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小楷集萃:宋元卷
原价:88.00元
作者:周海珍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49122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内容提要
小楷是楷书艺术中一种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书体紧密相联的艺术表现形式。小楷书法草创于汉末,成形完善于魏晋,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其间涌现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文徵明、董其昌等小楷名家。小楷更是引领成为一时书法之风。为此特编写《历代小楷集萃》一书供广大学书者学习、临摹之用。《历代小楷集萃——宋元卷》展示了宋元时期小楷书法由草创至成形的基本风貌,收入蔡襄、宋徽宗、黄庭坚、赵孟頫等有代表性的小楷作品,特别是赵孟頫力求恢复古法,激活了明代小楷的艺术创作,是小楷书法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是一个对书法审美有自己一套标准的收藏者,通常不太容易对市面上的字帖给予太高的评价,但这本书,尤其是宋元卷的部分,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蔡襄和俞和的作品,代表了宋代早期到中期的那种内敛而富有学识的书卷气。他们的笔法细腻而不失力量,是那种真正可以“入古出新”的典范。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也颇费心思,没有那种过度现代化的修饰,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古旧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印刷品,而是在触摸历史的纹理。特别是米芾的那些小楷,虽然他以行草闻名,但他楷书中的那种“风樯阵马”的气势,在这种小字形中被巧妙地收敛和提炼,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张力。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它更像是一份艺术史的浓缩精华,值得每一位真正热爱中国古典艺术的人收藏和研习。
评分最近在研究历代书法大家的小楷风格演变,手头终于收到了这本《历代小楷集萃(宋元卷)》。说实话,刚翻开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古韵让我屏息了好一会儿。这本书的选材非常讲究,它不仅仅是罗列作品,更像是在策划一场关于宋元时期文人精神的展览。赵构的瘦金体虽然在这卷里可能不是主打,但即便是他偶尔流露出的那种优雅与内敛,也足够让人品味良久。更让我惊喜的是收录了张即之和司马光的篇章,这两位的书法风格迥异,前者峻峭险劲,后者则浑厚端庄,将宋代的尚意书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比和并置,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小楷”这一概念的理解——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呆板字体,而是承载了书写者个性与时代审美的活的艺术。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某些字帖的局部放大,让那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乾坤的运笔技巧得以暴露无遗。对于想进行系统性临摹练习的人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历代小楷集萃(宋元卷)》真是让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从小就对书法痴迷的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古代书法的资料,但真正能把宋元时期各位大家的小楷作品汇集得如此精良的,实属罕见。光是看到范仲淹、赵构这些名字,我的心就忍不住激动起来。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尤其是范仲淹那份沉稳中带着坚毅的气度,透过那些方正挺拔的笔画,仿佛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做得非常出色,墨色浓淡处理得当,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仔细揣摩每一个起笔、收笔的微妙之处。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宋元时期小楷风格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我常常对着这些字帖,想象着他们当时创作时的心境,那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比单纯的看书本上的介绍要有效得多。我已经开始尝试模仿其中的笔法了,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能有这样一本高质量的范本在手,无疑是给我指明了方向。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学好楷书,必须对宋代的“尚意”和元代的“复古”这两个核心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这本《历代小楷集萃(宋元卷)》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朝代的字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精心的选编,展示了这种思想转变的微妙过程。俞和的一些作品,那种朴实无华中蕴含的文人气息,是唐楷少有的特质,非常耐人寻味。而到了元代,赵孟頫将“晋人风度”重新引入书坛,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装帧设计上,我尤其赞赏它对原帖尺寸和比例的尊重,没有为了美观而进行不恰当的放大或裁剪,保证了学习的准确性。对于我这种对传统文化有深度探究欲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字帖,更是一扇通往那个时代审美高地的窗口。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领悟,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籍。
评分自从开始练习赵孟頫的小楷,我就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全面反映其“晋韵”又不失“宋法”的权威资料。这本书中的赵孟頫部分,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他的楷书,圆润遒劲,结构匀称,是后世学习的标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使得不同作者的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能够被一眼捕捉。我对比着看,能明显感受到从司马光那种略带古拙的笔意,过渡到赵孟頫那种追求“复古”和“韵致”的审美取向。这种清晰的脉络梳理,对于梳理我的学习思路非常有帮助。而且,它不仅收录了经典的碑帖,还囊括了一些传世尺牍,这些尺牍的笔法更显自然随意,更贴近书写者本来的面貌,对于理解楷书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读着这些作品,我仿佛能听到宋元时期文人墨客们在案头低语,那种文化氛围的感染力是无与伦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