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券拍下减】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1-5卷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全套 工业技术

【领券拍下减】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1-5卷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全套 工业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大先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工程
  • 工业技术
  • 成大先
  • 机械设计手册
  • 第六版
  • 工程技术
  • 参考书
  • 工具书
  • 设计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耀阳开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048200232
商品编码:25003220549
包装:精装
开本:16
页数:8385
套装数量:5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机械设计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

?畅销130万套!实用 内容齐* 简明便查。

?这是一部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历时四十载,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贡献手册本身。

?这是一部引起轰动的工具书,1969年的*一版是新中国一部大型机械设计工具书。目前修订至第五版,受到无数机械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称颂。

?这是一部四十年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图书,很多读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面世,仍然爱不释手,因为它是一生事业中亲密、忠诚的伙伴。这更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事业,从*一版开始,作者和编辑们就四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把它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


内容简介

"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总结前五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及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四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内容取舍和编排体系;强调准确性,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标准、规范和其他**资料,设计方法、公式、参数选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设计举例来自工程实践;反映先进性,增加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新的标准、规范,广泛收集了具有先进水平并实现标准化的新产品;突出了实用、便查的特点。《机械设计手册》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主编成大先,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机械设计手册》的编审者,大都来自于设计、生产、教育和科研*一线,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几十年来,他们怀着为国家、为社会、为我国机械设计事业作贡献的坚定信念,与化工出版社密切合作,使手册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内容丰富,从基础到设计,没点真材实料够你喝一壶的,从庞大的信息量筛选出值得拥有的特别难得,外表面设计精致,绿色小清新,哈哈,用料扎实,字迹清晰,查找数据非常方便,同样特别的适合收藏用途,你值得拥有……

——读者 问索为闻

拿到设计手册了,工程师们真是爱不释手啊,非常开心,宝贝纸张不错,印刷可以,内容也很*面丰富,超值。

——读者wangf

从到单位上班的*一天,就开始与它相伴,做设计时,经常要翻阅,查找需要的数据,公式,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但是仍然习惯用这个版本的。

——读者 keer2000

书很好,机械设计手册是所有做结构人的必备之物啊!

——读者 生命光辉

此手册虽为‘化工版’,但在机械行业的大多数工程师还是喜欢这一版本的手册,其知识更新快,数据*,查询方便,不可多得!!

——读者 gjf66

机械行业必备“圣经”,行业经典用书,化工版注重实用性、价格更便宜,别的机械我不知道,这也是矿山机械行业必备。

——读者 leyiuyuan

这是一部机械设计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内容*面,印刷质量不错,值得购买。

——读者chens

经典的手册之一。为单位买的。实用、超赞,印刷和包装质量很好!

——读者蜗牛son

帮爸爸买的,质量很好,书很实用。他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这套用顺手了,习惯了。

——读者孤独飘一

这么经典的书,说实话没想到会这么便宜,纸质摸着手感特别舒服。

——读者bbipp

到了以后,拆开看了,书的质量很好。总体感觉:具有的书,内容还是不错的,值得购买!

——读者fdgvc


目录

第一卷目录:

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

第1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1-3

第2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

第3章锻造、冲压和拉深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1-233

第4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1-268

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1-427

第6章热处理1-455

第7章表面技术1-538

第8章装配工艺性1-668

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

第10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

第11章符号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

第12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

第13章机械设计的巧(新)例与错例

第14章介绍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新微分算子法研究机械振动


第2篇机械制图、极限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

第1章机械制图2-3

第2章极限与配合2-97

第3章几何公差2-173

第4章表面结构2-233

第5章孔间距偏差2-269

第6章产品标注实例2-277


第3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

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47

第3章非金属材料3-367

第4章其他材料及制品3-462


第4篇机构

第1章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4-3

第2章基本机构的设计4-52

第3章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4-173

第4章机构参考图例4-196


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

第1章机械结构设计概念5-3

第2章提高强度、刚度和延长疲劳寿命的设计准则5-19

第3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准则5-40

第4章提高抗腐蚀性的结构设计5-43

第5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准则5-48

第6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准则5-56

第7章避免或减少对人损害的结构设计准则5-88

第8章绿色设计5-95


第二卷目录:

