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紧跟大会报告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经济前沿预测分析。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近段时间经济形势预测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见成效,《经济蓝皮书》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从宏观经济走势、农业、工业、财政、税收、金融、对外贸易、商品市场等方面,研究中国的宏观形势进行前景预测。通过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方法工具、知识与专家群体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连接成整体系统,提出当年及下一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数据,为政府、行业企业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历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基于复杂前沿的系统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经济风险。
其成果发布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均详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代前言)
——学习报告关于建设现代金融的论述 李扬 / 001
Ⅰ总报告
1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年秋季报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001
2“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年秋季座谈会”综述彭战 / 024
Ⅱ经济增长与经济预测篇
3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机制转变 张平 / 030
4 2017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8年展望 赵琨 王宝林 / 048
5 经济增长新基础初步形成,新特点日益明显
——2017~201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张立群 / 054
6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 黄群慧 江飞涛 张航燕 / 063
7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工业增速预测 解三明 / 081
8 2017~2018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 陈磊 孟勇刚 孙晨童 / 090
Ⅲ宏观政策与供给侧改革篇
9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祝宝良 / 114
10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李泊溪 / 124
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7~2018年 郑超愚 / 130
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与展望师博 任保平 / 142
Ⅳ财政与金融篇
13中国财政再分配效应测算 娄峰 / 157
14稳健中性取向下的货币金融运行 闫先东 刘西 苗大林 / 180
15中国金融状况分析与展望(2017~2018) 陈守东 孙彦林 / 195
Ⅴ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16当前投资形势分析与对策 张涛 / 208
17中国消费结构变化及政策取向:2017~2018年 宣烨 余泳泽 陈启斐 张莉 / 218
18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获重大进展
——2017年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金柏松 刘建颖 / 240
Ⅵ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19 PMI显示:供给体系创新新消费时代来临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前瞻 于颖 / 259
20 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2018年展望 陈克新 / 270
21 2017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及2018年初步展望 付广军 / 281
22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与2018年展望 李世奇 朱平芳 / 292
Ⅶ新经济、新动能篇
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2016~2017年) 叶秀敏 姜奇平 / 309
24积极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蔡进 武威 / 331
25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前景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分析 李平 刘强 王洽 / 340
26中国的就业奇迹与后续行动 杨宜勇 黄燕东 / 352
Ⅷ附录
27统计资料 / 363
每次看到“经济蓝皮书”这样的字眼,我都会联想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分析和一丝不苟的研究。2018年的中国经济,在我看来,是承载着许多变革和期待的一年,书中能够聚焦于这一时期,进行“形势分析与预测”,这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眼光和价值。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现代金融”领域感到好奇。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风险也如影随形。我希望书中能够对2018年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特点,比如货币政策的走向、利率市场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以及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等,进行深刻的剖析。这不仅仅是了解表面的金融新闻,更是希望能够理解其背后逻辑,把握金融发展的脉搏。同时,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我期待它能够跳出简单的图表和数据罗列,而是能够展现出一种“全局观”。作者是否能够从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多个维度,来审视2018年的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辨析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揭示出结构性矛盾和潜在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预测”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基于坚实分析的、有一定前瞻性的观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未来的经济走向,为我的投资决策或职业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尤其是“蓝皮书”这三个字,总让人联想到官方背景、严谨论证和深度剖析。201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颇具转折意义的年份,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中能对这一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如此详尽的分析和预测,我个人觉得非常有价值。我对书中“现代金融”和“经济形势”这两个关键词尤为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2018年,中国的金融市场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去杠杆的进程如何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管新规的落地又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如果能在书中得到深入的探讨,将极大地拓宽我的金融视野。同时,我期待书中能够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有一个宏观的、立体的描绘。不仅仅是GDP增长数字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构性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例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否增强?投资结构是否在优化?出口面临哪些挑战?产业升级的步伐是否加快?如果作者能用扎实的理论框架和翔实的数据支撑,将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一一解构,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那将是一场知识的盛宴。
评分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心里就涌起一股强烈的阅读冲动。2018年的中国经济,那可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各种挑战与机遇并存。书中“经济蓝皮书”的定位,本身就预示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能深入剖析当时的经济运行脉络,挖掘其背后的深层逻辑,这对于我这样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趋势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李杨这个名字,在经济学界也算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著作,往往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并且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期待这本书在“形势分析”部分,能对当时困扰中国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比如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以及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不仅要点出问题,更要分析成因,指出潜在的风险点。至于“预测”部分,那更是我关注的焦点,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如何能够基于当下的数据和趋势,做出相对可靠的判断,是衡量一本经济分析书籍成败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预测,为我理解未来经济走向提供一些参考,哪怕只是几个关键的转折点或者重要的影响因素,也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的出版方——社科文献,也是国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其品质的信心。
评分看到“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幅宏大的中国经济画卷。2018年,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书中“经济蓝皮书”的定位,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通常意味着一份严谨、深入、多角度的分析报告。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经济形势”的解读。除了宏观的经济指标,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在2018年所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经济是否真正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在产业升级方面,又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同时,我非常好奇书中对于“现代金融”的论述。2018年,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举措不断,例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等,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走向。我希望书中能够对这些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专业的解读,分析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至于“预测”部分,在信息爆炸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能够得到一份基于严谨分析的、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测,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经济发展方向、政策动向以及潜在风险的洞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未来的经济环境。
评分读到“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个书名,我立刻感觉到这本书会是一次对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状况的深度“体检”。“蓝皮书”的标签,总能让人联想到一份集专业研究、数据支撑和权威解读于一体的报告,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读者来说,极具吸引力。2018年,恰逢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内部结构性矛盾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交织,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描绘。这不仅仅是关注GDP的增减,而是希望能够理解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各自的表现,以及它们背后的深层动因。同时,我也关心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摩擦?这些问题如果能在书中得到理性分析和独到见解,将对我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大有裨益。而“预测”部分,更是我期待的亮点。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全球经济格局下,对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实属不易。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判断,例如,哪些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哪些风险需要警惕?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些预测若能建立在扎实的分析基础之上,无疑将为我提供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