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图说工厂设备管理(实战升级版)(含光盘) | ||
| 作者: | 陈延德 | 开本: | |
| YJ: | 4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书号: | 9787115332561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陈延德,ZS企业顾问,长期从事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工作,擅长各类现场改善、GJ标准管理体系及现场管理技术的辅导和培训,先后为众多知名企业进行了各类管理体系及现场改善的辅导和培训。著有多本生产管理类图书。
精彩导读 目录D1章 工厂设备管理导引
设备是企业开展生产作业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企业的各类产品都是通过设备加工完成的,设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生产工作的进展状况。因此,各级设备管理人员都应D做好自己的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导引01:设备管理流程图
导引02:设备管理架构图
导引03:设备管理关键点
导引04:设备管理核心术语
D2章 工厂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包含了设备的常见类型、设备的管理要求、设备的编号等内容。了解设备管理基础知识是学习设备管理的前提条件。
要点01:设备的常见类型
要点02:设备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要点03:设备管理方式的更新
要点04:设备的编号
D3章 工厂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的布置设计、采购、选择与评价等。要想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前期管理FC重要。通过良好的前期管理,为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点01:设备前期管理的内容与职责分工
要点02:设备布置
要点03:设备采购规划
要点04: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要点05:设备招标采购管理
要点06:设备订货与验收
要点07:设备安装与移交
D4章 工厂设备使用与维护
各类设备都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因此,设备的各级使用人员应D正确使用设备,避免损坏设备,同时做好维护工作,如做好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等。
要点01:设备分层与分类管理
要点02:设备使用控制
要点03:设备的合理维护
要点04:设备维护成本控制
要点05:设备一级保养
要点06:设备二级保养
要点07:设备三级保养
要点08:设备精度校准
要点09:设备档案管理
D5章 工厂设备点检与润滑
点检与润滑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了这两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以维持设备长效运转。
要点01:确定点检项目
要点02:编制点检表格
要点03:点检的实施流程
要点04:设备的日常点检
要点05:设备润滑的要求
要点06:设备润滑作业的实施
要点07:润滑油(脂)的管理
D6章 工厂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了恢复其功能和精度,应对设备的局部或整机进行检查并维修,以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中。
要点01:选择设备维修方式
要点02:设备维修人员培训
要点03:编制设备维修计划
要点04:实施设备维修
要点05:设备维修量检具管理
要点06:设备委托维修管理
D7章 工厂设备改造更新
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磨损,影响生产质量,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工作。通过改造工作,使设备部分恢复功能,继续投入使用;而D设备无法继续使用时,则应及时进行更新,以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点01:设备工作寿命
要点02:设备故障的诊断和预防对策
要点03:设备磨损及其补偿
要点04:设备改造
要点05:设备更新
要点06:设备报废
D8章 工厂设备备件管理
做好备件管理工作,J可以花Z少的备件资金,科学、合理、经济地开展库存储备活动,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减少设备的停修时间。
要点01:设备备件的类别
要点02:备件的计划管理
要点03:备件技术资料管理
要点04:备件的库存管理
D9章 工厂特种设备管理
在企业中,特种设备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在企业中往往承担着FC重要的生产任务,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D严格做好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要点01:锅炉的管理
要点02:压力容器的管理
要点03:压力管道的管理
要点04:电梯设备的管理
要点05:起重机械管理
要点06: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管理
D10章 工厂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容易出事故的点,因此,企业各级人员都要严格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如进行设备安全教育,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QFW确保设备及人员安全。
要点01:设备安全教育
要点02:设备安全制度管理
要点0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管理
要点04:设备伤害防范
要点05: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要点06:设备安全检查
要点07:设备事故的处理
D11章 工厂设备5S管理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及设备管理方法。通过5S管理,可以清除设备污迹,使其保持干净整洁;明确设备摆放位置,加强设备保养;进而确保设备能够长期正常运转。
要点01:设备整理
要点02:设备整顿
要点03:设备清扫
要点04:设备清洁
要点05:员工素养
D12章 工厂设备TPM活动
TPM是指全员参与生产性维护,通过开展TPM活动,可以提高各级员工对设备管理的认识水平,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寿命。因此,企业应积J推行TPM活动,动员全体员工都来参加,在Z大范围内取得活动成功。
要点01:TPM概述
要点02:TPM活动组织的建立
要点03:TPM活动策划
要点04:TPM活动培训与宣传
要点05:TPM活动开展
要点06:进行TPM活动总结
要点07:建立自主管理体制
要点08:改善提案活动
附件
附1 进口设备管理办法
附2 设备移装、借用及调拨管理办法
附3 设备封存及启封管理办法
附4 设备故障及事故管理办法
附5 设备改装、闲置及报废管理办法
附6 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办法
光盘目录
D一部分 工厂设备管理主要内容解读
