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花的人文科普经典图书。从驴饲料到古罗马菜肴,从艳后的香艳情史到靠花破解强奸案,花,经历了怎样的颠覆革命?《花的故事》带你走进花的世界,一窥究竟。《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推荐。1、一本书讲尽花的一切——花的历史、文化和生物学知识,以及花怎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严谨而不失风趣的语言颠覆你对植物学的“偏见”。
3、人文科普经典图书,传粉研究专家史蒂芬?布克曼全新力作,足迹遍布五大洲的田野式调查学者,让你读到的每个字都源于自然!
4、哈佛大学爱德华?O. 威尔逊、《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图书馆杂志》推荐图书!
从驴饲料到古罗马菜肴,再到现代人餐桌上的“百搭精品”,人类经历了怎样的“吃花革命”?
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花型香水兴盛了古埃及文明,又牵起了埃及艳后的香艳情史,这是如何做到的?
靠花破解强奸案!花为何成为“案件侦破专家”?
内伤、外伤双管齐下,听听旧时学家对你的身体调节有哪些“用花”建议……
花,和它们的果实,为我们提供食物、衣料,维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赋予我们宝贵的灵感。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花一直在为我们提供着滋养。但有趣的是,尽管我们会用花庆祝重大场合、传递爱意、愉悦感官,我们却不能说十分了解花,包括它们在自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依赖方式。
幸运的是,来自美国的生物学家史蒂芬?布克曼给我们带来了《花的故事》,它而又科学准确地记录了关于花世界的方方面面,带你探索花在食品、香料、和香水制造中的重要作用,为你展示神话传说、美术以及装饰艺术、散文和诗歌中的“多变”开花植物。同时,《花的故事》还以敏锐的视角、富有诗意的笔触,将花的文化史和自然史浓缩进了短短的篇幅中。这本书就像一张铁路通票,带你穿越那些遥远又迷人的领地,深入探寻你渴望了解的开花植物的世界。
前 言 IX
部分 性和起源
第1章 吸引关注
我是什么? 003
花的进化 006
揭开花的面纱 007
巧妙的双受精 009
花的奖赏:鸟和蜂能得到什么好处? 010
花香:野外的香水 015
触觉信息:传粉者解读微缩盲文 019
电:蜂访花时在充电吗? 020
多彩的招牌:用色素和光线涂色 022
比彩虹更炫丽:不可见花色的隐秘世界 023
光线,相机,快动作 027
第2章 花和花的祖先
在花出现之前 032
裸子植物:结种且种子裸露在外的植物 034
地球上的批传粉者 037
达尔文的“恼人之谜” 039
陷身泥潭,葬身琥珀 041
早的花 044
越大越好吗?——以及其他进化问题 046
早的访花者:甲虫,蝇类,蜂类,以及更多 048
早的访花蜂 050
今天:花无处不在 051
第3章 传粉者
兰花和兰花蜂 058
甲虫传粉者 062
那些轻佻的蝇类 064
会设陷阱的花和猎物 067
婆罗洲的腐肉花 068
暴躁的胡蜂 071
美丽的呆瓜 074
黑暗中的翅膀 076
达尔文的预言 079
带触须的蛾? 080
但这仍然是个蜂类传粉的星球 082
蜂类经济学:每3口食物中就有1口得益于它们 086
嗡嗡作响的翅膀 089
食蜜蝙蝠、蜜负鼠和象 093
秋海棠上有蜥蜴? 096
人类传粉者 098
第二部分 种植,育种,售卖
第4章 古今娱乐花园
逃出非洲 106
世界上早的园林 109
早期中国园林 113
园林中的神 117
种在灰烬中: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罗马园林 120
阿兹特克万寿菊 122
墨西哥城的漂浮花园 124
天堂花园 126
在日本园林里 128
罗马灭亡后的欧洲园林 129
美国的爱国主义花园 131
轻浮的园丁 134
第5章 不朽的鲜花
与花同葬 138
纪念死者还是抚慰神灵 140
花束、木乃伊的花环和花项圈 141
