到亞洲的現代都市,都展現瞭獨特的魅力和演變軌跡。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和“靈魂”,而城市設計和規劃正是這種靈魂的載體和錶達。通過閱讀,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看到瞭那些古老城市曾經的繁華,也看到瞭現代城市在麵對挑戰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韌性。這種跨越時空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城市産生瞭更加深厚的情感連接。
評分翻開這套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學術嚴謹性”和“前沿性”。作者們顯然在城市規劃領域擁有深厚的功底,對理論的闡述鞭闢入裏,邏輯清晰。他們不僅僅停留在對現有理論的介紹,更融入瞭自己對城市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在閱讀關於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那部分時,我被書中提齣的“綠色基礎設施”和“韌性城市”等概念深深吸引。這些概念在當今城市麵臨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挑戰時顯得尤為重要。書中的圖錶和數據分析也十分詳實,為理解復雜的理論提供瞭堅實的數據支撐。同時,作者們並沒有迴避城市規劃中存在的爭議和挑戰,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進行探討,這讓我覺得非常難得。它不是那種隻告訴你“是什麼”的書,更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和“如何做”的書,讓我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這套書在“前瞻性”和“啓發性”方麵的獨特之處。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感到一種“未來已來”的震撼。書中關於“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以及“未來社區”等內容的探討,不僅描繪瞭一個個令人憧憬的未來場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思考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式。作者們對於技術發展如何影響城市形態,以及人類在未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的設想,都充滿瞭想象力,但又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現實問題的深刻分析和對未來趨勢的準確把握之上。它讓我意識到,城市規劃不僅僅是解決當下問題,更是塑造未來的過程。這套書點燃瞭我對城市未來的無限遐想,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我們可以創造齣更美好、更可持續的城市。它是一本激發思考、引領方嚮的書,讓我對城市的未來充滿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