1-1.1 设备管理的要求内容解读
1-1.2 建立设备管理运行规程内容解读
1-1.3 设备管理方式的更新内容解读
1-1.4 了解机器设备的类型内容解读
1-1.5 机床设备的种类内容解读
1-1.6 机床的编号内容解读
1-1.7 供电设备内容解读
1-2.1 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程内容解读
1-2.2 设备资产计价内容解读
1-2.3 设备资产评估内容解读
1-2.4 设备资产折旧内容解读
1-2.5 设备资产的编号内容解读
1-2.6 建立设备台账内容解读
1-3.1 设备前期管理的职责分工内容解读
1-3.2 设备布置设计内容解读
1-3.3 设备采购规划内容解读
1-3.4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内容解读
1-3.5 设备招标管理内容解读
1-3.6 设备订货与验收内容解读
1-3.7 设备安装与移交内容解读
1-4.1 设备的分类管理内容解读
1-4.2 设备的合理使用内容解读
1-4.3 做好设备档案管理内容解读
1-4.4 合理维护设备内容解读
1-4.5 控制维护成本内容解读
1-4.6 设备的一级保养内容解读
1-4.7 设备的二级保养内容解读
1-4.8 设备的三级保养内容解读
1-4.9 设备的校准内容解读
1-5.1 确定点检项目内容解读
1-5.2 制定点检表格内容解读
1-5.3 点检的实施步骤内容解读
1-5.4 设备的日常点检内容解读
1-5.5 设备润滑的要求内容解读
1-5.6 润滑油(脂)的管理内容解读
1-5.7 正确进行润滑作业内容解读
1-6.1 选择维修方式内容解读
1-6.2 设备维修人员培训内容解读
1-6.3 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内容解读
1-6.4 实施设备维修内容解读
1-6.5 设备委托维修管理内容解读
1-6.6 设备维修量检具管理内容解读
1-7.1 了解设备工作寿命内容解读
1-7.2 设备故障的诊断和预防对策内容解读
1-7.3 设备磨损及其补偿内容解读
1-7.4 设备改造内容解读
1-7.5 设备更新内容解读
1-7.6 设备报废内容解读
1-8.1 设备备件日常管理内容解读
1-8.2 备件的计划管理内容解读
1-8.3 备件技术资料管理内容解读
1-8.4 备件的库存管理内容解读
1-9.1 锅炉的管理内容解读
1-9.2 压力容器的管理内容解读
1-9.3 压力管道的管理内容解读
1-9.4 电梯设备的管理内容解读
1-9.5 起重机械的管理内容解读
1-10.1 机械设备安全内容解读
1-10.2 电力设备安全内容解读
1-10.3 设备安全检查内容解读
1-10.4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解读
1-10.5 设备安全教育内容解读
1-10.6 设备事故的处理内容解读
1-11.1 设备整理内容解读
1-11.2 设备整顿内容解读
1-11.3 设备清扫内容解读
1-11.4 设备清洁内容解读
1-11.5 员工素养内容解读
1-12.1 TPM活动推进准备内容解读
1-12.2 TPM活动实施内容解读
1-12.3 推进员工改善提案活动内容解读
D二部分 实用制度
2-001 设备管理规定
2-002 机器设备管理办法
2-003 设备保养实施办法
2-004 生产使用设备管理制度
2-005 生产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办法
2-006 设备检修保养规定
2-007 生产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2-008 工装夹具管理办法
2-009 模具管理办法
2-010 某企业常用计量器具使用规定
2-011 某企业刀模夹具管理作业标准
2-012 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
2-013 量规仪器管理作业指导书
2-014 检测设备点检规程
2-015 模具外发生产控制程序
2-016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2-017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D三部分 实用表格
3-001 设备资产登记明细卡
3-002 设备台账
3-003 生产设备台账
3-004 制造设备管理台账
3-005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3-006 设备明细表
3-007 各类设备统计表
3-008 设备卡片(正面)
3-009 设备卡片(反面)
3-010 设备调拨单
3-011 生产设备资料卡
3-012 设备验收单
3-013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
3-014 设备开箱随机备品、配件移交单
3-015 设备目录
3-016 设备编号标准表
3-017 设备每日运行状况表
3-018 设备维护工作安排表
3-019 设备维护工作记录表
3-020 设备检查表
3-021 设备状况检查记录表
3-022 设备日常管理表
3-023 维护工作记录表
3-024 机器保养工作安排表
3-025 设备清扫后检查表
3-026 一级保养卡
3-027 二级保养卡
3-028 三级保养卡
3-029 三级保养效果检查表
3-030 校准记录表
3-031 设备维护记录卡
3-032 设备维护状况月报表
3-033 设备扩充计划表
3-034 设备经济效益分析表
3-035 设备更新改造申请表
3-036 设备报废申请表
3-037 设备资产验收报告
3-038 生产设备清单
3-039 重点设备数据表
3-040 生产设备保养记录
3-041 生产设备维修记录
3-042 模具履历表(正面)
3-043 模具履历表(反面)
3-044 日常保养检点要项及对策表
3-045 设备日常点检表
3-046 设备点检指导书
3-047 设备点检记录表
3-048 点检NG记录
3-049 改订记录
3-050 设备清扫部位及要点
3-051 设备清扫点检基准表
3-052 润滑油消耗量登记表
3-053 设备润滑卡片
3-054 设备润滑基准表
3-055 停机状况看板
3-056 设备管理及区域责任看板
3-057 保养检查看板
3-058 机器保养看板
3-059 设备年度保养计划
3-060 设备月度保养计划
3-061 设备日常保养稽核表
3-062 检测设备点检负责人名单
3-063 机械设备保养标准
3-064 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
3-065 机械设备二级、三级保养点检卡
3-066 设备保养年度计划表
3-067 量规仪器一览表
3-068 量规仪器检验记录表
3-069 检测设备清单
3-070 检测设备领用登记表
3-071 检测设备外借登记表
3-072 检测设备点检计划
3-073 检测设备点检记录
3-074 检测设备废弃登记表
3-075 检测设备测量结果有效性评估记录
3-076 设备请修单
3-077 设备故障修理申请表
3-078 设备大修、项修申请表
3-079 设备维修联络单
3-080 设备维修记录表
3-081 设备大修、项修完成情况明细表
3-082 设备大修、项修竣工报告单
3-083 设备维修记录表
3-084 设备交接班记录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它没有讲太多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提升管理水平上。无论是对于初入设备管理行业的新手,还是像我一样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书中对不同类型设备的介绍,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比较全面的设备管理知识体系。而且,它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介绍现有技术,而是对未来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比如智能化、数字化等。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设备管理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的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适应行业的发展。这本书就像一个“顾问”,为我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升级方案”,让我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伴我成长的“伙伴”,在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道路上,给予我支持和指导。