莲花热 144
巴厘岛的鲜花 147
花的皈依 149
路边纪念堂的花 154
维多利亚时代的葬礼习俗 156
现代美国版的死亡:花与死亡 157
第6章 展中之
性的探索 164
罪恶的杂交植物(X级) 166
被选为“受欢迎、具成功潜力”的花卉 168
世上昂贵的花卉 170
生生不息的繁荣:剪切后的生命 175
培育瓶插寿命更长的花卉 177
参观洛杉矶花市 178
为现代花园培育花卉 180
今天的观赏植物育种 181
逃脱的瓶中怪兽基因 183
小黑花 184
寻找圣杯:世上朵真正的蓝玫瑰 187
园艺师和传粉者,小心! 190
祝愿佳幻境胜出 191
第7章 乘坐巨无霸喷气式飞机而来
花卉种植转移到赤道地区 196
乘坐巨无霸喷气式飞机而来 200
渴求春花 201
荷兰枢纽:竞拍世界上的鲜花 203
2亿枝红玫瑰! 206
绿色鲜花 208
花卉种植的未来 209
第三部分 食物,口味,气味
第8章 食用鲜花
为什么偏要吃花呢? 217
蓟和罗马刺山柑 218
调味饮料和甜点 219
用鲜花烹饪:主菜、甜点和饮品 220
糖浸鲜花 221
食用花卉:十大流行排行榜 222
食花禁忌:这些花不能吃! 226
准备鲜花餐 227
热水中的鲜花:花草茶 229
花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番红花和丁香 230
从花蜜到蜂,再到我们的蜂蜜 232
各种花的蜂蜜 234
世界上好的蜂蜜 236
花粉:蜂的完美食物,那对人来说呢? 237
第9章 耳后一点香
醒来,闻香 240
从腐朽到崇高 243
我们的香氛世界 245
古代的香水 246
古埃及:制造香水、软膏和化妆品的花 248
花型香水的兴起 251
花香是怎样被提取出来的? 254
香水音乐 255
调香师,行业的鼻子,嗅觉器官 258
著名的经典香水 260
第四部分 花在文学、艺术、神话中
第10章 花的秘密语言
以花致敬 271
把语言戴在身上——花作为个人标志 272
送花作为文化信息 274
鲜花作为国家或州的标志 276
美国的国花? 277
用得州羽扇豆代替广告牌 278
第11章 书页中的花
叫它文集正为此故 284
在奥维德的花园 285
炼狱的花朵 287
盛开的十四行诗 288
水仙挑战玫瑰 291
诗中的英国花园 292
格林兄弟的花朵 294
亚洲传统 299
玫瑰之夏 303
第12章 花的力量:花在艺术中的含义
早期艺术对花的描绘 307
艺术中的花的复兴 309
花卉画和荷兰静物画 309
这幅画哪里不对? 311
前拉斐尔画派 313
花和现代主义艺术 314
流行艺术中的花 316
历史上美术摄影中的花 318
现代美术摄影和平板扫描仪中的花 320
商务中的花:硬币、纸币和邮票 321
插花艺术 323
欧洲花艺 324
彩绘手抄本 326
挂毯和地毯 326
陶和瓷 328
先扫描,再3D打印 329
玻璃艺术 329
花谱的崛起 331
第五部分 花服务于科学和医学
第13章 花和科学家
花和漂移的大陆 339
尼赫迈亚?格鲁扮演丘比特 341
豌豆花和教士 343
达尔文穿过田间小路 345
风洞中的鲜花 348
捕捉和识别花香 351
蜂如何看花 354
在花上动手脚,能欺骗蜂吗? 355
人造花和受过训练的熊蜂 357
露马脚的花:花粉和犯罪现场法医分析 360
我们是怎样闻到花的:分子契合或共振? 361
研究蜂有助于理解我们是怎样闻到花的吗? 363
第14章 有益疾病:医治我们的身心
生物共好天性: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依赖 366
花:医治我们的身体 367
来自旧时学家的建议 369
用蜂蜜治病 370
户外自然风景的治疗作用:医院 372
花香:对于传粉者和我们 374
花香能改变人类情绪吗? 374
花让我们微笑! 376
人与花共同进化?谁占控制地位? 377
病玫瑰? 379
人类能治愈自然吗? 382
致 谢 387
附录1 关于花的统计数据 393
附录2 以花入菜:精选食谱 397
附录3 带回家后:料理切花 401
附录4 在线资源:野花和传粉者保护组织 405
注释和资料来源 407
照片和图画来源 429
[美]史蒂芬?布克曼(Stephen Buchmann)
