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实用适用、性能**、质量可靠、价格适中,这有赖于工程人员对热泵及其相关技术的全面把握;在热泵设计和应用中很需要一本能涵盖基础数据资料、热泵设计方法、热泵应用经验的综合性技术手册,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陈东等编著的《热泵技术手册》包括五篇,分别为设计基础资料、热泵材料、热泵部件、热泵装置设计、热泵应用实例。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陈东等编著的《热泵技术手册》包括五篇,分别为设计基础资料、热泵 材料、热泵部件、热泵装置设计、热泵应用示例。
**篇为设计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典型热泵特点,二十余项热泵相关国 家标准摘要,十余种驱动能源、六类低温热源以及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 学数据资料。
第二篇为热泵材料,主要包括二十余种常用热泵工质及其溶液的综合资 料及二百余种工质的基本物性数据,五种载能介质的热物性数据资料,十二 种热泵系统管路的数据资料。
第三篇为热泵部件,主要包括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热泵中二十余种 常用部件的数据资料及选型或计算方法。
第四篇为热泵装置设计,主要包括常用热泵装置的基础数据资料与设计 方法,包括三类基本热泵装置、六类热泵空调装置、七类热泵热水装置、四 类热泵干燥装置的流程及其特性,给出了十五种典型热泵装置的设计示例。
第五篇为热泵应用实例,主要包括热泵在民用、工业、农林、水产、交 通、能源等三十余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实例,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经济效 益与环境收益。
《热泵技术手册》基本涵盖了热泵设计和应用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可供 家用器具、商业服务、能源、化工、轻工、环境、建筑、农林水产等部门的 工程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 考资料。
**篇 设计基础资料
**章 热泵简介2
1.1 热泵特点及相关术语2
1.2 热泵原理及基本类型5
1.3 热泵**标准简介9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数据资料14
2.1 流体流动基本方程14
2.2 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公式14
2.3 沿程阻力系数计算公式17
2.4 局部阻力系数经验数据资料18
2.5 典型风道相关数据资料22
2.6 典型水管相关数据资料37
第3章 热力学基础数据资料38
3.1 常用热物性及单位换算38
3.2 热力学基本定律40
3.3 典型介质热力特性43
3.4 部分材料的常用热物性数据50
第4章 传热学基础数据资料56
4.1 传热方式及其计算公式56
4.2 传热过程及其计算公式63
4.3 换热器相关计算公式及数据66
第5章 热泵的驱动能源75
5.1 固体燃料75
5.2 液体燃料80
5.3 气体燃料85
5.4 热泵驱动能源的折算系数与环境负荷94
第6章 热泵的低温热源96
6.1 概述96
6.2 空气97
6.3 土壤111
6.4 地下水113
6.5 地表水116
6.6 海水118
6.7 城市污水123
第二篇 热泵材料
第7章 热泵工质126
7.1 热泵工质的要求及分类126
7.2 热泵工质的安全与环境特性130
7.3 热泵工质的基础物性135
7.4 典型热泵工质的特性140
7.5 热泵工质的选用与设计214
7.6 热泵工质的充注量216
第8章 热泵工质对溶液219
8.1 概述219
8.2 水溴化锂工质对的基本特性220
8.3 水溴化锂工质对溶液的热物性数据222
8.4 氨水工质对溶液的基本特性231
8.5 氨水工质对溶液的热物性数据232
第9章 载能介质236
9.1 概述236
9.2 盐类水溶液载能介质的热物性237
9.3 醇类水溶液载能介质的热物性239
9.4 导热油载能介质的热物性241
**0章 管路材料242
10.1 概述242
10.2 铜质管路242
10.3 钢质管路245
10.4 非金属材质管路258
10.5 复合材料管路264
第三篇 热泵部件
**1章 蒸气压缩式热泵部件269
11.1 压缩机269
11.2 冷凝器284
11.3 蒸发器312
11.4 节流部件337
11.5 辅助部件357
**2章 吸收式热泵部件365
12.1 氨�菜�吸收式热泵的基本系统构成365
12.2 氨�菜�吸收式热泵的部件366
12.3 水�蹭寤�锂吸收式热泵的基本系统构成382
12.4 水�蹭寤�锂吸收式热泵的部件382
**3章 喷射式热泵部件412
13.1 概述412
13.2 喷射器的工作参数及其计算公式413
13.3 喷射器的设计公式417
13.4 喷射器设计示例419
第四篇 热泵装置设计
**4章 基本热泵设计426
14.1 蒸气压缩式热泵426
14.2 吸收式热泵443
14.3 喷射式热泵458
**5章 热泵空调设计468
15.1 热泵空调基础数据资料468
15.2 热泵空调系统型式480
15.3 热泵空调设计步骤487
15.4 热泵空调设计示例487
**6章 热泵热水装置设计494
16.1 热泵热水基础数据资料494
16.2 热泵热水装置设计步骤498
16.3 典型热泵热水装置设计示例500
**7章 热泵干燥装置设计527
17.1 热泵干燥基础数据资料527
17.2 干燥器基础数据资料535
17.3 热泵干燥装置的型式541
17.4 典型热泵干燥装置设计示例546
第五篇 热泵应用实例
**8章 热泵在民用领域的应用567
18.1 热泵在家庭中的应用567
18.2 热泵在商业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571
**9章 热泵在工业领域的应用582
19.1 热泵在化工行业的应用582
19.2 热泵在氯碱行业的应用584
19.3 热泵在制药行业的应用585
19.4 热泵在制盐行业的应用587
19.5 热泵在造纸行业的应用588
19.6 热泵在纺织行业的应用589
19.7 热泵在橡胶行业的应用591
19.8 热泵在冶金行业的应用593
19.9 热泵在玻璃行业的应用593
第20章 热泵在农林水产领域的应用595
20.1 热泵在温室保温中的应用595
20.2 热泵在种子加工中的应用597
20.3 热泵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597
20.4 热泵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598
20.5 热泵在烟草加工中的应用599
20.6 热泵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601
20.7 热泵在果蔬菌菇粮食加工中的应用601
20.8 热泵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601
20.9 热泵在牛奶加工中的应用603
20.10 热泵在啤酒行业中的应用607
20.11 热泵在制糖行业中的应用607
20.12 热泵在制革行业中的应用608
第21章 热泵在交通领域的应用609
21.1 热泵在港口船运领域的应用609
21.2 热泵在汽车公路领域的应用612
21.3 热泵在客车铁路领域的应用614
第22章 热泵在能源资源领域的应用616
22.1 热泵在油田的应用616
22.2 热泵在沼气生产中的应用617
22.3 热泵在煤矿的应用618
22.4 热泵在电力行业的应用620
22.5 热泵在水厂的应用622
22.6 热泵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624
22.7 热泵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625
22.8 热泵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625
参考文献627
《热泵技术手册》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是一次关于未来能源解决方案的深度探索。它所展现的热泵技术,让我看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希望。我一直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希望找到能够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热泵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它如何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如空气、水源、地源)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书中关于热泵系统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的分析,让我对热泵的环保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对其关于智能控制和集成系统的章节着迷。书中描述了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热泵系统与智能家居、楼宇自控系统等进行联动,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和远程管理。这让我看到了未来智慧能源家庭的雏形,也对热泵技术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中的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热泵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比如在高温工业过程中的热回收,这让我意识到热泵的应用范围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广泛。