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學(第四版)
作者:張國慶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年11月
版 次:4
頁 數:634
字 數:892000
印刷時間:2017年10月20日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ISBN:9787301288436
定價:79.00元
編輯推薦
《公共行政學(第四版)》: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張國慶老師主編,曆經二十年的洗練與檢驗,成為公共行政領域的經典教材。
內容簡介
《公共行政學(第四版)》係統地介紹和討論"20世紀的公共行政學",對百餘年來公共行政學重要的思想、觀點、理論、政策、方法、爭論、人物及其代錶作等;並且調整和充實瞭部分內容,尤其介紹和討論瞭近40年來西方國傢的與政府改革相關的新思潮、新理論、新工具、新方法,全麵概括瞭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於公共行政爭論的理論背景和理論依據,以及同一時期關於政府改革的理論,並通過"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國傢案例",全景式地描述瞭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傢的政策修正和行政改革的實踐。*後,根據"鍾擺原理",分析和瞻望瞭國傢與社會、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發展趨勢,提齣瞭當代公共行政管理麵臨的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簡介
張國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述《行政管理概論》(主編)、《現代公共政策導論》《當代中國行政管理體製改革論》(主編)、《行政管理中的組織、人事與決策》等,在《北京大學學報》《政治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部分行政原理與行政體製
**章緒論3
第二章行政職能51
第三章行政權力74
第四章行政領導113
第五章行政組織137
第六章人事行政162
第二部分行政程式與行政技術
第七章行政決策197
第八章行政執行219
第九章行政方式方法246
第十章行政效率274
第十一章機關管理293
第十二章公共財政和預算313
第三部分行政行為與法製行政
第十三章依法行政337
第十四章行政行為350
第十五章法製行政368
第十六章行政責任386
第十七章行政倫理407
第四部分行政發展與發展行政
第十八章現代政府能力435
第十九章當代中國行政改革456
第二十章典範革命與新公共行政501
第二十一章新公共管理及其批評518
第二十二章修正政策與改革政府565
第二十三章問題與爭論601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是《包郵 張國慶 公共行政學 第四版 2017年第4版 北京大學齣版社 公共管理學教材》,但它所承載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遠超我最初的設想。作為一名業餘的社會觀察者,我一直對政府的運作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製定過程充滿好奇。這本書係統地介紹瞭公共行政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包括其曆史演變、核心概念以及不同學派的觀點。我特彆感興趣的是,不同國傢在公共行政管理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書中對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的介紹,為我打開瞭新的視角。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瞭解,這些理論在中國的實踐中是如何被藉鑒、吸收和創新的。此外,對於公共部門的組織結構、人員管理、預算編製等具體操作層麵,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清晰的解釋和分析。畢竟,理論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中,而理解這些操作層麵的細節,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拿到這本《包郵 張國慶 公共行政學 第四版 2017年第4版 北京大學齣版社 公共管理學教材》之後,我第一時間翻到瞭與“公共管理”相關的章節。我對這部分內容尤為期待,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共服務的受益者,也可能遭遇公共管理的不足。這本書對公共管理的主體、客體、職能等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理解政府在社會運行中的角色至關重要。我個人比較關心的是,如何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以及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比如,在環境保護、教育醫療、交通齣行等方麵,公共管理部門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這本書在探討公共政策的製定與執行過程中,有沒有涉及一些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比如大數據分析、公眾參與、績效評估等,這些都是我希望能夠瞭解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對學術化,但整體還是易於理解的,我正在努力消化其中的知識點,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更好地理解我們身邊的公共事務,甚至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也能有所藉鑒。
評分這本《包郵 張國慶 公共行政學 第四版 2017年第4版 北京大學齣版社 公共管理學教材》到手瞭,拆開快遞的那一刻,還是有點小激動。作為一名對公共管理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想係統地瞭解這門學科。市麵上有很多相關的書籍,但“北京大學齣版社”這幾個字,以及“公共行政學”這個專業名詞,還是讓我覺得它應該會比較有分量。翻開第一頁,目錄就顯得相當詳實,涵蓋瞭從公共行政的起源、發展到其在不同體製下的運作模式,再到當前麵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幾乎囊括瞭一個入門者能想到和想不到的方方麵麵。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目錄的組織結構來看,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構建知識體係上的用心。排版也很清晰,字號適中,閱讀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大壓力。之前看過一些網絡上的零散資料,總覺得不夠係統,這次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對公共行政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特彆是它在實際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我對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為我學習公共行政的得力助手。
評分當我看到《包郵 張國慶 公共行政學 第四版 2017年第4版 北京大學齣版社 公共管理學教材》的封麵時,腦海裏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它會不會過於理論化,脫離實際?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雖然以“公共行政學”為名,但其內容卻相當接地氣,特彆是關於“公共管理”的部分。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善治”的討論,這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是衡量公共管理績效的關鍵指標。如何構建一個透明、負責、高效的政府,如何讓公共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如何提升公民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第四版,想必已經融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它能在這些方麵給齣一些深刻的見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比如,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處理社會矛盾、推動公共服務創新等方麵,這本書能否給齣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和模型?我對此充滿期待,並正準備深入研究其中的精華內容。
評分最近剛開始啃這本《包郵 張國慶 公共行政學 第四版 2017年第4版 北京大學齣版社 公共管理學教材》,說實話,作為非專業人士,一開始覺得有點挑戰。書的厚度擺在那裏,內容也確實是夠紮實的。雖然標題寫著“公共行政學”,但我更關注的是它在“公共管理”層麵的實際應用。第一部分關於公共行政的理論演進,雖然有些概念和模型我需要反復琢磨,但作者的講解相對比較清晰,循序漸進。尤其是關於“新公共管理”的討論,讓我對政府職能的轉變有瞭更直觀的理解。我特彆想知道,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如何讓公共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以及如何通過製度設計來約束公權力、保障公民權益。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如果能有更多貼近現實的、具有代錶性的中國本土案例,那就更好瞭。目前看到的案例大多是西方國傢的,雖然有藉鑒意義,但總覺得隔瞭一層。我期待在後續章節中,能看到更多關於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的深入探討,比如在城市治理、基層服務、信息公開等方麵,這本書能否給齣一些理論指導和實踐啓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