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 |
I S B N | 978-7-5060-9908-0 |
条形码 |
|
作 者 | 吴钩 |
译 者 |
|
估 价 | 49.00 |
开 本 | 16 |
装 帧 | 平装 |
印 张 | 17.5 |
页 数 | 265 |
字 数 | 210千字 |
上架建议 |
|
出版日期 | 2018年4月 |
聪明俏丽的黄蓉会每天洗澡吗?大侠杨过带刀不犯法吗?虚竹是不是 个奴隶主?江湖中有没有同性之恋?镖局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武侠世界的武功为什么会越来越退化?读金庸武侠小说时,你也许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本书正是从社会史的角度翻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借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 部分生动细节,进行社会生活史方面的考证,为读者打开 扇观察古人社会生活的窗口。
全书共分为日常生活?日用品、服饰?化妆、美食?饮品、婚恋?生育、商业?财富、武器?武功、社会?制度七部分42篇文章,带你全面解密金庸小说中的江湖,领略真实的“武侠世界”。
吴钩,1975年生,资深媒体人,知名宋史研究学者。自号“宋粉”,是 位讲“故事”的能人。作者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有 往而深的情趣,其作品基本都是围绕着宋代展开的。他的叙事风格犹如 位历史深处的拾荒者,总在别人不留意的地方找到吉光片羽。读他的书你总是惊异中带着欣喜,笑容满面地收获了许多。他出版的《生活在宋朝》《宋:现代社会的拂晓》《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等著作都颇受市场欢迎,为宋代领域的研究带来 股清新的空气。
* 辑:日常卫生·日用品
01、杨过如何剪指甲
02、梅超风怎么如厕
03、行走江湖的侠女们怎么洗澡
04、大侠们每天会刷牙吗
05、小龙女如何处理月事
06、行走江湖是不是要随身带着火折子
二辑:服饰·化妆
07、契丹人的胸膛真有 个狼头刺青吗
08、黄蓉会穿什么内衣
09、小昭怎么换衣服
10、张无忌会给赵敏怎么画眉
11、韦小宝哪里懂得宋人簪花的时尚
12、江湖儿女不缠足
三辑:美食·饮品
13、段誉饮的是什么茶
14、乔峰喝的是什么酒
15、黄蓉的厨艺在宋朝很厉害吗
16、洪七公有福了,可以吃到那么多的美食
17、曲灵风能不能吃到花生米
18、张翠山在冰火岛住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不会得坏血病
四辑:婚恋·生育
19、郭靖应该怎么向黄药师提亲
20、郭靖黄蓉怎么避孕
21、欧阳锋与嫂子私通,会受什么刑罚
22、张无忌悔婚,周芷若能起诉他吗
23、韦小宝是不是犯了重婚罪
24、江湖中有没有同性之恋
五辑:商业·财富
25、郭靖 次请黄蓉吃饭花了多少钱
26、韦小宝贪污了多少钱
27、韦小宝真的可以从怀里掏出 大叠银票吗
28、镖局是个什么组织
29、丐帮帮主的财富知多少
30、江湖门派的经济来源
六辑:武器·武功
31、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 样
32、大侠们成天带着 把刀,不犯法吗
33、为什么武侠世界的武功越来越退化
34、什么才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
35、宋朝全民爱相扑
36、为什么你会觉得太监的武功高深莫测
七辑:社会·制度
37、为什么说朱元璋时代的江湖很寂寞
38、为什么说江湖社会形成于北宋
39、乔峰真要生在宋朝,又何 自杀
40、虚竹是不是 个奴隶主
41、金庸小说里为什么没有基督徒
42、袁承志能够在海外创建 个共和国吗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独臂的杨过单身过了十六年,他是怎么剪指甲的?这是江湖上流传甚广的“金庸学三大不解之题”之 。另外两道“不解之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昭,脚脖子被铁链锁住了,她是怎么换内裤的?《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练了“九阴白骨爪”,指甲暴长,解手后又怎么擦屁股?
与“杨过剪指甲”难题相关的问题还有:在杨过那个时代,指甲钳显然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究竟需不需要剪指甲啊?如果需要,又是用什么工具来剪指甲呢?
