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王邈力作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王邈力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邈 著
图书标签:
  • 行为心理学
  • 肢体语言
  • 心理分析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情绪识别
  • 非语言沟通
  • 性格分析
  • 心理学
  • 王邈力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三新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6875
商品编码:2569033257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

:39.80元

作者:王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222468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识谎研究先行者王邈力作
中国行为心理分析师培训指定参考教材

读心识谎,识人察心,见微知著
一眼看穿他人隐蔽心理秘密
看透人心,就没有搞不定的事
越早翻开本书,你离成功就越近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作者近十年来对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按照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被关注度为线索,从头到脚、从肢体动作到身形体貌、从语音语调到语言形式,,对肢体语言进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论述和解读。
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准确地了解他人、识别真伪,帮助你通过观察聆听他人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判断,对于从事商务谈判、企业管理、销售经营、侦察审判、心理咨询等读者群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录


序1 /3
序2 /5
前言 /7
导读 启动图式识谎技术的由来 /19
第 1 章
肢体语言分析理论溯源 /1
一、撩开肢体语言神秘的面纱 /2
二、探寻肢体语言的起源 /4
三、佛教造像肢体动作的意蕴 /6
四、解读的肢体语言 /9
五、动物也能解读人类的肢体语言 /10
六、肢体语言不说假话 /12
七、人类有三个大脑 /14
八、边缘系统的八种行为反应 /17
九、认识人类的精神结构 /21
十、人类潜意识的九大特点 /23
十一、研究肢体语言的两条捷径 /27
十二、肢体语言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 /29
十三、女性是天生的肢体语言分析师 /32
十四、肢体语言分析师的成长之路 /34
十五、憧憬肢体语言分析技术的未来 /35
第 2 章
揭开面具见人心 /37
一、认识情绪的生理机制 /38
二、表情是人心的面具 /40
三、识别八种基本面部表情 /41
四、微表情:见微知著的快捷方式 /57
五、碎表情:内心矛盾的集中体现 /60
六、杂表情:多种情绪的综合表达 /62
七、面部表情百态 /63
八、无敌的微笑 /64
九、用你的左眼看对方的右脸 /67
十、肢体语言分析师人格面具的训练 /70
第 3 章
观眼识人 /73
一、认识我们的眼睛 /74
二、从眼球转动读懂人心 /77
三、眼球转动的相关实验证据 /93
四、透过瞳孔看人心 /95
五、眼去眉来泄露天机 /99
六、眨动的眼睛会说话 /102
七、从视觉融合到视觉阻断 /104
八、观眼识人的秘诀 /106
第 4 章
探访“耳鼻喉科” /108
一、倾听耳朵中传来的心理信息 /109
二、用鼻子嗅出心理的味道 /111
三、抚摸颈部泄露谎言线索 /115
第 5 章
嘴巴没有说出来的秘密 /119