第6篇连接与紧固

第1章螺纹及螺纹连接6-3

第2章铆钉连接6-193

第3章销、键和花键连接6-216

第4章过盈连接6-279

第5章胀紧连接和型面连接6-302

第6章锚固连接6-319

第7章粘接6-347

参考文献6-358


第7篇轴及其连接

第1章轴、曲轴和软轴7-3

第2章联轴器7-55

第3章离合器7-233

第4章制动器7-362

参考文献7-453


第8篇轴承

第1章滑动轴承8-3

第2章滚动轴承8-200

第3章直线运动滚动功能部件8-504


第9篇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

第1章起重机械零部件9-3

第2章输送机零部件9-137


第10篇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

第1章操作件及小五金10-3

第2章管件10-36


第三卷目录:

第11篇润滑与密封

第1章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11-3

第2章稀油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11-143

第3章润滑剂11-171

第4章密封11-252

第5章密封件11-360


第12篇弹簧

第1章弹簧的类型、性能与应用12-3

第2章圆柱螺旋弹簧12-8

第3章截锥螺旋弹簧12-56

第4章蜗卷螺旋弹簧12-62

第5章多股螺旋弹簧12-69

第6章碟形弹簧12-76

第7章开槽碟形弹簧12-90

第8章膜片碟簧12-95

第9章环形弹簧12-99

第10章片弹簧12-104

第11章板弹簧12-110

第12章发条弹簧12-129

第13章游丝12-138

第14章扭杆弹簧12-144

第15章弹簧的特殊处理及热处理12-151

第16章橡胶弹簧12-163

第17章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简称复合弹簧)12-175

第18章空气弹簧12-180

第19章膜片12-189

第20章波纹管12-201

第21章压力弹簧管12-215


第13篇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

第1章螺旋传动13-3

第2章摩擦轮传动13-60


第14篇带、链传动

第1章带传动14-3

第2章链传动14-98


第15篇齿轮传动

第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15-12

第2章圆弧圆柱齿轮传动15-228

第3章锥齿轮传动15-268

第4章蜗杆传动15-355

第5章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15-455

第6章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15-525

第7章销齿传动15-578

第8章活齿传动15-589

第9章点线啮合圆柱齿轮传动15-605

第10章塑料齿轮15-620

参考文献15-697


第四卷目录:

第16篇多点啮合柔性传动

第1章概述16-3

第2章悬挂安装结构16-12

第3章悬挂装置的设计计算16-19

第4章柔性支承的结构型式和设计计算16-31

第5章专业技术特点16-42

第6章整体结构的技术性能、尺寸系列和选型方法16-53

第7章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动力学计算16-71

第7章附录16-89

参考文献16-92


第17篇减速器、变速器

第1章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及设计举例17-3

第2章标准减速器及产品17-65

第3章机械无级变速器及产品17-394

参考文献17-434


第18篇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

第1章常用电机18-3

第2章常用电器18-204

第3章电动、液压推杆与升降机18-282

参考文献18-326


第19篇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

第1章概述19-5

第2章机械振动的基础资料19-10

第3章线性振动19-33

第4章非线性振动与随机振动19-55

第5章振动的控制19-77

第6章机械振动的利用19-138

第7章机械振动测量技术19-197

第8章轴和轴系的临界转速19-213

参考文献19-236


第20篇机架设计

第1章机架结构概论20-5

第2章机架设计的一般规定20-38

第3章梁的设计与计算20-62

第4章柱和立架的设计与计算20-91

第5章桁架的设计与计算20-116

第6章框架的设计与计算20-144

第7章其他形式的机架20-170


第五卷目录:

