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共演戰略:重新定義企業生命周期(簽名本)|7807290 |
| 圖書定價: | 99元 |
| 圖書作者: | 路江湧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4/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594611Q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440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路江湧 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組織與戰略管理係主任。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計劃,獲國傢自然科學傑齣青年基金。曾獲麥肯锡中國經濟學研究奬、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中國管理學青年奬等奬項。 |
| 內容簡介 |
| 商業世界風雲變幻,營商環境紛繁復雜, 越來越多的企業“並沒有做錯什麼”, 但依然快速地衰落; 越來越多的人聽過很多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不確定的和不連續的環境中, 如何捕捉確定性?如何追尋連續性? 企業如何創業、成長、擴張、轉型? 個人如何知時局、攬全局、見終局、應變局? 站在管理經典之上,用時代的框架重構戰略思維。無論你的企業是世界500強公司, 還是剛剛起步的創業企業; 無論你是帶領企業創造輝煌的領導者, 還是隻想過好這一生的普通人, 本書的戰略智慧,助你開啓成功之門。 |
| 目錄 |
推薦語 推薦序一 精一、雙融與動態共演(陳明哲) 推薦序二 戰略思考的能力(陳春花) 推薦序三 混沌與共演(李善友) 推薦序四 從混沌到混序的共同演化(李 文) 推薦序五 在不確定與不連續的環境中尋找企業的製勝規律(魏 煒) 序 第一部分 共演戰略四要素 ∥ 1 第1章 復雜環境和共演戰略 ∥ 2 復雜:不確定性×不連續性 ∥ 3 生命:成、大、強、長 ∥ 12 戰略:係統性×戰略 ∥ 23 第2章 共演戰略四要素 ∥ 30 管理:復雜事情簡單做 ∥ 31 原則:先人後事和先外後內 ∥ 37 關鍵:5個W和1個H ∥ 45 用戶:企業存在之因 ∥ 47 組織:企業能力之源 ∥ 53 産品:企業價值之基 ∥ 60 市場:企業未來之路 ∥ 67 畫布:戰略之妙,方寸之間 ∥ 73 第二部分 共演戰略四階段 ∥ 77 第3章 共演戰略的四個階段 ∥ 78 企業:步步為營、步步維艱 ∥ 79 戰略:創新價值麯綫 ∥ 82 階段:精、專、增、升 ∥ 111 第4章 精益創業階段 ∥ 122 齣發:創業四問 ∥ 123 精益:創業的十二要點 ∥ 133 畫布:創業,站穩腳跟再離傢 ∥ 172 第5章 專益成長階段 ∥ 177 趕路:成長四問 ∥ 178 專益:成長的十二要點 ∥ 192 畫布:成長,一路歌來一路發 ∥ 227 第6章 增益擴張階段 ∥ 231 圈地:擴張四問 ∥ 232 增益:擴張的十二要點 ∥ 241 畫布:擴張,黃沙百戰穿金甲 ∥ 267 第7章 升益轉型階段 ∥ 271 變軌:轉型四問 ∥ 272 升益:轉型的十二要點 ∥ 287 畫布:轉型,病樹前頭萬木春 ∥ 315 第三部分 共演戰略四路徑 ∥ 321 第8章 共演戰略的係統性 ∥ 322 係統:要素、連接和目標 ∥ 323 協同:眾人拾柴火焰高 ∥ 331 內部協同:同舟共濟揚帆起 ∥ 336 相互協同:乘風破浪萬裏航 ∥ 350 第9章 共演戰略的動態性 ∥ 366 動態:流入、流齣和反饋 ∥ 367 用戶演化:笑問客從何處來 ∥ 389 組織演化:何須馬革裹屍還 ∥ 394 産品演化:沉舟側畔韆帆過 ∥ 399 市場演化:各領風騷數百年 ∥ 403 後記 ∥ 408 |
| 編輯推薦 |
| 北大“光華思想力”重頭作品,一部現代戰略管理集大成著作,光華管理學院MBA、EMBA、DBA、ExEd管理課程濃縮精華。戰略,不僅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更與個人和國傢的命運息息相關。 |
從一個純粹的讀者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佳的。它的邏輯層次非常清晰,每一章的過渡都像搭建一座精密的橋梁,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從一個概念順利過渡到下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巧妙地避免瞭過度學術化的枯燥。作者在闡述復雜概念時,常常會穿插一些非常精妙的比喻,比如將企業的轉型比作“在高速公路上更換引擎”,這種形象化的描述,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即便是初次接觸企業戰略理論的新手,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義。我發現,這本書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的前瞻性。它不僅僅是在總結過去的成功或失敗,更是在為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商業環境做“預演”。它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頂級的思考工具箱。例如,書中對“數字化重塑”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影響分析,比市麵上大多數隻談技術堆砌的書籍要深刻得多,它關注的是技術如何改變瞭“共演”的本質。我甚至會時不時地停下來,在旁邊空白處畫圖梳理作者的邏輯綫,可見其思維框架的強大吸引力。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我對它的期望值並不高,市麵上這類商業戰略類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是在重復咀嚼那些老掉牙的理論,換個包裝又拿齣來賣。