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走在大街上。
在大街上走着的卡卡和平时去上学一样,走路的时候很不老实,扭着 肩膀,一下一下地颠后背上的书包。
书包很大,也很沉重,卡卡觉得自己被书包颠得身体也忍不住左右摇 晃起来。卡卡惊奇地发现这样的摇晃很有意思,身体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卡卡便很习惯这样走路。
然而,卡卡**的行走却与以往有了不同。
有哪些不同呢?卡卡站在路边想。想了一阵,卡卡就抬手拍了拍脑门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背着书包走在大街上不是去上学,而是去找 爸爸。接着,卡卡就发现了另一个不同。他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怪:怪的 ,好像整个世界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奇怪的事情在卡卡站着的时候就发生了。一辆白色桑塔纳轿车目空一 切地开到了路边,速度还蛮快的,直直地冲着卡卡撞过来。卡卡大吃一惊 ,本能告诉他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
卡卡惊愕地冲司机喊道:“喂,你要干什么?”卡卡觉得自己呼喊的 声音很大,还带着对司机的不满。
可是,司机似乎并没有看到卡卡的存在,轿车依旧在向前冲。
这时卡卡看清了那个莽撞的司机,她居然是一位鬈发的阿姨! 鬈发阿姨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冰淇淋往嘴里送。
“嘿……”卡卡还在喊,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车子离卡卡只有不 到两米远了。
惊慌失措的卡卡连忙跳了一下,身子就轻轻地飘开了。
轿车开过去了,擦着卡卡的身子开过去了。假如轿车偏一点点,哪怕 偏半个格尺那么宽,就撞到卡卡啦! 太险了,卡卡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轿车停下来了,停在了用白线画出的停车位上。再看那位开车的阿姨 ,她的脸上居然是笑眯眯的,正用舌头舔嘴角上沾着的冰淇淋,舔得特别 认真。
卡卡惊魂未定,向前走了几步,在一棵芙蓉树下站了一会儿,用手摸 了摸自己的胸口。他还心有余悸地又看了看那位依然在舔冰淇淋的鬈发阿 姨。
这时,卡卡看到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一个女生,也背着大大的书包。
那位女生走得很规矩,不像卡卡那样扭肩膀颠书包的。她正沿着斑马 线穿过马路,向卡卡走来。
卡卡一下子就笑了。他认出那个文静的女生正是他的同桌丽丽。
卡卡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丽丽了,就笑嘻嘻地迎上去,一边扬手一边 喊:“丽丽!” 喊完了,卡卡突然感到自己想丽丽了。几天没见,面对越走越近的丽 丽,卡卡发现自己真的很想她。
丽丽是个文静的女生,和卡卡坐同桌两年多了,他们相处得一直很好 ,从来没有闹过矛盾,连小摩擦都没有过。
看到丽丽,卡卡觉得自己真高兴,笑得也特别开心。
可是,丽丽居然没听见卡卡的喊声,她抿着嘴,沉着脸,挺胸抬头, 目不斜视,大大方方地从卡卡面前走了过去。她晃了晃头,头上的两束头 发便很生动地摇了摇,像两个小小的手掌,无声地摆动着。她径直向不远 处的公共汽车站走去。
丽丽居然没有理会卡卡! 难道丽丽没有看到我吗? 难道丽丽是心情不好,没有心思和我说话吗? 难道在丽丽眼里,我成了一个和她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吗? 卡卡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但是他没法回答自己。他惊奇地张着嘴巴 ,望着离他而去的丽丽。
丽丽已经走到车站了。卡卡不死心,冲着丽丽的背影大叫:“丽丽, 丽丽,我是卡卡!” 丽丽回了一下头,却不是在看他。眨眼的工夫,丽丽就跳上了停在路 边的公共汽车。
卡卡有些发蒙,莫名其妙地站着,心想:“丽丽**是怎么了?真奇 怪!” 汽车很快开远了。卡卡在芙蓉树下站了好一阵,才没精打采地转过身 ,继续沿着人行道向前走。
路边,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卖充气塑料玩具。他用打气筒把那些玩具都 充上气,系在不大的车子上,嘴里不停地叫卖着。
卡卡看着那些充气塑料玩具,觉得有点别扭。可是,他看了又看,也 没有发觉到底哪里别扭。
一位大眼睛阿姨和她的女儿分散了卡卡的注意力,他不再琢磨为什么 别扭,而是看着她们母女俩。
她们正在买玩具。卡卡发现小女孩只有四五岁,连做一年级“小豆包 ”的资格都没有,她跳着、叫着要买锤子。
小女孩居然喜欢锤子,有意思。
卡卡就停下来在旁边看。
可是,卡卡很快就惊叫起来。
原来小女孩双手拿着充足了气的塑料锤子,不由分说地在卡卡的身上 砸了起来,砸得“砰砰”响。
“喂!喂!干什么?有没有礼貌?”卡卡一边躲闪着小女孩的锤子, 一边大叫。
小女孩似乎根本没有听到卡卡的抗议,继续砸。P1-5
《白星星》内容介绍:小男孩卡卡生前被各种作业和学习班霸占着, 他拼命地提高学习成绩,只是希望爸爸能够为他举办生日聚会,并允许他 把一块工艺品“诗意草坪”送给丽丽。不料,疲惫不堪的卡卡在聚会中不 慎被火烧死。死后的卡卡遇见了神秘小女孩,并且得到了可以帮助人们消 除各种烦恼的白星星。死后的卡卡也借助白星星的魔力,终于说出对爸爸 占用绿色草坪这种行为的怨恨。
《白星星》的作者是阎耀明。
阎耀明,男,1964年11月生,辽宁省葫芦岛人。已发表小说百万字,曾连续两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及第五届辽宁**儿童文学奖。已出版长篇儿童小说《月亮镇奇遇》、《怪味朋友》、《长腿小子的故事》以及儿童文学作品集《超级球迷》、《手指里的风景》、《旋风拉拉队》等。短篇小说《毛毛狗卷笔刀》入选新标准小学语文读本,《太阳花》被译介到日本,有多篇小说被《中国儿童文学》转载。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协。
**章 怪事一书包
第2章 诗意草坪
第3章 神秘的小女孩
第4章 特别礼物
第5章 行走
第6章 不公平的交易
第7章 神秘小女孩的心事
第8章 爸爸的秘密
第9章 疑问像电视频道那么多
