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数学大辞典(精)第二版 学数学手册工具书 含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组合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微分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等 | ||
| 定价 | 228.00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
| 开本 | 大16开 | |
| 作者 | 王元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1452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030533364 | |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数学大辞典,涵盖数理逻辑、数学基础、数论、代数学、代数几何、分析学、复分析、常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组合数学、图论、几何学、拓扑学、微分几何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控制论、信息论、密码学、运筹学等学科,以常用、基础和重要的名词术语为基本内容,提供简短扼要的定义或概念解释,并有适度展开。正文后附有数学发展历史纪要、人名译名对照表等附录, 并设有便于检索的外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版前言
凡例
一、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
1.1 模型论 1
1.2 证明论 15
1.3 集合论 20
1.4 递归论 41
1.5 数学基础 52
二、数论 58
2.1 初等数论 58
2.2 丢番图分析与数的几何 63
2.3 解析数论 68
2.4 代数数论 78
2.5 算法数论 91
三、代数学 100
3.1 域论 100
3.2 多项式 104
3.3 线性代数 108
3.4 型 124
3.5 模论 140
3.6 交换代数 147
3.7 环论 155
3.8 范畴论 174
3.9 同调代数 177
3.10 代数 K 理论 182
3.11 群论 188
3.12 代数群 221
3.13 拓扑群 242
3.14 李群 246
3.15 量子群 252
四、代数几何 260
4.1 一般理论 260
4.2 代数曲线 277
4.3 代数曲面 292
4.4 高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理论 297
4.5 阿贝尔簇 300
4.6 算术代数几何 304
4.7 霍奇理论 306
4.8 模空间理论 312
4.9 概形理论 316
五、分析学 328
5.1 分析学基础.实分析 328
5.2 测度论 360
5.3 可测函数与积分 364
5.4 积分变换 369
5.5 位势论 376
5.6 变分法 383
5.7 凸分析 389
5.8 分形 397
六、复分析 413
6.1 单复变函数论 413
6.2 多复变函数论 427
七、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445
7.1 常微分方程 445
7.2 动力系统 460
八、偏微分方程 473
8.1 偏微分方程基础 473
8.2 椭圆型方程 484
8.3 抛物型方程 502
8.4 双曲型方程 507
8.5 混合型方程 520
8.6 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 521
8.7 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 531
8.8 积分方程 542
九、泛函分析 549
9.1 空间和泛函 549
9.2 算子和谱 562
9.3 算子代数 573
9.4 非线性泛函分析 587
9.5 遍历理论 595
十、组合数学、组合设计与图论 602
10.1 组合数学 602
10.2 组合设计 643
10.3 图论 658
十一、拓扑学与几何学 689
11.1 一般拓扑学 689
11.2 代数拓扑学 703
11.3 微分流形 744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它在“精”和“大”之间迷失了方向。它试图涵盖太多的数学领域,从基础分析到高深的拓扑,结果却是样样通样样松。例如,其中关于“微分几何”的章节,内容深度可能只够研究生入门,但放在一本声称是“数学手册”的书里,与其他基础概念并置,显得非常突兀。读者在学习一个基础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后,紧接着可能就要面对李群的定义,这种跨度大到令人头晕目眩。如果想做一本全面的参考书,应该在不同层级设置明确的标记和索引,引导读者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阅读深度。这本书缺乏这种层级划分,使得初学者望而却步,而专业人士又觉得其深度不够,最终沦为一本定位模糊、价值不高的“占位符”读物。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确实显得很“精”,纸张厚实,印刷清晰,这在纸质书时代算是值得称赞的细节。但问题在于内容组织,如果一个工具书的目录结构不能有效引导读者快速定位所需知识点,那么再精美的装帧也只是空壳。我在查找一个关于概率论中“矩”的概念如何与生成函数联系起来的表述时,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不同章节之间跳转。这本书似乎是把不同数学分支的内容硬生生地拼接在一起,缺乏一条清晰的、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来串联起这些知识点。它更像是一份不同领域专家的笔记的集合,而不是一个统一编撰、逻辑严密的辞典。对于需要快速核对公式或查找某个特定术语的精确定义的人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混乱会严重拖慢效率,让人觉得心浮气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新版”感觉更像是对旧版内容的堆砌,缺乏对当代数学研究热点或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吸收。我注意到很多基础定理的证明方法和阐述角度都非常陈旧,甚至不如我多年前购买的某本大学教材来得直观。例如,在讨论离散数学中的图论部分时,对于诸如网络流、匹配理论等在计算机科学中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其介绍显得非常简略和过时,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定义层面,没有深入探讨算法和应用实例。这对于一个自诩为“第二版”的工具书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工具书的核心价值在于紧跟时代,提供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仅仅做知识的存档。
评分这本所谓的“数学大辞典(精)第二版”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实话,我本来是冲着“工具书”的名头来的,想着能系统梳理一下高中到本科初期的基础数学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定义和公式推导。结果呢?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偏向了更深奥的领域,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复杂的理论结构,对于一个只是想查阅一下微积分基本定理精确表述或者线性代数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实际应用场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我记得我翻到关于“黎曼积分”的那一页,期望看到的是清晰的极限定义和分点解析,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各种测度论的影子,各种函数空间上的范数讨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数学爱好者或非数学专业学生日常需要的范畴了。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写给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手册,而不是面向大众的“数学手册”。如果定位是“大辞典”,我期待的是广度而非过度深入的垂直性,这本的取舍明显失衡了,导致查阅体验非常碎片化和令人沮丧。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找到一本权威的、能够提供清晰概念梳理和适度例题的参考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总感觉知识点“悬空”的部分。比如,我一直对“向量空间”的几何直观理解不够深入,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些形象化的解释或者经典的几何例子来巩固理解。然而,这本书在介绍基础概念时,大量使用了高度抽象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过渡。它直接跳跃到了公理化的定义层面,仿佛读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集合论基础和数理逻辑训练。读起来像是在啃一块没有经过预处理的硬骨头,每翻过几页,都需要停下来,去查阅其他更基础的教材来理解它在说什么,这完全违背了“工具书”应该提供即时帮助的初衷。这种编写风格对于非数学科班出身的人士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让人怀疑其“包邮”背后的真正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