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内田康专文导读,以“亚文化”为关键词,梳理日本在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大量地吸收、模仿外来文化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精辟地点出日本文化静谧、沉稳,同时庸俗、下流的独特魅力。
★ 《日本之镜》对日本的神话传说、电影、戏剧、文学、艺术进行深刻又有趣的探讨,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极端且矛盾的文化特性。伊恩·布鲁玛以幽默风趣的文笔,带领读者窥见日本大众文化中色情、暴力、变性等元素背后,追求美及自我解放的意图。
★ 《日本之镜》聚焦于日本的流行文化,通过各类漫画、女扮男装的宝冢歌剧团、演艺圈的偶像明星,到黑帮、色情、家庭等各式电影,伊恩·布鲁玛都揭示隐藏其后的日本传统文化、民族性、社会氛围,以及自我认同,也解释了为何这些流行文化或励志向上,或怪诞荒唐,或血腥低俗,卻都能在商业及文化传播上異軍突起,取得成功。
★ 获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非虚构”读者票选之书。
强调礼节、秩序及仪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文化中却处处糅合了极端病态的暴力与色情美学。以“家庭”为价值判断的核心,对“母亲”“父亲”形象的期望、幻想,造成日本人对性别的焦虑与矛盾。男性对“母性”的渴望、对女性力量的恐惧,以及对女性性欲的忧虑,通过谷崎润一郎、吉行淳之介、沟口健二、铃木清顺等人的作品展现无遗。而重视合群、强调集体的日本人,个人内心情感与自我主张在社会规范与社会期许面前毫无作用。群体和人际关系的束缚,造成在义理人情之前,道德、法律都需退让,进而说明日本人往往缺乏个人责任承担意识的民族性。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书评》主编、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
本书列举了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的怪象,从拥有庞大发行量和充斥荒诞暴力元素的色情漫画,到多愁善感的黑帮片和流浪者电影,无所不包。笔触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纽约时报》
文笔大胆,内容引人入胜,可读性极强……《日本之镜》融会了大量涉及两性的奇闻轶事,让人在读得津津有味之余,不免泛起阵阵不适感。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是从日本的神话展开论述,清楚何时应拉开幕布。——《新政治家》
大开眼界……本书是对(日本人)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这两大问题的一项探索,既怪诞诡奇,又充满智慧……实在是妙笔生花。——《每日电讯报》
《日本之镜》呈现了一名游客*想看见的真实日本,他应该把这本书放进行李袋中。——《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本精彩绝伦的文化研究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样,用电影探索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但布鲁玛更进一步利用电视剧、漫画和黑白情色片强化他的分析……迷人的民族掠影。——《卫报》
这本书精妙地解释了日本混合的国家体制和文化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柯克斯评论》
导读 日本:有容乃大的“亚”文化与社会(内藤康)
新版序言
初版序言
第一章 神之镜
第二章 永恒的母亲
第三章 神圣的婚姻
第四章 恶女
第五章 活的艺术品
第六章 卖身的艺术
第七章 第三种性别
第八章 硬派
第九章 忠心的家臣
第十章 黑帮和虚无主义者
第十一章 取笑父亲
第十二章 漂泊的灵魂
第十三章 结语:一个温文尔雅的民族
注 释
索 引
《理想国译丛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穿透力。我最感兴趣的是,伊恩·布鲁玛将如何描绘日本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是像宫本武藏那样追求剑术极致的孤独武士,还是像坂本龙马那样在变革时代中斡旋的政治家?亦或是,在现代社会中,那些在科技、商业、艺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物,也被赋予了“英雄”的光环?而“恶人”的定义,在日本文化中是否有着独特的解读?是那些挑战社会规范的个体,还是在战争年代犯下罪行的历史人物?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否会探讨那些介于英雄与恶人之间的灰色地带,那些行为具有争议性、但又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或许,这本书会揭示日本文化中“耻感”与“罪感”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人们对英雄和恶人的评判标准。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生动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人物和历史片段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能够更加立体地理解日本民族的精神内核,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塑造和反思自身的“英雄”与“恶人”叙事。
