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中作者以當今數碼攝影師慣用的簡單易行的技法輕輕鬆鬆地拍攝齣高品質照片。書中自始至終充滿瞭樸素、實用的氣息,作者采用平易近人的語言,嚮讀者介紹瞭諸多攝影中的實用技巧及原理知識,而這些技巧知識被廣泛地應用於現實生活的攝影中。
《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對自然攝影的拍攝技巧介紹得非常全麵、細緻。全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每章涵蓋相應的必備技法,通過圖示及文字清晰闡述,不僅可以解決實際拍攝中的大量問題,同時也為攝影愛好者提供瞭專業的指導和建議。《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是數碼攝影的必備手冊,不僅適閤廣大的普通愛好者,也適閤擁有中、高檔攝影器材的攝影人士。相信《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會成為想要拍齣專業級數碼照片,卻缺乏實際攝影技巧的用戶的實用指南。通過書中大量的攝影作品讀者也能真切的體會齣作者置身於野外的心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以及攝影帶來的樂趣和享受。
《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涵蓋所有拍攝大自然時應注意的細節。
?作者對器材非常瞭解,參考他的建議可以令你少走彎路。
?教你如何用所拍照片繼續全球攝影旅行。
李力,電影編劇、博士、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齣版學術專著《眾妙:閱讀電影之美》、《電影色彩學》、《影視攝影藝術學》、《鏡頭在說話》等。主要電影編劇作品:《都市童話》、《夏天,有風吹過》、《等開花》、《光明之光》、《警報157》等。曾任《時尚》、《追求》、《深圳都市報》、《人文荊州》等多傢報刊雜誌專欄作傢。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專題節目撰稿人。
《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由淺入深,全麵細緻地講解瞭自然攝影的拍攝技巧,攝影原理以及各種攝影器材的選擇和有效使用等知識。同時,作者在書中還分享瞭他們的攝影作品及拍攝心得。《拍攝美大自然(第2版)》作者有三十多年的專業自然攝影拍攝及教學經驗,以攝影師在戶外實踐拍攝的角度,運用其獨特的拍攝手法與高超的技術教授讀者拍攝齣佳的圖像。無論是對專業攝影師還是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都能從書中學習和藉鑒到寶貴的攝影知識及拍攝經驗。
第一章數碼攝影帶來的興奮27
1.1為什麼要拍攝自然風光圖片31
1.2自然攝影的佳地點31
1.3小心翼翼踏上這片土地32
1.4質量問題32
1.5使用優良的設備36
1.6養成好的拍攝習慣36
1.7成為一個更好的博物學傢37
1.8專業和業餘自然攝影師38
1.9獲得優秀自然攝影圖片的三要素39
第二章提高你的拍攝技巧45
2.1學習說明書46
2.2使用設備46
2.3訂閱雜誌47
2.4參加攝影俱樂部50
2.5加入攝影教學項目52
2.6加入攝影工作室52
2.7參加攝影旅遊團53
2.8閱讀自然攝影書籍54
2.9收集精美的圖片集54
2.10使用互聯網58
2.11拍攝圖片58
2.12不懈努力提高58
2.13享受過程!59
第三章選擇數碼相機61
3.1數碼的優勢64
3.2相機的選擇65
3.3專業相機與業餘相機65
3.4優秀的相機65
3.5必不可少的相機功能66
反光闆預升鎖定功能
可調節的定時器
安裝快門釋放綫
選擇RAW還是JPEG格式
大液晶顯示屏
點測光
機身後部的對焦按鈕
3.6保護你的相機73
3.7對付寒冷和高溫74
3.8不要摔打你的設備75
3.9相機背帶75
3.10保持鏡頭清潔!76
3.11保持相機和傳感器的清潔!76
3.12清潔傳感器78
3.13相機電池78
3.14數碼存儲78
3.15購買相機79
第四章曝光要點83
4.1RAW格式和JPEG格式圖片84
JPEG的優點
JPEG的缺點
RAW的優點
RAW的缺點
4.2選擇哪種文件格式?85
4.3JPEG文件的正確曝光87
4.4RAW圖像的正確曝光88
4.5曝光理論88
光圈值
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單位為秒
光圈檔位
等效曝光(互易律)
4.6瞭解測光係統92
環境光和反射光的問題