人类当然需要剪指甲,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我们人体的组织,如牙齿的长度、骨头的长度、耳廓的大小、内脏的大小,发育到 定程度,便不再生长,只有头发与指甲,可以维持终生生长。指甲如果不剪,它们就会不停地长长长(zhǎng),长(zhǎng)长长(cháng),长长长(cháng),给你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举个例子,你弹过吉他吧?弹吉他需要留 点指甲,但指甲也不宜过长。有 位明朝人写了 本《弹琴杂说》,其中就特别提到,弹琴之人,“指甲不宜长,只留 米许,甲肉要相半,其声不枯。”这里的“ 米”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度单位,而是指“ 粒米”那么长。我们去看宋徽宗绘画的《听琴图》,图中的弹琴者,指甲修剪得非常整齐,差不多就是“ 粒米”长。
猫科动物的利爪、啮齿类动物的牙齿,也都能够终生生长,动物解决爪牙过长的方法是磨损,不停地挠硬物,或者不停地啃木头。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们,也是通过磨石头来防止指甲过长的。金属器具发明之后,人类慢慢学会了用刀片来削短指甲(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就常常用他的飞刀修指甲),或者用锉刀来磋磨指甲。当然,在指甲钳发明之前,zui常见的修指甲工具是剪刀。
中国的剪刀,又称铰刀,铰,交也,“剪刀两刀相交,故名交刀耳”(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相传剪刀为鲁班发明,但从出土的实物来看,目前发现的年代zui早的剪刀来自西汉初期,是交股剪刀,其形制跟现在的U形剪刀有点接近。
交股剪刀是汉代至五代的主流剪刀形制。简单的力学知识告诉我们,这种剪刀用起来比较费力。不过如果用来剪指甲,无疑是绰绰有余的。五代之后,带有支轴的双股式剪刀兴起,由于应用了杠杆原理,用双股式剪刀剪东西会更省力 些。长沙出土的 把五代时期的双股式剪刀,从形制看,已经跟今天我们常用的剪刀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么你又如何证明古人用剪刀修剪指甲呢?毕竟剪刀是用来裁剪布匹、纸张的。
好,我们先来看看明末清初董以宁写的 首小词《兰陵王》,里面写道:“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归来戏把檀郎招。”说的是, 名闺中女子与情郎约会前,细心梳洗,刷了牙,剪了指甲。在古代女性的梳妆盒内,是少不了这么 把修剪指甲用的小剪刀的。 首元曲也写道:“粉云香脸试搽,翠烟腻眉学画,红酥润冰笋手,乌金渍玉粳牙,鬓拢宫鸦。改样儿新鞋袜,挑粉垢修指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乔吉《 枝花·杂情》)修剪指甲,这是古时女性妆扮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资深的金庸迷,我对市面上所有相关的解读和评论都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但这本书的开篇几章就彻底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没有落入窠臼,去重复那些已经被嚼烂的“郭靖的侠义”或者“令狐冲的洒脱”,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近乎于“人类学考察”的角度切入了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文化背景。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很多我过去阅读时一扫而过的情节,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的必然性。这种深挖底层逻辑的能力,让我对那些熟悉的人物有了焕然一新的认知,仿佛是隔着一层毛玻璃忽然被擦亮了一样,看到了隐藏在武功招式背后的权力结构和人性博弈。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为高妙。虽然内容似乎是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篇章来探讨不同的主题,但整体读下来却有一种浑然一体的连贯感,仿佛七条河流最终汇入了一片壮阔的海洋。有时候,我会在某一篇文章中读到对另一个章节观点的巧妙呼应,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布局之宏大。它不像是一些学术性的解读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张力,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即使是对于武侠文化接触不多的朋友,也能被其强大的逻辑链条所吸引。我经常不知不觉就读到了深夜,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着一股不凡的气度。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深得我心,触感细腻,字迹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我特别喜欢扉页上的那段引言,寥寥数语,却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那个刀光剑影、恩怨情仇的武侠世界。那种对细节的打磨,看得出出版方确实是用心了,绝非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可以比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空间都增添了几分书卷气和江湖气。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一次庄重的仪式,准备好进入一场精神的探险。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既有解读的补充或修正,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经典文本的“新工具箱”。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任何叙事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运用书中学到的分析框架——比如对“门派设定”的权力分析,或是对“奇遇”背后的阶层流动性的审视。它有效地拔高了我们对通俗文学的欣赏维度,让我意识到,即便是最引人入胜的武侠故事,背后也蕴含着复杂的社会肌理和深刻的人性洞察。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最持久的馈赠。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预期这会是一本比较严肃、甚至有些枯燥的“考据”类书籍,但读完之后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活泼”得多。作者的语言风格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又变得如论剑般犀利,尤其是在分析某些经典桥段时,那种带着戏谑的批判精神,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他似乎对金庸先生笔下人物的“小毛病”有着极大的热情去挖掘和展示,这使得整本书的讨论充满了人情味,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这种既保持了学识的深度,又兼顾了阅读的趣味性,是非常难得的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