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家全集 印象派画家 莫奈+凡高 梵高作品画集+毕沙罗+西斯莱 世界印象派画集画册

世界名画家全集 印象派画家 莫奈+凡高 梵高作品画集+毕沙罗+西斯莱 世界印象派画集画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印象派
  • 莫奈
  • 梵高
  • 毕沙罗
  • 西斯莱
  • 绘画
  • 艺术
  • 艺术史
  • 画册
  • 世界名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林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2154
商品编码:1691805731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毕沙罗1》中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1830年7月10日生于西印度群岛,1903年11月13日卒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早年在西印度群岛父亲经营的贸易机构中任职,后到巴黎学画。G.库尔贝和C.柯罗对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影响较大。他不满意学院派艺术,注重革新。作品中描绘的农民形象和农村景色,表明他思想接近空想社会主义,并把印象主义运动看作是同社会保守势力斗争的方法之一。代表作《瓦桑村的道路》、《农妇与手推车》、《马铃薯的收成》、《蒙特玛德大街》等,摒弃沙龙传统画风,注意空气、光线和瞬间效果。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他避居英国,后回法国蓬图瓦兹定居。这其间研究英国画家的作品,画风发生变化,他以短小快捷的笔触,明亮的色彩,描绘户外的景色。印象主义画派所举办的历届展览,他都积极参加。

内页插图

目录

印象派画家的师长——毕沙罗的生涯 
出生于圣·托玛斯岛 
与弗利茨·梅尔贝到卡拉卡斯 
初到巴黎 
与朱丽的婚姻 
不再是柯罗及梅尔贝的学生 
与未来印象主义画家的初识 
早期在庞图瓦兹与卢孚西安生活 
1870年到1871年在伦敦 
庞图瓦兹与欧维镇的10年 
毕沙罗与塞尚 
开始展览卖画 
一次印象主义大展 
第二次到第六次的印象主义展览 
高更与第七次印象主义展览 
新印象主义与第八次印象主义大展 
与高更疏运,接纳凡·高 
再度的困顿,旅行与最后的成功 
印象主义者的师长 
毕沙罗的绘画 
圣·托玛斯岛、卡拉卡斯和巴黎初期的作业 
早期的乡村与城郊风景 
首次居住庞图瓦兹的绘画 
卢孚西安的风景 
伦敦的景致 
庞图瓦兹时期的印象主义绘画 
蒙特定构时期的油画 
农村妇女、收成的人们与裸女画 
市场景象 
静物、花卉、肖像和自画像 
四年的分色点描画法实验 
描绘埃拉尼的风景 
旅行所带出的组画 
结束语 
毕沙罗素描、铜版画、水粉作品欣赏 
毕沙罗年谱




内容简介

《毕沙罗1》中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1830年7月10日生于西印度群岛,1903年11月13日卒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早年在西印度群岛父亲经营的贸易机构中任职,后到巴黎学画。G.库尔贝和C.柯罗对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影响较大。他不满意学院派艺术,注重革新。作品中描绘的农民形象和农村景色,表明他思想接近空想社会主义,并把印象主义运动看作是同社会保守势力斗争的方法之一。代表作《瓦桑村的道路》、《农妇与手推车》、《马铃薯的收成》、《蒙特玛德大街》等,摒弃沙龙传统画风,注意空气、光线和瞬间效果。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他避居英国,后回法国蓬图瓦兹定居。这其间研究英国画家的作品,画风发生变化,他以短小快捷的笔触,明亮的色彩,描绘户外的景色。印象主义画派所举办的历届展览,他都积极参加。