機身自帶測光錶的問題
測光選擇
評價測光或彩色矩陣測光模式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局部測光
點測光
選擇拍攝模式
光圈優先
快門優先
手動曝光
4.7幫助你獲得佳曝光99
直方圖
直方圖形狀
高光警告
自動曝光的問題情境
一個嚴重的自動曝光問題
4.8曝光補償103
瞭解曝光補償按鈕
手動曝光補償
包圍曝光
4.9感光度(ISO)注意事項105
數碼噪點
數碼噪點
4.10感光度使用策略106
4.11後的思考107
第五章有效使用鏡頭109
5.1鏡頭工作原理110
5.2焦距110
5.3大光圈112
高速鏡頭的優點
高速鏡頭的缺點
5.4景深113
5.5裁切係數113
5.6帶圖像穩定器的鏡頭117
5.7透視118
5.8鏡頭的選擇119
變焦和定焦鏡頭
變焦鏡頭的恒定光圈與可變光圈
拍攝現場使用變焦鏡頭
廣角鏡頭
標準鏡頭
中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
超長焦鏡頭
特殊鏡頭
移軸鏡頭T
微距鏡頭
5.9配件130
遮光罩
增距鏡
5.10維護你的鏡頭132
第六章堅持拍攝清晰圖片135
6.1使用三腳架136
6.2三腳架的選擇136
6.3值得推薦的三腳架功能137
6.4攜帶三腳架140
6.5選擇三腳架140
6.6三腳架的雲颱140
三維雲颱
球形雲颱
萬嚮節雲颱
6.7三腳架配件142
快裝闆
L型支架(L—brackets)
三腳架的問題
手持拍攝
圖像穩定器鏡頭(防抖鏡頭)
圖像穩定技術
獲得更清晰的效果
保持鏡頭的清潔
避免使用保護濾鏡
佳光圈
反光闆預升鎖定功能
按動快門
定時的問題
有綫或無綫的快門綫
RAW和JPEG注意事項
6.8仔細對焦151
6.9手動對焦152
手動對焦技術
自動對焦
6.10實用對焦技巧153
單次自動對焦
持續自動對焦
機背對焦按鈕
第七章光綫的魔力163
7.1奇妙易逝的光綫164
7.2光綫的品質165
7.3光量165
7.4太多的光?168
7.5利用一天的優勢時間169
7.6中性灰濾鏡169
7.7光的色彩169
白平衡
自動白平衡
日光,陰影,陰天
鎢絲燈和熒光燈
自定義白平衡
色溫
如何控製對比度
7.8JPEG和RAW白平衡注意事項175
7.9選擇色域176
7.10光綫的方嚮性177
順光
側光
逆光
7.11對比度180
7.12反光闆182
7.13電子閃光燈降低對比度182
7.14分裂式中灰密度鏡183
7.15電腦軟件的後期調整183
7.16濾鏡183
偏振鏡是關鍵
解決暗角問題
偏振濾鏡使用策略
第八章強大的構圖187
8.1什麼是構圖?188
8.2攝影構圖指南189
手持攝影的構圖方法
何時在三腳架上構圖
保持水平
視角的選擇
8.3長焦鏡頭使用策略192
8.4廣角鏡頭的視點194
8.5長焦鏡頭194
8.6請勿中心構圖194
8.7三分法則195
8.8圖像邊緣197
8.9保持圖像的簡潔198
8.10被攝主體的數量199
8.11使用嚮導性的綫條199
水平綫
垂直綫條
對角綫
麯綫
8.12格式202
方形格式
矩形格式
全景格式
8.13奇妙的全景圖像202
選擇大的全景拍攝主體
8.14三腳架的水平203
8.15相機的水平206
8.16使用特定的白平衡206
8.17使用手動曝光206
8.18仔細對焦206
8.19標注全景圖像序列207
8.20開始拍攝全景圖像207
8.21全景圖像軟件207
第九章特寫與微距鏡頭下的精彩世界211
9.1放大率212
9.2真實的微距鏡頭215
9.3長微距鏡頭的優缺點216
9.4100mm微距鏡頭注意事項217
9.550mm微距鏡頭的問題218
9.6特寫鏡頭和變焦鏡頭218
9.7選擇尼康還是佳能219
優點
缺點
9.8近攝接圈220
9.9清晰的圖像技術222
9.10使用佳光圈獲得清晰度223
9.11解決風的問題225
9.12定時功能注意事項225
9.13植物夾來補救225
9.14預升反光闆227
9.15奇妙光綫之於特寫鏡頭228
柔光片
柔光布
9.16反光闆229
使用反光闆
使用反光闆形成交叉照明
9.17特寫的閃光燈技術230
如何擺放閃光燈
手持使用閃光燈
遙控閃光燈
專用閃光燈連綫
無綫引閃器
使用內置閃光燈觸發主閃光燈
補充閃光的技巧
使用補充閃光
補充閃光的例子
第十章有效使用閃光燈237
10.1相機自帶閃光燈的問題238
閃光燈的優點
缺點
10.2平方反比定律241
10.3選擇閃光燈243
決定閃光燈曝光
當TTL閃光失敗時
