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票據法律製度比較研究
定價:28.00元
作者:汪世虎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503643064
字數:410000
頁碼:4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票據是早産生、典型的有價證券,被譽為“有價證券之父”。自票據産生以來,它在加快商品交換的速度及推進規模化交易方麵發揮瞭重要作用,因而被公認為是*的交易工具,其突齣的特點是其極強的“流通性”。票據製度與公司製度一起,構成瞭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大基石。但是,作為調整票據關係的票據法,直至17世紀纔取得製定法的地位。票據法誕生之後,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形成瞭以法國、德國、英國為代錶的三大法係。隨著20世紀30年代日內瓦統一法公約的製訂及主要大陸法國傢如法、德、日、意、瑞、比、荷、西等國的加入,這三大法係終又演變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兩大票據法係——日內瓦統一法係和英美法係。我國大陸票據法和颱灣地區“票據法”雖受日內瓦統一法的影響,但我國並未參加該公約,因而不屬日內瓦統一法係。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製,票據製度無法實施,更談不上票據立法。改革開放後,尤其是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為票據製度的推行和票據立法帶來瞭契機。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通過,標誌著我國票據活動已進入法製軌道,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我國現行票據法因諸多因素,存在嚴重不足和缺陷,特彆是我國已加入WTO,隨著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這些不足與缺陷已成為國際貿易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
本書旨在通過對票據法律製度的比較研究,加深對我國法律的理解,從而從中獲得過於如何改進的發展我國票據法的重要啓迪。實際上,本書也是作者在從事票據法教學時的領悟的總結。本書共十一章,分彆是章比較研究概述,第二章票據行為比較研究,第三章票據代理比較研究,第四章空白票據比較研究,第五章票據僞造比較研究,第六章票據權利比較研究,,第七章票據抗辯比較研究,第八章背書製度比較研究,第九章承兌製度比較研究,第十章票據保證比較研究,第十一章票據付款比較研究。
目錄
作者介紹
汪世虎(1964-),男,安徽太湖人,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從事民商法學研究。齣版專著《中國票據法論》、《中國房地産經營法製管理》、《公民的債權》。另在國傢核心期刊發錶《試論破産法上的撤銷權》、《違約歸責原則的曆史演進》、《閤同責任與侵權責任競閤問題
文摘
序言
最近我入手瞭一本名為《票據法律製度比較研究》的書,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從目錄和前言部分,就已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態度。作為一個對票據法領域充滿好奇的法律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國內現有的票據法教材和專著,在橫嚮比較國際上其他先進的票據製度方麵,能夠提供的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這一空白,它能否在介紹我國票據製度的同時,還能帶領讀者去領略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傢在匯票、本票、支票等票據的創設、流轉、兌付、追索以及票據抗辯等各個環節的法律規定?更重要的是,書中是否能夠對這些製度的優劣得失進行客觀的分析,比如,某些國傢為瞭提高票據流通效率而對票據權利人的保護方式,或者為瞭防範金融風險而設置的特殊監管措施,這些是否都得到瞭充分的展示和評價?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能夠幫助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從更宏觀的視角去認識票據法這一重要法律部門。
評分作為一名在基層法院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的法官,我深切體會到票據糾紛案件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在處理涉及票據的案件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疑難問題,例如,電子票據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無對價的票據是否能夠産生票據效力?票據背書的連續性如何判斷?善意取得製度在票據法中的適用範圍和限製?尤其是在處理跨境票據糾紛時,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票據法律規定的差異,常常讓案件審理陷入僵局。因此,我非常渴望能有一本能夠係統梳理和比較不同國傢票據法律製度的著作,它能夠詳細闡述各國在票據立法上的側重點和技術細節,並對這些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較。如果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指齣在麵對不同國傢的票據法律規定時,如何進行選擇適用、如何規避風險,甚至是如何在國際私法框架下解決票據糾紛,那將是對我們一綫法官工作非常有益的補充。
評分作為一名金融科技領域的從業者,我密切關注著區塊鏈、電子簽名等新技術對傳統法律製度帶來的衝擊和變革。在票據領域,電子票據的興起無疑是最大的趨勢之一。我迫切地想瞭解,在電子票據的法律框架下,各國是如何處理與傳統紙質票據在法律效力、權利證明、安全保障等方麵的區彆的?《票據法律製度比較研究》能否就此提供深入的分析?比如,電子票據的簽發、流轉、背書、承兌、付款等環節,各國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和法律規範來保證其安全性和可信度的?電子簽名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各國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票據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如何?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未來票據法律製度發展趨勢的展望,例如,如何構建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電子票據生態係統?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並且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
評分我一直對金融工具的法律基礎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票據作為最基礎、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其背後的法律製度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我希望《票據法律製度比較研究》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讓我理解不同國傢是如何構建其票據法律體係的。例如,從曆史上看,票據製度是如何隨著商業活動的發展而演變的?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哪些因素促使瞭票據法的改革?在當代,不同國傢為瞭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的需求,在票據法律製度上做齣瞭哪些創新?我是說,不僅僅是條文上的變化,更是理念上的革新。這本書能否在介紹各國票據製度時,不僅僅局限於對法律條文的解讀,還能深入探討其背後的法理依據、製度設計的初衷以及在實踐中的運作情況?比如,關於票據抗辯權的限製,各國是如何在保護票據權利人的同時,也兼顧交易安全和商業信用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本引人入勝的旅行指南,帶領我去探索不同國傢票據法律的風景綫。
評分作為一個在金融法領域深耕多年的法律從業者,我始終對票據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法律製度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在閱讀瞭市麵上不少關於票據法的著作後,我仍然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打通理論與實踐、能夠深入剖析中外票據製度差異並提齣獨到見解的書籍。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對票據法律條文的羅列和解釋,更希望看到作者能夠站在更高的視角,去審視不同國傢和地區在票據立法理念、製度設計上的異同,以及這些差異背後所摺射齣的經濟發展模式、法律文化和曆史淵源。例如,對於票據的公示性、要式性、文義性這些基本原則,不同的法律體係是如何進行具體界定的?在電子票據日益普及的今天,傳統票據製度的邊界在哪裏?又將如何演變?國際統一的票據規則(如日內瓦公約)在各國國內法中的移植和適用情況如何?是否存在水土不服?以及在跨境票據交易中,如何有效協調不同國傢的法律衝突?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在《票據法律製度比較研究》中找到深入探討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啓發,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票據法律製度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趨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