一、撅着嘴——在犹豫不决中思索 /120
二、紧闭嘴——内心存在难言之隐 /122
三、咬嘴唇——在压力状态下守住秘密 /123
四、手捂嘴——坚决要守口如瓶 /124
五、舔嘴唇——在焦虑中自我安慰 /126
六、咬牙齿——愤怒爆发前的征兆 /127
七、吮手指——未得到满足时的自我安慰 /129
八、打哈——对当前事物缺乏兴趣 /132
九、咽口水——隐瞒重要的信息 /134
十、吐舌头——拒绝、厌恶及紧张 /136
十一、看嘴识人的秘密 /139
第 6 章
“头头”是道 /141
一、点头——你的观点我赞同 /142
二、摇头——你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144
三、扭头——我对你所说没有兴趣 /146
四、低头——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147
五、仰头——是敬仰也是愤怒 /149
六、观头形然后识人性 /151
第 7 章
指尖上的秘密 /154
一、赞扬指——你真棒 /155
二、鄙视指——你真差劲 /157
三、指责指——你给我注意点儿 /157
四、双并指——可不能这样做呀 /159
五、麻花指——或许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160
六、手枪指——你这个家伙 /161
七、声明指——我郑重声明 /162
八、否定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163
九、侮辱指——去你的 /164
十、婚恋指——我已经名花有主了 /166
十一、爱情指——我爱你(们) /168
十二、OK 指——没问题 /169
十三、胜利指——必胜 /171
十四、五屈指——到我跟前来 /173
第 8 章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74
一、握手源自于欧洲 /175
二、中国式握手礼仪 /177
三、合作式——合作共赢 /178
四、单刀式——来者不善 /179
五、下压式——气势逼人 /180
六、下挫式——挫其锐气 /181
七、拽拉式——拉拢控制 /183
八、半握式——缺少诚意 /184
九、包裹式——完全掌控 /185
十、多指式——蔑视对方 /186
十一、缠臂式——深度合作 /187
十二、擒拿式——强行控制 /188
十三、欢迎式——热烈欢迎 /189
十四、恭敬式——毕恭毕敬 /190
十五、击掌式——合作默契 /193
十六、成功式——合作愉快 /194
十七、僵化式——缺少感情 /195
十八、抓腕式——轻度控制 /196
十九、抓肘式——深度控制 /197
二十、抓肩式——**控制 /198
二十一、关怀式——真心慰问 /201
二十二、握手中的左侧优势 /202
二十三、如何在握手中反败为胜 /204
第 9 章
手臂动作折射心理秘密 /208
一、折臂手——犹豫不决 /209
二、单抱臂——心存顾虑 /210
三、双抱臂——完全拒绝 /212
四、交叉手——自我安慰 /213
五、双吊臂——低头认错 /215
六、双摊手——无可奈何 /216
七、双推手——阻挡保护 /218
八、双飞臂——完全接纳 /219
九、双插手——漠然视之 /220
十、双背手——另有企图 /222
十一、双叉手——进攻与支撑 /224
十二、神奇的触碰 /226
十三、温暖的拥抱 /229
十四、距离是人际关系的标尺 /232
十五、耸肩的秘密 /236
第 10 章
心随“腿”动 /239
一、忠实可靠的“腿” /240
二、自在腿——我感觉舒服自然 /242
三、秋千腿——我感觉心情愉快 /243
四、交叉腿——我有点不能接受 /245
五、二郞腿——其实我并不喜欢你 /247
六、“4”字腿——我内心充满敌意 /248
七、胆怯腿——我真的有点害怕 /252
八、转向腿——我有事要先走一步 /254
九、冻结腿——这事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255
十、屏障腿——接近我没那么容易 /257
十一、领地腿——我需要拓展空间 /259
十二、斜交腿——我可能喜欢你了 /260
第 11 章
你听,他在说谎 /262
一、重新审视语音语调 /263
二、语音语调中隐藏的谎言线索 /266
三、从语言现象中洞察谎言线索 /273
后记  大胆猜测 小心求证 /284
参考文献 /287

