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街84号 英文原版 [平装] [查令十字街84号]

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街84号 英文原版 [平装] [查令十字街84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Helene Hanff 著
图书标签:
  • 文学
  • 回忆录
  • 书信
  • 英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文化
  • 经典
  • 平装
  • 英文原版
  • 非虚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Little Brown UK via LBS
ISBN:9780751503845
商品编码:1914856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查令十字街84号
出版时间:2010-11-04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 Road)是伦敦无与伦比的旧书店一条街,虽然的确贯穿数个"十字路口",但却无关乎"十字路"。之所以被称为"查令十字",是因为在十三世纪末,英国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为悼念其爱妻埃莉诺王后,而在其死后出殡沿途架设的十二座石造十字架得名。
  《查令十字街84号》弗兰克所在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起初在老孔普顿街开业,先后曾移往查令十字街108、106号,最终在一九三〇年迁至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除了经营一般的古旧书籍外,其对狄更斯相关书籍收罗之丰沛,当时无其他书店能及,遗憾的是,在一九七七年,该书店因主事者陆续亡故而歇业。其店面后来一度由"柯芬园唱片行"承接。现在店门口外仍镶着一面铜铸圆牌,上头镌着:"查令十字街84号,因海莲·汉芙的书而举世闻名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原址。"

内容简介

'This book is the very simple story of the love affair between Miss Helene Hanff of New York and Messrs Marks and Co, sellers of rare and secondhand books, at 84 Charing Cross Road, London'. DAILY TELEGRAPH Told in a series of letters in 84 CHARING CROSS ROAD and then in diary form in the second part 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 this true story has touched the hearts of thousands.

  《查令十字街84号》是由知名作家海伦汉芙於1970年写的作品,二战后,穷困的海莲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便按照《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后来被海伦派去伦敦侦察的好友形容成一家"狄更斯时代的书店")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旧版图书,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
  很快,回信和她要的书就来了,那些书令海伦的书架相形见绌。双方的信任和欣喜很快达成,除了海伦有一点点麻烦,她是个连付帐和找零都搞不清楚的女人,更不用说将英镑换算成美元了。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除了满足她购书的要求外,还给她准备了英镑和美元两种发票。温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来的书信,很块就俘获了远隔重洋的海伦和弗兰克。
  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行配给制。海伦就从美国给书店的店员们寄来火腿鸡蛋和香肠,让他们吃到很久没有见过的"完整而大块"的肉。而弗兰克并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他开始在英国各地奔波,出入豪宅,为存货不多的书店添置新品,踏破铁鞋,为她寻觅难得一见的珍本。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书信成为他们平静流淌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
  海伦不是没想过去伦敦看看书店看看弗兰克。她终于有了自己的积蓄,而英女王的登基又使得赴英的费用打了折。眼看可以成行,但她的牙逼着她留在了纽约。她只好给弗兰克写信:"我陪着我的牙,而牙医却在渡蜜月,他的结婚费用是我出的……"
  弗兰克只好为她和刚刚登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祝福。
  书照买,信照写。
  到了这一天,海伦的信三个月后才接到回音,她被告知:弗兰克于1968年12月22日病逝。
  海伦马上赶到查令十字街84号。走进即将被拆迁的马克书店时,距离她首次给这里写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她笑着对空荡荡的书店说:"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

作者简介

Helene Hanff wrote letters all her life as well as being the author of many books for children and articles for the NEW YORKER and HARPER'S. She died in 1997.

