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 | ||
| 定价 | 398.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92 | |
| 字数 | 198000 | |
| ISBN编码 | GB/T 202572017 | |
| 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 ||
| 定价 | 112.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15 | |
| 字数 | 256000 | |
| ISBN编码 | GB/T 20257.12017 | |
| ||||||||||||||||||||||||||||||||||||||||||||||||||||||||||||||||||||||||||||||
共4本
标准编号: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标准编号:GB/T 20257.2-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标准编号:GB/T 20257.3-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标准编号:GB/T 20257.4-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
收到《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激动,因为我知道,我即将接触到一套能够将我们所见的真实世界,通过严谨的符号体系转化成精确二维表达的“魔法”。作为一名对数字城市建设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我深知高质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石。而地形图,作为最基础的空间信息表达形式,其图式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符号来区分和表示各种类型的建筑、道路、管线以及地下的基础设施。例如,是所有的房屋都用同一种符号表示,还是会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有更细致的区分?又或者,表示地下埋设的管线,是采用统一的符号,还是会根据其输送的介质(如水、电、气)有不同的标记?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会提供符号的样式,更会讲解这些符号背后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的属性和空间关系。这对于我们构建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城市运行仿真和应急管理,都将提供最基础、最权威的数据支撑。
评分在收到《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一股严谨而系统的信息扑面而来。我是一名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老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有效地将地图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不仅仅是记住符号,更能理解符号背后的科学逻辑和历史演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释不同地形要素的图示方法,例如,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如何反映坡度的大小?又如何通过等高线的形状来识别山顶、山谷、鞍部等地形特征?我猜想,书中还会对不同比例尺下地形图的表达精度和符号的选用做出明确规定,这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地图绘制和解读能力至关重要。我想,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地理信息表达方式的百科全书。我计划将书中丰富的图例和规范,融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究地图的奥秘,培养他们用地图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对地图的“看”到“懂”,再到“用”。
评分初次捧读《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我怀揣着对地图绘制细节的深深好奇。作为一名业余的地理爱好者,我一直对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条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感到着迷,总觉得每一处标记都可能是一个未曾被我发现的故事。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与严谨的气息,仿佛一本打开就能带你走进精密测量和科学绘制世界的钥匙。我特别期待能够从中一窥那些我们日常看到的地图,是如何通过一套严谨的标准和规范,将复杂的地理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语言的。例如,在表现山脉的起伏时,等高线的绘制是有多么的讲究?又比如,河流的宽度、流向,以及水域的深浅,又是通过何种符号来精确传达的?我设想着,书中定然会详细阐述不同比例尺下,如何权衡细节的取舍,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清晰有效地表达地形的轮廓和地物的分布。或许,它还会揭示一些我从未留意过的地图细节,比如表示某类植被的符号,或者指示地下管线走向的特殊标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实则构成了地图的骨架和灵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地图图式的系统认知,不再仅仅是将地图视为一堆符号的集合,而是能够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科学原理和约定俗成的规则,从而更深入地解读和欣赏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评分《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这本书,就像一本藏宝图的说明书,让我对如何解读和绘制地图有了更深的期待。作为一名业余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经常需要依赖地形图来规划我的徒步和探险路线。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规定表示各种户外设施的符号,比如徒步小径、露营点、水源地、瞭望点等等。我猜测,本书会详细列出这些符号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规则。例如,一条被广泛使用的小径和一条很少有人走的羊肠小道,在地图上是否会有明显的区别?又或者,一个季节性出现的水源地,又会如何被特殊标记出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会更加精确地读取地图上的细节信息,从而在户外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避免迷路,发现更多隐藏的风景。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我户外装备包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将模糊的地理环境转化为清晰可辨的地图信息,让我更加自信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评分捧读《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我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与严谨。作为一名刚刚开始接触测绘工作的年轻技术员,我深知掌握一套统一的图式规范是多么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项目进行协作,而清晰、准确、统一的地图表达是信息沟通的基石。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比例尺下,地形图要素的表达原则。