**0章 跳舞的报纸
**1章 也许不是意外
**2章 白星星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我从未在其他书中体验过的独特韵味。它时而如山间的清泉,纯净而甘冽,流淌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时而又如古老的传说,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讲述着人与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似乎是一位饱览群书、心思细腻的智者,他用最恰当的词语,描绘出最生动的画面。我尤其喜欢他使用的一些意象,比如“白星星”这个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下,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时而是遥远的理想,时而是内心的觉醒,时而是集体的力量。而“绿色中国”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未来的承诺。这种语言的艺术性,使得阅读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让人沉醉其中,不愿轻易放下。我试图去捕捉那些精妙的比喻,那些撼动人心的排比,那些充满哲思的短语。我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打磨每一个字句,只为将他心中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一颗闪耀的白星,置于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背景之上。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让我立刻联想到某种关于希望与自然的叙事。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握在手中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触感和视觉的初步体验,就营造出一种期待感。封面上的白星,或许象征着某种理想、某种纯粹,抑或是某种引领方向的力量;而“绿色中国”,则毋庸置疑地指向了生态、环保,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深切关怀。我猜测,这本书或许是在探讨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守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或者讲述一群人为了“绿色中国”的梦想而付出的努力。它可能是一部关于环保的纪实,也可能是一部富有哲思的散文,更可能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想象之作。无论如何,这个名字已经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它能为我揭示更多关于“白星星”与“绿色中国”之间深刻而动人的联系。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序言,我立刻被一种宏大而细腻的情感所打动。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笔触,描绘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辉煌的追溯,对当下挑战的审视,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他没有回避问题,反而以一种坦诚的态度,探讨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尤其是那些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议题。然而,这种审视并非绝望,而是伴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他相信,即使在最黯淡的时刻,也总有“白星星”般的希望之光指引方向,激励我们去寻找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绿色中国”。他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浸润读者的心田,引人深思。我不禁开始想象,书中会通过哪些具体的故事,来展现这种希望与奋斗?是某个默默奉献的环保者,还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修复项目?作者的叙述方式,既有诗意的表达,又不失现实的支撑,让我对书中即将展开的篇章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在宁静中蕴含力量的治愈系作品。它不像那些节奏明快、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那样,能够立刻抓住你的眼球,但它却有着一种缓慢而深刻的影响力,能够一点点渗透进你的内心。读它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放慢呼吸,感受作者笔下的每一个细节,思考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观察。它或许不是一本让你惊叹于情节设计的书,但却是一本让你在阅读后,对生活、对自然,甚至对自身产生新的理解的书。那些关于“白星星”的隐喻,以及对“绿色中国”的描绘,都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你,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关注身边的环境,去思考如何为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觉到,作者并非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希望,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它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与力量。
评分翻阅到书中几个章节的标题,便足以激发我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当古老的河流低语”、“星空下的守望者”、“绿色的脉搏跳动在城市”。这些标题本身就充满画面感和故事性,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场景。我猜测,“当古老的河流低语”或许是在讲述一条河流从繁盛到衰败,再到重获新生的故事,其中蕴含着生态变迁的深刻教训;而“星空下的守望者”则很可能是在描绘那些在寂静夜晚,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普通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构成了“绿色中国”的基石。至于“绿色的脉搏跳动在城市”,则暗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标题不仅仅是内容的概括,更是作者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的体现。它们像一个个引子,勾起了我探索背后故事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概念具象化,又如何用文字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