作者介绍


王邈
早年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行为心理分析师,中国行为心理分析先行者。潜心理研究行为心理学十多年,曾在《中国军事教育》《社会心理科学》《中国健康心理学》等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三十多篇,著有《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破译肢体语言密码》等著作。先后应邀为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南宁、西安、温州、佛山等三十几个城市的军队、公安、高校、企业做专题心理学讲座百余场,深受大家欢迎。

文摘


序言



《行为密码:潜藏在肢体语言与心理活动中的真实自我》 揭示不为人知的沟通玄机,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人,无论他表面上如何言辞恳切,你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是否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格格不入,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意图?又或者,你渴望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探寻隐藏在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驱动? 在信息爆炸、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真正有效地沟通和深刻地理解他人,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然而,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语言,作为我们主要的交流工具,虽然承载着信息,却也容易被掩饰、扭曲,甚至被刻意利用。真正的想法、真实的情感,常常通过更隐秘、更原始的信号——肢体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悄然流露。 《行为密码:潜藏在肢体语言与心理活动中的真实自我》正是这样一本带领你穿越语言的迷雾,直抵人心真实图景的深度探索之作。它并非简单罗列各种肢体动作的含义,而是将行为心理学的精髓,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细节巧妙融合,构建起一套系统而易于掌握的解读体系。本书旨在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敏锐的观察者,一个更精准的沟通者,以及一个更深刻的自我探索者。 第一章:无声的语言——肢体语言的基石 本章将为你奠定理解肢体语言的基础。我们将从进化的角度,探讨为何人类会发展出如此丰富而复杂的非语言沟通系统。你将了解到,许多肢体语言并非后天习得,而是深植于我们的本能之中,承载着远古时期生存的智慧。 姿势的奥秘: 站姿、坐姿、身体的倾斜度,无不透露着一个人的自信、戒备、兴趣或疏离。我们将解析不同姿势所代表的心理状态,例如,身体前倾可能代表兴趣,而身体后仰则可能暗示着防御或不屑。 手势的语言: 从开放的摊手,到紧握的拳头,再到不停摆弄的双手,手势是情绪最直接的表达。我们将深入探讨手势的各种类型,分析它们与特定心理活动的关联,例如,当一个人在说谎时,双手可能会出现不自觉的摩擦或掩饰动作。 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微笑的真诚与虚伪,眉毛的扬起与紧锁,嘴唇的颤抖,这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往往比言语更能反映内心真实的情绪。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情绪下的面部肌群运动,以及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微表情”。 眼神的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绝非虚言。眼神的接触、闪避、瞳孔的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眼神所传递的吸引、拒绝、焦虑、自信等信号。 空间与距离的心理学: 我们与他人保持的距离,同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我们将探讨“个人空间”的理论,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空间使用的差异,以及在社交互动中,距离如何反映亲密关系、权力等级和心理舒适度。 第二章:言语背后的潜台词——非语言信息的深度挖掘 语言是沟通的载体,但非语言信息往往是其真正含义的注解。本章将引导你超越字面意义,去解读那些隐藏在言语之下的真实意图。 语调与语速的魔力: 同一句话,不同的语调和语速,可以传达截然相反的情感。我们将分析高昂、低沉、快速、缓慢的语调各自所代表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声音线索来判断说话者的情绪和真实想法。 沉默的艺术: 沉默并非总是空虚。有时,它比千言万语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将探讨不同情境下的沉默所蕴含的意义,例如,是思考、是回避、是愤怒,还是赞同? 语气的力量: 讽刺、怀疑、轻蔑、真诚……语气是传递情感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语气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避免因误解语气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身体的“共振”: 在交谈中,人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这被称为“镜像效应”。我们将探讨这种共振现象,以及它如何反映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沟通的顺畅度。 微动作的泄露: 说话时不经意的动作,如触摸鼻子、挠头、玩弄衣角等,往往是紧张、焦虑、不确定或掩饰的信号。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微动作,学习如何捕捉并解读它们。 第三章:洞察心理的利器——行为模式与性格解析 理解了肢体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我们便能更深入地触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本章将带领你运用行为观察,解析个体的性格特质和心理倾向。 习惯性动作与心理关联: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自觉的习惯性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与我们的性格、情绪和潜意识有关。例如,喜欢整理物品的人可能追求秩序和掌控感。 应对压力的信号: 在面对压力时,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我们将分析常见的压力信号,如咬指甲、频繁咳嗽、坐立不安等,并探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自信与自卑的行为体现: 一个人是否自信,往往可以通过其言行举止来判断。我们将对比自信与自卑者的典型行为,例如,自信者眼神坚定,说话流畅,而自卑者则可能眼神闪烁,说话含糊。 探索社交风格: 内向与外向、主动与被动,这些社交风格在行为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社交互动模式,来判断其社交倾向。 对冲突的回应方式: 面对冲突,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我们将解析回避型、对抗型、合作型等冲突应对模式,并通过行为迹象来识别它们。 第四章:职场与社交的生存法则 在复杂的职场和社交环境中,精准的行为解读能力能够让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章将为你提供实用的技巧,让你在日常互动中脱颖而出。 面试中的“读心术”: 如何通过观察面试官的肢体语言来判断他对你的印象?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现出最佳状态?我们将提供面试场景下的行为解读指南。 销售与谈判的博弈: 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心理防线,是销售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肢体语言,来判断其购买意愿和谈判底线。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懂得观察他人的信号,并给予恰当的回应,能够帮助你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身体语言来传递善意、表示认同和化解尴尬。 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 在社交和商业往来中,识别那些可能暗示欺骗、恶意或不诚信的行为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一些常见的“危险信号”,从而保护自己。 提升个人魅力与影响力: 通过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身体语言,你可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给他人留下深刻而积极的印象。 