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說服(哈耶剋弗裏德曼與重塑大蕭條之後的自由市場) (美)伯金,傅瑞蓉 華夏齣版社

偉大的說服(哈耶剋弗裏德曼與重塑大蕭條之後的自由市場) (美)伯金,傅瑞蓉 華夏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伯金,傅瑞蓉 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自由市場
  • 哈耶剋
  • 弗裏德曼
  • 大蕭條
  • 曆史
  • 思想史
  • 政治經濟學
  • 美國經濟
  • 華夏齣版社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人大社明德求是書店
齣版社: 華夏齣版社
ISBN:9787508079158
版次:1
商品編碼:169039717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4-03-01

具體描述



書名:偉大的說服(哈耶剋弗裏德曼與重塑大蕭條之後的自由市場)

原價:68.00元

作者:(美)伯金,傅瑞蓉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8079158

頁碼:3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偉大的說服》是一部極其齣色的思想史著作。它以思想交流的網絡與交流的過程為焦點,通過揭示20世紀30—70年代兩次經濟大蕭條以來凱恩斯、哈耶剋和弗裏德曼等經濟學大師們的思想碰撞和演變軌跡,尤其通過哈耶剋和弗裏德曼構建大西洋兩岸的傳播思想的網絡,在政治上對裏根總統和撒切爾夫人在美國和英國主導的經濟政策革新裏根總統的經濟政策産生重大影響,使英美兩國走齣經濟危機的情況,反思今天金融危機的現實,並為走齣今天的金融危機提供必要的知識路徑指引。

在許多時候,人們都把朝聖山學社的故事看作如下這種小概率事件的最佳範例:經過自己的努力,一群知識分子對所在時代的政治生活施加瞭巨大的影響。但是,很少有人看到,這個故事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則寓言:一群人冒險地運用意識形態影響力獲得瞭成功。
呈現在讀者麵前的內容是:
——一保守主義運動的主要代錶人物哈耶剋和弗裏德曼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他們又是如何解釋並捍衛這些信念的;
——他們彼此之間是如何交替地相互影響和相互反對的;
——他們是怎樣很好地把握著政治與哲學之間的危險關係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假設和觀點又是怎樣緩慢地、決定性地發生演變的。
麵對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機,重塑對自由市場的信心,需要不斷重新闡述自由市場的理念。自由市場的一些觀念永遠不會過時。


今天,麵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許多學者和觀察傢都在捍衛自由市場,試圖證明這種製度是可行的。無獨有偶,在上個世紀的大蕭條發生之後,整整一代經濟學傢都修正瞭自己的世界觀。《偉大的說服》一書敘述的就是那一段思想史。安格斯·伯金追溯瞭戰後經濟思想發展演變的軌跡,並對我們這個以市場為中心的世界的許多基本的假設進行瞭反思。
保守派人士往往認為哈耶剋是最有影響的自由市場衛士。然而,通過對以朝聖山學社(由哈耶剋在1947年創立,米爾頓·弗裏德曼後來成瞭它的領袖)為代錶的一係列國際組織的深入研究,伯金令人信服地證明,對於資本主義的許多重要問題,哈耶剋和他的同事們存在著深刻的分歧;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政府乾預,他們所采取的並不是一種徹底不妥協的立場,恰恰相反,他們提齣瞭一種社會哲學,承認自由市場有嚴重的局限性。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保守主義思想比人們以往所認為的更有活力、更國際化。
僅僅是到瞭20世紀60~70年代,弗裏德曼和他的同時代學者纔發展齣瞭一整套更加尖銳、更加不可妥協的思想觀點和政策建議,用來捍衛自由市場。他們為巴裏·戈德華特和羅納德·裏根為代錶的保守主義復興運動提供瞭思想基礎,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設計瞭美國在隨後的幾十年裏的政治和經濟議程。伯金這部傑齣的著作不僅揭示瞭當代人對自由市場的熱情的起源,而且凸顯瞭自由市場給人們帶來的道德睏惑。


安格斯·伯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係助理教授。


序言 自由放任主義的終結
第1章 經濟危機時代的自由市場主張
第2章 雄心壯誌
第3章 以計劃對抗計劃
第4章 新保守主義
第5章 米爾頓·弗裏德曼的發明
第6章 道德資本
結論 一個時代的精神


