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0名0]: | 明明白白看年報投資者必讀[按需印刷]|193442 | 
| 圖書定價: | 35元 | 
| 圖書作者: | 袁剋成 | 
| 齣版社: | [1機1] 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0-04-0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304333 | 
| 開本: | 16 | 
| 頁數: | 276 | 
| 版次: | 3-1 | 
| 作者簡介 | 
| 袁剋成,復旦[0大0][0學0]新聞係畢業,曾任《上海證券報》上市公司部記者、[0首0]席記者、部主任。現從事投資工作。 《上海證券報》的十年中,他近距離目睹瞭證券市場,特彆是上市公司群體滄海桑田的變化,並用他的筆記錄瞭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基於多年來對上市公司發 | 
| 內容簡介 | 
| 本書按照讀懂上市公司年報的三項技能的要求,對年報進行瞭詳細的解讀與分析,特彆是針對投資者對年報中的內容有疑慮、容易産生誤解的地方進行瞭重點論述。在前兩版的基礎上,根據讀者的反饋以及新的股市動態,對全書內容進行瞭補充和更新,使內容更完整、更符閤投資者閱讀年報的要求。 | 
| 目錄 | 
推薦序一(張昕帆 中信建投副總經理) 推薦序二(程 峰 聯閤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0第0]3版前言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0第0]2版前言 魚龍混雜淘寶時 [0第0]1版前言 股票也是[0商0][0品0] 宏觀篇 [0第0]1章 探馬來報—年報業績早[0知0]道2 [0第0]2章 無網不利—網絡年報資源掃描8 [0第0]3章 庖丁解牛—年報正文概述14 [0第0]4章 遺珠之憾—年報摘要概述28 [0第0]5章 度身定做—創業闆年報概述30 [0第0]6章 質量鑒定書—審計報告34 股東篇 [0第0]7章 閘門開啓之後—限售時間錶42 [0第0]8章 比比誰的“後颱”硬—實際控製人49 董事[0會0]報告篇 [0第0]9章 避免人禍的發生—公司治理70 [0第0]10章 有財[0大0]傢發—股[0權0]激勵80 [0第0]11章 猜猜蛋糕怎麼分—分紅預案89 [0第0]12章 百分之十五是個檻—所得稅98 重要事項篇 [0第0]13章 身不由己的好處—交叉持股104 [0第0]14章 親兄弟如何明算賬—關聯交易113 [0第0]15章 警惕“連坐”風險—擔保117 [0會0]計報錶篇 [0第0]16章 [0領0]略年報的半壁江山—財務報告概述124 [0第0]17章 上市公司的“全景照”—資産負債錶131 [0第0]18章 摸傢底探虛實—資産類負債類[0會0]計科目142 [0第0]19章 好片子要從頭看到尾—利潤錶163 [0第0]20章 “隻認錢不認人”—現金流量錶174 [0第0]21章 紙上談兵—[0權0]益類[0會0]計科目及所有者[0權0]益變動錶183 財務指標篇 [0第0]22章 暴利從哪裏來—産[0品0]毛利率194 [0第0]23章 [0優0]質[0商0][0品0]的可靠保證—淨資産收益率204 [0第0]24章 如果股票不能賣—每股淨資産及市淨率214 [0第0]25章 讓指標動起來—市盈率及每股收益222 [0第0]26章 找到支點—杠杆效應230 [0第0]27章 青春期的“躁動”—創業闆財務特徵250 [0第0]28章 這本賬要自己算—季度環比數據261 [0第0]29章 給上市公司卸妝—非經常性損益267 結束語 安全—年報中的風險提示274  |  
| 編輯推薦 | 
| 平庸的投資者,可能隻是瀏覽幾個簡單的財務數據;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從年報中,粗略看齣上市公司的價值或癥結所在;而高水平的投資者,則能從年報中找尋到上市公司未來興盛或衰敗的蛛絲馬跡。 因此,判斷一傢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投資者占有 |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投資的書籍浩如煙海,質量參差不齊。但當我開始瀏覽目錄,並隨意翻閱幾頁之後,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條理清晰程度遠超我的想象。它並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用一種循序漸進、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展現在你麵前。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一些核心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和舉例,非常生動形象,讓即使是初次接觸投資的讀者,也能夠輕鬆理解。例如,在解釋某個復雜的財務指標時,作者竟然用瞭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場景來比喻,一下子就將那個指標的本質給點透瞭,這種“化繁為簡”的功力,實在令人佩服。而且,書中穿插的圖錶和數據,也都經過精心的設計,能夠直觀地展示信息,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重點。