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那種帶著一點復古又有點現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翻開第一頁,作者的行文風格就給我一種強烈的衝擊感,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傢,更像是一個跟你一起在牌桌上博弈的資深玩傢,用最接地氣、最生動的語言,拆解著那些看似玄奧的企業生命周期問題。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共演”這個概念時的那種細膩入微。他沒有停留在簡單的“閤作共贏”的口號上,而是深入剖析瞭在不同發展階段,企業與生態夥伴之間權力、資源和信息流動的動態平衡。書中很多案例都非常新穎,不像那些傳統教材裏隻會拿福特或者通用開頭的案例來舉例,而是選擇瞭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新興行業中的隱形冠軍,這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新大陸的興奮感。特彆是關於如何構建“韌性循環”的那幾章,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指導,讓我對企業長期生存有瞭更立體和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要求我們跳齣傳統的綫性思維,去擁抱復雜性,去理解變化本身就是常態。
評分我是一個深耕行業多年的管理者,經曆過好幾次企業從初創到成熟,再到轉型陣痛的全過程,所以對“生命周期”這個詞匯特彆敏感。很多企業管理書籍把生命周期畫成一條清晰的S麯綫,然後告訴你每個階段該做什麼,但這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水土不服。這本書最讓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於它徹底打破瞭這種僵硬的階段劃分。作者提齣的“共演戰略”,與其說是一種戰略,不如說是一種哲學。它強調的是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節點上,如何與外部環境(包括競爭者、供應商、甚至用戶)進行深度的“角色互換”與“價值共塑”。書中關於“反脆弱性”的探討,結閤瞭係統論的觀點,非常具有啓發性。我尤其記住瞭作者關於“戰略錨點”的論述,那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目標,而是一個能讓企業在快速迭代的市場中保持核心身份感的準繩。讀完後,我立即組織我們中高層管理者進行瞭一次內部研討,大傢對於如何將書中的理論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共演藍圖”進行瞭熱烈的討論。這本書的文字是沉穩的,但它激發的思考卻是爆炸性的,它迫使你重新審視過去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管理信條。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很多號稱“顛覆性”的商業書籍,讀完後總感覺少瞭點什麼——要麼是過於空泛,要麼是局限於特定行業。這本書卻提供瞭一種罕見的普適性與操作性的完美結閤。我特彆欣賞作者對“風險偏好”在生命周期中的動態調整這一塊的論述。傳統觀點認為成熟企業應該規避風險,但作者通過幾個令人信服的案例指齣,在特定“共演窗口期”,適度的風險承擔甚至是一種必要的生存策略。這對我觸動很大,因為它挑戰瞭我們根深蒂固的保守思維定式。這本書的深度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戰略層麵,更是觸及到瞭組織文化和領導力範疇。如何培養一種能夠持續“共演”的組織文化?領導者需要具備哪些“跨界思維”?這些問題都被作者以一種非常實在的方式探討瞭。我感覺自己像是上瞭一堂由一位經驗極其豐富、視野極其開闊的行業大師親自授課的頂級MBA課程,那種知識的密度和廣度是難以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的。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教你如何像作者一樣去觀察和分析商業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時機非常巧妙,它仿佛是為當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大環境量身定做的指南針。我注意到作者對“非綫性增長”的討論尤為精彩,很多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後都會遭遇增長的瓶頸,傳統的方法論往往束手無策,但本書提供的“共演戰略”模型,提供瞭一種打破僵局的思路,即通過重新定義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來激活新的增長麯綫。它不是教你如何“做大”,而是教你如何“持續演化”。我對書中關於“生態位遷移”的部分印象深刻,那是一種對企業未來形態的深刻洞察,預示著未來的競爭不再是點對點的競爭,而是網絡對網絡的較量。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將書中的理論映射到我正在負責的項目上,每一次對照,都有新的領悟。這本書的好處是,它沒有給你一個一勞永逸的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不斷迭代和優化的思維框架。它更像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對話夥伴,而不是一本簡單的說明書。讀完它,你會發現,你對“競爭”和“閤作”的理解都被悄然重塑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