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pp测试实战(顶级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最佳实践)

移动App测试实战(顶级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最佳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鹏陈吉潘晓明 编
图书标签:
  • App测试
  • 移动测试
  • 软件测试
  • 质量保证
  • 测试实战
  • 互联网
  • 最佳实践
  • 自动化测试
  • 性能测试
  • 用户体验测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504962
商品编码:24936659530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移动App测试实战(**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佳实践)
  • 作者:邱鹏//陈吉//潘晓明
  • 定价:69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号:978711150496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07-01
  • 印刷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24

内容提要

邱鹏、陈吉、潘晓明编写的《移动App测试实战 (**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佳实践)》 由三位****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工程师联手打造 ,根据移动产品的特点,深入讲解了移动App测试的 *佳实践,从移动互联网产品测试的准备工作到产品 发布后的质量管理方法,涉及移动产品的整个研发流 程,介绍了产业界**互联网公司的实际经验,为提 升移动App质量、打造**产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有:**章介绍移动互联网产 品的常见研发流程,包含测试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测**例和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等。第2章详细介绍 自动化测试的高效方法。第3章重点介绍性能测试, 包括web前端、App端、后台服务器等性能测试。第4 章介绍专项测试,包括App兼容性测试、内存问题测 试和分析、流量和电量测试、弱网络和稳定性测试、 环境相关的测试等。第5章介绍一些辅助测试方法, 包括代码的静态扫描、代码覆盖率、接口mock方法以 及AoP测试方法等。第6章介绍发布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包括持续集成、发布环节的质量把控点、内测的利 与弊、灰度方法的技巧等。第7章介绍质量的度量和 推动,包括QA的角色作用,以及跨团队的质量推动方 法。第8章介绍产品发布之后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 交叉测试、操纵监控、问题收集与反馈的机制等。第 9章介绍软件测试和测试团队的建设。分析了测试团 队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各类型公司对测试的考量与设 计,对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团队和人员的发展进行了 探讨和展望。
    

