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医学(第六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
定价:32.00元
作者:王保捷侯一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7172868
字数:
页码:
版次:6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绪论第二章 死亡与死后变化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第五章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第六章 猝死第七章 中毒第八章 害、杀婴第九章 损伤鉴定第十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第十一章 医疗纠纷第十二章 亲子鉴定第十三章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第十四章 法医学鉴定英中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男,1955年1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教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2017);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法医学杂志》编委。从事教学工作30余年,周家级精品课程《法医物证学》负责人;省级名师;省教师;省级专业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规划教材《法医学》(第3、第4、第5版)主编;*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第2、第3版)副主编;*规划教材《法医学概论》(第3、第4版)编者。*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完成人)。主持各级科研项目9项,在国际与*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医学个人识别方法研究”。男,1954年3月生于四川自贡。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际法医遗传学会华语区(ChineseSpeaking Working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orensicGeics)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2017),中国法医学会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研究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年。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法医学》。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1998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3年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主讲的《法医物证学》被评为*精品课程,2007年领导的四川大学法医学团队被评为*教学团队,2007年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教师特等奖,2009年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法医学的科学原理和应用充满好奇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我的专业并非法医学,但我对这个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我常常被法医在解开谜案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所吸引,他们运用科学的手段,还原真相,伸张正义,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版信息,让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内容应该非常全面和深入。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法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刑事侦查、民事赔偿、甚至是历史案件的重新审视等方面。我尤其对法医如何从细微的线索中推断出重要的信息感到好奇,比如从骨骼、牙齿、毛发等物证中获取个体信息,或者从犯罪现场的痕迹中重建事件发生的过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满足我对科学探索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着简洁有力的书名,瞬间就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气息。拿到书的那一刻,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纸,摸上去有种温润的感觉,翻阅的时候也不会发出刺耳的声响。我是一名对法医学很感兴趣的医学系学生,平时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科普读物,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这次看到有这样一本教材级别的书籍,还是第六版,感觉非常靠谱。从目录来看,内容涵盖了法医学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理学,到更为复杂的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等等,感觉一本就能把整体框架给搭建起来。我尤其期待关于痕迹检验和司法鉴定程序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案件侦破和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这本书的装帧和初步的目录浏览,我就觉得这绝对是一次值得的投资,它很有可能成为我法医学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从事法医工作的年轻从业者,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而棘手的案件。学习和更新知识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一本权威、系统、内容详实的教材,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虽然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理论体系的完善仍然是我的短板。第六版,意味着它已经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应该更加成熟。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一些疑难病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介绍。例如,在法医病理学领域,对于一些非典型死亡原因的判断,或者在法医毒理学中,如何应对新型毒物的检测,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挑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效地完成鉴定工作,这是我最为关心的。
评分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深知法医学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在处理案件时,法医学鉴定意见往往是定案的关键证据之一。因此,我一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法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这本书的出版,尤其以“本科临床”和“十二五规划”作为定位,预示着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法医报告的内容,并在庭审中有效地质询或采信相关鉴定意见。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证据的收集、固定、分析和呈现的规范性要求,以及不同类型鉴定(如法医病理、法医毒物、法医精神病等)的界定和适用范围。此外,书中对于法医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的探讨,也可能有助于我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法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能更好地处理案件中涉及的复杂伦理困境。
评分作为一个对司法实践和刑侦技术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法医学这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众多的法医学读物中,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扇通往神秘的法医学世界的大门。从书名中“本科临床”和“十二五规划”的字样,我就能感受到它在学术上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这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意味着我可以接触到相对系统和可靠的知识。我特别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法医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比如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如何从微量物证中提取关键线索,甚至是如何理解DNA鉴定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我曾经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过类似的场景,但总感觉有些夸张或者不真实,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法医学的真实面貌,了解它在维护社会正义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