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書名 | 黃泉下的美術 | ||
作者 | 巫鴻(美) | ||
定價 | 75.00元 | ||
ISBN號 | 9787108052988 |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版次 | 1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重量:0.4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插圖 | |
目錄 | |
內容提要 | |
《黃泉下的美術》是巫鴻在三聯繼《禮儀中的美術》、《時空中的美術》後齣版的第三本專著,也是他在《美術史十議》第七章《“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中提齣的方法論的一個具體實踐,是他**部對*墓葬藝術傳統的綜閤性研究。他從空間性、物質性、時間性三個比較觀念性的角度,闡釋瞭*墓葬藝術從史前一直到宋遼金這漫長時段中的曆史變遷,也具體呈現瞭他嘗試建立的一套係統的處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論方法,從而生動地嚮我們展示齣*古人對於“生”與“死”這一人生基本問題的看法和實踐,對讀者多有啓發,對研究者也有的藉鑒意義。 |
編輯推薦 | |
作者介紹 | |
巫鴻(Wu Hung)早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碩士。1987年獲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後在該係任教, 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 巫鴻的著作包括對中古代、現代藝術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論的多項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Pictorial Art, 1989)獲1989年全美亞洲學年會*著作奬;《中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獲評1996年傑齣學術齣版物,被列為20世紀90年代有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重屏:中繪畫的媒介和錶現》(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Chinese Painting,1996)獲全美*美術史著作提名。參與編寫的重要著作包括《中繪畫三韆年》(1997)、《劍橋中先秦史》(1999)等。多次迴客座講學,發起“漢唐之間”中古代美術史、考古學研究係列際討論會,並主編三冊論文集。 近年來緻力於中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交流。策劃展覽《瞬間:90年代末的中實驗藝術》(1998)、《在中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新影像展》(2004)、《“美”的協商》(2005)等,並撰寫和編輯有關專著。所培養的學生現多 name='_GoBack'>在美各知名學府執中美術史教席。 |
序言 |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