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dy部分 涛动周期论
1.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2. 繁荣的起点——中国股市大繁荣时代来临
3. “色即是空”——世界经济的共生模式
4. 长波衰退中的增长与通胀
5. 走向成熟——中国经济即将V型反转
6. 结构主义的薪火——周期波动、结构演进与制度变革
7. 三周期嵌套——从熊彼特到罗斯托
8. 康波衰退二次冲击正在靠近
9. 人生发财靠康波——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第二部分 大类资产配置
10. 投资时钟篇:改造“美林投资时钟”——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研究
11. 美元篇:美元破百,冲击中国
12. 大宗商品篇:世界大宗商品周期研究
13. 房地产篇:康波中的房地产周期研究
14. 黄金篇:康波体系下的黄金价格
第三部分 先生的言谈
15. 周金涛演讲实录: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
16. 周金涛演讲实录:宿命与反抗——2016全球大类资产配置
17. 周金涛演讲实录:一波三折——周期反弹节奏研究
18. 周金涛采访实录合集
简介
涛动周期论 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 [Get the Business cycle]
周期天王一生的心血结晶!关心未来规划、理财决策、经济金融历史、宏观对冲、回避系统风险这一灰犀牛的学习型人士 备收藏!人有效的工作时间不足一个康波周期,每人余生都是全新的周期,因此自己的经验已毫无意义!
周金涛 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3974版次:1商品编码:12274700品牌:机工出版包装:平装丛书名: 跟首席学对冲 外文名称:Get the Business cycle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7-12-01用纸:纯质纸页数:362
定价 99元
天王理论对每个人的价值无需小编多言,仅以此套丛书献给苦苦挣扎于经济旋涡和迷雾中而感到无助的所有人!
周金涛的这套理论著作共分两本。《涛动周期论》溯本清源,严谨清晰地呈现了周金涛“涛动周期理论”的核心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涛动周期录》则详细记录了周金涛每次提前预测重要拐点时刻的经济原貌和判断过程。只知周期天王预言而不知天王逻辑,非天王所愿!周期天王过去所有神准的预言在《涛动周期论》和《涛动周期录》中全部有据可寻!周期天王对未来所有预言的理论根源和实际推演都在《论》和《录》中呈现!
除了现实价值以外,这套书也是可追溯可验证的不可多得的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研究史料!同时这套书也是可推演可预测,仍可用于今后经济生活的不可多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系统性的经济理论!
内容提要
周金涛先生,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作为大师级的策略分析师,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弹,先生对于大级别周期运行脉络的把握可谓千古独步,被人们誉为“周期天王”。本书的主体是以时间轴为线索将先生的重要报告和研究成果编纂成册,将其以经济周期研究和结构主义为核心的独特的逻辑框架和思维体系全面而完整地展示给读者。书中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包括股票、商品、美元、黄金以及房地产等在内的所有大类资产类别。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翔实的数据论证以及严密的逻辑推演带领读者领略周期理论、结构主义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完美契合。
作者简介
周金涛,曾任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长期从事宏观策略研究,并在中国的工业化国际比较和经济周期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逻辑框架和思维体系,是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周金涛先生多次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重要拐点。享有“周期天王”的美誉,并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尼古拉斯?金涛”先生。不幸的是,这样一位把经济学研究如此精准地运用于实际经济预测的天才经济学家,于2016年12月27日离世人而去,从此世间少了一位为世人指点迷津的大师。
精彩书评
万般皆宿命,人生即周期。
——新财富 分析师乔永远
生命和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来过,爱过,然后像风一样逝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舍离一切执着,心无所住。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周金涛提出的周期理论,改变了国内策略研究框架,让人耳目一新。
——前海开源杨德龙
周天王驾鹤西去,经典与思想流芳世间!
——中国期货分析师俱乐部(CFAC)创始人董淑志
老周是个奇才,股评起步,但他开创性的将康波周期理论研究做到了。市场会永远铭记“尼古拉斯?金涛”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李兴
从业十余载,值得尊敬的分析师中,金涛兄当属值得尊敬的那个。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
金涛才华横溢,策略研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金涛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有魏晋之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于常人,可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新财富杂志总编辑薛长青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刷新”。作者提出的“系统周期”的概念,打破了我以往对金融周期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之前总觉得周期是线性、重复的,但书中却强调了周期的“渐进性”和“演化性”,这意味着每一个周期都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吸收了前一个周期的经验和教训,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投资中遇到的瓶颈,很多时候是因为我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模式,而没有看到市场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规律”并非僵化的公式,而是那些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中显现出来的深层动力。它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学习、去适应。这种“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让我觉得在面对未来的市场时,更有信心去应对各种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相当考究,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配合烫金的书名,在书架上显得格外醒目,透露出一种沉静而有力的金融力量。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比市面上大多数金融类书籍要好,厚实而富有质感,翻阅起来不会轻易起皱。我特别喜欢它内文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部疲劳。章节的划分也很清晰,目录的设计也很人性化,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部分。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反复查阅某个章节的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我注意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图表的线条清晰,配色也很专业,能够直观地展示一些复杂的金融概念,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容易理解得多。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内容,但仅从这本书的呈现形式来看,它无疑是经过了精心打磨的,足见作者和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这本书会带给我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论述方式,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启发性。作者在讲解理论的同时,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案例和历史事件,这让原本可能抽象的金融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分析某个经济周期时,他会引用某个时期的具体金融危机,并详细剖析其成因和后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如何自我调整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的讲解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作者在阐述过程中,并没有回避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反而鼓励读者去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并从中寻找规律。他强调的是理解“过程”,而不是预测“结果”,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投资哲学。我个人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纠结于预测下一秒的市场走向,却忽略了理解市场整体运行的逻辑。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短板,让我开始用一种更长远、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市场的波动。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金融市场深刻的洞察力。他并没有急于抛出一些耸人听闻的“秘诀”或“捷径”,而是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从历史的长河中梳理金融市场的每一次脉动,到分析影响这些脉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再到深入剖析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作者的逻辑链条清晰得如同抽丝剥茧。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周期”这个概念的解读,并非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演变、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他使用的语言也很精准,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金融从业者特有的那种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过往的投资经历,突然间就豁然开朗,理解了为什么当时会做出那样的决策,以及市场为什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这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很多浮躁的金融书籍无法给予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认识金融世界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一个推销员,急于让你购买他的“商品”。
评分坦白说,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金融周期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比较基础的层面,甚至有些概念不清。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金融世界的“后花园”,看到了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运作机制。作者的语言非常到位,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问题,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同时,他又没有失去金融领域的专业性,对于一些关键数据和理论的引用也显得非常扎实。尤其让我惊艳的是,他对于“真实义”的探讨,不仅仅是关于市场本身的真实意义,更是关于我们作为个体,在金融周期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不再仅仅把金融市场看作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看到了它背后蕴含的人性、社会和经济的复杂互动。它让我开始思考,在金融的浪潮中,我们究竟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