不利的是,裁切係數不是真的更放大。它是在從前24×36mm大小圖片上進行的裁切。掃描一張35ram反轉片,然後裁剪,可以獲得相同的效果。用全畫幅的佳能1Ds Mark Ⅱ,我常常剪裁圖像,不用擔心畫框內的小鳥或其它哺乳動物顯得比較小。我也不用靠得很近,因為後期可以輕易地裁切。當然,你記錄的主體像素越多,以後打印大圖片時選擇就越多。一個帶裁切係數的傳感器記錄的像素(圖片內容)無法與全畫幅相比,但是這像素的確記錄瞭鏡頭中心區域的光綫信息,相對於鏡頭玻璃的邊緣部分,其中心部分的不完善已大大減小。由於使用鏡頭的“甜美”部分拍攝,所以從某種程度減輕瞭像素減少的問題。
裁切係數在廣角鏡頭上的問題為嚴重。1.6倍裁切係數會將一隻24mm廣角鏡頭轉換成接近標頭的38.4mm鏡頭。一隻17mm鏡頭是很好用的廣角鏡頭,但是在1.6倍裁切係數的作用下卻轉換成為27.2mm的鏡頭。請注意,數碼相機有很多不同的裁切係數,比如1.3倍,1.5倍,2倍或其他的倍率,這些都取決於你擁有的相機本身。如果你偏愛拍攝廣角畫麵,這是讓人沮喪的問題。幸運的是,相機産商已經聽到這種呼聲,現在生産齣與有裁切係數相機相匹配的廣角變焦鏡頭。佳能近就增加瞭焦距10—22mm、光圈f/3.5的新變焦鏡頭。這是為有裁切係數的相機生産的,它不能在全畫幅相機上使用,因為它沒有足夠大的成像圈去充分覆蓋全畫幅傳感器。尼康近推齣瞭12—24mm、光圈f/4的鏡頭也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其他一些廠傢也在推齣類似鏡頭。這樣的鏡頭隻能用於具有裁切係數的相機上,包括佳能EF—S以及尼康DXED—1F係列。由於這些鏡頭不需要更大的圖像框,所以它們較小,也更輕。
5.6帶圖像穩定器的鏡頭
這種鏡頭保證你在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時還能手持,並能獲得清晰的圖像。佳能把這樣的鏡頭稱為圖像穩定器(IS)鏡頭,因為裏麵有一組特殊的可以移動的光學元件用來彌補相機的晃動,産生更為清晰的圖像。尼康將這種鏡頭稱為減震(VR)鏡頭。看來所有的鏡頭廠商都會生産一些具有圖像防抖技術的鏡頭。比如索尼,賓得,三星公司都有這種基於傳感器的圖像穩定係統,所以這些鏡頭都使相機有防抖功能。
防抖技術真的很好。如果沒有防抖功能,隻有經驗豐富的攝影師纔能有效使用手持攝影,使用的快門速度等於焦距的倒數,纔能拍齣清晰的圖像。比如一隻30mm的鏡頭,快門速度1/30秒纔夠。200mm的鏡頭,安全的快門速度為1/200秒,因為長焦鏡頭的放大率增加瞭。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攝影師,有些人的手持要比其他人穩定得多。我們有幾隻佳能和尼康防抖鏡頭,當必須手持時——比如在一隻搖晃的船上進行拍攝的時候,就確實需要它。當然,隻要有可能,我們仍然使用三腳架。在三腳架上拍攝時,建議關閉這個功能。
這本書簡直是我旅行路上的“寶藏指南”!之前我齣去玩,總是隨手拍拍,迴傢翻照片,感覺都差不多,缺乏亮點。看瞭這本書之後,我學會瞭如何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尋找拍攝機會。比如,去山區,它會教你如何利用高低落差和雲海來創造戲劇性的畫麵;去海邊,它會講解如何捕捉海浪的動感或者平靜海麵的倒影;甚至是在公園裏,它也能教你如何發現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比如一片落葉的紋理,或者一隻小昆蟲的姿態。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季節變化”的篇章,不同的季節,大自然呈現齣完全不同的色彩和氛圍,書中提供瞭針對不同季節的拍攝建議,讓我知道春天可以去拍嫩芽和花海,鞦天可以去捕捉金黃色的落葉和層林盡染,這讓我對一年四季的自然風光有瞭更期待的拍攝計劃。這本書讓我感覺,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發現美的眼睛,都能拍齣有故事的照片。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講解,還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它沒有把攝影當作一種純粹的記錄行為,而是強調瞭攝影師與自然之間的一種互動和共鳴。比如,它提到拍攝動物時,需要耐心等待,尊重它們的習性,不要去打擾它們的生活,甚至要學會預測它們的行為。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觸動,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拍照時的心態。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急於按下快門,反而錯過瞭最真實的瞬間,或者對自然造成瞭不必要的乾擾。書中還分享瞭許多攝影師的經驗和感悟,他們是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創作,如何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這些故事都讓我倍感鼓舞,也讓我對自然攝影這項活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熱愛。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自然攝影,是記錄自然的美,更是傳遞對自然的尊重和熱愛。
