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定价:28.00元
作者:汪世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503643064
字数:410000
页码:4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票据是早产生、典型的有价证券,被誉为“有价证券之父”。自票据产生以来,它在加快商品交换的速度及推进规模化交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被公认为是*的交易工具,其突出的特点是其极强的“流通性”。票据制度与公司制度一起,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基石。但是,作为调整票据关系的票据法,直至17世纪才取得制定法的地位。票据法诞生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法国、德国、英国为代表的三大法系。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内瓦统一法公约的制订及主要大陆法国家如法、德、日、意、瑞、比、荷、西等国的加入,这三大法系终又演变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两大票据法系——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我国大陆票据法和台湾地区“票据法”虽受日内瓦统一法的影响,但我国并未参加该公约,因而不属日内瓦统一法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票据制度无法实施,更谈不上票据立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票据制度的推行和票据立法带来了契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票据活动已进入法制轨道,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现行票据法因诸多因素,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这些不足与缺陷已成为国际贸易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
本书旨在通过对票据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加深对我国法律的理解,从而从中获得过于如何改进的发展我国票据法的重要启迪。实际上,本书也是作者在从事票据法教学时的领悟的总结。本书共十一章,分别是章比较研究概述,第二章票据行为比较研究,第三章票据代理比较研究,第四章空白票据比较研究,第五章票据伪造比较研究,第六章票据权利比较研究,,第七章票据抗辩比较研究,第八章背书制度比较研究,第九章承兑制度比较研究,第十章票据保证比较研究,第十一章票据付款比较研究。
目录
作者介绍
汪世虎(1964-),男,安徽太湖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学研究。出版专著《中国票据法论》、《中国房地产经营法制管理》、《公民的债权》。另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试论破产法上的撤销权》、《违约归责原则的历史演进》、《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金融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我密切关注着区块链、电子签名等新技术对传统法律制度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在票据领域,电子票据的兴起无疑是最大的趋势之一。我迫切地想了解,在电子票据的法律框架下,各国是如何处理与传统纸质票据在法律效力、权利证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区别的?《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能否就此提供深入的分析?比如,电子票据的签发、流转、背书、承兑、付款等环节,各国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信度的?电子签名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各国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票据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如何?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票据法律制度发展趋势的展望,例如,如何构建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子票据生态系统?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并且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名为《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目录和前言部分,就已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作为一个对票据法领域充满好奇的法律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国内现有的票据法教材和专著,在横向比较国际上其他先进的票据制度方面,能够提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它能否在介绍我国票据制度的同时,还能带领读者去领略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汇票、本票、支票等票据的创设、流转、兑付、追索以及票据抗辩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更重要的是,书中是否能够对这些制度的优劣得失进行客观的分析,比如,某些国家为了提高票据流通效率而对票据权利人的保护方式,或者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设置的特殊监管措施,这些是否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评价?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能够帮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认识票据法这一重要法律部门。
评分作为一名在基层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我深切体会到票据纠纷案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处理涉及票据的案件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例如,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无对价的票据是否能够产生票据效力?票据背书的连续性如何判断?善意取得制度在票据法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尤其是在处理跨境票据纠纷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律规定的差异,常常让案件审理陷入僵局。因此,我非常渴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和比较不同国家票据法律制度的著作,它能够详细阐述各国在票据立法上的侧重点和技术细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如果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指出在面对不同国家的票据法律规定时,如何进行选择适用、如何规避风险,甚至是如何在国际私法框架下解决票据纠纷,那将是对我们一线法官工作非常有益的补充。
评分作为一个在金融法领域深耕多年的法律从业者,我始终对票据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法律制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了市面上不少关于票据法的著作后,我仍然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打通理论与实践、能够深入剖析中外票据制度差异并提出独到见解的书籍。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对票据法律条文的罗列和解释,更希望看到作者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审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票据立法理念、制度设计上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所折射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法律文化和历史渊源。例如,对于票据的公示性、要式性、文义性这些基本原则,不同的法律体系是如何进行具体界定的?在电子票据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票据制度的边界在哪里?又将如何演变?国际统一的票据规则(如日内瓦公约)在各国国内法中的移植和适用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水土不服?以及在跨境票据交易中,如何有效协调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在《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找到深入探讨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启发,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票据法律制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
评分我一直对金融工具的法律基础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票据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其背后的法律制度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我希望《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让我理解不同国家是如何构建其票据法律体系的。例如,从历史上看,票据制度是如何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而演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哪些因素促使了票据法的改革?在当代,不同国家为了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在票据法律制度上做出了哪些创新?我是说,不仅仅是条文上的变化,更是理念上的革新。这本书能否在介绍各国票据制度时,不仅仅局限于对法律条文的解读,还能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法理依据、制度设计的初衷以及在实践中的运作情况?比如,关于票据抗辩权的限制,各国是如何在保护票据权利人的同时,也兼顾交易安全和商业信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引人入胜的旅行指南,带领我去探索不同国家票据法律的风景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