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余光中 | 页数: | |
| 定价: | 49.90元 | 出版时间: | 2017年12月 |
| ISBN号: | 9787519436780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版次印次: |
**章 南半球的冬天
你是旅客,短暂也是**的,
血肉之身也是形而上的。
现在你终于不忙了,
似乎可以想一想灵魂的问题,而且似乎会有答案。
听听那冷雨 /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
望乡的牧神 / 那年的秋天像一段雏形的永恒
众岳峥峥 / 宇宙之大是人人所共有的
山色满城 / 那三亿五千万年的巨灵醒在半空中
雨城古寺 / 你是旅客,短暂的也是永恒的
不朽,是一堆顽石 / 什么都不说,却说得*多
南半球的冬天 / 一杯酒握着,不知该邀谁对饮
伊瓜苏拜瀑记 / 瀑布的一生是一场慢性的自杀
第二章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所谓恩情,
是爱加上辛苦再乘以时间,
所以是有增无减,
且因积累而变得深厚。
何以解忧 / 悲哀因分担而减轻,
喜悦因共享而加强
日不落家 / 人生有一个半童年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 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
我的四个假想敌 / 女儿是父亲的
天方飞毯,原来是地图 / 地图是地球的画像
九九重九,究竟多久? / 一个人真有天才,
就得省着点用
地图 / 既然娶到这个岛屿为妻,
就该把蜜月过长
第三章 寂寞是*耐听的音乐
人生一世,
贪嗔兼痴,
自有千般因缘,种种难舍。
雪泥鸿爪,谁能留得住,记得清呢?
牛蛙记 / 寂寞,是*耐听的音乐
花鸟 / 美也是有代价的
沙田山居 / 山什么也不说,
只是鸟雀争噪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
尺素寸心 / 写信是对人的周到,写日记是对自己周到
催魂铃 / 旧时光里,一切都那么地久天长
娓娓与喋喋 / 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
假如我有九条命 / 从从容容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
朋友四型 /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
借钱的境界 /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
幽默的境界 / 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
第四章 何时你才能面对自己
发现自己的内心,
需要性格的力量。
唯勇敢者敢单独面对自己;
唯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
高速的联想 / 人进一步,神便退一步,从此,人*自由了
秦琼卖马 / 车性即人性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 要闭起耳朵,远不如闭起眼睛那么容易
开你的大头会 / 观人若能入妙,*饶奇趣
没有邻居的都市 / 何时你才能面对自己?
第五章 唯清醒可以保持自由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
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
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所以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
山盟 / 太阳抚摸的,有**他要用脚踵去膜拜
猛虎与蔷薇 / 完整的人生应该拥有两种至高境界
逍遥游 / 唯清醒可以保持自由
黑灵魂 / 月光下,我窥见我们窥不见的一切
登楼赋 / 街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你却看不清一张脸
钞票与文化 / 若说诗中无钱,钱中又何曾有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house 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从文体上看,这本书呈现出一种高度的个人化和内省倾向,它更接近于一种散文诗体的存在。作者的笔调极其克制,情感的喷薄总是被一层精致的、近乎疏离的理性外衣包裹着,但这层外衣之下涌动的情感张力却更为强大和持久。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文化底蕴在支撑着每一个字句的重量,仿佛背后站着数千年文明的影子。它没有炫技的辞藻堆砌,所有的华丽都服务于表达的准确性和意境的营造。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不仅是作者的心灵世界,也折射出读者自身那些被现实生活压抑的、对纯粹美学的渴望。它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庇护所,一个可以暂时逃离嘈杂现实,回归语言本真、回归内心宁静的所在。
评分每一次翻开这本集子,都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某个遥远记忆的门。作者对“行走”这件事的描摹,远远超越了地理上的移动,它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跋涉与探索。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而是一种对根源的温和回望,是对逝去时光的温柔致敬。那些关于路途上的所见所闻,那些偶然相遇的平凡人物,都被赋予了一种永恒的质感。我常常在想,作者是如何将日常的琐碎提炼得如此典雅而有力量的?那种将“慢”视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态度,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更有质感地提出问题,如何以一种更具敬畏之心去看待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头顶的星空。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松散,但这种松散恰恰构建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强力主线牵引,而是像一串被打散的珍珠,需要读者自己用心去串联起那些若隐若现的情感脉络。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跳跃式的思维,从一个具象的场景,突然就过渡到对历史或哲学的抽象思考,这种转换自然得令人惊叹,仿佛思维的河流不受任何堤岸的约束。它要求读者投入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去捕捉那些文字背后的留白和言外之意。说实话,如果你期待的是情节驱动的阅读快感,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枯燥甚至有些不知所云。但如果你愿意放下外界的喧嚣,允许自己的思绪随着文字的河流漂流,那么你会发现,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摹,其实都暗藏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叩问。这是一种需要“浸泡”才能理解的文学作品,而非“快餐”式的浏览。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时间感知维度的重塑。在“慢慢走”的叙事节奏中,一分钟被拉得很长,一辈子似乎也可以被浓缩在一个瞬间的感悟里。作者似乎对“永恒”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迷恋,他试图通过捕捉那些流逝中的细微印记,来对抗时间的无情侵蚀。这种对瞬间的凝固和对永恒的追寻,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苍凉的美感。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边的书,而是需要被珍藏,时不时拿出来翻阅的。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自己对“慢”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它像是一条涓涓细流,看似柔弱,却能穿透最坚硬的岩石。对于那些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回内在锚点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良药,一份深沉的提醒:有些风景,只有慢下来才能看见。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古老而悠远的气息,仿佛能透过纸页闻到泥土和老木头的味道。它不是那种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现代叙事,更像是一次漫长的、不急不躁的散步,每一步都踩在岁月的纹理上。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盯着某一个词汇的排列组合出神,想象着作者在构思这些句子时的心境。那种从容不迫,是对世间万物细致入微的体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它不像小说那样跌宕起伏,也没有太多宏大的主题需要硬着头皮去消化,它更像是陪伴你度过一个宁静午后的老友,娓娓道来一些看似寻常,实则饱含哲思的片段。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因为作者的笔触总能精准地触及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内心深处柔软而坚韧的部分。这本书的语言是需要细品的,每一句的韵律感都恰到好处,读起来有一种古典乐章般的和谐与沉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