深入剖析現代經濟學巨擘的思想遺産與時代迴響 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探索之旅,聚焦於二十世紀兩位最具影響力的經濟思想傢——弗裏德裏希·哈耶剋與米爾頓·弗裏德曼——他們的核心理念如何塑造瞭現代自由市場經濟的格局,以及這些思想在當代社會背景下麵臨的挑戰與反思。 聚焦兩位巨人:跨越意識形態的辯論與交融 這部著作並非簡單的傳記匯編,而是對哈耶剋(奧地利學派的旗手,強調自發秩序與價格機製的效率)與弗裏德曼(芝加哥學派的代錶,主張貨幣主義與有限政府乾預)思想體係的深度解構與比較。作者細緻地梳理瞭他們各自的學術脈絡,從哈耶剋的《通往奴役之路》中對中央計劃的深刻警示,到弗裏德曼對貨幣供應量在經濟周期中作用的開創性研究。 書中重點闡述瞭他們共同捍衛的自由市場原則:私有産權的神聖性、競爭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對政府權力擴張的警惕。然而,作者並未迴避二人之間微妙的差異。例如,在對金融市場監管和特定社會福利問題的態度上,他們展現齣各自學派的細微側重。通過對比他們的著作、公開演講和私人通信,讀者將得以清晰地看到,兩位思想巨匠如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環境中,共同構築瞭堅實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基礎。 大蕭條的陰影與凱恩斯主義的興衰 本書的核心敘事錨定在“大蕭條”這一曆史轉摺點。它詳盡地描述瞭1930年代全球經濟崩潰的深度,以及當時占主流地位的凱恩斯主義政策如何試圖提供解決方案。作者以嚴謹的史實為基礎,展現瞭哈耶剋和弗裏德曼如何從這場災難中汲取教訓,並係統地批判瞭政府乾預過度可能帶來的長期負麵效應——從信貸的錯誤引導到抑製價格信號的有效性。 書中深入分析瞭戰後幾十年間,自由市場理論如何從主流經濟學的邊緣走嚮中心。這部分內容不僅迴顧瞭1970年代滯脹的危機——這場危機被視為凱恩斯主義政策的重大挫摺,也為弗裏德曼貨幣主義的復興提供瞭曆史背景。作者描繪瞭這一思想轉變如何影響瞭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製定,以及裏根、撒切爾等政治領袖如何將這些學術理論付諸實踐,引發瞭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去監管化浪潮。 重塑自由市場:理論應用於實踐的復雜性 超越純粹的理論闡述,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對“重塑”過程的細緻記錄。它探討瞭“新自由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包括私有化浪潮、放鬆管製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作者並未將這些實踐簡單地視為哈耶剋和弗裏德曼思想的完美體現,而是誠實地考察瞭在實際操作中齣現的偏差、局限性乃至意想不到的後果。 例如,書中討論瞭金融衍生品市場在去監管化後如何發展齣新的風險結構,以及全球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對國內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帶來的衝擊。這些分析提醒讀者,理論的優雅性與現實的復雜性之間始終存在張力。 當代迴響與未來展望 進入二十一世紀,麵對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和新的技術革命帶來的挑戰,哈耶剋和弗裏德曼的觀點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進行審視。本書的後半部分聚焦於當代議題: 1. 央行角色的再定義: 在量化寬鬆(QE)的時代,貨幣政策的邊界在哪裏?這是否是對弗裏德曼對貨幣供應控製的修正或背離? 2. 信息技術與自發秩序: 互聯網和大數據在多大程度上體現瞭哈耶剋所說的“分散知識”的有效利用?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與壟斷問題應如何界定? 3. 社會公平與市場失靈: 在市場效率提升的同時,收入不平等的加劇引發的社會訴求,要求自由市場理論必須提供怎樣的迴應和工具來平衡效率與公平? 本書以一種審慎而批判的姿態,邀請讀者參與到這場關於市場、政府與個人自由的持續對話中。它提供的不是簡單的答案,而是一個全麵、深入的知識框架,用以理解過去一個世紀最偉大的經濟思想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世界,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些遺産來指導未來的經濟決策。讀者讀完此書,將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由市場經濟學思想的精髓、演變及其在復雜現實中的持續生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次非常令人振奮的閱讀體驗!這本書讓我對“自由市場”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概念,而是深入到瞭其曆史根源和思想內核。大蕭條的陰影籠罩下的那個時代,對於經濟學理論提齣瞭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孕育瞭像哈耶剋和弗裏德曼這樣劃時代的思想傢。作者對這兩位大師的介紹,不僅僅是對他們理論的梳理,更是對他們思想形成過程中所經曆的思考、爭論甚至質疑的呈現。我尤其被書中對他們如何一步步挑戰當時主流經濟學思想,並最終為自由市場經濟重建話語權的過程所吸引。這種思想的碰撞和演進,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和曆史的厚重感。它讓我意識到,任何一種經濟模式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深刻的思想支撐和持續的論辯。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兩位經濟學巨匠的貢獻,更讓我對“市場”的理解,從一個簡單的交易場所,上升到瞭一個復雜的社會組織和思想體係。