作者简介

潘晓明,从事软件测试行业8年,在黑盒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和专项测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很早就开始参与移动App测试,在WebOS、An roid和iOS等平台上都有丰富的测试经验。曾就职于惠普和腾讯科技,目前效力于京东,负责测试工具的开发、iOS测试技术研究以及iOS的性能专项测试等。 陈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曾在微软**技术支持中心从事开发技术支持工作,对微软系开发技术底层有较深入的了解,擅长代码调试和疑难问题诊断。2013年以后先后加入易迅和京东无线部门从事软件测试开发工作,主攻And roid系统的测试,期间负责京东外网接口端对端的监控系统研发、测试工具开发、测试技术的探索和推广等工作。 邱鹏,蚂蚁金服**测试专家,负责电商系统的前后台及无线App测试,以及团队管理工作。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曾担任京东无线测试部负责人、腾讯**测试工程师、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技术经理,完整参与了多个大型企业级安全产品的测试工作。在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测试整体技术规划以及团队管理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 产品功能测试概述
1.1 互联网产品常见的研发流程
1.2 测**例设计和评审
1.3 测试进度管理
1.3.1 测试进度报告
1.3.2 测试完成报告
1.3.3 系统化的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功能测试自动化
2.1 轻量接口自动化测试
2.1.1 JMeter关于自动化方面的特性介绍
2.1.2 基于JMeter的轻量接口自动化实践
2.2 App UI层面的自动化
2.2.1 Android的UI自动化技术
2.2.2 iOS的UI自动化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性能测试
3.1 Web前端性能测试
3.1.1 HTTP性能相关的技术要点
3.1.2 Web前端性能测试方法
3.2 App端性能测试
3.2.1 Android内存问题分析
3.2.2 iOS内存问题分析
3.2.3 App内嵌Web组件的性能分析
3.3 后台服务性能测试
3.3.1 压力场景的建模
3.3.2 测试工具
3.3.3 测试数据的收集
3.3.4 分析和报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专 项 测 试
4.1 兼容性测试
4.1.1 兼容性测试的准备和手工测试
4.1.2 基于UI自动化脚本的云测试方案
4.2 流量测试
4.2.1 Android App特有的流量测试方法
4.2.2 iOS App特有的流量测试方法
4.2.3 通用的流量测试方法
4.2.4 常见的流量节省方法
4.3 电量测试
4.3.1 Android电量测试方法
4.3.2 iOS电量测试方法
4.4 弱网络测试
4.4.1 借助手机自带的网络状况模拟工具
4.4.2 基于代理的弱网络的模拟
4.5 稳定性测试
4.5.1 基于Monkey的稳定性测试
4.5.2 Android 的
4.5.3 基于模糊测试思路的稳定性测试方法探索
4.6 安全测试
4.6.1 安装包测试
4.6.2 敏感信息测试
4.6.3 软键盘劫持
4.6.4 账户安全
4.6.5 数据通信安全
4.6.6 组件安全测试
4.6.7 服务端接口测试
4.7 环境相关的测试
4.7.1 干扰测试
4.7.2 权限测试
4.7.3 边界情况
4.7.4 Android定位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辅助测试方法
5.1 代码静态扫描
5.1.1 针对Android的静态代码扫描
5.1.2 针对iOS的静态代码扫描和分析
5.2 代码覆盖率分析
5.2.1 Android代码覆盖率技术方案
5.2.2 iOS代码覆盖率技术方案
5.2.3 代码覆盖率的应用实践
5.3 接口Mock方法
5.3.1 常见的接口异常模拟方法
5.3.2 使用Fiddler作为Mock
5.3.3 基于FiddlerCore二次开发的Mock工具
5.4 AOP测试方法
5.4.1 Android AOP测试实践
5.4.2 iOS AOP测试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布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6.1 持续集成
6.1.1 持续集成简介
6.1.2 持续集成实践
6.2 发布环节的质量把控
6.2.1 后台服务的发布
6.2.2 App的发布
6.3 内测
6.3.1 内测的范围
6.3.2 内测的实施
6.4 灰度
6.4.1 Android App的灰度方法
6.4.2 iOS App的灰度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质量的度量和推动
7.1 质量的度量和推动概念
7.1.1 质量数据的度量
7.1.2 质量推动的活动
7.2 QA的角色
7.3 跨团队的质量推动
7.3.1 开发自测
7.3.2 设计走查
7.3.3 产品走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发布之后的质量管理
8.1 发布后的交叉测试
8.2 线上监控
8.2.1 监控类型介绍
8.2.2 接口自动化监控
8.3 外部用户问题反馈的收集和跟进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关于软件测试和测试团队
9.1 测试是否必需
9.2 专职测试人员的价值
9.3 测试团队和发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精益高效: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质量保障之道》 在这飞速迭代、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一款成功的移动App不仅需要创新的想法和精美的设计,更离不开稳定可靠的质量作为基石。本书并非市面上泛泛而谈的理论指导,而是深入互联网一线,提炼出产品从概念孕育到用户触达,再到持续优化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与实操智慧。我们拒绝空洞的概念堆砌,聚焦于那些能够切实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最终带来卓越用户体验的“硬核”实践。 本书将带领您走进真实的互联网研发场景,层层剥开移动App质量保障的神秘面纱。我们将首先从产品规划与需求分析阶段入手,探讨如何从源头扼住质量的咽喉。这不仅仅是编写几条需求文档,而是如何与产品、设计团队紧密协作,理解业务目标,将需求转化为清晰、可测试的规范。我们会深入讲解需求评审的有效方法,如何发现隐藏的歧义、漏洞和潜在的风险点,确保每一个需求都能经受住逻辑和实现层面的初步检验。这包括对用户故事的深度挖掘,对边界条件的细致考量,以及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需求跟踪与管理体系,确保需求在后续的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不发生漂移。 接着,我们将聚焦于设计与架构阶段的质量前置。优秀的设计不仅在于视觉美感,更在于其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本书将探讨如何与UI/UX设计师协作,识别设计中的易用性问题、性能瓶颈和安全隐患。在技术架构层面,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的自动化测试和性能优化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会讨论微服务架构下的测试策略,容器化部署对测试流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设计模式来规避常见的bug。 本书的核心内容将围绕高效的测试策略与执行展开。我们将从不同的测试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功能测试:超越简单的“点点点”,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高覆盖率、高效率的功能测试用例。从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到错误推断,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用例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将这些用例转化为自动化测试脚本,并通过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水线实现自动化回归,大幅缩短测试周期,提升回归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将分享不同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选型考量、脚本编写的最佳实践、以及如何构建稳定、可维护的自动化测试体系。 性能测试:在用户对App响应速度越来越敏感的今天,性能是决定用户留存率的关键因素。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包括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容量规划。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讲解如何根据App的业务场景设计有针对性的性能测试脚本,如何分析性能测试报告,找出性能瓶颈,并提供可行的优化建议。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App性能的各个环节,从客户端的渲染效率、内存管理,到服务器端的接口响应时间、数据库查询效率,再到网络传输的延迟,做到全方位的性能把控。 安全测试:在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日益严峻的背景下,App的安全防护已是重中之重。本书将介绍移动App常见的安全风险,如数据存储安全、API接口安全、用户认证授权安全、注入攻击等,并提供系统的安全测试方法和工具。我们将讲解如何进行渗透测试、漏洞扫描,以及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就融入安全考虑,构建“安全左移”的理念。 兼容性测试:面对琳琅满目的移动设备和操作系统版本,确保App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良好运行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兼容性测试策略,包括真机测试、模拟器测试、云测平台的利用,以及如何根据用户画像和市场调研来确定优先覆盖的设备和系统版本。我们将分享自动化兼容性测试的实践经验,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测试设备库。 用户体验测试:优秀的App不仅功能完善,更要带给用户愉悦的使用体验。本书将探讨如何从用户视角出发,进行深入的用户体验测试。这包括可用性测试、用户满意度调研,以及如何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将其转化为产品改进的动力。我们将分享用户场景模拟、用户画像构建等方法,帮助测试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发现影响用户体验的潜在问题。 本书还将强调自动化与智能化在测试中的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测试体系,不仅仅是编写脚本,更是通过数据驱动、AI辅助等技术,让测试变得更加聪明、高效。这包括: 测试数据管理:如何高效、安全地生成和管理大量的测试数据,以覆盖各种复杂的场景,同时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 测试用例的智能生成与优化:探索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根据历史缺陷数据、代码变更情况等,智能推荐测试用例,或者对现有测试用例进行优化,提高测试效率。 缺陷预测与根因分析: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模型,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缺陷的模块,并辅助开发团队进行快速的根因定位,缩短修复周期。 智能化监控与告警:在App上线后,如何通过智能化的监控手段,实时感知App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或异常,并触发告警,将问题扼杀在用户感知之前。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团队协作。质量并非测试团队的专属责任,而是整个研发团队的共同目标。我们将分享如何建立跨职能的质量保障文化,如何促进开发、测试、产品、运维等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构建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我们将探讨敏捷开发模式下测试人员的角色演变,以及如何在DevOps流程中实现质量的无缝集成。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不仅仅提供方法论,更着重于实战案例的分享与剖析。我们将结合大量来自顶级互联网企业的真实项目经验,详细解读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是如何思考、决策和实施的。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类型的App(如电商、社交、工具类),以及在不同阶段遇到的挑战,为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宝贵的教训。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成功实践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如何为产品带来切实的价值。 最后,本书还将展望未来移动App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新兴技术(如AI、大数据)如何进一步赋能质量保障,以及未来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本书旨在成为一本指引您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中,构建卓越移动App质量保障体系的权威指南,帮助您和您的团队,以精益高效的姿态,应对挑战,赢得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了一幅画面:一群经验丰富的测试工程师,将他们在攻克一个个棘手难题、交付高质量App过程中提炼出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作为一名初入移动App测试领域的新人,我深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缺乏的就是实际操作的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题目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告诉我哪里可以找到那些经过市场检验、被业界巨头验证过的“秘籍”。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移动App(比如社交、电商、游戏等)的特有测试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在App上线前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和兼容性测试,以避免出现影响用户体验的重大事故。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又是如何被一步步解决的。如果书中还能提及一些新兴的测试技术,比如AI在测试中的应用,或者一些创新的测试方法论,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惊喜,能够让我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移动App测试实战”给我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感觉,而“顶级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最佳实践”则像是为这本书注入了高价值的基因。我一直在思考,在大厂里,他们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推出高质量的App的?是什么样的测试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支撑了他们的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秘密”。比如,在App功能迭代非常快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测试的覆盖率和深度?在面临各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兼容性测试?在面对海量用户数据和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和防护?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性能优化测试、稳定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的实操指南,以及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日志分析、埋点数据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测试团队的组织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测试文化塑造的经验分享,那就更完美了,因为我知道,一个优秀的测试团队,是保障App质量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移动App测试实战”表明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再加上“顶级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最佳实践”,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绝对是宝藏级别的。我一直觉得,真正厉害的测试,不是简单地找出Bug,而是能够通过前瞻性的测试,预防Bug的产生,并且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质量。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些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里,他们是如何构建他们的测试团队的?测试工程师是如何与产品、开发、运营等部门紧密协作,共同为用户提供优质体验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和应用、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如何进行灰度发布和A/B测试等方面的经验。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质量提升最佳实践”的部分,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一些能够颠覆我现有认知的测试理念和方法,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我所在的团队和产品带来真正的价值。