内页插图

目录

印象派画家的师长——毕沙罗的生涯 
出生于圣·托玛斯岛 
与弗利茨·梅尔贝到卡拉卡斯 
初到巴黎 
与朱丽的婚姻 
不再是柯罗及梅尔贝的学生 
与未来印象主义画家的初识 
早期在庞图瓦兹与卢孚西安生活 
1870年到1871年在伦敦 
庞图瓦兹与欧维镇的10年 
毕沙罗与塞尚 
开始展览卖画 
一次印象主义大展 
第二次到第六次的印象主义展览 
高更与第七次印象主义展览 
新印象主义与第八次印象主义大展 
与高更疏运,接纳凡·高 
再度的困顿,旅行与最后的成功 
印象主义者的师长 
毕沙罗的绘画 
圣·托玛斯岛、卡拉卡斯和巴黎初期的作业 
早期的乡村与城郊风景 
首次居住庞图瓦兹的绘画 
卢孚西安的风景 
伦敦的景致 
庞图瓦兹时期的印象主义绘画 
蒙特定构时期的油画 
农村妇女、收成的人们与裸女画 
市场景象 
静物、花卉、肖像和自画像 
四年的分色点描画法实验 
描绘埃拉尼的风景 
旅行所带出的组画 
结束语 
毕沙罗素描、铜版画、水粉作品欣赏 
毕沙罗年谱



基本信息

书名:凡高:世界名画家全集

价:58.00元

作者:何政广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43431485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梵高是天才,是狂徒,也是悲剧的主角。他的画作在生前饱尝寂寞,终其一生仅仅卖出一幅油画、两张素描,却于死后在绘画市场上屡创天文数字的高价,其中缘由耐人寻味。无论撷取梵高生涯中任何一个断面,都有其严肃而具体的面貌呈现,让我们看见一个勇敢、热情、用生命挣扎而全部燃烧自己的人,如何在艺术创造上发光发热。本书以梵高200多张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娓娓述说了他的“生涯和艺术”,另外还有100多张“素描及水彩作品欣赏”。“他的话”是梵高的书信,其中透露了梵高对人生的信念及对死亡的看法。书后并附有完整年表,喜欢和研究梵高画作,或对这位天才画家好奇、有兴趣的朋友,都不能错过这本有系统完整呈现梵高艺术全貌的画集。

内容提要


凡·高(1853~1890年)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与拉斐尔一样,去世时才三十七岁。凡·高的画家生涯没有超过十年,但这位极端孤独、无比热情的艺术家,留下大约八百五十件油画,和几乎同数目的素描。曾在凡·高画中出现的嘉塞医生说过:“凡·高的爱,凡·高的天才,凡·高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本书以梵高200多张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娓娓述说了他的“生涯和艺术”,另外还有100多张“素描及水彩作品欣赏”。

目录


梵·高的生涯与艺术 
青年时代的梵·高
对宗教的关心
画家梵·高的诞生
在海牙的考验
梵·高的爱
悲哀
巴黎的生活
在阿尔的生活
和高更的共同生活
割耳事件
“狂人”梵·高
回到巴黎
自杀
梵·高留给世人的启示 
梵·高的话
对于神的信念
对于人生的信念
艺术家的命运
对于死的看法
梵·高的素描、水彩作品欣赏
梵·高年谱




