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读库1706 |
| 作者: | 张立宪主编 |
| 定价: | 30.0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ISBN: | 978751332672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我家的奴隶》、《百鸟朝凤》、《软工矿》、《原田泰治和他的素朴画》、《知与名的奔突》、《雨中的泪水》、《位于“昨天”还是“明天”?》和《秤量天下才士》。 *篇《我家的奴隶》,原刊于《大西洋》杂志2017年6月号,是已故普利策奖得主阿列克斯·提臧(Alex Tizon)的作品,讲述在他家为奴五十六年的菲律宾女人洛拉的故事。美联社评论说这段家族往事揭露了菲律宾奴役家仆的历史文化。 奴隶制度在菲律宾群岛有长久的历史。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岛民们会奴役其他岛民,为奴的通常是战俘、罪犯或债务人,有些人当奴隶纯粹是为了活命。十八岁的洛拉,身无分文,没有上过学,为换取温饱,被提臧的外祖父当作礼物送给十二岁的提臧母亲,答应照顾她一辈子。当提臧一家迁往美国时,洛拉也被带着一起走了。没有哪个词比“奴隶”更能贴切地概括她的生活。 陈晓斌祖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他的高祖父陈万全擅长数种乐器,在十九世纪初曾组建秦腔万全班,自任班主,家族中诸多长辈从事过这个行当,如今这些旧业早已无人继承。《白鸟朝凤》是陈晓斌根据父辈的回忆和其他文史资料整理而成。艺人陈万全和戏班万全班,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将他们的身影放大,就是秦腔之声响彻西北的时代。 1968年下半年,“工矿”两个字牵动了几乎所有上海家庭的神经。当时工矿开闸招新,市面上还有“硬工矿”“软工矿”的说法。前者指仪表局、机电局、轻工局等工业局所辖的工厂,这些工厂的工作岗位被认为技术性强,而且工作比较轻松;后者指纺织局、建工局、冶金局等工业局所辖的工厂,被认为是大多没什么技术,而且工作又累又脏。《软工矿》记录了作者汤庆成身处其中的感受。 素朴画原指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素朴画派画家们创作的作品,画风相对稚拙,画家大多同时从事着其他职业。素朴画在日本得到广泛认知是在1950年代,原田泰治于1970年代以后开始素朴画的创作,此后他几乎成了日本乡愁画家的代名词。吴菲翻译了其新作《原田泰治的素朴画: 谁都有的故乡》并对他进行采访,《原田泰治和他的素朴画》分享了原田的创作历程,集中展示其二十余幅作品。 朱石生在《知与名的奔突》里详细回顾了因结核病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罗伯特·科赫的学术生涯。从不妄言的科赫,也曾在求知与争名的奔突中陷入迷乱。 2017年是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银翼手》上映三十五周年,《雨中的泪水》回顾了饰演复制人罗伊·贝蒂的荷兰演员鲁特格·豪尔参演《银翼手》的经历,再现三十六年前影片拍摄的过程。从文末的片场照中能感受到拍摄的艰辛与刺激。 |
| 目录 | |
1-30 我家的奴隶 ……………… 阿列克斯·提臧(Alex Tizon) 31-85 百鸟朝凤 ……………… 陈晓斌 86-142 软工矿 ……………… 汤庆成 143-177 原田泰治和他的素朴画 ……………… 吴菲 178-261 知与名的奔突 ……………… 朱石生 262-302 雨中的泪水 ……………… 徐辰 303-321 位于“昨天”还是“明天”?……………… 周烨 322-345 秤量天下才士……………… 王鹤 |
| 编辑 | |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 |
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之旅。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按部就班、说教式的读物,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笔触之细腻,对细节的捕捉之敏锐,真的让我拍案叫绝。他能够从最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让我们看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和深刻。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某个场景时的那种氛围营造,我仿佛能身临其境,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甚至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书籍难以给予的。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提出的观点往往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绝对论调,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的探讨,引人深思。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问题,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让我的大脑始终保持着活跃的状态,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联想。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新的篇章,充满了未知和期待,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启发。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我在迷雾中找到了灯塔。它并没有给我指明唯一的方向,但它点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作者的观点非常独特,他敢于挑战传统的认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这种颠覆性的思维,让我耳目一新。我曾经对某些事情有过固执的看法,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开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包容。它没有强迫我接受任何一种观点,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它们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的观点如何在现实中得以印证。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维度被极大地拓展了,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变得更加多元和深刻。合上书,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仿佛拥有了探索未知的勇气。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的,那种简洁的设计,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翻开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沉思。在如今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与一本书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作者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它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情感和困惑。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某个句子前停顿下来,反复咀嚼,思考它背后蕴含的深意。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书中某句话的共鸣,而眼眶湿润。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立刻获得某种技能的书,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静静地与你交流,引导你审视自己的内心,理解人生的本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对生活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评分天知道我有多久没这么心无旁骛地沉浸在一本书里了,大概是上一次看到一本纸质书,摸着那封面,闻着那油墨香,就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吧。这次也是,拿到它,翻开第一页,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了进去,瞬间与外界隔绝。内容丰富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如此自由地在里面探索。那些文字,有的像潺潺流水,轻柔地抚慰着我躁动的心;有的则像惊涛骇浪,拍打着我的思维,激起层层涟漪。我反复读着某几段,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那种醍醐灌顶的快感,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精彩。作者的叙事方式也相当迷人,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如电光火石般犀利,总能精准地抓住我的注意力。我甚至能感觉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某些认知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就像在地基上一点点加固,让我的思想变得更加稳固。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充实感,一种被知识滋养后的满足感,仿佛完成了一场精神的盛宴,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很少能看到一本书,能够将如此庞杂的知识点,梳理得如此清晰有条理,并且还能保持阅读的趣味性。作者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叙事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信息。时而是故事性的铺陈,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轻松理解;时而又插入一些严谨的论证,让我的思维得到一次次的拓展。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那种流畅自然,仿佛每一部分都是为了下一部分而服务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搭建一座宏伟的知识殿堂,而作者则是一位耐心的建筑师,一步步地指导我,让我能够亲手建造出属于自己的理解。每一次读完一个章节,都有一种“啊,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又会学到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