专注于蜂类研究的传粉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昆虫系、和进化生物学系副,伦敦林奈学会会员。布克曼已发表超过150篇同行评审科学论文和11本书,他与盖瑞?保罗?纳布汉合著的《被遗忘的传粉者》入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决赛。
《花的故事》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而又科学准确地记录了关于花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以敏锐的视角、富有诗意的笔触,进一步深入历史和文化渊源。
——爱德华?O. 威尔逊,哈佛大学
人们经常将花用作装饰品,但在这本书里,史蒂芬?布克曼为你揭示了花还常常在其他更加紧急的情况和场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代》周刊
史蒂芬?布克曼的学识和激情早已跃出书页之外,引着你踏上精彩绝伦的旅程。
——《华尔街日报》
以一个个小标题作为生动概述,史蒂芬?布克曼将花的文化史和自然史浓缩进了短短的篇幅中。这本书就像一张铁路通票,带你穿越那些遥远又迷人的领地,深入探寻你渴望了解的开花植物世界。
——《柯克斯书评》
一本平易近人的读物,却能兼顾严谨的科学性。
——《图书馆杂志》
专注于传粉研究的生物学家史蒂芬?布克曼,用自己的第八本著作生动阐述了开花植物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他用易于感知、富有力的方式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新发现,每翻一页,都会立刻沉浸其中。
——《出版人周刊》
第1章 吸引关注
花的芬芳是在向全世界宣布,它有生育能力,可以交配,而且是很棒的交配对象,你瞧,它的性器官正浸满了花蜜。它残留的气味在提醒我们,它拥有旺盛的生育能力、精力、生命力,以及青春所特有的各种乐观、期待和激情。不管多大年纪的人,只要吸入花朵热情的芬芳,都会感到自己来到了一个欲望燃烧的世界里,既年轻又性感。
——黛安娜?阿克曼(Diane Ackerman),《感官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1990
我是什么?
这里让你辨识的是一种活着的有机体,它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毫无自主权,以百万为数量单位被买卖,从自然生长地被移走,去满足买家的欢愉。因此它们长得快,死得早,不会留下后代,很快就会被人毫不犹豫地抛弃。有时候,它们运气好一些,能够享受生长在户外的自由,多子多孙,享尽自然完整的生命周期,把美丽呈现给众生观赏。
这种植物的气味,是萦绕不绝的甜美芬芳,你吸入鼻孔一次,就永远不会再忘。它的外貌很夸张:一根膨胀的长杆从星形的黄色喉咙中间伸出来,顶端是宽宽的灰紫色柱头,渗出黏稠的透明液体,充满着性的意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形似阴茎的结构体是雌性器官,而不是雄性。宽大、黏稠的柱头在进化中具有了捕捉和抓牢花粉粒的能力。花粉粒是灰尘一样的颗粒,是雄性物质。在那根长杆周围,6条黄绿色的胳膊从星形嘴里伸出,它们的顶端是隆起的橙色小包块,随时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裂开大大的口子,释放出其中的精子(花粉)。
它雌雄同株,一个花体内既有雌性器官,也有雄性器官。它可以在自身内部发生性行为,不过,它还是更倾向于跟别的花朵交配,特别是非亲缘植株。这个花体中大、惹眼的部分,包括两个纸风车模样的轮生体,它们围绕在性器官周围,上下各一个,边缘是白色,往里渐进为浅粉色,再到末端几乎接近紫粉色,表面点缀着突起的红点。在下面,轮生体和绿茎相接的地方,是子房,里面是等待着受精的卵细胞。没有腿也没有翅膀,这个富有皇家风范的有机体被禁锢在土地上,一生都寸步难行,因此要依赖于动物媒介进行繁殖。如果它浓烈的魅力能够传送出去的话,那么蜜蜂或者其他动物,会来运输它的精子,帮助它繁殖。被禁锢在土地上,没有任何移动能力,它仰望天空,将目光投向星辰,呢喃低语着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也传送着无羁幻想、积极乐观和无限可能。我是什么?
