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無機化學(下冊)第四版 | 作者 | 北京師範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 |
| 定價 | 47.50元 | 齣版社 | 高等教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040115833 | 齣版日期 | 2003-01-01 |
| 字數 | 660000 | 頁碼 | |
| 版次 | 4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2k | 商品重量 | 0.699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介紹瞭原子結構與周期律,分子結構,晶體化學,配閤物,熱力學函數,化學平衡,化學動力學基礎,酸堿、沉澱、氧化還原、配閤四大平衡等化學原理內容。編者認為,化學原理應該成為大一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的基礎,不能跟中學課程或後續課程在同一層次上重復,力爭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陳齣新、層次分明、重點突齣、留有餘地、易教好學、適用麵寬等特點。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第四篇 元素化學(一)非金篇 3章 氫和稀有氣體 13.1 氫 13.2 稀有氣 習題 4章 鹵素 14.1 鹵素的通性 14.2 鹵素單質 14.3 氟氯溴碘的化閤物 14.4 砹的化學 習題 5章 氧族元素 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5.2 氧及其化閤物 15.3 硫及其化閤物 15.4 硒和碲 習題 6章 氮磷砷 16.1 元素的基本性質 16.2 氮和氮的化閤物 16.3 磷及其化閤物 16.4 砷 習題 7章 碳矽硼 17.1 透性 17.2 碳 17.3 矽 17.4 硼 17.5 碳化物、矽化物和硼化物 習題 8章 非金屬元素小結 第五篇 元素化學(二)金屬 9章 金屬通論 第20章 S區金屬(堿金屬和堿土金屬) 第21章 P區金屬 第22章 ds區金屬 第23章 d區金屬(一)第四周期d金屬 第24章 d區金屬(二)第五、第六周期d區金屬 第25章 f區金屬 鑭係與鐧係金 第六篇 無機化學選論 第26章 無機閤成化學簡介 第27章 特殊類型的無機化閤物 第28章 生物無機化學簡介 第29章 無機固體化學簡介 第30章 核化學 習題答案 人名索引 主題詞索引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毋庸置疑,它為深入研究無機化學提供瞭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書本的編排風格,雖然專業嚴謹,但對於初學者而言,某些內容的過渡可能略顯生硬。例如,在講解某些復雜的過渡金屬配閤物的性質時,如果讀者對配位化學的基本理論掌握不夠牢固,可能會覺得某些結論來得有些突然。我個人更傾嚮於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更多“鋪墊”性的內容,比如在引入一個新概念時,先從一些更簡單、更直觀的例子入手,逐步引導讀者理解其背後的原理。書本的例題和習題質量很高,但如果能根據難度和知識點進行更細緻的分類,並提供不同層次的解題思路,可能會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更有幫助。
評分從學習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這本《無機化學(下冊)》提供瞭一種非常紮實的理論框架,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個人知識體係,是每個讀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嘗試過將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進行深入的閱讀和筆記,並嘗試解答後麵的習題,但很快發現,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是遠遠不夠的。無機化學,尤其是下冊涉及的內容,更側重於理解和應用。比如,關於主族元素化學和過渡金屬化學的章節,如果隻是記住反應方程式和性質,是無法應對復雜的推斷題的。我發現,關鍵在於理解電子排布、原子結構、化學鍵類型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物質的性質和反應。我開始嘗試自己畫齣反應機理圖,主動去思考不同條件下反應的可能性,甚至嘗試著去預測一些未知的反應。這種主動的學習方式,雖然過程會更辛苦,但效果卻比單純的死記硬背要好得多。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廣闊的舞颱,但我需要自己去尋找舞蹈的節奏和技巧。
評分這本書確實是無機化學領域的權威著作,但說實話,對於我這個剛剛接觸無機化學的學生來說,它提供的學習路徑和內容深度,有時會讓我覺得有些吃力。尤其是下冊,裏麵涉及到的很多概念,比如配閤物化學中的晶體場理論和分子軌道理論,雖然理論上講得很透徹,但初學者要理解其精髓,並將其靈活運用到具體問題的分析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書中的例題和習題固然經典,但有些題目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求極高,如果基礎不牢固,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從而打擊學習的積極性。我個人希望,書中能有更多循序漸進的講解,或者增加一些更貼近實際應用、更容易理解的入門級示例,幫助我們這些“小白”更好地跨越學習的門檻,逐步深入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論。當然,這不影響這本書在專業領域的地位,隻是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習者,學習體驗可能會有所差異。
評分老實說,在閱讀這本《無機化學(下冊)》的過程中,我常常被其中嚴謹而詳盡的論述所震撼。書本對於每一個概念的定義、原理的推導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這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非常可靠的學習資源。然而,也正是這種“盡善盡美”有時會讓我感到一絲壓力。比如,在學習“溶劑的化學”這一章時,書中列舉瞭大量的非水溶劑體係,並詳細闡述瞭它們的性質和反應活性。當我試圖理解不同溶劑對反應的影響機製時,會發現需要同時掌握物理化學、電化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這對於一個剛剛接觸這些內容的學習者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書本提供瞭豐富的參考信息,但有時我更希望能夠看到一些更清晰的邏輯脈絡,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更易於理解的整體。
評分這本《無機化學(下冊)》無疑是無機化學領域的一部經典之作,它所包含的內容和深度,足以滿足大多數專業學習者的需求。然而,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我有時會覺得書中對某些理論的解釋,雖然科學準確,但缺乏一些更具象化的比喻或類比。無機化學本身就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軌道雜化、電子雲密度等,如果能在講解這些概念時,輔以更生動形象的圖示或模型,我相信這會極大地降低學習的門檻,讓抽象的概念變得更易於理解和記憶。此外,對於一些涉及較多實驗操作和現象的章節,如果能增加一些實驗視頻的鏈接或者更詳細的實驗步驟說明,對於課堂教學和課後復習來說,無疑會更加實用和高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