第21篇液压传动

第1章基础标准及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21-3

第2章液压系统设计21-25

第3章液压基本回路21-57

第4章液压工作介质21-99

第5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1-122

第6章液压缸21-281

第7章液压控制阀21-390

第8章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21-591

第9章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21-778


第22篇液压控制

第1章控制理论基础22-3

第2章液压控制概述22-54

第3章液压控制元件、液压动力元件、伺服阀22-59

第4章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22-106

第5章电液比例系统的设计计算22-173

第6章伺服阀、比例阀及伺服缸主要产品简介22-256


第23篇气压传动

第1章基础理论23-3

第2章压缩空气站、管道网络及产品23-31

第3章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23-57

第4章气动执行元件及产品23-82

第5章方向控制阀、流体阀、流量控制阀及阀岛23-239

第6章电?气比例/伺服系统及产品23-332

第7章真空元件23-367

第8章传感器23-386

第9章气动辅件23-422

第10章气动技术节能23-460

第11章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23-471

第12章气动系统23-503

第13章气动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23-535

第14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23-565


精彩书摘

内容丰富,从基础到设计,没点真材实料够你喝一壶的,从庞大的信息量筛选出值得拥有的特别难得,外表面设计精致,绿色小清新,哈哈,用料扎实,字迹清晰,查找数据非常方便,同样特别的适合收藏用途,你值得拥有……

——读者 问索为闻

拿到设计手册了,工程师们真是爱不释手啊,非常开心,宝贝纸张不错,印刷可以,内容也很全面丰富,超值。

——读者wangf

从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与它相伴,做设计时,经常要翻阅,查找需要的数据,公式,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但是仍然习惯用这个版本的。

——读者 keer2000

书很好,机械设计手册是所有做结构人的必备之物啊!

——读者 生命光辉

此手册虽为‘化工版’,但在机械行业的大多数工程师还是喜欢这一版本的手册,其知识更新快,数据全,查询方便,不可多得!!