例如,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我们应该如何概括地貌特征,才能既反映整体形态又不失关键信息?又如何在表示居民地时,区分城市、乡镇和聚落?我猜测,这本书会非常详尽地列出每一种符号的设计依据、绘制方法以及使用场景,并且会对符号的颜色、线型、粗细等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无疑为我们这些新人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能够快速掌握行业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为绘制出高质量的地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收到《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这本书,心中涌动的是一种对精细化表达的期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地形图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基石作用。一张准确、清晰的地形图,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土地利用、交通网络、水文地质等关键信息,从而指导我们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划决策。我特别关注这本书中关于水系、植被、居民地等各类要素的图示规范。例如,在表现河流时,除了宽度和流向,书中是否会涉及对河岸带的描绘,以及对不同类型植被的区分?又或者,在表示居民地时,是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方块,还是会根据居民地的规模和类型有更精细的符号区分?我猜测,这本书会非常详尽地列出各种符号的含义、形状、颜色和尺寸,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比例尺给出相应的应用指南。这对于保证全国范围内地形图的统一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也为我们后续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对地形图的解读能力,从而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做出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规划方案。
评分《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通往地图世界深处的“秘密手册”。作为一名喜欢研究历史地图和古籍的文化爱好者,我常常对古代地图的绘制方式感到好奇。虽然这本书是现代的国家标准,但我相信它所蕴含的关于地图符号化表达的逻辑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我特别想了解,在现代地图绘制中,是如何通过符号来表现那些在古代地图上可能仅仅依靠文字描述的地理信息,例如,古代文献中常提到的“山峦起伏”、“河流蜿蜒”,在现代地形图上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符号和线条来体现的?又比如,表示不同地貌类型的符号,是否有其历史演变的痕迹?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解释各种符号的“含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义,更是它所代表的地理特征。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将我对于历史地图的感性认识,与现代地图的科学规范联系起来,更深入地理解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的演变和发展。
评分这本书,我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系统的初学者,我一直觉得地图是GIS的核心,而图式则是地图的灵魂。我渴望理解那些隐藏在看似简单的线条和符号背后的深刻含义,渴望掌握如何将现实世界的复杂地形地貌,通过一套严谨的标准,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据。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地图绘制世界的大门。我特别想知道,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上,对于同一类地物,例如房屋建筑,它们的符号表示会有怎样的差异?是仅仅尺寸的变化,还是符号本身也会有所演变?我猜测,书中必然会涉及图例的构成原则、符号的选用规范,以及在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等基础知识上的要求。我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系统地构建和理解地图,如何让一张张静态的地图图像,在我心中活起来,变成一个个动态的、可分析的数据集。我想,这本书不仅是对地图绘制者的指导,更是对所有地理信息工作者的基础培训,它教会我们如何用一种普遍认可的语言来描述世界。
评分当我拿到《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张地图的画面。作为一名长期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的队员,我深知一张精确的地形图对于我们工作的意义。在崎岖的山地、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地形图是我们辨别方向、选择路线、标记地点的“生命线”。我特别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精确表示各种地质构造、断层、岩性界线等信息的图示规范。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它们在地图上是否会有特定的颜色或纹理来区分?又比如,对于地下存在的溶洞或地下河,又会用怎样的符号来标记?我猜测,本书中必然会对各种自然要素和人造要素的图示方法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会考虑到不同比例尺下表达的侧重点。这本图式规范,对我来说,就是一套通用的“地图语言”,它能确保我在不同区域、与不同团队合作时,都能准确理解和记录地质信息,从而提高勘探效率,保障工作安全。
评分翻开《GB/T 20257-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4部分 地形图图式》,我首先被它厚重的身躯所吸引,这似乎预示着其内容的详实与全面。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土地测量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图式规范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参考各类图集来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无疑是我们工作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参考依据之一。我尤其关注这本书中关于不同类型地物符号的详细规定,比如对道路的等级划分,从高速公路到乡村小路,它们在图上的表现形式是否有所区别?又例如,对于水系的处理,河流、湖泊、水库,它们在表示方式上又有哪些细微的差别?我想,书中一定会对这些细节进行极为详尽的阐释,确保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符号。此外,我也很好奇在不同比例尺下,地形图的表达方式会如何变化。例如,在绘制1:10000的地形图时,我们能够详细展示许多小型的地物,而当比例尺缩小到1:100000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概括和取舍,以保证地图的可读性?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框架,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绘制的地图都能够拥有一个共同的语言,从而极大地便利了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集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