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 本社编 中国法制 97875093

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 本社编 中国法制 9787509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编 著
图书标签:
  • 上市公司
  • 法律法规
  • 中国法制
  • 公司法
  • 证券法
  • 法规汇编
  • 2018年版
  • 法律参考
  • 正版书籍
  • 中华人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国法律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9775
商品编码:2557434231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
书号:9787509389775
定价:95.00
作者/编者: 本社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编辑推荐

  便捷的可平摊使用的法律工具书

  实惠的一次购买即免费增补再版修订内容

  迅捷的“法律法规全书系列”*发送*立法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上市公司领域相关的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司法解释、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政策和*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及文书范本。主要内容分类如下:境内上市发行(发行、上市保荐、承销、资金管理、退市等)、境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股权变动(增持与减持、国有股转让、并购重组、股权分置改革等)、上市公司治理(股东与股东大会,董事、监事与*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等)、上市公司监管、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刑事)等。附录收录了常见问答、相关规则、指引,方便读者查询、应用。

  本书还收录了*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如周可添、魏达志、陈凤娇、何祥增诉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行政处罚案,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苏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蔡某集资诈骗案,李某等三人内幕交易案、刘玉珊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黄光裕等非法经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单位行贿案,杜兰库、刘乃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等。




目录

一、综合(1)

  (一)公司法(1)

  (二)证券法(36)

  (三)破产法(186)

  (四)国有资产法(208)

  二、境内上市发行(223)

  (一)发行(223)

  1�弊酆�(223)

  2�毙鹿煞⑿�(240)

  3�惫�开发行(247)

  (1)主板(247)

  (2)创业板(252)

  (3)债券(261)

  (4)B股(274)

  4�狈枪�开发行(281)

  (二)上市保荐(283)

  (三)承销(292)

  (四)资金管理(297)

  (五)退市(304)

  三、境外上市公司(309)

  四、信息披露(323)

  五、股权变动(341)

  1�痹龀钟爰醭�(341)

  2�惫�有股转让(347)

  3�辈⒐褐刈�(356)

  4�惫扇ǚ种酶母�(407)

  六、上市公司治理(416)

  1�弊酆�(416)

  2�惫啥�与股东大会(441)

  3�倍�事、监事与*管理人员(450)

  4�惫扇�激励(454)

  七、上市公司监管(466)

  八、法律责任(478)

  1�泵袷�(478)

  2�毙姓�(486)

  3�毙淌�(497)

  附录(519)

  1�狈⑿屑喙芪蚀�(519)

  2�毙畔⑴�露规则(526)

  (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

  内容与格式准则(526)

  (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

  编报规则(680)

  (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

  解释性公告(705)

  (4)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

  规范问答(708)

  3�鄙鲜泄�司监管(711)

  (1)上市公司监管指引(711)

  (2)上市公司监管常见问答(715)

  目录

  一、综合

  (一)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13年12月28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14年2月20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14年2月20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2014年2月20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2017年8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2016年2月6日)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2014年2月20日)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年10月26日)

  (二)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014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2015年4月24日)

  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3年11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

  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

  (2013年12月25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

  见()

  (2014年5月8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

  市规则》的通知()

  (2014年10月17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2014年10月19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2014年10月19日)

  证券市场禁入规定()

  (2015年5月18日)

  (三)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8月27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

  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11年9月9日)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

  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13年9月5日)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

  规定()

  (2007年4月12日)

  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9年11月4日)

  关于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2012年10月29日)

  (四)国有资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2008年10月28日)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1991年11月16日)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2011年1月8日)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2016年6月24日)

  二、境内上市发行

  (一)发行

  1�弊酆�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1993年4月22日)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2008年10月9日)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

  (2014年3月21日)

  2�毙鹿煞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缩短新股发行结束到

  上市所需时间有关事宜的通知()

  (2001年11月21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

  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2009年6月10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

  革的指导意见()

  (2010年10月11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

  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2年4月28日)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

  见()

  (2013年11月30日)

  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

  (2014年1月12日)

  3�惫�开发行

  (1)主板

  *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2015年12月30日)

  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招股说明书

  网上披露有关事宜的通知()

  (2001年1月20日)

  *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

  定()

  (2014年3月21日)

  (2)创业板

  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

  (1999年9月21日)

  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

  (2009年6月30日)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

  (2014年5月14日)

  *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2015年12月30日)

  (3)债券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2011年1月8日)

  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

  (2008年10月17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

  国有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及国有控股上市公

  司发行证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9年6月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

  行工作的通知()

  (2013年8月2日)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2015年1月15日)

  (4)B股

  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1995年12月25日)

  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

  (1996年5月3日)

  申请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公司报送材料标

  准格式()

  (1999年3月25日)

  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发行B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年5月19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

  境内居民个人投资境内上市外资股若干问题的

  通知()

  (2001年2月21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

  见()

  (2001年10月8日)

  4�狈枪�开发行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2017年2月15日)

  (二)上市保荐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2009年5月13日)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

  (2009年3月27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

  (2012年3月15日)

  (三)承销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2017年9月8日)