——读者 gjf66


精工细作,科技之源——现代机械工程设计宝典 在瞬息万变的工业浪潮中,创新与效率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而这一切的源头,则离不开扎实可靠的工程技术知识。在机械工程领域,一套权威、详尽、实用的设计手册,不仅是工程师的案头必备,更是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卓越制造的智慧结晶。本书系,便是这样一部汇集了数十年行业智慧与工程经验的集大成之作,它将带领您穿越纷繁的机械设计世界,抵达精密、高效、可靠的彼岸。 卷一:基础理论与工程材料——构筑坚实的设计基石 机械设计的起点,是对力学、材料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本书卷一,犹如建筑的基石,为您的设计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从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剖析各种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分析,帮助您准确预测构件在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从静态载荷到动态冲击,从简单杆件到复杂曲面,您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为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材料是构成机械零件的血肉。本书卷一将为您系统介绍各类工程材料的特性、应用及选用原则。无论是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还是耐腐蚀、轻质的铝合金,亦或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您都将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加工工艺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我们将详细阐述各种材料的标准、牌号、热处理工艺及其对设计的影响,助您在材料的选择上游刃有余,实现性能与成本的最优平衡。此外,本书还将涵盖材料的失效分析,让您在设计之初便能规避潜在的风险,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卷二:连接与紧固件——精密协作的幕后英雄 机械的整体性,离不开各零部件之间的精确连接。卷二将聚焦于机械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连接与紧固技术,让您深入了解那些看似普通却承担着巨大责任的“幕后英雄”。从最基础的螺纹连接,到复杂的焊接、铆接、粘接,本书都将进行详尽的解析。 对于螺纹连接,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种螺纹的类型、规格、精度以及连接强度计算。您将学习如何根据载荷、环境和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螺纹标准、材料和紧固件,并掌握预紧力的确定方法,确保连接的牢固与持久。对于焊接,本书将涵盖各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工艺参数、适用范围以及焊缝的强度计算与设计,帮助您实现可靠、高效的连接。铆接、粘接等连接方式也将得到详细介绍,让您在面对不同应用场景时,能够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此外,本书卷二还将深入研究各种连接件的性能参数、疲劳寿命以及失效模式,并提供详尽的设计图例和计算实例,帮助您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掌握应用技巧,避免设计偏差。 卷三:轴、轴套与联接件——传递动力与协调运动的枢纽 机械设备的运行,离不开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卷三将聚焦于机械传动系统中核心部件——轴、轴套与联接件的设计。您将在这里找到关于如何设计能够承受复杂载荷、保证精确运转的传动轴的详尽指导。 本书将从轴的强度计算、刚度校核、疲劳强度分析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轴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您将学习如何根据轴的受力情况、转速、材料特性以及应力集中因素,合理确定轴的直径、截面形状,并对轴进行关键部位的设计,如键槽、轴肩、轴承安装面等。我们将提供丰富的计算公式和图表,助您准确评估轴的安全性。 轴套作为轴承的配合件,其设计也至关重要。本书将深入探讨轴套的材料选择、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配合公差,确保轴承的良好运行和长寿命。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联接件,如键、花键、销等的设计,它们在传递扭矩、定位轴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您将学习各种联接件的受力分析、强度校核以及选择标准,确保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卷四:齿轮、带传动与链传动——高效能量转换的奥秘 机械动力与运动的有效传递,离不开各种传动装置。卷四将为您揭示齿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经典传动方式的奥秘。 在齿轮传动方面,本书将系统介绍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等各种齿轮的几何参数、啮合原理、强度计算与设计。您将深入了解齿轮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以及磨损和疲劳失效的防护措施。我们将提供详尽的齿轮设计指南,包括齿形设计、模数选择、齿宽确定以及承载能力计算,确保传动的高效性和耐久性。 对于带传动,本书将详细介绍三角带、平带、同步带等不同类型传动的结构、特点、选择原则以及张紧力、带轮设计、传动比计算等。您将学习如何根据传动功率、速度、中心距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带型和带长,并进行准确的传动比计算和载荷分配。 链传动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动力传递方式,本书也将对其进行深入解析。您将了解各种链条的类型、规格、强度计算、节距选择以及链轮设计、张紧装置等。我们将提供详尽的链传动设计指南,帮助您实现稳定、可靠的动力传递。 卷五:轴承、润滑与密封——保障机械顺畅运行的守护者 任何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行,都离不开关键的辅助部件——轴承、润滑和密封。卷五将为您提供关于这些“幕后功臣”的全面指南。 在轴承方面,本书将系统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对于滚动轴承,我们将详尽阐述各种类型轴承(如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的结构、特性、型号、额定寿命计算以及安装、维护要点。您将学会如何根据载荷、转速、精度要求以及工作环境,选择最适合的轴承类型和规格。对于滑动轴承,本书将介绍其结构、材料、润滑方式、承载能力计算以及设计注意事项。 润滑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本书将深入探讨润滑的基本原理、润滑剂的种类、性能特点、选用原则以及润滑方式(如油润滑、脂润滑、气体润滑等)的设计。您将了解不同工况下对润滑剂的要求,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润滑系统,确保机械部件获得充分的润滑。 密封技术则是防止介质泄漏、隔离外部污染的重要屏障。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密封结构和密封材料,如油封、O型圈、垫片、机械密封等。您将学习如何根据密封对象、工作压力、温度、介质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密封形式和材料,并掌握密封的设计和安装要求,确保机械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可靠性。 贯穿全书的实用价值 本书系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每一章节都配以大量的实例,涵盖了从基础零件到复杂总成的设计过程,让您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设计方法。丰富的图表、公式和标准数据,为您的实际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无论是资深工程师寻求技术突破,还是初入行者渴望系统学习,本书系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它将帮助您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精密的计算方法,熟悉先进的设计理念,最终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性能的机械产品设计。 这套精心编纂的机械设计手册,是您在机械工程领域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忠实伙伴。它将点亮您的设计思路,赋能您的工程实践,助力您在现代工业的浪潮中,铸就卓越,赢得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们这个行业对机械设计的精度、可靠性和材料性能的要求可以说是极其苛刻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设计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对设计参考资料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须是最前沿、最权威、最可靠的。我一直以来都将《机械设计手册》奉为圭臬,无论是前几个版本,还是这次的第六版。我对新版手册最期待的,是它在航空发动机相关的关键技术方面会有怎样的更新。例如,关于高温合金在涡轮叶片、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应用,手册中是否有更深入的力学分析、热应力计算以及疲劳寿命评估的指导?在材料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高温合金不断涌现,手册中是否对这些新材料的性能参数、加工工艺以及应用限制做了详细的更新?此外,在涉及到精密轴承、齿轮传动、以及航空密封技术方面,手册中是否提供了更新的设计准则和选型方法?我尤其关注的是,手册中是否能体现出一些在航空领域特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例如轻量化设计、减震降噪技术,以及对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设计等。我知道,一本涵盖如此广泛的机械设计知识的手册,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但恰恰是这种不断更新,才能体现其价值。我希望第六版能够继续保持其在航空工程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评分