评分光盘的内容,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本身就比较喜欢通过视频来学习一些操作性的内容,而这本书的光盘,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光盘里收录的视频,涵盖了书中介绍的许多关键设备的操作演示和维护保养流程。比如,在书中学习了如何对一台空压机进行日常检查后,我可以在光盘里观看详细的操作视频,反复琢磨每一个步骤,学习一些视频里展示的“诀窍”。视频的画面质量很高,声音也清晰,讲解员的演示非常规范,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每一个操作的要领。更重要的是,光盘里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电子表格模板,比如设备点检表、维修记录表、备件库存管理表等等。这些模板可以直接套用,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极大地节省了我从零开始制作表格的时间,也让我的工作更加规范化。这种“书+盘”的组合,让我感觉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拿到了“工具”,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是我购买这本书最大的惊喜。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图说”二字绝非虚设。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量的实物图片,从各种型号的电机、泵,到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传感器,应有尽有。图片清晰度很高,标注也详细,甚至连一些关键部件的特写都做得非常到位。这对于我这种在车间一线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看一些理论书,总是觉得空泛,难以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但这本书不同,它就像一个移动的设备展览,我能清晰地看到不同设备的外观、接口、关键结构,甚至是一些日常维护时需要注意的螺丝、油孔等细节。而且,书中对每种设备的介绍,都会配上相应的图解,比如某个阀门的内部结构,某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看完图再看文字,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图片,而是通过图片来辅助理解文字内容,让那些抽象的技术术语变得生动形象。我甚至可以在工作间隙,翻翻这本书,对照一下正在维护的设备,学习一些新的识别方法和注意事项。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也让我在枯燥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多了一份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升级版”名头,确实让我看到了它与其他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导和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部分,它详细列举了常见的设备故障现象,并针对每一种故障,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思路和排查步骤。例如,当一台搅拌器出现异响时,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更换轴承”的答案,而是从电机、减速机、传动轴、搅拌桨等各个环节,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进行判断。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听声音辨别轴承磨损程度,如何通过观察油液颜色判断润滑系统是否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系统化的总结和更广泛的应用。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关于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内容,比如如何制定合理的点检计划,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设备故障,这些对于我们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非常有帮助。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能达到什么效果”。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设备管理,不单单是硬件的维护,更重要的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路。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单个设备的讲解,而是将设备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书中关于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阐述了从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技术改造,直至最终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对于我们如何科学地选择适合生产需求的设备,如何评估设备的经济效益,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技术改造,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尤其是在设备更新换代方面,书中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观点,比如如何评估新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如何平衡设备投资与回报等。我还注意到,书中还强调了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比如如何利用ERP、MES等系统来提升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的“人盯人”式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必须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这本书就像一个“教练”,在我迷茫时,为我指明了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