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钦定协纪辨方书(上、下册)
定价:98.00元
作者:谢路军主编;郑同点校
出版社:华龄
ISBN:9787801786050
页码:共两册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钦定协纪辨方书》系中国古代择吉典籍中集大成之著作。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禄、何国宗、梅瑴成等人奉敕编撰,乾隆制序文。此书从阴刚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诸方面出发,详细研究并归纳整理出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作为古人择占的规范。古人选择黄道吉日,决定哪天可以祭祀天地、临政民、选将拜帅、安抚边境、出师远征;或哪天可以上册进表章、婚丧嫁娶、破土、立券交易;甚至哪天可以竖柱上梁、修衣缝裳、剃头理发,都要遵循此书的原则。此书体大思精,而且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既是民俗学研究ZQ威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百姓日常行动的指南。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一
本原一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次序
先天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次序
后天八卦方位
先天卦配河图之象
后天卦配河图之象
先天卦配洛书之数
后天卦配洛书之数
甲历
十干十二支十二律二十八舍
四序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一
本原一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次序
先天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次序
后天八卦方位
先天卦配河图之象
后天卦配河图之象
先天卦配洛书之数
后天卦配洛书之数
甲历
十干十二支十二律二十八舍
四序
六辰
十二月辟卦
十二辰二十八宿星象
二十八宿配日
五行
五行用事
五行生旺
干支五行
三合
六合
五鼠遁
五虎遁
五合化气
纳音
纳音五行应先天图
纳音五行应后天图
纳音五行分三元应乐律隔八相生图
纳音干支起数合五行
五行五音
纳甲
纳甲直图
纳甲圆图
纳甲纳十二支图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
本原二
二十四方位
正五行
中针双山五行
缝针三合五行
洪范五行
墓龙变运
年月克山家
二十四节气方位
八卦纳甲三合
小游年变卦
天定卦
天父卦
地母卦
兑宫翻卦
巽宫翻卦
坎宫翻卦
艮宫翻卦
震宫翻卦
离宫翻卦
大游年变卦
上一爻变图
上二爻变图
下一爻变图
下二爻变图
上下二爻变图
中一爻变图
三爻俱变图
八宫卦象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
义例一
总论
岁德
岁德合
岁干合
岁支德
太岁
岁破
大耗
大将军
奏书
博士
力士
蚕室
蚕官
蚕命
蚕官、蚕命总论
丧门
太阴
吊客
群丑
太阴、大将军、丧门、吊客总论.
官符
畜官
白虎
黄幡
豹尾
黄幡、豹尾总论
病符
死符
小耗
病符、死符、小耗总论
劫煞
灾煞
岁煞
伏兵大祸
五兵总图
岁刑
大煞
飞廉
金神
五鬼
破败五鬼
太岁已下神煞出游日
日游神
附:鹤神图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四
义例二
建除十二神
建除同位异名
建
除
满
平
定
执
破
危
成
收
开
闭
十二建所合丛辰
十二除所合丛辰
十二满所合丛辰
十二平所合丛辰
十二定所合丛辰
十二执所合丛辰
十二破所合丛辰
十二危所合丛辰
十二成所合丛辰
十二收所合丛辰
十二开所合丛辰
十二闭所合丛辰
月建
月厌
地火
厌对六仪招摇
阴阳不将
阴阳大会
阴阳大会立成
阴阳小会
阴阳小会立成
行狠了戾孤辰
单阴
纯阴
孤阳
纯阳
岁薄
逐阵
阴阳交破
阴阳击冲
阳破阴冲
冲阳
阴位
三阴
阳错
阴错
阴阳俱错
绝阴
绝阳
立成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五
义例三
天道天德
月德
天德合
月德合
月空
天恩
天赦
天愿
母仓
月恩
四相
时德
王官守相民日
四击
九空
五墓
九坎九焦
五虚
八风触水龙
宝义制专伐日
八专
无禄
重日
五合
五离
解神
复日
鸣吠日
鸣吠对日
立成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六
义例四
三合
临日
驿马天后
劫煞
灾煞
天狱天火
月煞月虚
月刑
月害
大时大败成池
游祸
天吏致死
六合无翘
兵吉
五富
天仓
天贼
要安
玉宇
金堂
敬安
普护
福生
圣·心
益后
续世血忌
九神总论
..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七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八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九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一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二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三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四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五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六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七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八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十九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一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二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三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四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五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六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七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八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二十九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一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二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三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四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五
