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
:88.00元
作者:张大千 绘,周梦烨 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9609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诗画系列”第三本
延续《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宋诗选:傅抱石插图珍藏版》
文以入画,形以神出,诗画共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诗经》 | 诚挚自然 细腻悠扬
张大千 | 泼彩神韵 清丽雅逸
————————————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 “20世纪传奇国画大师”
收录八十余幅张大千画作
精心编选七十余篇脍炙人口的《诗经》选文
特别邀请人气独立音乐人程璧倾情朗读
随书附赠二维码,扫码可听
内容提要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首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文段流传至今,成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俗语,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
本书所选的《诗经》篇目极具代表性,涵盖了大众读者耳熟能详的篇目,非常适宜作为诗词启蒙传播。
【“20世纪传奇国画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徐悲鸿称其为“20世纪传奇国画大师”。画作中山水清逸、浓墨重彩,与诗经这传千年的璀璨华章交相辉映,更可全面感受诗经中的诚挚之情与悠扬之音。
目录
国风
周南
关雎
卷耳
桃夭
芣苢
汉广
召南
草虫
殷其雷
摽有梅
江有汜
野有死麕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击鼓
雄雉
式微
简兮
静女
二子乘舟
鄘风
柏舟
桑中
卫风
考槃
芄兰
河广
伯兮
有狐
木瓜
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
叔于田
女曰鸡鸣
有女同车
山有扶苏
狡童
褰裳
丰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齐风
东方之日
甫田
魏风
汾沮洳
唐风
蟋蟀
山有枢
扬之水
绸缪
葛生
秦风
车邻
蒹葭
终南
晨风
陈风
宛丘
东门之枌
东门之池
东门之杨
月出
泽陂
桧风
匪风
曹风
蜉蝣
鸤鸠
雅
小雅
鹿鸣
南有嘉鱼
湛露
菁菁者莪
鸿雁
庭燎
鹤鸣
谷风
裳裳者华
采绿
隰桑
瓠叶
颂
周颂
清庙
鲁颂
駉
作者介绍
张大千(1-19)
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徐悲鸿称其为“世纪传奇国画大师
注者:周梦烨
浙江舟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出版作品有《〈世说新语〉译注》等。
朗读:程璧
音乐:A.J. Alex & Yan One
文摘
序言
这本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因为张大千先生的名字而来的,我对他的画一直非常仰慕。拿到《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后,我并没有立刻去读诗,而是先沉浸在那些画作中。张大千先生的画,有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他善于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趣融入到人物和场景的描绘中,使得画面既有写实的功底,又不失浪漫的想象。我特别喜欢他处理那些自然景物的方式,比如描绘“硕鼠”那首诗,他笔下的老鼠,虽然硕大,却显得有点滑稽,但背景却是一片荒芜的田野,这种对比,恰恰点出了诗人对剥削者的憎恨。再看描绘爱情的诗篇,比如“静女”这首,张大千先生笔下的女子,虽然没有浓妆艳抹,却有一种天然的纯净与美丽,周围的环境也处理得十分清新,仿佛能听到少女银铃般的笑声。他还在画中融入了很多细节,比如人物的服饰、发髻,甚至是一些生活器具,都力求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使得他的画作不仅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本书,让我感觉《诗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籍,而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生活画卷。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古老时代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张大千先生的笔下得以重现。
评分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我刚拿到手,就有一种莫名的心动。说实话,我之前对《诗经》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课本上的片段,感觉是遥远的、古老的,带着点儿生涩。但张大千先生的画,却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诗经》的距离。他的笔触,时而婉约,时而豪放,将那些千年前的诗句,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翻开书页,光是那些插图,就足以让我驻足良久。你看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张大千先生笔下的桃花,层层叠叠,粉色中带着绯红,仿佛能闻到淡淡的香气,又仿佛能听到少女们嬉笑的银铃声。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的画面,一边是初春嫩绿的柳条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一边却是寒冬肃杀的景象,雪花飘飘,带着一丝凄凉和归乡的愁绪。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瞬间就沉浸在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个没有相机、没有电影的时代,是怎样的画师,能如此细腻地捕捉到诗人心中的万千情愫。张大千先生不愧是国画大师,他的画不仅仅是插图,更是对《诗经》精神的二次创作,是对汉风古韵的绝佳诠释。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每一首诗,结合着先生的画作,去体会那些文字背后隐藏的千年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件艺术品,一本值得细细品味、慢慢收藏的传世之作。