  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意见()

  (2001年9月3日)

  (四)资金管理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2003年8月28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

  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

  (2005年6月6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

  (2005年11月14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部、中国人民银行

  等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工作的通知()

  (2006年11月7日)

  关于推动国有股东与所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

  规范关联交易的指导意见()

  (2013年8月20日)

  (五)退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

  (2014年10月15日)

  三、境外上市公司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批转证监会《关于境内企业

  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的通知()

  (1993年4月9日)

  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

  别规定()

  (1994年8月4日)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

  执行《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条款》的通知()

  (1994年8月27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

  的通知()

  (1997年6月20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若

  干问题的通知()

  (1998年2月22日)

  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

  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

  (1999年3月29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

  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7月21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境外上市公司非境外

  上市股份集中登记存管有关事宜的通知()

  (2007年3月28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

  局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

  案管理工作的规定()

  (2009年10月20日)

  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

  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

  (2012年12月20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

  通知()

  (2014年12月26日)

  四、信息披露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2014年8月7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

  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

  (2004年1月6日)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07年1月30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立案稽查及

  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7年8月13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

  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

  (2007年8月15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关于前次募集

  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规定》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公开

  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

  (2012年5月23日)

  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财务

  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信息

  披露指引()

  (2013年12月6日)

  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与

  盈利能力相关的信息披露指引()

  (2013年12月6日)

  关于*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

  关事项的指导意见()

  (2015年12月30日)

  五、股权变动

  1�痹龀钟爰醭�

  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2005年6月16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

  权分置改革后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5年6月16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

  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

  (2008年10月9日)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4年6月20日)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2017年5月26日)

  2�惫�有股转让

  国务院关于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

  (2001年6月6日)

  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6月28日)

  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

  (2007年6月30日)

  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6月30日)

  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

  金实施办法()

  (2009年6月19日)

  3�辈⒐褐刈�

  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2010年8月28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

  见()

  (2014年3月7日)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2014年10月23日)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2016年9月8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6年9月9日)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

  (2008年6月3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股东

  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9年6月24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公司合并分立登记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2011年11月28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与上市公司重大

  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监管的暂行规定()

  (2016年9月9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等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

  见()

  (2013年1月22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

  格执行*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

  (2013年11月30日)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司

  法保障的指导意见()

  (2014年6月3日)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1997年5月28日)

  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2015年10月28日)

  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2009年6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

  全审查制度的通知()

  (2011年2月3日)

  4�惫扇ǚ种酶母�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2005年9月4日)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2005年11月14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财政部等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的指导意见()

  (2005年8月23日)

  商务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股

  权分置改革涉及外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5年10月26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的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8月2日)