前言/序言


《伦敦雾中的信件:一封跨越世纪的友谊》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文字、时间与人性的细腻描摹,它将我们带入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伦敦市中心,一间历史悠久的二手书店的沉静氛围中。故事并非围绕着任何特定的著名文学作品展开,而是聚焦于一桩看似平凡,实则蕴含深厚情感的跨国书信往来。 故事的主角,艾莉丝·梅逊,是一位居住在美国东海岸,生活在二十世纪中叶的普通女性。她对老旧书籍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热爱,尤其钟情于那些带有岁月痕迹、散发着纸张陈旧气味的初版本或绝版书。她的生活平静而规律,直到她偶然发现了一家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的古籍书店。 与书店老板弗兰克·多伊尔的最初接触,是通过一封辗转抵达美国,带着一丝浓重英式口音的信件。信中,艾莉丝以极其精准的笔触,描述了她对几本稀有书籍的渴求,特别是那些在战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几乎销声匿迹的文学珍品。 弗兰克·多伊尔,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固守着他的小店,对现代商业化的书店模式不屑一顾。他沉默寡言,却对手中的每一本书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渊博的知识。他起初对这位远在美国的客户抱持着一种职业性的谨慎,但艾莉丝的来信很快就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 信件往来,成为了连接两个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桥梁。艾莉丝的信件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对文学的热情,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温馨描述。她会分享她发现的一处新开的小花园,一次去剧院的经历,或是她为招待朋友准备的简单晚餐。她的文字细腻、温暖,像一束柔和的阳光,穿透了战后物资匮乏带来的灰色阴影。 而弗兰克的回信,则充满了书店特有的气息。他会详细描述如何在一堆尘封的旧书堆里,寻找到艾莉丝心仪的书籍,他会用他特有的英式幽默,抱怨那些对书籍不够尊重的顾客,或是分享他在整理旧书时,意外发现的藏书票、折叠的书签,甚至是泛黄的信件残片。他对书籍的描述,如同在为读者描绘一幅油画,充满了质感和历史的厚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件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私密。他们开始讨论书籍之外的话题——对战争创伤的共同回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艾莉丝知道弗兰克生活拮据,常常会偷偷地多寄一些报酬,但弗兰克总是坚持只收书本应有的价格,并以回赠一些免费附赠的旧杂志或他个人收藏的诗集作为“补偿”。 这段友谊持续了二十年之久。他们从未谋面,彼此的形象完全建立在对方的文字之上。艾莉丝想象中的弗兰克,是位带着老花镜,坐在堆满书籍的木制梯子上,被煤油灯光笼罩的智者;而弗兰克想象中的艾莉丝,则是一位优雅、知性,懂得欣赏真正价值的“淑女”。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艾莉丝年迈的丈夫去世之后。孤独感袭来,她迫切地想要跨越大西洋,去见这位笔友一面。她给弗兰克写信,表达了她希望在伦敦度过一段时间,拜访他的愿望。 弗兰克的回信,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坦承自己因多年的清贫生活和不善交际的天性,已经无法面对一个来自“文明世界”的访客。他害怕现实中的他,与艾莉丝想象中的形象相去甚远,更害怕打破这份建立在距离和想象之上的完美关系。 然而,命运自有安排。在艾莉丝即将启程的前夕,一封来自弗兰克合伙人,一位年轻女性的信件抵达了艾莉丝手中。信中告知,弗兰克先生因病突然离世,他生前最后留下的遗物,是一叠按照寄送顺序排列整齐的信件,以及一个需要艾莉丝亲自前往才能开启的秘密包裹。 艾莉丝抵达伦敦后,那间位于查令十字街的旧书店依然矗立,只是招牌的油漆剥落得更加厉害。她见到了弗兰克的合伙人,并最终打开了那个包裹。包裹里没有昂贵的礼物,只有一本用油纸精心包好的,她二十年前所求的那本稀有书籍——它并非初版,但被弗兰克用他最好的羊皮纸重新装订过,扉页上工整地写着一行小字:“献给我最好的读者,愿书页永不褪色。” 这本书,成为了连接他们友谊的无声纪念碑。它见证了两个孤独的灵魂,如何通过最古老、最纯粹的方式——手写信件,建立起一份比血缘更深厚的理解与陪伴。 《伦敦雾中的信件》是一曲对“慢生活”的赞歌,对文字力量的致敬。它探讨了在快速变迁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联结方式,以及那些无声的、只存在于纸张和墨水之间的默契,如何能持久地抵御时间和空间的侵蚀。这部作品没有宏大的叙事,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颗粒,让每一位热爱书籍和书信的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份温暖而悠长的共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宝藏,往往藏在那些最不起眼,却被用心守护的角落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虽然朴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却足以打动人心。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书”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这本书的尺寸也很合适,可以很方便地放在包里,随时随地拿出来翻阅。

评分

拿到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我发现它的包装很用心,封皮的设计也很有年代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拿到手的时候,我立刻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看。 书的质量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清晰。

评分

读完《查令十字街84号》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书,更像是一封封跨越时空的信件,承载着两地书迷之间深厚的情感与默契。我常常在想,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仅仅通过几封信件,就能建立起如此真挚的友谊,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读到书中描述他们在战乱年代对于书籍的渴望,对于阅读的执着,我深有感触。

评分

《查令十字街84号》的出现,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实体书的温度。在这个充斥着冰冷电子屏幕的时代,手捧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仿佛拥有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感。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很喜欢,虽然是平装版,但细节之处却毫不马虎。

评分

终于读完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是个比较喜欢纸质书的人,但说实话,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电子阅读方便快捷,已经很久没有沉下心来,好好享受翻阅一本实体书的乐趣了。这次拿到这本平装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那种淡淡的纸张香气,加上书页因为多次翻阅而略显柔韧的触感,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这本书的书页触感很舒服,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印刷纸,而是带有一点点磨砂质感,翻起来非常顺手,一点都不会卡顿。

评分

京东神力,活动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当当网的套路多,经常在这两家买书,发现还是京东最大气,以后一直光顾京东,开会员还送爱奇艺会员,赞赞赞?

评分

三本书里面就这本中文版精致一些!

评分

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简单易懂

评分

精神洗涤,值得一看

评分

喜欢读书,搞活动多买了几本书还可以吧,质量也还行,不是盗版的内容还没时间看

评分

致敬本书作者海莲·汉芙诞辰一百周年

评分

很不错的书,值得购买,京东自营发货快,售后好,有问题直接给重新发货上门换货,这一点做的非常好,希望京东能继续保持。赶上了618买了很多东西,都很便宜,领券购买更是折上再折更划算。买了一摞书全是正版的,很好,比新华书店实体店便宜多了,无论是印刷还是纸张都很好

评分

最初是在韩梅梅的《遇见一些人,流泪》中看到了海莲•汉芙这个动人的名字和她与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动人故事,后又听许多人的推荐,终购买了这本书。

评分

很好很满意的东西 快递以及质量很好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