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三慧编著的《大学物理学》(第三版)下册,包括第4篇光学和第5篇量子物理。光学部分在讲了波动光学的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规律之后,也讲了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量子物理部分包括微观粒子的二象性、薛定谔方程(定态)、原子中的电子能态、分子的结构和能级、固体中电子的能态、量子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各部分内容均配置了适量的联系实际的例题和习题。除了基本内容外,还专题介绍了全息照相、光学信息处理、液晶、非线性光学、自由电子激光、多光子吸收、激光冷却、纳米科技等今日物理趣闻,以及几位科学家的传略。书末还列出了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录及其创新课题。本书基本内容讲解简明有序,扩展内容通俗易懂.初次接触这本书,它的外包装朴实无华,但内容却远超预期。在光学部分,我尤其对作者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系统性阐述印象深刻。他从最基础的相干性概念讲起,层层递进,详细介绍了杨氏双缝干复、迈克耳孙干涉仪以及各种衍射现象,如夫琅禾费衍射、菲涅尔衍射等。作者在讲解时,不仅给出了严谨的数学推导,还通过丰富的示意图和实际应用例子,使得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我对光的波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全息术原理的介绍,作者从衍射和干涉的叠加原理出发,清晰地解释了如何记录和重建物体信息,这让我大开眼界。转向量子物理部分,这本书在对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讲解上,堪称经典。作者不仅仅给出不确定性关系式,而是从算符的对易关系出发,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并深入探讨了其物理含义,以及它在测量过程中的体现。此外,对于氢原子能级结构,作者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给出了详尽的解析,并解释了量子数与能级及原子轨道形状的关系,这对于理解原子结构至关重要。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讲解的细致程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是一部真正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很朴素,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封面设计也谈不上有多么吸引人。然而,当我翻开它,开始阅读其中的内容时,才发现这“内在”的魅力远远超出了我对“外在”的任何预设。这本书在光学部分,对光的基本性质,比如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辩证统一,讲解得尤为透彻。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概念的罗列,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讲解惠更斯原理时,作者不仅仅是给出公式,而是详细描述了水波在通过狭缝时如何衍射,以及光波为何会发生干涉,并辅以清晰的示意图,让我这个对光学略显吃力的人,也能够逐渐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过程。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量子物理的部分,作者对薛定谔方程的引入和求解过程,展现了极高的严谨性。他没有回避数学上的复杂性,但又巧妙地通过物理图像的引导,让我能够理解方程的物理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符号游戏上。比如,在处理有限深势阱问题时,他一步步推导出束缚态能谱,并解释了能级量子化的必然性,这对于我建立对量子世界的直观认识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的深度和案例的丰富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优秀教材。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封面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甚至有些普通。但当我真正沉浸在书中的内容时,我才意识到,外在的包装远不如其内在的乾坤来得重要。在光学部分,作者对于偏振的讲解,可以说是让我眼前一亮。他不仅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角度解释了光的电磁波本质,还详细介绍了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的形成条件和性质,并用一系列关于偏振片和双折射材料的实验,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概念。特别是关于布儒斯特角的推导,作者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推导方法,一种基于菲涅尔方程,另一种则更为直观,这让我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对偏振现象的理解。然后,转到量子物理,这本书在对算符和本征值方程的讲解上,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功力。他并没有回避量子力学中的数学形式,而是将其与具体的物理量紧密联系,例如,通过对位置算符和动量算符的介绍,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易关系,清晰地阐释了不确定性原理的由来。对于量子隧穿效应,作者也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并用它来解释α衰变等现象,这让我对量子世界中的“不可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是一部非常扎实的专业书籍。
评分初次拿到这本书,感觉它像一位沉静的长者,不张扬,但蕴含着深厚的学识。在光学章节,我尤其欣赏其对光程差和相位差的讲解。作者非常细致地从几何光学过渡到波动光学,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机制。对于双缝干涉,作者不仅推导了明暗条纹的条件,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光源、不同缝宽、不同介质对干涉条纹的影响,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实际光学实验至关重要。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菲涅尔衍射的部分,作者通过积分法和惠更斯-菲涅尔原理,非常清晰地解释了衍射的产生,并对圆形孔和障碍物的衍射图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比我之前读过的其他教材更加直观和全面。而转向量子物理部分,这本书对待波函数和概率幅的处理,可谓是点睛之笔。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概率解释,而是从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出发,层层递进,解释了波函数为何代表了粒子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分布,以及它如何满足薛定谔方程。对于不确定性原理,作者也给出了严谨的数学推导,并结合实际例子,让我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奇妙和不可预测性。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想要深入理解量子力学基础的读者。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相关的书籍很多。但很快,它就用其扎实的内容征服了我。在光学章节,我特别赞赏作者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的讲解。他不仅从惠更斯原理出发,详细推导了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的条纹强度分布,还引入了更为高级的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我最喜欢的是,作者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比如CD光盘表面的衍射,让我得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对于巩固理解非常有帮助。而进入量子物理的章节,这本书更是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作者对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和测量原理的讲解,清晰且富有启发性。他通过对电子自旋的实验(如斯特恩-格拉赫实验)的解读,让我深刻理解了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质,以及测量过程对量子态的影响。此外,作者在介绍粒子在势阱中的运动时,对无限深势阱和有限深势阱的解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着重解释了能级量子化的物理意义,这对于建立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认识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讲解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是一本难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