评分拿到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的时候,我正经历一段有些迷茫的时期。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张大千先生的画,有一种治愈的力量。他笔下的《诗经》世界,虽然描绘的是古代的生活,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朴素的美好。我特别喜欢他描绘的一些田园风光,比如《周南·桃夭》,画面色彩柔和,桃花盛开,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出嫁的女子,还是耕作的农民,脸上都带着一种淳朴的笑容,这种笑容,仿佛能穿越时空,感染到每一个读者。在读到一些表达思念和离愁的诗歌时,张大千先生的画,并没有刻意渲染悲伤,而是通过一些留白的技巧,以及柔和的光影,来营造一种淡淡的忧愁,这种忧愁,反而显得更加动人,更加真实。他笔下的山水,也总是带着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这本书,让我觉得《诗经》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张大千先生的画作的引导下,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评分拿到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之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插图。张大千先生的画,真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插画,它们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品,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神态的把握,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思念,都描绘得入木三分。比如,读到《蒹葭》这首诗,想象中的伊人“在水一方”,张大千先生的画,便没有直接描绘那个模糊的身影,而是通过迷蒙的江水,空灵的芦苇,以及一位怅然若失的垂钓者,将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致。这种含蓄而又充满张力的表现方式,让我对诗歌的理解又进了一层。他还擅长运用色彩,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诗歌,他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比如,表现农事丰收的诗篇,画面色彩明亮饱满;而描绘战争离别的诗句,则常常会运用一些沉郁的色调。这种对色彩的精准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我常常会在阅读一首诗后,再去看张大千先生的画,然后再回到诗歌,感觉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完美的互补,让我对《诗经》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我反复品味和珍藏的。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张大千先生的画,不是那种僵硬的、刻板的插图,而是充满了灵动与生命力。我常常一边读着《诗经》的字句,一边凝视着先生的画作,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古老的年代,与那些吟唱着喜怒哀乐的先民们同呼吸共命运。例如,读到《硕鼠》这首批判剥削的诗时,张大千先生的笔下,硕大的老鼠形象跃然纸上,却又带着一种漫画式的夸张,不失趣味,但又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愤慨。这种将讽刺与艺术巧妙结合的手法,让我惊叹不已。再比如《氓》这首诗,描绘了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悲惨经历,张大千先生的画,没有直接描绘悲伤的面容,而是通过周围的环境,比如阴沉的天空、凋零的落叶,来烘托人物内心的凄苦。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先生的画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尤其喜欢他描绘的一些生活场景,比如宴饮、劳作、思念,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古代人民朴实而又充满情感的生活状态。这本书,让《诗经》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生动故事。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诗经》,也让我更加敬佩张大千先生的艺术造诣。
评分坦白说,对于《诗经》的理解,我一直处于一种“隔靴搔痒”的状态。即便是在学校里学过,总感觉那些古老的文字,与我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直到我看到了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我才真正找到了那把开启《诗经》大门的钥匙。张大千先生的画,真的是太有“灵魂”了。他不仅仅是画家,更像是一位伟大的心灵沟通者。他通过他那一支饱含深情的笔,将《诗经》中的人物、场景、情感,一一展现在我眼前。当我读到《采薇》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时,张大千先生笔下的士兵,背着行囊,在落日余晖中缓缓前行,他们的身影显得那么疲惫,那么孤单,却又带着一丝对家乡的眷恋。这种画面,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的深层含义。他画中的人物,无论是辛勤劳作的农夫,还是吟唱爱情的少女,都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活灵活现。我特别欣赏他在表现一些宏大场面时的气魄,比如祭祀、宴享,画面充满了庄重感和历史感。而当他描绘细腻情感时,又能捕捉到最微妙的细节,比如人物的眼神,肢体的微小动作,都充满了故事性。这本书,让我觉得《诗经》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学作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情感的源流,是连接古今的桥梁。