评分《理想国译丛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这个书名自带一种解构的意味,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伊恩·布鲁玛会如何拆解日本文化。我一直在思考,日本文化中是否存在一种独特的“英雄观”,它区别于西方那种个人主义的、拯救世界的模式?也许,日本的“英雄”更多地体现为集体荣誉的守护者,或是遵循某种规则和道义的实践者。而“恶人”,又是否在日本文化中承载着某种不被主流接纳的,但又具有某种“反抗性”的意义?我好奇作者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在日本文学、电影、甚至动漫中出现的经典“反派”形象,他们是如何被塑造的,又为何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作者会不会触及到日本社会中一些比较敏感的历史时期,比如明治维新、二战等,从“英雄”与“恶人”的视角来解读这些事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加 nuanced(细致入微)的视角,去理解日本文化中那些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特质,比如对秩序的尊重与对个性的压抑,又或者对美的极致追求与对丑陋现实的直面。这本书,我感觉它将是一次对日本精神深层肌理的探索,有望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日本。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理想国译丛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光是听就让我充满了探索欲。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关键在于理解他们如何定义“好”与“坏”,以及“正面”与“负面”的形象。伊恩·布鲁玛,他会从哪些角度来“照”出日本的“镜子”呢?我猜想,他可能会挖掘日本神话传说中那些拥有超凡力量的神祇,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原始的英雄主义。然后,他又会如何过渡到历史上的武士阶层,那些被誉为忠诚、勇敢、甚至为了荣誉而牺牲的“英雄”?反过来,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视为“恶人”的角色,比如战国时期的野心家,或者二战时期的某些领导者,他们的行为在日本民族记忆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我特别好奇的是,在现代日本社会,这种“英雄”与“恶人”的观念是否发生了转变?是否存在一些新的“英雄”类型,比如那些在社会公益领域默默奉献的人,或者是在科技创新前沿不懈探索的科学家?而所谓的“恶人”,又是否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本书,我认为它不仅是对日本文化表象的观察,更是对人性在特定文化土壤下如何被塑造和呈现的深刻思考,我期待它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评分看到《理想国译丛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这个书名,首先吸引我的是“日本之镜”这个意象。它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日本文化深层的一些东西。伊恩·布鲁玛这个名字我也听说过,他的作品通常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文化议题的敏锐捕捉而著称,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我好奇的是,他将如何通过“英雄与恶人”这两个看似极端、却又常常相互依存的概念,来剖析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日本文化中,武士道精神、集体主义、以及对“耻感文化”的强调,是否会在这本书中得到深刻的阐释?“英雄”的定义在日本社会中是如何演变的?那些被视为“恶人”的角色,又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进程?我猜想,作者可能会从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甚至流行文化中选取案例,来描绘这些“镜子”中的形象,从而揭示日本民族精神的特质。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超越刻板印象的解读,让我们看到日本文化中那些不为人熟知或容易被忽略的一面。这本书无疑将是一次深入了解日本文化脉络的绝佳机会,它有望颠覆我之前对日本的一些固有认知,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东亚国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理想国译丛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虽然有些直白,却直击我内心深处的好奇点。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难以窥见其核心。而“英雄与恶人”的二元对立,正是理解任何文化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切入点。我设想,伊恩·布鲁玛だろう,他是否会探讨日本历史上那些被誉为“英雄”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象征,以及这些精神如何在代际传承中发生变化?又或者,那些被贴上“恶人”标签的群体或个人,他们的存在和行为,在日本社会价值体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存在一种“恶人”的叙事,反过来衬托了“英雄”的意义,甚至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化独特的张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加 nuanced(细致入微)的视角,而不是简单地将人脸谱化。也许,书中会提到一些看似矛盾但又在日本文化中存在的现象,比如对死亡的崇敬与对生命的热爱并存,又或者对秩序的极度追求与叛逆精神的暗流涌动。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更可能是一次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度挖掘,并通过日本这个特殊的“镜子”来呈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