这本书让我对热泵技术不再仅仅是“听说过”,而是有了“了解”和“认同”,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能源的未来。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热泵技术手册》之前,对热泵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供暖方式。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走进热泵的世界。书中对于热泵工作原理的阐述,没有用晦涩难懂的科学语言,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吸收热量,转移热量”这个核心概念。例如,书中将热泵比作一个“搬运工”,在冬季,它从外界“搬运”热量到室内;在夏季,它又将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这种类比非常贴切,让我能够迅速掌握关键知识点。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非只是理论介绍,它还包含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地区家庭如何根据当地气候和能源价格选择最适合热泵系统的案例。比如,在一些冬季寒冷但夏季炎热的地区,如何权衡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的优劣。这些案例让我觉得,热泵技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切实地应用到我的生活中,为我节省能源开支,提升生活舒适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知识,让我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他/她不仅仅是想把技术知识传授给我,更是希望能够激发我对于热泵技术的兴趣和应用热情。《热泵技术手册》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像某些专业书籍那样,将所有内容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读者深入。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热泵的未来趋势”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现有技术层面,而是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比如超低温热泵、相变蓄能技术等。这些前瞻性的内容,让我看到了热泵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让我对未来的技术创新充满了期待。而且,书中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热泵设备制造商、科研机构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介绍,这让整个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饱满。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行业概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的介绍,这对于我理解热泵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有帮助。总之,《热泵技术手册》是一本集知识性、前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书籍,它不仅让我掌握了热泵技术的核心知识,更让我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热泵技术手册》在我心目中,堪称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指南。它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再到维护保养,几乎涵盖了热泵技术的所有重要环节。我之所以说它“百科全书”,是因为我发现书中不仅讲解了热泵的核心技术,还深入探讨了与热泵相关的各种配套系统和设计考量。例如,书中关于热泵系统与建筑围护结构、通风系统、水系统等如何协同工作的内容,就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热泵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如何将热泵技术“用好”,如何让它在实际项目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书中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热泵选型和设计的指导,也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在寒冷地区如何选择能够应对低温的空气源热泵,在夏季炎热地区如何优化水源热泵的效率,这些具体的问题,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参考依据。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热泵系统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的部分。以往我对热泵的认知仅停留在“能制冷制热”,对于它的运行状态、效率衰减等问题,缺乏了解。这本书通过介绍各种监测和分析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热泵的“健康状况”,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维护技巧。对于设备采购和安装商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必备的工具书;而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自家或企业热泵系统的用户,它也能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信息。这本书的全面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翻阅的“专家库”。
评分读完《热泵技术手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舒适生活”的理解。以前,我总觉得舒适生活就是要有好的家具、电器,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供暖和制冷系统,才是实现真正舒适生活的基石。书中将热泵技术与人体舒适度、室内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了紧密的结合,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好的热泵系统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均匀的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居住的舒适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热泵系统在不同季节如何协同工作的介绍。例如,在冬季,它不仅仅是提供热量,更是如何避免室内空气干燥;在夏季,它不仅仅是制冷,更是如何有效除湿。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看到了热泵技术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深远影响。而且,书中还探讨了热泵技术在降低噪音、减少能源浪费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提升生活舒适度的重要方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热泵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它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节能、舒适的居住环境。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项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它的“为什么”和“怎么做”。《热泵技术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回避热泵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挑战,而是坦诚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例如,书中关于热泵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性能衰减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克服这些问题,都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我之前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过关于热泵在冬季制热效果不佳的讨论,但这本书详细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合理的除霜策略、辅热装置的配合使用等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书中对于热泵系统安装和维护的指导,也非常详细和实用。