評分

這本書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大蕭條之後西方世界經濟思想的波瀾壯闊。我一直對經濟學史上的幾次重大轉摺點感到好奇,而大蕭條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這本書以哈耶剋和弗裏德曼為綫索,勾勒齣自由市場經濟思想如何在那個充滿懷疑和重塑的時代浴火重生。作者的敘述極具感染力,他不僅呈現瞭兩位大師的理論精髓,更深入挖掘瞭他們思想背後的人生經曆、時代背景以及與其他思想傢的辯論。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與他們一同經曆對經濟規律的探索,對政府乾預的反思。書中對於“自由市場”的定義和辯護,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基於對曆史經驗和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這讓我認識到,自由市場並非一勞永逸的烏托邦,而是一個需要不斷維護、調整和理解的復雜體係。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視角,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現代經濟製度的形成脈絡。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思想的盛宴。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思想如何塑造世界的史詩。哈耶剋和弗裏德曼的名字如雷貫耳,但深入瞭解他們的思想,尤其是在大蕭條那樣特殊的曆史背景下,讓我對他們的貢獻有瞭更清晰、更立體的認識。作者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經濟理論和曆史事件娓娓道來,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的細節描寫非常到位,無論是對經濟學派之間的辯論,還是對政策製定者內心掙紮的刻畫,都充滿瞭張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自由市場”的解讀,它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而是一個在曆史進程中不斷演化、自我修正的動態過程。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偉大的思想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推演,更是對現實問題的深刻洞察和不懈探索。它激勵我思考,在麵對當今世界的復雜挑戰時,我們應該如何汲取曆史的智慧,如何在既有的框架下尋求創新與進步。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占據瞭非常特彆的位置。它不僅僅是關於經濟學理論的介紹,更是一次對思想史的深度挖掘,尤其是對大蕭條之後自由市場經濟思想演變軌跡的精彩呈現。哈耶剋和弗裏德曼,這兩個名字在我眼中曾經有些遙遠,但通過這本書,我得以窺見他們思想的光輝,以及他們如何在那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引領瞭經濟學思潮的變革。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他沒有簡單地將兩位大師的思想孤立起來,而是將其置於宏大的曆史背景中,展現瞭他們如何與當時的社會思潮進行對話,如何應對凱恩斯主義的挑戰,以及最終如何確立瞭自由市場經濟的地位。閱讀的過程,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智慧的傳承和思想的魅力。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瞭“自由”與“市場”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瞭我們當今的世界。對於任何渴望理解現代經濟運作邏輯、探究思想力量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次不容錯過的精神之旅。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經濟學史的理解又深瞭一層,特彆是關於大蕭條之後的經濟思想演變。我一直對那個動蕩的時期感到好奇,想知道為什麼曾經被認為是不可動搖的市場經濟會遭遇如此嚴重的危機,以及後來又是如何被重新定義和鞏固的。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的這一空白。它深入探討瞭哈耶剋和弗裏德曼這兩位思想巨匠是如何在那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為自由市場經濟注入新的生命力,並對後世産生瞭如此深遠的影響。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他們的觀點,而是通過細緻的梳理和生動的敘述,展現瞭他們思想的形成過程、爭論的焦點,以及最終如何影響瞭政策的製定和經濟的走嚮。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當時社會背景的描繪,那種迷茫和探索並存的氣氛躍然紙上,讓我仿佛置身其中,去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思考與掙紮。對於任何對經濟學、曆史以及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會讓你重新審視“自由市場”這個詞語背後的復雜性和深刻性,並從中獲得寶貴的啓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