评分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第一反应是“终于有这样一本干货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软件测试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基础概念的层面,或者是一些比较通用性的讲解,对于移动App这个细分领域,尤其是在顶级互联网公司环境下如何进行测试和质量提升,确实缺乏深入且系统的指导。我所在的团队正在积极寻求提升App质量的途径,尤其是在用户量逐渐增加,功能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App的稳定性、流畅性和安全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设计更有效的回归测试策略,如何处理大量的用户反馈和Bug报告,以及如何构建一个从需求评审到上线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流程。对于“最佳实践”这部分,我更是充满了期待,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不为人知的“窍门”,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直接学习那些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能够显著提升App质量的方法。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务实,"移动App测试实战"直接点明了主题,而"顶级互联网企业软件测试和质量提升最佳实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业界顶尖秘密的窗口。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我们团队的测试流程做得更规范、更高效,尤其是面对移动App这个快速迭代且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领域,传统的一些测试方法似乎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测试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陈旧,很难跟上实际工作的节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真正从实践出发,提供一套可落地、可借鉴的框架,包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定有效的测试策略,如何利用自动化工具提升效率,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持续优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质量提升最佳实践”这几个字,让我对书中关于如何发现潜在风险、如何与开发团队有效沟通、以及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改进产品质量的部分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比如如何设计更全面的测试用例,如何进行性能和安全测试,以及如何在敏捷开发模式下更好地融入测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