第五章:自我认知与内在的觉醒 行为心理学不仅是解读他人的工具,更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本章将引导你将目光转向内心,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深入了解真实的自我。 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经常出现的某些特定动作或反应?这些习惯性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和情绪模式? 觉察情绪的身体信号: 情绪常常通过身体来表达。我们将学习如何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从而更早地觉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绪。 识别并改变负面行为: 通过对自身行为的深入观察,我们可以识别出那些阻碍我们成长的负面行为模式,并学习如何有意识地去改变它们。 提升自我控制力: 了解行为与心理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冲动和反应,从而提升自我控制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追求真实的自我: 最终,本书希望帮助你跳出表象的束缚,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需求和渴望,从而活出更加真实、自信和充实的人生。 《行为密码:潜藏在肢体语言与心理活动中的真实自我》是一场关于洞察的旅程。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人,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理解你自己。告别猜测与误解,拥抱清晰与真诚,让行为的密码,为你的人生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一眼看穿”别人的人充满敬意,总觉得他们拥有某种神奇的能力。这本书的书名《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寻的那种“洞察力”的象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框架,让我能够有条理地去观察、去分析。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欺骗”的信号解读,以及如何识别谎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本身更难伪装。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探讨的“潜意识”与肢体语言的关系很感兴趣。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理性思考,而是受到潜意识的驱动。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潜意识的信号,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帮助我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我完善”的驱动。我时常感觉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似乎总是在“慢半拍”,别人传递的信息我总是要过了很久才能反应过来,有时候甚至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号。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能够大大提升我的“情商”,让我变得更加敏锐,更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关于“反侦察”的技巧,也就是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真实想法的情况下,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出我们想要的信息。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技能。而且,我对书中关于“情绪管理”与肢体语言之间联系的部分也颇感兴趣。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肢体语言却像一面镜子,会无声地暴露我们的内心状态。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方法,教我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姿态、表情来影响甚至管理自己的情绪,那将是一次颠覆性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都对“读人”这件事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往往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支撑。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长,虽然有眼睛,但缺乏罗盘和海图。《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的出现,仿佛给了我一副能够看透迷雾的望远镜。我迫切地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那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忽略的肢体动作,比如一个人在思考时习惯性地摸下巴,或者在紧张时搓手,这些细微的动作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心理信息?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是能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做”。例如,当我们观察到对方表现出某种肢体信号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反应,才能更好地沟通,甚至引导对话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从而建立更真诚、更有效的人际关系,让我在生活中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肢体语言解读”听起来就像一本“读心术”的入门指南,而“心理分析”则更让我觉得它触及了更深的层面。我个人一直以来都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机制非常着迷。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们会有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认知,让我看到那些我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在面试或者重要的社交场合,如何通过对他人肢体语言的细微观察,快速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又或者,当与人产生冲突时,如何通过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找到化解矛盾的关键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差异性和普遍性,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因为肢体语言的误读而产生尴尬。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认识世界、认识他人、甚至认识自己的一个全新视角。

评分

这本书我期待了很久,终于拿到手了!一直以来,我都对人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肢体语言特别好奇,总觉得那才是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市面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书也看过一些,但总觉得要么过于肤浅,要么过于学术化,难以消化。王邈老师的作品,光看名字就觉得会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佳作,尤其是“心理分析”这个词,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我识别几个简单的手势或者表情,而是能真正引导我理解这些信号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这些洞察力。比如,在商务谈判中,如何通过观察对方的微表情和姿势来判断其真实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避免因为误解对方的肢体语言而产生不必要的隔阂?我设想书中会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让我读起来既能学到东西,又不至于枯燥乏味。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练习方法,帮助我逐步提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真正做到“知人知面更知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