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书籍
| 书名: | 【按需印刷】明明白白看年报投资者必读[按需印刷]|193442 | 
| 图书定价: | 35元 | 
| 图书作者: | 袁克成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0/4/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304333 | 
| 开本: | 16 | 
| 页数: | 276 | 
| 版次: | 3-1 | 
| 作者简介 | 
| 袁克成,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部记者、首席记者、部主任。现从事投资工作。 《上海证券报》的十年中,他近距离目睹了证券市场,特别是上市公司群体沧海桑田的变化,并用他的笔记录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基于多年来对上市公司发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按照读懂上市公司年报的三项技能的要求,对年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针对投资者对年报中的内容有疑虑、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论述。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的反馈以及新的股市动态,对全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使内容更完整、更符合投资者阅读年报的要求。 | 
| 目录 | 
推荐序一(张昕帆 中信建投副总经理) 推荐序二(程 峰 联合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第3版前言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第2版前言 鱼龙混杂淘宝时 第1版前言 股票也是商品 宏观篇 第1章 探马来报—年报业绩早知道2 第2章 无网不利—网络年报资源扫描8 第3章 庖丁解牛—年报正文概述14 第4章 遗珠之憾—年报摘要概述28 第5章 度身定做—创业板年报概述30 第6章 质量鉴定书—审计报告34 股东篇 第7章 闸门开启之后—限售时间表42 第8章 比比谁的“后台”硬—实际控制人49 董事会报告篇 第9章 避免人祸的发生—公司治理70 第10章 有财大家发—股权激励80 第11章 猜猜蛋糕怎么分—分红预案89 第12章 百分之十五是个槛—所得税98 重要事项篇 第13章 身不由己的好处—交叉持股104 第14章 亲兄弟如何明算账—关联交易113 第15章 警惕“连坐”风险—担保117 会计报表篇 第16章 领略年报的半壁江山—财务报告概述124 第17章 上市公司的“全景照”—资产负债表131 第18章 摸家底探虚实—资产类负债类会计科目142 第19章 好片子要从头看到尾—利润表163 第20章 “只认钱不认人”—现金流量表174 第21章 纸上谈兵—权益类会计科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83 财务指标篇 第22章 暴利从哪里来—产品毛利率194 第23章 优质商品的可靠保证—净资产收益率204 第24章 如果股票不能卖—每股净资产及市净率214 第25章 让指标动起来—市盈率及每股收益222 第26章 找到支点—杠杆效应230 第27章 青春期的“躁动”—创业板财务特征250 第28章 这本账要自己算—季度环比数据261 第29章 给上市公司卸妆—非经常性损益267 结束语 安全—年报中的风险提示274  |  
| 编辑推荐 | 
| 平庸的投资者,可能只是浏览几个简单的财务数据;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从年报中,粗略看出上市公司的价值或症结所在;而高水平的投资者,则能从年报中找寻到上市公司未来兴盛或衰败的蛛丝马迹。 因此,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投资者占有 | 
《财务报表分析入门:读懂公司的“健康密码”》这本书,我必须给它点个大大的赞!作为一个对数字不太敏感的人,我一直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感到头疼,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能看懂的东西。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财务报表的“秘密花园”。他没有使用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财务指标。比如,他把资产负债表比作公司的“体检报告”,把利润表比作公司的“收入支出流水”,把现金流量表比作公司的“生命线”。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读懂财报,可以这么有趣!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它教会了我如何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来判断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我学会了看懂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等,这些指标让我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强调了“数据背后的故事”,他告诫我们不要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要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和发展战略,来综合分析。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害怕看到厚厚的财务报告,反而觉得它们是了解一家公司的“宝藏”。我虽然还没有完全精通,但至少我现在可以自信地去看懂一家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了,这对我未来的投资决策,无疑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行为金融学在投资中的应用:解密投资者的“非理性”》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投资决策应该是完全理性的,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人性本身,才是影响投资最大的因素。作者用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生动的案例,揭示了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是如何受到各种认知偏差和情绪的影响的。比如,“锚定效应”让我们容易固守最初的价格,“过度自信”让我们忽视风险,“损失厌恶”让我们宁愿承受小损失也不愿承认大的错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号入座”,发现自己在很多投资决策上,都犯过类似的“非理性”错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判这些“非理性”,而是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比如,他建议建立一个“投资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投资想法和决策过程,以便事后复盘;他鼓励我们设定明确的投资目标和止损点,来约束自己的情绪化交易;他还提倡寻求独立的第三方意见,来避免“群体思维”的陷阱。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投资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理战。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习惯,以及我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欲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更深了,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仅要学习分析公司的价值,更要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这本书,为我指明了通往“理性投资”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评分《投资致富的秘密:股神养成记》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着实是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对股票投资都抱着一种既好奇又畏惧的态度,总觉得这东西离我有点远,而且风险太高。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没有卖弄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普通股民,一步步成长为投资大师的经历。他分享的那些具体的投资案例,虽然有些年代久远,但里面的逻辑和思考方式,放到现在依然适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强调的“价值投资”理念,不是盲目追逐热点,而是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找到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资产。他花了很大篇幅解释如何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这些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看财报就像看天书,完全看不懂,但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感觉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且,作者也毫不避讳地分享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和付出的惨痛代价,这让我觉得更加真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教训。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股票投资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正确的投资心态和长远的投资智慧。读完后,我真的感觉自己对投资的恐惧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虽然我还没敢立刻下场实操,但至少我知道了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该从哪里开始学习。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对投资感兴趣的朋友阅读的入门级经典。
评分《股市风云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牛股》这本书,我只能说,简直是为我这种“股市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新闻里时不时出现的“大涨大跌”上,完全没有概念。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他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股市大事件,以及那些闪耀一时又陨落的牛股,娓娓道来。读起来就像在听一段波澜壮阔的金融史诗,一点都不枯燥。他讲到了一些经典的案例,比如某个公司如何因为一个技术突破而股价飙升,又比如某个行业因为政策变化而经历寒冬。我这才明白,原来股票市场的背后,是无数个行业的变化、公司战略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的起伏。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这些事件,而是会分析这些事件背后的逻辑,以及普通投资者在这种洪流中是如何应对的。他分享的那些“散户的悲欢离合”,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并没有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强调了风险管理和理性决策的重要性。他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进场,什么时候该离场,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这本书没有给我具体的买卖点,但它给了我一种全局观,让我开始理解股市的复杂性和魅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股市一无所知的小白了,至少我明白了自己该去学习什么,该去关注什么。
评分《长线投资的智慧:财富增值的游戏规则》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最近投资学习路上的“灯塔”一般的存在。我一直觉得投资应该是件很“慢”的事情,但是市面上很多投资书籍都充斥着各种“快速致富”的口号,让我很是困惑。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作者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投资人,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长线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他认为,真正的财富增值,不是靠短期的投机取巧,而是靠时间的复利和优质资产的长期持有。他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如何识别具有“护城河”的公司,如何判断一个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坚定地买入并持有。我特别欣赏他那种“逆向思维”,在别人恐慌的时候,他鼓励你去寻找价值;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提醒你要保持警惕。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买什么股票”,更是关于“如何思考”。他分享了很多关于心态建设的内容,比如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如何培养耐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比任何技术分析都重要。我之前总是患得患失,容易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投资,是一场关于耐心和格局的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任何“内幕消息”或者“必涨股”,但它给了我一种沉淀下来的投资哲学,让我对未来的投资之路,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