当然是花,具体地说,是星象家百合。星象家百合于1978年投向市场,是百合育种怪才莱斯利?伍德里夫(Leslie Woodriff)通过多年的杂交才培育而成的。她想要一种美貌、芳香、带斑点的百合花,而且要跟当时任何其他的园艺百合不同,要能够骄傲地昂起它盛开的花头。
星象家百合也许是为花店设计的产品,不过它仍然是所有鲜花的典型代表。也就是说,虽然育种专家人为操纵了它的基因组合,让它在人类的市场上取悦大众,但它的结构、外观和气味,非常擅于吸引它繁殖后代所需要的传粉者。在开花植物中,异交优于自交 (即自花授粉)。与非亲缘植株交配,能够在种群中传播优势基因和之后的重组基因,从而增加遗传的多样性,这样就能够提高子代植株的健康。
要实现异交,花要向潜在的授粉者广播一个强有力的信息。花也许什么功能都拥有一些,但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植物的性器官,它们需要“性恩惠”来传播精子,并让自己的卵细胞受精。自然选择让它们成为大自然中成功的广告主。花瓣是它们的活体广告牌,运用极其多样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让它们的性繁殖助力者知道,那里有宝藏正等待被发现。它们有无光泽,表面是光滑的还是长着纤毛,取决于需要吸引的动物更爱哪一种。
虽然人类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欣赏和感知花朵,但花瓣上的信息并非针对我们的眼鼻而传递的。其实,千万年来,它们都在召唤昆虫中那些微小的空中飞人—那些地球上早的飞行员,在泥盆纪时代(Devonian age)就开始了空中生涯,那还是4亿多年前的事呢。后来,花和飞行昆虫的生命轨迹交织在了一起,书写了一段漫长而又精彩的历史。这一历史还在延续,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花的进化
植物不是一直都有花的。某些植物,即被子植物,“发明”了花,从那以后就没走过回头路。它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这是拟人化的简要描述,其实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才出现了花,这一点我希望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植物不会做决定,它们只是尝试了所有可能性,而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机制,确保了它们的基因是其中成功“实验”的结果,然后被一代代复制下来。]
花是从茎顶端蜷曲在一起的小叶片进化而来的。后来,当它们发生了改变,扮演着与它们的绿叶祖先非常不同的角色时,就褪去了绿色,开始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花瓣和苞片结构。这些是花的引路灯塔和香水喷洒瓶,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各不相同的种群内特征和基因频率被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从而创造出了符合动物需求的那些花朵。这种“适配”被称为花的互惠共生,就像某种形式的拔河比赛,双方都有付出也有索取。通过这一过程,花与其传粉者成为共同进化中的互惠共生体,不会跨越界限成为仇敌。蜂类喜欢更甜的花蜜,就会选择含糖更多的花。渐渐地,花的后代中,富含花蜜的种类胜出。这也是一种边缘策略—如果花付出的太少,蜂就不会来;而如果花付出的太多,就浪费了宝贵的能量。花和昆虫是互惠共生体,但它们的首要任务都是关照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由于花不能各处走动—除非是婚礼花束,或是高中毕业舞会的腕花—它们得想办法和其他植株发生性关系。不是一时风流,也不是搞搞绯闻,而是来真的。动物们在花丛中穿梭、飞舞,一路上把每朵花的精子(以花粉的形式)散播给其他花朵,从而让植物进行虚拟约会,进行繁殖。花行动不便,传粉者却为它们提供了绝妙的解决方案。1亿多年前,早的开花植物出现时,大自然就启动了这个解决方案。
这本书让我对“花”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上升到了嗅觉、触觉,甚至听觉的层面。作者在描述“茉莉花”时,不仅仅写了它洁白的花瓣和浓郁的香气,还描述了在夜晚,当月光洒在盛开的茉莉花上时,那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我闭上眼睛,仿佛就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到微风吹过花瓣的触感。这种多感官的体验,让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沉浸感。中信出版社的选书眼光,总是能抓住一些非常独特的点,让一本看似普通的书,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相信,很多读者也会和我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奇妙的感官体验。
评分《花的故事》还有一个让我非常惊喜的地方,就是它并没有回避花朵背后所承载的,那些略带伤感和悲剧色彩的故事。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罂粟花”的讲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与毒品联系起来,而是深入探讨了它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它所象征的“睡眠”和“死亡”的含义。这种敢于触碰敏感话题,并进行深入挖掘的精神,让我对作者的严谨和勇气深感钦佩。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即便是看起来如此美丽的生命,也可能承载着复杂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印记。这是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性的视角,让我对“花”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评分读《花的故事》,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秘密花园。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朵被精心描绘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鸢尾花”的描述,作者不仅仅是介绍了它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更是深入挖掘了它在地中海文化中的地位,那些关于智慧、信仰和勇气的传说,让鸢尾花不再仅仅是一株植物,而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载体。书里还穿插了一些精美的插画,那些手绘的,带着细腻笔触的画作,让文字更加生动,仿佛能闻到花香,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我曾经在欧洲旅游时,见过盛开的鸢尾花海,那一幕至今令我难忘,而这本书,恰好勾起了我那时美好的回忆,并赋予了它们更深的文化意义。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与历史和文化的对话。