它不仅仅是告诉读者“做什么”,更是告诉读者“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例如,在讲解管道连接和密封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操作步骤,还强调了其重要性,以及不当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对安装和维护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在与专业人员沟通时,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评分读完《热泵技术手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热泵技术离我生活有些遥远,似乎是工业领域或者专业工程师才会深入探讨的东西。然而,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技术原理娓娓道来。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公式和专业术语,而是从热泵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制冷剂如何通过相变来传递热量——开始讲起,让我这个对物理学不算精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类型热泵的介绍,比如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还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际案例,让我直观地了解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关于地源热泵的部分,书中描绘了如何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来实现高效的供暖和制冷,这让我对未来绿色建筑的潜力充满了期待。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还会适时地穿插一些关于热泵发展历史的小故事,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的技术堆砌。我曾一度对热泵的能效问题感到困惑,觉得它听起来很神奇,但究竟能省多少能源,我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本书用详实的数据和计算方法,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热泵可以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系统更节能,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能效比最高。对于想要了解热泵技术,又担心被专业术语吓退的读者来说,《热泵技术手册》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它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对热泵技术颇感兴趣的“小白”。
评分《热泵技术手册》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浅出的知识旅行。它以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将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热泵技术经济性分析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计算投资成本,而是全面地考虑了设备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能源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补贴等多种因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投资回报分析。这对于我这种想要投资热泵系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书中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热泵的经济性,以及与传统供暖方式的经济性差异,让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热泵系统的长期效益。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申请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信息,这进一步降低了热泵系统的入门门槛。我曾经对热泵的初始投资成本感到担忧,但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政策支持,热泵系统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选择。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观望者”变成了一个“考虑者”,甚至是一个“行动者”。
评分在我看来,《热泵技术手册》是一本真正“接地气”的技术书籍。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来讲解热泵技术。书中对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热泵的性能对比,让我对市面上的产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并没有推荐特定的品牌,而是从技术参数、能效标识、用户口碑等多个维度,来引导读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我曾经在购买热泵产品时,感到无从下手,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不知如何选择。这本书就像一个“参谋”,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判断标准。它鼓励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高配置或者低价格。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热泵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指南,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这对于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它让我能够对自己的热泵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出现小问题时,能够尝试自行解决,从而节省维修成本。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生活助手”。
评分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一直寻求能够提升项目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技术方案。《热泵技术手册》这本书,则是我在热泵领域发现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我尤其对其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深度分析印象深刻。书中对不同类型热泵在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到运行优化,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对老旧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当时我们考虑了多种方案,最终被书中关于地源热泵应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章节深深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场地评估、钻孔设计、管道铺设以及与现有暖通空调系统的整合,这些内容直接为我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此外,书中对于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如结霜、除霜、水质处理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策略。我尤其对其关于变频技术在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感到兴奋,书中解释了变频技术如何通过智能调节压缩机转速来优化能效,这对于我们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至关重要。总而言之,《热泵技术手册》是一本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专业书籍,它不仅帮助我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激发了我对热泵技术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