評分這本書真的給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個對自然攝影一直充滿嚮往,但又常常被復雜器材和專業術語嚇退的初學者,我拿到這本書簡直如獲至寶。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大堆專業名詞,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理解構圖的藝術,比如如何運用黃金分割、三分法來平衡畫麵,讓原本雜亂的景物變得有條理、有韻味。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光綫”的講解,以前隻覺得拍齣來亮就行,看瞭纔知道,早晨的柔和晨曦、傍晚的金黃夕陽、甚至是陰天特有的散射光,都有不同的錶現力,如何捕捉和利用這些光綫,讓照片充滿瞭情緒和生命力,這一點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它還提到瞭如何觀察和預測天氣,這對於拍攝風光大片簡直是至關重要。我常常覺得自己拍的照片“缺瞭點什麼”,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是少瞭對環境的細緻觀察和對光影的敏感捕捉。它讓我明白,好的自然攝影不僅僅是按下快門,更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用心靈去感受的過程。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讓我覺得一定要花大價錢去買最頂級的器材。相反,它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分析瞭不同類型攝影器材的特點和適用場景。比如,對於初學者來說,一款入門級的單反或者微單,搭配一兩支基礎鏡頭,就已經足夠應對大部分的自然風光拍攝需求。它詳細介紹瞭不同焦段鏡頭的視角差異,為什麼長焦適閤拍遠處的景物,廣角又能如何囊括廣闊的天地,還有微距鏡頭在捕捉細節上的神奇之處,這些都讓我對鏡頭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它不僅講瞭“買什麼”,還講瞭“怎麼用”。我之前總覺得鏡頭是越貴越好,用瞭纔知道,很多時候是操作不當,沒有發揮齣鏡頭的真正潛力。書中關於光圈、快門速度、ISO的配閤使用,還有白平衡的設置,這些基礎但關鍵的參數,它都講解得非常透徹,而且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能直觀地理解這些設置對最終成像的影響。
評分我一直覺得攝影是一門“玄學”,很多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但這本書卻用非常清晰、邏輯性極強的方式,把“玄學”變成瞭“科學”。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攝影的基本原理,比如曝光三角形(光圈、快門、ISO)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決定照片的亮度和景深,這一點讓我以前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瞭很多。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時候照片會太亮或者太暗,為什麼背景虛化得不夠或者過於模糊,原來都是這些參數設置的功勞。而且,它還把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拍攝場景緊密結閤,比如在拍攝高對比度的日齣日落時,應該如何進行曝光補償,在拍攝運動物體時,又該如何快速調整快門速度。書中還有很多關於後期處理的技巧,但並不是讓你把照片“P”得不像樣子,而是教你如何通過後期來優化照片的細節,比如調整色彩、對比度和銳度,讓照片的呈現效果更接近拍攝時的真實感受,甚至超越現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