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十六
作者介绍
谢路军,山东鱼台人,1993年获北京人学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人民人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民族人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与宗教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包括:《善导净土思想述评》、《中国道教源流》、《道教概论》;合著:《中国传统文化》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充满挑战性的,但这种挑战恰恰是它魅力的所在。我尝试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其中关于“气场”和“时空交汇点”的论述,发现很多现代科学难以量化的概念,在古代的体系中却构建了一个自洽且严密的解释框架。书中对于“趋吉避凶”的阐述并非简单地给出吉日吉时,而是深入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学层面。例如,它详细区分了不同星宿值日对不同事务的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区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敏锐洞察力。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对照着当天的日历和书中的图解,试图推算出某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宜忌,过程虽然缓慢,但每推算成功一步,都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强迫你跳出日常的线性思维,进入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决策模型中去思考问题。它不是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而是启发你构建自己判断体系的工具箱。
评分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探索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我注意到书中对古代历法计算的精确度令人惊叹,特别是对月相盈亏、节气交替的描述,即便放在今天,也显示出极高的准确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择吉日”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古代时间观和空间观的百科全书。我曾尝试用现代历法软件校验书中的某些推算结果,发现其理论基础的坚实性远超想象。阅读它需要一种“慢”下来的心态,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历史回响和哲思。它不提供捷径,它提供的是一条通往理解古代智慧深处的古老路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进行一次考古式的发掘,总能从中找到新的感悟点,明白为何古人如此重视“时”与“位”的契合。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那些追求快速见效、口号式的成功学书籍相比,这本著作显得格外沉静和内敛。它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夸张的宣传语,全靠内容的硬核力量立足。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方位的考量”那一章节的论述。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天文观测数据,构建了一套复杂的空间判断体系。对于从事建筑、规划或者需要进行重要决策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环境对人的影响。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术语体系非常完整,如果能系统学习,无疑能极大地提升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深度。它需要你沉下心来,摒弃浮躁,去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层和谐之道。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对“时间与空间秩序”的虔诚记录,而非简单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厚厚的典籍,装帧古朴,初见便给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繁复而精妙的图表和密密麻麻的注解。虽然我对命理学并非科班出身,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学问。书中的文字大多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初读时需要反复揣摩,仿佛在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章节的布局都极为严谨,对天文、历法、方位等概念的阐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某些复杂推算方法时所采用的类比和举例,虽然晦涩,但细心研读后,总能捕捉到一丝豁然开朗的意味。这本书显然不是供人消遣的读物,它要求读者付出时间和心力去钻研,去体会其中蕴含的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与探索。翻阅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符号和古老智慧的殿堂,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挑选和雕琢过的宝石,闪烁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需要耐心解读的密码本,而非简单的参考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传统,但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值得称赞,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发现书中穿插了一些手绘的星图和八卦图样,这些图案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辅助了复杂的概念理解。我曾试图在网络上寻找一些简化版的解读,但很快就发现,那些“简化版”丢失了原著的精髓——那种严谨的推导链条。这本原著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每一个步骤的推算都有其根据和出处,体现了一种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读到后来,我逐渐体会到,书中所描述的“吉”并非绝对的好运,而是一种与自然节奏相符的最佳行动时机。它教会我们的是如何顺势而为,而不是逆流而上,这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快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心灵哲学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