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陈氏太极拳经典演绎 |
| 作 者: | 张志清 |
| 定价: | 32.00 |
| ISBN号: | 9787811306163 |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32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3-12-1 |
| 印刷日期: | 2013-12-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是作者张志清习练陈式太极拳50年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主要有历程篇、练悟篇、太极拳名家拳理篇。《陈式太极拳经典演绎》重点在于作者对于太极拳理的领悟和探讨,如对太极拳各种阴阳现象的领悟、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拳架、内功、推手技法的练习方法等。 |
| 作者介绍 |
| 张志清,福建省闽侯县人,高级工程师。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1963年开始练习太极拳,1967年师从陈式太极拳十代传人、著名太极拳师雷慕尼先生练习陈式太极拳,并得到陈照奎、冯志强等太极名家的指点,坚持练拳50年,寒暑无间,对太极拳理、拳架、内功及推手等均有所研究。曾任南京市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98年退休后,开始在社会上教授陈式太极拳。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太极拳论著数十篇,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 |
| 目录 |
| 、历程篇 1.初识陈式太极拳 2.苦练出成果 3.雷老师的临别赠言 4.坚持之难,难于上青天 5.功夫随身 6.广州之行——雷慕尼——我的终身之师 7.金鸣——我的位推手老师 8.徐忠琦——我的二位推手老师 9.仲炎——我的三位推手老师 10.空肩 11.开胯 12.悟道 13.气遍身躯不稍滞 14.借力打人的神奇效果 15.传播太极拳 16.清静、无为的太极人生 二、练悟篇 1.什么是太极拳 2.太极说要 3.如何练好太极拳架 4.“棚劲”之悟 5.“双重”之悟 6.领悟太极拳之“刚柔” 7.“三盘”之悟 8.领悟“身备五弓” 9.领悟“用意不用力” 10“松沉”之悟 11.“舍己从人”之悟 12.如何练习太极拳的整劲 13.如何练习太极推手 14.含胸拔背之我见 15.什么是“里三合”“外三合” 16.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17.“十三势”的含义及应用 18.揭秘“太极八卦图” 19.明“三节”而知阴阳 20.什么是太极拳内功 21.试论太极拳的“养” 22.太极拳的开合 23.太极拳的“意气神形” 24.太极拳的接手技巧 25.初探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26.试论太极拳之道 27.太极拳“引”的奥妙 28.太极拳的“听劲懂劲”功夫 29.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30.沾黏连随与太极拳技击 31.“无极”之悟 32.为什么说太极拳是世界上好的运动之 33.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34.练悟太极拳诗五首 三、太极拳名家拳理篇 1.王宗岳 2.陈王庭 3.陈长兴 4.武禹襄 5.李亦畲 6.陈鑫 7.杨班侯 8.杨健侯 9.孙禄堂 10.杨澄甫 11.杨家传抄老谱 12.郑曼青传杨澄甫秘传口诀十二则 13.雷慕尼 14.洪均生 15.顾留馨 16.李经梧 17.冯志强 18.陈照丕 19.牛连元 20.宋书铭 21.傅钟文 22.吴图南 23.李雅轩 24.郑悟清 25.汪永泉 26.王培生 附录 纪念雷慕尼老师逝世二十周年 后记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最欣赏这本书在历史溯源和理论深度上的挖掘。作者似乎不仅仅是在罗列招式,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太极哲学体系。书中对阴阳转化、刚柔相济这些核心概念的阐述,不再是教科书式的干瘪论述,而是结合了古代哲学典籍的精妙见解,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茅塞顿开。它成功地将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触摸到太极拳背后蕴含的东方智慧。尤其是对“意”与“形”关系的探讨部分,作者的思考角度非常新颖,提供了诸多启发性的视角,远超我之前阅读过的同类书籍。这种由表及里,由术入道的阐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它让我明白了,练习太极,练的远不止是身体的动作,更是对自身心性的锤炼与提升。
评分从一个追求实战和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一味追求动作数量的堆砌,而是非常注重基础功法的打磨和内在劲力的培养。卷首对站桩和基本手形的讲解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并且反复强调“慢练”和“深入”的重要性,这一点恰恰是很多急功近利的练习者容易忽略的。书中还贴心地设置了“常见误区与修正”的章节,针对性地指出了练习过程中最容易陷入的死力、僵硬等问题,并提供了清晰的对比图解,这对于自学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关键指引。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理解了“内家拳”的精髓,知道如何引导习练者由表及里,从外形稳定过渡到内劲生成。这种对学习路径的精准规划,让本书的指导价值远超一般的套路演示手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所蕴含的那种“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它既忠实地传承了太极拳的传统精髓,让人能够感受到历代宗师的精神气韵,同时在现代传播的角度上又做了非常出色的适应性调整。比如在介绍某些高阶动作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复述旧有口诀,而是结合现代运动科学的某些概念,对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进行了补充说明,使得理论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和吸收。这种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古老智慧与当代实践的桥梁,让太极拳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秘籍”,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智慧养生之法。阅读完毕后,我感觉自己不仅对拳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生命哲学产生了全新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采用了沉稳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字体,质感非常高级,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极其考究,米白色的纸张触感温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这对于需要仔细研读武术理论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布局清晰流畅,理论阐述与图解之间的穿插衔接得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的生硬感,看得出编辑团队在细节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动作分解图,线条流畅有力,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得精准到位,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把握住要领。这种对书籍整体美感的追求,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传授拳法的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光是翻阅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股宁静而深邃的气息扑面而来,非常适合放在书房里细细品味。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手册类的武术书籍抱持着一种“大概率都是流水账”的警惕心理,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用词既专业又不失温度,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边手把手地指导。即便是像“掤、捋、挤、按”这样基础却又极其微妙的劲力运用,作者也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进行了生动的解释,一下子就让那些抽象的感受变得可感知、可模仿。我立刻尝试了书中描述的“松沉”状态,竟然在几分钟内就找到了那种“根植大地”的感觉,这种即时反馈的效果是很多视频教程都难以给予的。这种将深奥武学口诀转化为日常可感知的体验的叙事能力,才是真正体现作者深厚功力和教学智慧的地方。阅读时,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讲解时的那种沉稳语调和手势引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