凝视光影的灵魂:印象派巨匠的世界 艺术的殿堂,总是藏匿着无数璀璨的星辰,而印象派,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抹色彩。他们挣脱了古典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捕捉转瞬即逝的光影,将内心涌动的鲜活情感倾注于画布之上。本书,便是为所有热爱光影、追寻色彩、渴望理解那些用画笔点燃时代的灵魂而创作的深度导览。 我们将一同走进“印象派画集画册”的广阔天地,但这一次,我们不聚焦于某一位或某几位巨匠的全部作品,而是深入探索印象派这个伟大艺术运动的根基、发展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本书将带领你穿越19世纪末的法国,去感受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理解艺术家们为何选择走上与传统学院派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印象派的诞生:一场颠覆传统的革命 印象派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19世纪法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生活方式,摄影术的出现挑战了绘画记录现实的功能,而日本浮世绘的传入则为欧洲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构图和色彩灵感。 本书将从印象派的缘起入手,详细梳理导致这场艺术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因素。我们将分析当时的艺术沙龙如何扼杀创新,以及艺术家们如何选择自发组织画展,以独立、自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将探讨“印象”这个词的由来,以及它最初是如何带有贬义,却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流派的代名词。 二、印象派的核心精神:捕捉瞬息万变的光与色 印象派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他们对光影变幻的敏锐捕捉和对色彩的独特运用。与过去追求精细描绘和固定色彩不同,印象派画家们致力于表现物象在特定光线照射下的瞬间视觉感受。 光线: 我们将深入剖析印象派画家们如何观察和描绘光线。他们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捕捉阳光洒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如何在阴影中寻找色彩,而不是仅仅描绘黑色。本书将引用大量画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不同画家在表现光线方面的独到之处。例如,他们如何观察河流、天空、建筑以及人物在不同光照下的色彩呈现,以及这种观察如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念。 色彩: 印象派的色彩革命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我们不再看到死板的固有色,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明亮、鲜活、充满跳跃感的色彩。本书将详细介绍印象派画家们如何运用并置色彩、互补色等技法,以达到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我们将分析他们如何摆脱调色盘的束缚,直接将纯色颜料点画在画布上,让观者在视觉上进行混合,从而产生更生动的色彩效果。 笔触: 印象派画家们大胆而奔放的笔触,也是其鲜明特色。他们不再追求细腻光滑的笔触,而是以短促、粗犷、可见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光线的律动。本书将带领读者近距离观察这些笔触,理解它们是如何构建画面,如何传递画家的情感和现场感。 三、印象派的多元面向:从风景到都市的时代缩影 印象派并非铁板一块,它内部存在着多样的风格和关注点。本书将打破单一的视角,展现印象派丰富的艺术内涵。 风景画的革新: 印象派在风景画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将探讨艺术家们如何走出画室,将画架支在户外(en plein air),直接面对大自然进行创作。我们将分析他们如何捕捉季节的变化、时间和天气的影响,以及这种写实与主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如何革新了风景画的表现力。从莫奈笔下圣拉扎尔火车站蒸汽弥漫的城市景观,到西斯莱宁静的乡村景色,再到毕沙罗田园诗般的自然风光,我们将看到印象派对不同自然景物的独特诠释。 都市生活的描绘: 19世纪末的巴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印象派画家们也将目光投向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捕捉其现代气息和都市生活。我们将分析他们如何描绘咖啡馆、剧院、街头巷尾,以及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景。他们对都市生活的观察,既有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包含着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肖像画的创新: 印象派画家们同样在肖像画方面有所突破。他们不再拘泥于对人物外貌的精确复制,而是更注重捕捉人物的神态、情感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我们将欣赏他们如何通过色彩和笔触,赋予肖像画新的生命力和深度。 四、印象派的延展与影响:为现代艺术铺就道路 印象派的出现,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运动的顶峰,更是为后续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本书不包含特定画家的作品集,但我们会追溯印象派如何为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流派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色彩的解放: 印象派对色彩的解放,极大地鼓励了后来的艺术家们在色彩运用上更加大胆和自由,为色彩表现的纯粹性开启了通道。 笔触的自由: 印象派对笔触的解放,也为表现主义等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宣泄的艺术流派提供了灵感。 视角的多样: 印象派对瞬息万变光影的关注,以及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拓宽了艺术表现的题材和视角,使得艺术不再局限于宏大叙事,而更加关注个体经验和时代气息。 本书的独特价值: 与一些专注于某一画家的作品集的书籍不同,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印象派视角。我们将: 跳出“作品集”的局限: 深入探讨印象派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时代背景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连接不同画家的思想: 在理解印象派整体精神的基础上,巧妙地穿插不同画家在特定方面的贡献和特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零散的个体介绍。 强调艺术史的语境: 将印象派置于19世纪末的艺术史大背景下进行审视,理解其革命性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以读者为中心: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精选的艺术图片(本书不提供具体画作复制,但会通过描述和对比来辅助理解),带领读者走进印象派的世界,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思考。 想象一下,你手捧这本书,仿佛置身于19世纪末的巴黎街头,感受着拂过脸颊的微风,聆听着咖啡馆里的谈笑声,目睹着夕阳染红天际的瞬间。本书将带你超越单纯的视觉欣赏,去理解那些隐藏在画布背后的灵魂,去感受那些用色彩和笔触编织出的光影传奇,去领略那一场永不褪色的艺术革命。 本书是一次对印象派精神的深入探索,是一次对光影与色彩的致敬,更是一次与艺术史上最伟大灵魂的对话。它将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艺术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印象派画家的画册,更是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窗户。它用最直观、最深刻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魅力和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从莫奈的光影变幻,到梵高的炽热情感,再到毕沙罗和西斯莱的宁静描绘,每一个篇章都让我沉醉其中。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评分