作为一个在设计院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机械工程师,我见证了机械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CAD软件普及,到现在的三维建模、仿真分析,再到数字化孪生和AI辅助设计,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本《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行业的进步。我拿到书后,第一个翻看的就是关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部分。我记得我们早期设计时,材料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很多时候只能在几种成熟的材料里权衡。但现在,各种高性能合金、复合材料、甚至3D打印材料层出不穷,它们在性能、重量、成本等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特别想知道,手册中是如何系统地梳理和介绍这些新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设计考量的。另外,关于精密制造和加工技术,手册中的更新也至关重要。随着产品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加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我期待手册能够详细介绍诸如超精密加工、微纳加工、以及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并提供相应的计算和选型指导。我有一个年轻的同事,他刚毕业不久,对很多新概念都很感兴趣,但我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在知识更新上有些跟不上趟。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充电的机会。我希望能通过它,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当前最前沿的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从而为我们的项目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手册的编纂者们一定是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才能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如此系统化的梳理和更新。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市场营销人员,我的工作职责是了解市场需求,并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信息传递给客户。我并非直接的机械设计工程师,但我需要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更好地为我的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和解决方案。《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对我来说,是了解行业“风向标”的重要工具。我尤其关注的是,手册中哪些内容反映了当前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例如,关于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手册中是否有相应的更新和介绍?随着工业4.0的推进,智能化、自动化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册中是否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在智能制造领域,哪些机械设计要素是客户最关注的,哪些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另外,手册中对于不同行业的机械设计应用,是否有更细致的划分和介绍?例如,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能源设备等领域,机械设计又有其独特的挑战和侧重点。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加专业的市场分析师,为我的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老师,主要教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这两门核心课程。我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机械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具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性的优秀教材或参考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收藏了多个版本的《机械设计手册》,它们都在我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第六版的出版,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更新的机会。我特别想了解,手册中在讲解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时,是否引入了更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在讲解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时,是否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仿真分析工具的应用指导?在材料选择方面,手册中是否更新了更多关于新型工程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应用实例,以便于我引导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我一直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所以,我期待手册中能够包含更多高质量的工程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的。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机械设计领域,比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机械等,手册中是否有所涉及,并提供了相关的设计指导?我相信,一本优秀的机械设计手册,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未来的工程师。

评分

我是一名独立机械设计师,主要为一些初创公司和个人提供机械产品原型开发服务。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须对各种机械零部件的通用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因为我经常需要处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的设计需求,有时候甚至会接触到一些非常规的设计问题。我之前一直依赖于多本不同版本的机械设计手册,但总感觉不够系统,查找起来也很耗费时间。这次看到《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可能是我寻找已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我最看重的是它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比如,在涉及到一些非常用连接、密封、或者润滑方式的时候,我希望能有更详细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实例。手册中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机械设计,例如高温、低温、腐蚀性环境下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是否有更深入的阐述?我经常需要考虑成本控制,所以,在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上,我不仅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经济性。手册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材料和工艺的成本效益分析,或者一些经济高效的设计优化建议?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喜欢翻阅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我期待第六版中能够包含更多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可以学习到其他设计师是如何解决复杂问题的,从而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说实话,一本优秀的设计手册,对于我们这些独立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大大缩短我的学习和研发周期。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行业的退休工程师,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我对机械设计的热情从未减退。我一直喜欢阅读机械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能够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业知识的著作。《机械设计手册》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从前几个版本开始,我就收藏并仔细研读。这次第六版的出版,我自然不会错过。虽然我的工作已是过去式,但我仍然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机械设计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我特别想知道,第六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更新和补充?例如,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或者设计方法学方面,是否有重大的突破和革新?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很多设计都依赖于经验和图表,而现在,仿真分析技术已经非常普遍。手册中是否对这些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我特别好奇的是,一些在我的年代还没有普及的新型机械零部件,比如3D打印的结构件、柔性机器人关节等,在第六版中是如何描述和应用的?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让我重新认识当今的机械设计,了解工程师们现在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对我而言,阅读这本手册,就像是与时代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感受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师们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维修工程师,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诊断和修复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的故障。虽然我的工作更多是“实践出真知”,但一本好的参考手册,能够帮助我快速定位问题,了解设备的设计原理,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维修。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一本老版的《机械设计手册》,它在很多方面都帮了我大忙。但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多老手册里的内容已经不够用了。这次第六版的出版,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关注的是,手册中对于常见机械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是否有更系统和详细的介绍?例如,在轴承、齿轮、联轴器等关键部件出现异常时,手册中是否提供了更精确的故障分析方法和维修建议?另外,我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对于一些通用性很强的机械设计知识,手册中是否做了更全面的梳理?比如,关于各种密封形式的失效原因及修复方法,关于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时机,关于紧固件的选择和扭矩控制等。这些看似基础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往往是决定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我希望第六版能够在这些方面提供更详尽的信息,帮助我更好地完成维修工作。同时,我也想了解,手册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的设计方法,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维修工作方向非常重要。