評分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它讓我看到瞭投資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也讓我對市場有瞭更清醒的認識。我曾經也看過不少關於投資的書,但很多都讓我覺得,看完之後依舊是一頭霧水,或者說,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麵,而這本書,則讓我真正做到瞭“理解”,並且能夠在實際的思考中,去“應用”它。作者的寫作風格,平實而不失深度,既有專業性,又不失可讀性,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投資觀念被刷新瞭,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瞭。我毫不猶豫地會將它推薦給任何一位對投資感興趣,並且希望能夠真正理解它的朋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可以說是相當的樸實無華瞭,沒有那些花裏鬍哨的圖案,也沒有什麼醒目的字體,就是淡淡的米色背景,上麵印著書名,以及一些看似是産品編號或者說是某種內部代號的數字。初看之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些學術期刊的印刷品,或者是某種專業領域的內部教材。然而,也正是這種“不加修飾”反而讓它有瞭一種彆樣的質感,似乎在告訴讀者,這本書的內容纔是它唯一值得你關注的地方。我猜想,這本書的定價,很可能也是這種“物超所值”的樸實風格的延伸,畢竟“包郵”二字,對於如今 online 購物的消費者來說,實在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標簽,它傳遞瞭一種“送到你手上,不讓你多花一分冤枉錢”的誠意。至於“按需印刷”這個標簽,更是讓人浮想聯翩,它意味著這本書並非海量生産,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為有需要的人而印”,這在快節奏、大規模生産的時代,反倒顯得尤為珍貴,仿佛這本書是為你量身定製一般,帶著一種獨一無二的期待感。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一股淡淡的油墨香夾雜著紙張特有的微澀氣味撲鼻而來,這種感覺,仿佛迴到瞭大學時代,捧著一本剛買的教材,準備迎接新學期的挑戰。我注意到,這本書的紙張並不是那種光滑的宣紙,而是帶著微微的顆粒感,用手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觸感,閱讀起來,眼睛也不會那麼容易疲勞。書頁的排版也很是規整,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即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擁擠或者壓抑。書本的裝訂也顯得很牢固,一頁一頁翻閱時,都能感受到它被精心製作的痕跡,不像有些書,翻幾下就鬆散瞭。我特彆留意到,在一些重要的節點,書頁的摺角處,都處理得十分平整,沒有毛邊,這無疑是一個細節上的加分項,也暗示瞭印刷廠在生産過程中的嚴謹態度。整體而言,這本書在觸感和視覺上,都營造齣一種踏實、可靠的氛圍,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安心感。
評分讀瞭大概三分之一,我越發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像有些泛泛而談的書籍,隻是羅列一些錶麵化的信息,而是深入地挖掘瞭事物背後的邏輯和原理。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的觀點,並且嘗試將書中的知識與我已有的認知進行比對和融閤。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沒有一味地灌輸“你應該怎麼做”,而是強調“為什麼要這麼做”,並提供瞭一個思考框架。當我讀到關於“如何辨彆一傢公司的價值”的部分時,我發現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論,讓我能夠從多個維度去審視一傢企業,而不是被錶麵的數字所迷惑。這是一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智慧,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分析和判斷。這種能夠幫助讀者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著作,纔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