印象派画家的艺术,我一直觉得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这本书更是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看到莫奈笔下生机勃勃的野花,梵高笔下充满力量的麦田,以及毕沙罗和西斯莱描绘的静谧的乡村风光,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明白,艺术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充满情感,如此能够触动人心。

评分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名家名作的罗列,而是深入地探讨了每一位画家的创作心路历程。特别是关于梵高部分,我读到了他生命中的挣扎与对艺术的狂热。书中的画作,如《星夜》那旋转、涌动的星空,《向日葵》中燃烧般的生命力,都在文字的解读下更显震撼。那些描绘田园风光的画作,也传递出他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我可以想象他在创作时,那种挥洒自如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这本书让我对梵高这位艺术家有了更立体、更人性的认识,不再只是一个“苦难的天才”,而是更有血有肉、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灵魂。

评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不同画家创作技法的比较分析。例如,莫奈的笔触有时更显自由奔放,而毕沙罗则更偏向于细腻的观察。梵高则以其独特的表现主义笔触闻名。这些对比让我对印象派内部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虽然同属一个流派,但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化风格,这种风格的差异,正是他们艺术生命力的体现。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能够近距离地“对话”这些伟大的灵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令人称道。纸张的质感,印刷的色彩还原度,都做得非常到位。每一幅画作都仿佛触手可及,色彩的层次感和细节的清晰度都让我非常满意。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次艺术的朝圣之旅。我可以花上数小时沉浸在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位画家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特别是书中的文字部分,不仅有对艺术史的梳理,更有对画家生平、创作理念的深入剖析,这些都为我理解画作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评分

这本《世界名画家全集——印象派画家》确实是一部令人惊叹的艺术盛宴。当我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莫奈那充满生命力的光影世界。无论是《日出·印象》中朦胧却又生动的港口景色,还是《睡莲》系列中层层叠叠、变幻莫测的水面,都让我仿佛置身于那斑斓的色彩之中。书中的细节处理得尤为出色,每一笔的色彩叠加、笔触的轻重缓急,都在纸上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我尤其喜欢它对莫奈晚年作品的呈现,那种对光线细致入微的捕捉,以及色彩的纯粹表达,让我深刻理解了印象派“捕捉瞬间”的艺术理念。

评分

毕沙罗的作品总是带给我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受。这本书对他的描绘,如同他的画作一样,沉静而有力。我特别欣赏他对农村风景和城市街景的细腻刻画,那种朴实无华的美感,以及对光线和空气的微妙捕捉,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安宁的力量。书中对毕沙罗作为印象派“导师”角色的提及,也让我对他的艺术贡献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仅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更在艺术的道路上引领和支持着其他年轻的画家。读着关于他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坚定的艺术信念,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

评分

在翻阅这本画集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艺术家们对“光”的着迷。无论是莫奈对自然光线的描绘,还是梵高笔下燃烧的阳光,亦或是毕沙罗和西斯莱笔下清晨或黄昏时分柔和的光线,都贯穿始终。这本书通过精选的画作和深入的解读,清晰地展示了印象派画家们是如何通过色彩和笔触来捕捉和表现光的瞬间变化的。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身边熟悉的光影,对日常的风景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

西斯莱的画作,总是以其纯净的色彩和宁静的风景,安抚我的心灵。这本书对他的介绍,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他艺术的精髓。那些描绘河流、森林、田野的画作,色彩清新淡雅,构图和谐优美,总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宁静的氛围。我喜欢书中对西斯莱如何捕捉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光影变化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他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色彩的精妙运用。他的作品,即使是最寻常的景致,也能在他的笔下焕发出动人的光彩,让人心旷神怡。

评分

我一直对印象派画作中的色彩运用感到好奇。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它不仅仅展示了色彩的斑斓,更让我理解了色彩背后的情感和意图。莫奈如何用色彩来表达光线的微妙变化,梵高如何用浓烈的色彩来传递内心的激情,毕沙罗和西斯莱如何用和谐的色彩来描绘宁静的风景,这些都通过书中丰富的画作和专业的解读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我甚至开始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用更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色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