评分

这本《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我可是盼了好久了!我是一名在一家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做技术支持的小工程师,平时的工作就是要跟各种图纸打交道,还要时不时地给车间工人解答一些技术上的疑问。说实话,很多时候,我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些很基础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有一次遇到一个轴承的选型问题, datasheet上的参数看了半天,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总想着有没有更权威、更系统化的参考资料。我之前用的是第四版,虽然也够用,但毕竟有些年头了,很多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念可能更新得不够及时。这次第六版一上市,我就立刻下单了。收到书的那一刻,那种厚重感和纸质的触感,就让我觉得物有所值。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通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一些熟悉的章节,就能感受到内容的更新和扩展。特别是关于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精密加工技术、以及一些符合现代工业发展趋势的设计方法,感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以前在看一些受力分析或者疲劳寿命计算的时候,总会觉得公式推导有点晦涩,但这次第六版在讲解的时候,貌似更加注重了直观性和工程实际应用,配了大量的图表和算例,这对于我们这些实操性很强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我尤其期待的是,书中对于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相关的机械设计部分会有怎样的更新。毕竟现在行业发展太快了,我们也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体系里。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我们机械工程师的“圣经”,有了它,心里就有了底气,面对再复杂的设计难题,也能从容应对。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经过严谨的编纂和审校的,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工程实用性,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而且,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照本宣科,而是更侧重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对于我们一线工程师来说,是最宝贵的。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一家专注于精密仪器制造的企业工作。我们公司的产品对精度和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每一次设计迭代都充满挑战。我之前一直在使用不同版本的《机械设计手册》,它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微机电系统(MEMS)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发现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参考资料已经开始显得有些滞后。这次第六版手册的问世,让我充满了期待。我最想知道的是,手册中是否在微纳机械设计、超精密加工、以及新型传动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新的阐述。例如,在设计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时,材料的选择、结构的优化、以及加工工艺的选择,都有其独特的考量。手册中是否提供了这方面的理论指导和设计案例?此外,对于光学精密仪器的机械设计,例如镜头组件的装配、光学平台的稳定性设计等,手册中是否有所涉及,并提供相关的设计方法和精度控制的建议?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机械设计手册,不仅仅是提供数据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我希望第六版能够引领我了解当前机械设计领域的最前沿动态,帮助我解决在精密仪器设计中遇到的难题。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专业的研究生,目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我的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学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机械设计方面的资料,以确保我的理论模型和仿真实验能够建立在坚实可靠的机械原理之上。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第四版的《机械设计手册》,它为我提供了很多基础的知识和参考。但是,随着我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对先进机械设计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设计新型机器人关节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轻量化、高强度,以及传动系统的精度和效率。这本第六版手册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手册中是如何更新和拓展关于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另外,对于高精度传动机构的设计,比如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第六版是否提供了更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失效分析以及优化建议?我特别关注的是,手册中是否会涉及一些与我研究领域相关的先进设计方法,比如仿生设计、拓扑优化等。这些方法对于创造出更轻巧、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机械结构至关重要。我知道,一本好的机械设计手册,不仅仅是提供公式和图表,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读者思考,启发新的设计思路。我希望这本第六版能够做到这一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