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书 名 | 新概念英语词汇大全(按课文顺序排列)朗文外研社 | ||
| 作 者 | 于洋 编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0-6-1 | 版 次 | 1 |
| 印刷时间 | 2011-1 | 印 次 | 20 |
| 页 数 | 297 | 字 数 |
|
| I S B N | 9787560017273 | 开 本 | 64开 |
| 包 装 | 平装 | 重 量 | 110克 |
| 定价 | 5.90元 | 折后价 | 4.80 |
团购热线电话:400-7116699-3 传真:010-59222799 电子邮箱:tuangou@cs.dangdang.com
《新概念英语》是闻名SJ的英语教程。它通过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4项基本技能。新版教材保留了原版精华,并经过增改使之更适合中国学生。学好英语,从《新概念》开始!本书是新版《新概念》辅导丛书之《词汇大全》,是课本词汇按课文顺序的汇编,使用十分方便。
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大全”的时候,还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厚重,内容会不会冗余。毕竟“大全”两个字有时候意味着包罗万象,但也可能意味着“大而无用”。但是,当我真正开始使用它,特别是对照着新概念全套教材使用时,我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效率至上”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对词汇的筛选标准非常精准,那些在新概念课文中反复出现、或是构成理解核心句子的“高频骨干词汇”都被凸显出来了。举个例子,它在处理动词短语时,不像有些词典那样只给一个简单的中文解释,而是会详细区分同一个短语在不同课文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提升我的“语感”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卡在第四册的一个复杂从句里,反复琢磨一个副词的用法,最后还是翻到这本书里,在它对应的课文单元找到那个词,发现它在不同语境下如何“引导”句子的意思转向,豁然开朗。这种深度解析,而不是简单的罗列,是它最宝贵的地方。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与英语学习打交道的“老兵”,我对市面上各种词汇书的套路都非常了解。很多书只是把教材里的单词重新排列,换个封面,美其名曰“配套”。但这本书,我敢说,它真的融入了编者的教学心血。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对“学习者心理”的洞察。它没有试图一次性塞给你五万个词汇,而是紧紧围绕着新概念这四册书的梯度来设计。当你还在为第一册的简单句型感到吃力时,它不会用第四册那种高深的学术词汇来恐吓你;反之,当你需要冲刺高级阶段时,它会适时地引入那些必要的拓展词汇。这种“步步为营”的策略,极大地保护了学习者的积极性,避免了初学者常见的“望而生畏”。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哲学是:尊重学习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试图去颠覆它。它不是一本用来“炫耀词汇量”的书,而是一本真正用来“构建英语思维体系”的工具书,是我备考路上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最近为了准备一个重要的英语考试,天天泡在各种资料里,眼睛都快看花了。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朗文新概念英语词汇大全》,第一眼就被它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排版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词汇书,而是实实在在、直击要害的。特别是它居然是“按课文顺序排列”的!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严格按照新概念教材体系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不需要再费力气把零散的词汇点串联起来,它已经帮我把新概念一到四册的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有一次,我还在想第三册里某个特定主题的词汇组怎么总是记不住,结果翻开对应章节,发现它不仅把那些词汇列出来了,还配上了非常地道的例句,甚至还标注了词根词缀的提示。那种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是其他任何一本零散的词汇书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碎片,而是一条清晰、明确的升级路径。我甚至能想象,如果当年我用这本书来学第一册,我的基础可能会打得更牢固,也不至于现在还在“拾遗补缺”。
评分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对“速度”非常敏感的学习者,尤其在应试阶段,如何快速回顾和巩固是关键。一开始我只是把它当成一本结构化的词汇书来看待,但后来我发现了它在“速记”方面的潜力。特别是它似乎内置了某种“遗忘曲线”的设计(虽然书上没明说,但我自己感觉到了)。很多词汇的展示方式,比如它对同义词、反义词的巧妙穿插,以及那些被标记为“易混淆”的词汇组,都让我能用更少的时间在大脑里建立起更强更稳固的连接。我曾经尝试用其他“速查速记”的App来辅助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如我直接对着这本书的排版来得有效。可能是因为纸质书的物理存在感更强,加上它这种“按部就班”的结构,强迫你不能跳跃式地学习,反而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点“嚼碎了”吞下去。我发现,当我快速翻阅前几册的词汇时,那些曾经模糊的记忆点都能迅速被唤醒,就像给我的英语词汇库做了次高效的“碎片整理”。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单纯的“词汇积累”,它更像是新概念教材的“深度解码器”。我注意到编者在处理那些“老掉牙”但却是基础核心的词汇时,所采用的解释角度非常现代。他们没有固步自封于陈旧的翻译,而是结合了当代英语的实际使用习惯。比如,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介词或连词,书中会给出非常精妙的用法解析,这些解析往往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作者在那个特定的句子结构中选择了这个词,而不是另一个看似相近的词。这种对“选择的艺术”的揭示,对于想从“知道”单词提升到“会用”单词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它让我对新概念教材中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句子有了更深的敬意。每次我用它来对照复习,都感觉自己对整个教材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仿佛是拿着一把精密的钥匙,打开了教材背后更深层的语法和逻辑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