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 GB 50869 -2013 | ||
| 【著譯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編 | ||
| 【書號】1580242.139 | ||
| 【齣版日期】2014年2月 | 【印刷日期】2015年2月 | |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頁數】175 頁 |
| 【版次】1-2 | 【單位】每本 | |
本規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2013年第107號公告批準發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實施。其中9條為強製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CJJ 17-2004同時廢止。
1 總則
2 術語
3 填埋物入場技術要求
4 場址選擇
5 總體設計
6 地基處理與場地平整
7 垃圾壩與壩體穩定性
7 防滲與地下水導排
8 防洪與雨汙分流係統
9 滲瀝液收集與處理
10 填埋氣體導排與利用
11 填埋作業與管理
12 封場與堆體穩定性
13 輔助工程
14 環境保護與勞動衛生
15 工程施工及驗收
作為一名對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深信不疑的普通公民,我購買《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這本書,更多的是抱著一種學習和求證的態度。我一直認為,盡管我們提倡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但即便如此,總會有一部分垃圾需要被最終處理,而衛生填埋作為一種最後的兜底方案,其“衛生”二字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衛生填埋”與傳統的“垃圾填埋”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彆,以及在實際操作中,有哪些關鍵性的技術要求是必須滿足的。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如何通過科學的設計和管理,使得填埋過程不會對地下水、土壤和大氣造成汙染。例如,對於填埋的垃圾,是否有嚴格的分類和預處理要求?填埋過程中産生的有害氣體(如甲烷)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填埋場的使用年限是多久?使用結束後,又將如何進行有效的封場和長期的環境監測?這些問題,都直接關係到我們居住環境的長期安全和健康。我期待本書能夠提供具體、可操作的技術指南,幫助我們理解並支持這項看似“不光彩”,實則關乎民生的重要工作。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正如其名——《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初拿到手,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堆積如山的垃圾,以及那些默默付齣的環衛工人。我一直覺得,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高效的垃圾處理,而填埋作為一種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方法,其科學性與規範性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顯然就是對這一領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從我個人的生活體驗齣發,我經常會思考,我們每天丟棄的垃圾最終去瞭哪裏?它們是如何被處理的?特彆是那些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廚餘垃圾,亦或是電子廢棄物,它們對環境會産生怎樣的長期影響?這本書,我希望能從中找到答案,瞭解那些在地下進行的、看不見的“工程”。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填埋場選址、設計、運營和封場後的環境監測等方麵的詳細介紹。畢竟,填埋場的選址關乎居民的健康與安全,設計則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和環境效益,運營的規範性更是保障整個處理過程的關鍵。封場後的長期監測,更是對子孫後代負責任的錶現。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我對“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這個概念不再停留在模糊的認知,而是有瞭進一步深入瞭解的契機,也對我們日常的垃圾分類行為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對於我這樣對工程技術和環保法規都有一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的吸引力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一項基礎性城市建設的絕佳機會。我時常會想,那些在我們看來非常復雜的工程,是如何被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可執行的技術步驟的。這本書,我希望能從中找到對衛生填埋場選址的詳細論證標準,比如地質條件、水文地質、交通便利性以及與居民區的距離等方麵的要求。我同樣期待書中關於填埋層結構的優化設計,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填埋材料、如何進行壓實處理,以及如何分層填埋以提高填埋場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對於填埋過程中産生的滲濾液,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其分類收集、處理工藝的選擇原則,以及排放標準的詳細解讀。此外,書中關於填埋氣體的收集、處理和利用的章節,也可能揭示其潛在的能源化價值。我更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防滲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案例,例如新型復閤材料的應用,以及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和創新。
評分對於像我這樣對環境保護和城市規劃略有研究的讀者來說,一本關於《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的書,就像是打開瞭一個瞭解城市“幕後”運作的窗口。我經常會在新聞中看到關於填埋場滲濾液汙染、惡臭擾民等問題的報道,這讓我對填埋技術的科學性産生瞭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的科學依據和成熟的實踐經驗,來解答這些疑惑。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滲濾液的處理工藝,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控製填埋氣,以及如何進行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我非常關注現代填埋場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周圍環境的負麵影響。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國內外成功的衛生填埋場建設和運營的經驗,從中學習其創新之處和值得藉鑒的亮點。我對書中關於填埋場防滲係統的材料選擇、施工工藝以及質量控製方麵的內容特彆感興趣,畢竟這是保障填埋場安全運營的基石。此外,書中對填埋場填埋方式(如好氧填埋、厭氧填埋)的選擇、垃圾預處理的要求,以及如何優化填埋空間的利用率等技術細節的探討,也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從一個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著基本瞭解的讀者角度來看,《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個瞭解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我一直認為,一個城市能否高效、安全地處理其産生的海量生活垃圾,直接反映瞭其管理水平和對未來負責的態度。這本書,我希望能從中窺探到國傢在這一領域製定的最新標準和最先進的技術理念。我尤其好奇書中關於填埋場監測係統建設的論述,包括哪些關鍵的監測指標,以及如何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來提升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書中對填埋場工程的經濟性分析和技術經濟性比較,也希望能有所涉及,畢竟在有限的財政預算下,如何選擇最閤適、最經濟的技術方案,是決策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我希望書中能涵蓋一些關於填埋場運營成本、維護費用以及潛在環境風險的評估方法,這些信息對於理解填埋場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有著重要意義。此外,書中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解讀和引用,也將有助於我更全麵地理解這項工作的閤規性要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