评分这本《花的故事》,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有一种温润如玉的触感,封面的设计,用的是一种非常淡雅的色彩,依稀能看到一些花朵的轮廓,却又不是那种写实的,而是带着几分水墨画的意境。我一直以来对花草都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它们身上有一种安静而又顽强的生命力,能抚慰人心。中信出版社的书,一直以来都有着不错的品质保证,这次看到他们出版这样一本关于花的书,实在是太期待了。拿到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的纸张质感也很好,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这种感觉,比在电子屏幕上看书要实在得多。我迫切地想知道,书里会讲述怎样的花的故事,是关于它们的美丽,还是关于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亦或是关于那些与花结下不解之缘的人们?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我准备好,要进去好好探寻一番了。它的重量,刚好适合捧在手里,在午后的阳光下,或是安静的夜晚,慢慢品读。我喜欢这种沉甸甸的,有质感的东西,它代表着一种用心,一种坚持,一种对知识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还有一种对生活细节的重新审视。在《花的故事》中,作者非常细腻地捕捉到了人类与花之间,那些微小而又动人的互动。比如,书中提到,在一些偏远的山村,人们会将某种野花晒干,用来治疗小病,或是作为一种祝福,送给新生的婴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风俗习惯,却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时候忽略了身边最简单美好的事物。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愿意花时间去观察阳台上的绿植,去辨认路边的小野花,去感受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这是一种回归,一种对本真的找寻。中信出版社选择这样一本传递生活美学和人文关怀的书,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评分《花的故事》给我带来的惊喜,还在于它对“花”的叙述方式。它不是按照花卉的科属来分类,也不是按照季节来排列,而是将同一类情感、同一类故事,用不同的花朵来串联。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思念”的章节,作者就巧妙地将晚香玉的缠绵、勿忘我的执着、还有栀子花的纯净,都融入到同一个叙事线索中。这种跳跃性的叙述,反而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更加出人意料。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章节时,会突然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那些因为某种花而引发的,被遗忘的情感,又重新鲜活起来。这种文学性的笔触,让这本书超越了普通的科普读物,变成了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集。中信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文字的打磨和结构的安排上,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
评分翻开《花的故事》的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的开篇,并没有直接进入对某种花的介绍,而是以一种更为宏大和哲学的视角,探讨了“花”这个概念本身。作者从花的起源、演化,到它在人类文明中的象征意义,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我一直以为,花只是单纯的美丽,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花,其实是自然界最精致的语言,它诉说着生命轮回,承载着情感寄托,甚至影响了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比如,书中提到,某些古老的文明,就已经将花视为神圣的象征,用来祭祀、祈福,或者作为皇室的标志。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对“花”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思考,我平时随意看到的一朵小野花,它身上可能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这种拓展我视野的写法,是我最欣赏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中信出版社这次在选题上,真的非常独到,选了这样一个既有大众吸引力,又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主题。
评分总而言之,《花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花卉的百科全书,它更是一本关于情感、关于历史、关于生命的散文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还是从文字的打磨,亦或是从画面的呈现,都体现出了他们一贯的高水准。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慰藉,找到了启迪,也找到了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热爱。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也能一起沉浸在这片花海中,感受那份纯粹的美丽与深刻的智慧。这本书,值得你慢慢阅读,细细品味,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花”的认识,从一个更加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理解。宏观上,它讲述了花卉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它们如何吸引传粉者,如何繁衍后代,如何影响着整个生物链的运转。微观上,它又深入到细胞层面,讲述了花朵色素的形成,花粉的结构,以及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生命活动。这种跨越不同尺度的叙事,让我对“花”的生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以前只是觉得花很美,但现在,我能感受到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的严谨和生命的奇妙。中信出版社这次的选择,真的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花的故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
评分《花的故事》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作者的文字,时而像潺潺的流水,轻柔地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时而又如清风拂过,带来一丝淡淡的花香。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蔷薇”的描绘,那种带着刺的,却又无比浪漫的花朵,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承载着爱情的甜蜜与忧伤,青春的绚烂与迷茫。我曾经对蔷薇情有独钟,因为它身上那种矛盾而又迷人的特质。读到书中的描述,我感觉像是遇到了知己,那些我曾经无法言说的情感,都被蔷薇,都被这本书,替我表达了出来。这种文字的力量,是任何图像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