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学充满好奇的读者,而《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这本书,无疑是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并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张大千先生的画,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神韵”。他不仅仅是把诗歌的内容画出来,更是把诗歌背后的精神、情感、意境,都融入到他的画作之中。我仔细研究过他描绘的《秦风·蒹葭》的插图,画面上,朦胧的江水,芦苇丛生,一位男子站在水边,眼神迷离,仿佛在追寻着什么。这种空灵、飘渺的意境,完美地契合了诗歌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那种可望不可即的神秘感。再看《卫风·氓》这首诗的插图,张大千先生并没有直接描绘女子哭泣的场面,而是通过描绘女子孤身一人在荒凉的田野中劳作的景象,以及阴沉的天空,来烘托出她内心的凄凉和绝望。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比直白的描绘更加有力量。他还善于运用线条,时而粗犷有力,时而细腻柔美,这种线条的变化,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这本书,让我觉得《诗经》不仅仅是记录了古代的社会生活,更是描绘了人类永恒的情感,而张大千先生的画,就是对这些情感最生动的诠释。
评分收到《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的时候,我正巧在为一份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报告而搜集资料。这本书的到来,简直是雪中送炭。张大千先生的画,给我的感觉是那种“意境”的营造,他不是简单地描绘诗歌的内容,而是将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氛围,用他独有的方式呈现出来。翻开书,每一幅画都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诗经》作者的内心世界。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关于爱情的诗,张大千先生笔下的雎鸠,姿态优雅,依偎在水边,画面宁静而美好,充满了一种初恋的纯净与美好。这种宁静,又与“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青年男女对于美好姻缘的期盼,形成了某种呼应。我反复品读《伯兮》这首思念远方征人的诗,张大千先生的画,描绘了一位女子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背景是茫茫的孤烟,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寂和思念。那种无边无际的思念,在那幅画中被放大,让我感同身受,仿佛能听到女子低低的啜泣声。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将古老的诗歌,通过现代艺术家的眼睛,重新赋予了生命。张大千先生的画,是对《诗经》的一种解读,也是一种再创造,这种解读是如此的贴切,如此的动人。
评分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一直以来,我对《诗经》的印象,都停留在“古朴”、“庄重”的层面,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比较遥远。但张大千先生的画,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他笔下的《诗经》,充满了活力和现代感。他用一种非常洒脱、奔放的笔触,将那些古老的诗歌,赋予了新的生命。我特别喜欢他在表现一些宴饮、祭祀场景时的画面,色彩鲜艳,人物众多,充满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仿佛能听到古代人们的欢歌笑语。他笔下的动物,也栩栩如生,比如描绘《小雅·鹿鸣》,他画的鹿,眼神灵动,姿态优美,与周围的场景融为一体,充满了野趣。更让我惊叹的是,他对人物情感的捕捉,无论是热烈奔放的爱情,还是深沉内敛的思念,他都能用画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他甚至在一些画作中,融入了一些现代水墨的技法,使得画面更具冲击力。这本书,让我觉得《诗经》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学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张大千先生的画,就是对这种文化自信最好的注脚。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带来新的视角。这本《诗经选:张大千插图珍藏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张大千先生的画,对于《诗经》的解读,非常有独到之处。他不是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去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诗歌的情感内核,并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表达。比如,在描绘《邶风·柏舟》这首表达诗人坚定意志的诗歌时,张大千先生的画面,没有出现惊涛骇浪,而是描绘了一片宁静的湖水,湖面上却有一叶孤舟,船上的诗人眼神坚定,仿佛在风平浪静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种“静水流深”的意境,比直接描绘风浪更能体现诗人的决心。我又注意到,他在描绘一些集体劳作的场景时,比如《豳风·七月》,画面构图非常宏大,人物众多,但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刻画得十分到位,仿佛能听到他们齐声劳作的号子声。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这本书,让我觉得《诗经》中的许多诗歌,并不只是简单的歌唱,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探索。张大千先生的画,恰恰抓住了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将其艺术化,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