..............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的详细图书简介,但这份简介不包含该书的具体内容,而是着重于描述该主题领域(中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以及此类法律汇编的价值所在。 --- 深度聚焦: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基石与演进(2018年前后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的价值坐标:洞察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监管的脉络 本套汇编,聚焦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2018年前后)中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集成与展现,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权威的法律工具书,用以理解和适用当时中国境内所有在册上市公司的运营基础与合规框架。虽然我们不详述该书收录的具体条款内容,但我们可以从宏观和结构上,探讨这类权威法规汇编所承载的深远意义和所涵盖的法律领域。 一、 监管体系的宏大图景:法律法规的“骨架”与“血肉” 一部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的著作,其内容必然跨越立法、执法、司法、以及自律管理的多个维度,共同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宏大图景。 1. 根本大法与核心框架:奠定上市主体地位的基石 任何关于上市公司的法律全集,必然需要从最高层级的法律文件开始构建其法律基础。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当时版本)等作为母法的规定。这些母法确立了股份公司的设立、组织架构、股东权利义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以及对欺诈发行、内幕交易等重大违法行为的惩戒框架。理解这些基础性规定,是理解所有下位法的前提。 2. 专门监管法规的精细化构建:从发行到退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上市公司的特殊性,要求监管必须覆盖其“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此类汇编必然会囊括大量针对特定环节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设立与发行环节: 涉及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审批流程、盈利能力标准、中介机构的责任界定、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要求等。彼时,监管对于企业质量和财务真实性的审核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持续监管与信息披露: 这是上市公司监管的核心。全书应详尽收录关于定期报告(年报、半年报、季报)的编制要求、临时公告的触发条件与内容规范、关联交易的审批程序、对外担保的限制等。例如,如何界定“重大事件”、如何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构成了企业合规运营的日常准则。 公司治理的刚性约束: 集中体现了监管层对于“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运作效率和制衡机制的关注。包括独立董事的设置要求、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运作规范、以及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特别规定。 并购重组的监管路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兼并收购的法律框架日益复杂。汇编会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吸收合并、要约收购等不同方式下的监管审批要求、定价机制的公允性审查,以及防止恶意收购和利益输送的防火墙条款。 退市机制的制度化: 2018年前后,监管层正加速推进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建设,以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因此,汇编中必然包含关于财务类退市指标、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以及强制退市流程的规定。 二、 监管主体的多元化与层级结构 理解中国上市公司法律体系的复杂性,必须认识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这使得任何法律汇编都必须兼顾中央与地方、政府与自律组织的关系。 1. 证监体系的自上而下执行力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各地证监局)是核心执行力量。全书收录的文件中,大量是证监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如“XX 1号文”、“XX 30号指引”),这些构成了日常监管执法的直接依据。 2. 证券交易所的自律规则体系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后来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制定了大量的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等。这些规则虽然具有自律性质,但在实质上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是公司运营的“地面规则”。一份全面的汇编,绝不能遗漏这些交易所层面的配套细则。 3. 司法解释与执法指引 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对于理解和适用《证券法》等上位法至关重要。此外,证监会体系内部针对稽查执法、市场禁入等程序的规范性文件,也为理解监管部门如何“发现问题”和“惩戒违法”提供了关键线索。 三、 2018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与监管侧重 2018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在此之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从“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同时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大背景。 因此,2018年左右的法规汇编,其侧重点往往体现出以下特征: 1. 强化中介机构责任: 对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看门人”的合规要求和连带责任的追究力度显著加强。 2. 严打财务造假与内幕交易: 法律工具的运用更加精准,旨在提高违法成本,净化市场环境。 3. 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铺垫: 尽管仍处于转型期,但围绕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早期探索和相关制度文件的出台,也开始在更高层级的法规中有所体现,预示着未来市场化定价和监管逻辑的转变。 四、 法律工具书的实践意义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财务总监、合规官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这类汇编的价值在于: 合规审查的基准点: 确保所有业务操作均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边界。 风险识别的“雷达图”: 通过梳理法规的禁止性条款和要求,提前预警潜在的法律风险点。 历史沿革的研究参照: 2018年版本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快照,对于研究中国证券法制演进、理解历次监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总而言之,一部详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绝非简单的法规罗列,而是一部浓缩了当时中国金融监管智慧、市场运行规范与合规挑战的百科全书式工具书。它展现了国家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制度安排。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金融领域的研究者,对于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的关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这本书,我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相对完整和权威的法律法规数据库,方便我进行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各种类型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以及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果这本书能对这些法规进行分类、编排,并提供索引,那将极大地方便我的研究工作。然而,2018年的出版日期,意味着它无法涵盖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大量新法规,例如注册制改革在科创板、创业板的落地,以及《证券法》的重大修订所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它对于理解中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体系在2018年之前的演进和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我打算将它作为我研究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刚拿到手,被它厚实的体积惊到了,感觉沉甸甸的,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砖头书”。虽然我是一名初涉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尚浅,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2018年,让我有些犹豫。毕竟,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很多法律法规可能在这几年间已经有过更新和修订。我特别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相对权威和全面的框架,帮助我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石。但同时,我也担心,如果是2018年的版本,对于最新出台的科创板注册制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近几年新修订的《证券法》等重要法律,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即便如此,对于理解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这本书应该还是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我打算先从书中关于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入手,逐步深入,看看它能否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我也会同步查阅最新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以确保我的认知不落伍。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关注并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运作的公司法务,这本书的出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它并非针对法律专业人士量身定制,但其“全书”的定位,让我对它寄予了厚望。我最为看重的是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系统性。中国法制出版社出品,这本身就赋予了它相当的公信力。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公司法》、《证券法》等核心法律在上市公司适用方面的条文解读,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的汇编。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监管机构出台了大量关于上市公司合规经营、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细则,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规避法律风险、保障公司合规运作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这些分散的法规,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方便我们检索和查阅。当然,2018年的出版日期也意味着它可能未能完全涵盖近几年的最新动态,但其对于之前法律法规体系的梳理和归纳,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一本“工具书”,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合规问题时,它可能会提供重要的参考。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作为一名对中国股市有着浓厚兴趣但又对法律条文感到头疼的散户投资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的读物。这本书的“全书”二字,以及“中国法制出版社”的出品,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希望它能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晦涩的法律条文,比如什么是实质性重组、信息披露有哪些具体要求、股东的权利义务有哪些等等。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普通投资者识别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规定。例如,对于内幕交易的界定和处罚,以及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追责机制。当然,2018年这个时间点,让我有些担心它是否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监管变化,比如关于新三板精选层、科创板注册制等最新出台的政策。不过,即使是2018年的法律框架,对于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根基”也应该是有帮助的。我计划从书中关于上市公司设立、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等基础章节开始阅读,希望能为我投资决策提供更扎实的法律依据。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都充满好奇,尤其是上市公司在法律法规框架下的运作。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2018)》,感觉就像拿到了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对这一复杂体系的理解之门。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全书”二字,以及“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信誉,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希望它能用相对清晰的逻辑,将散落在各处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需要遵守哪些基本准则。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能否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如果上市公司出现违规行为,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2018年的时间节点,让我预见到这本书可能无法完全涵盖当下最新的法律动态,毕竟这几年市场变化很大,许多法规都有更新。但即便如此,它应该也能勾勒出中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的基本轮廓,为我理解当前的监管体系打下一定的基础。我打算从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开始,比如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等等,希望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