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72166
條碼:9787511872166
圖書名稱: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四捲)
定價:59
作者:李曙光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5-01-01
質量:670g
目錄:
【重整法改革論辯】
重整法的末路
破産法的效益和效率
避免二次重整:重整程序後的流動性、盈利能力和杠杆比率為何關係重大
特拉華州和紐約州上市公司破産重整的失敗:“逐低競爭”的實證分析
破産法第11章的勝利——對質疑的迴應
【立法前沿評述】
《進一步鼓勵企業重整的法律》框架下的新破産重整法
用拯救計劃救助破産中的公司
資産置換是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的恢復債務人償付能力的措施
漫長的徵途——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求跨境破産的全球解決方案
【金融機構破産】
加拿大存款保險公司對我國的藉鑒意義
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睏境的動態解決
【主權債務處置】
主權債務重組:重整法的角度
【破産學術與沿革】
歐洲破産法源流
歐洲各國公司破産界限的比較
“整理屋”時代與律師的倒産實務——活躍於企業重整界律師的基礎
【報告首發】
中國破産重整數據研究報告(2013年)
2013年浙江法院企業破産審判報告
中國破産法研究現狀綜述(2003—2013年)
【數據統計】
中國破産案件數量(1989—2013年)
中國市場主體進入、退齣市場情況(2013年)
歐洲與美國破産數量統計
中國上市公司重整基本情況匯總(2013年)
中國非上市公司重整基本情況匯總(2013年)
內容推薦:
《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4捲)》重點關注的是重整法的改革。重整法是能夠幫助公司熬過刺骨寒鼕,使得公司在春天繼續蓬勃發展,還是會使得公司僥幸挺過睏境,卻仍然留下後遺癥呢?破産法解決的是市場主體遭遇競爭失敗的時候如何以對整個經濟傷害小的方式退齣市場或者實現重生的問題,是為高效、準確處理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係所提供的一套減少交易費用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選擇機製。作為破産程序中的新興分支,重整法及其前身的成功率和效率在製定伊始便為人質疑,本捲選取的《重整法的末路》《破産法的效益和效率》便是集中火力攻擊重整法的代錶。《重整法的末路》通過埃爾曼恩格爾紡織廠和早期汽車製造業等生動的實例,指齣重整法隻有在公司存在特定資産、這些特定資産必須留在某個特定公司、該公司的控製權沒有得到很好分配以及公司無法進行整體齣售的條件下方可適用。由於同時滿足以上四個條件的受睏公司為數不多,重整法因適用樣本過小而喪失繼續存在的正當性。《破産法的效益和效率》一文立足荷蘭的破産實踐,采用學理研究、檔案研究和文獻與判例研究,得齣正式的破産程序既難以實現連帶債權人收益大化的固有目標,也在保全企業以及保住就業方麵捉襟見肘,破産程序的社會效益和效率目標難以達成。
《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四捲)》的語言風格頗為獨特,既有法律文本的嚴謹,又不乏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特彆注意到瞭書中對於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公司在重整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瞭類比和比較。例如,在分析上市公司重整的特殊性時,書中詳細闡述瞭信息披露、股權重整等環節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的法律操作來應對。這種細緻的對比分析,讓我對公司重整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書中的論述並沒有陷入空泛的理論,而是緊密圍繞著具體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法律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對於我這樣一名追求實效的讀者,這種“落地”的論述方式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書中對重整投資人權益保護的討論,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對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整至關重要。
評分閱讀《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四捲)》的過程,就像是踏入瞭一場嚴謹的學術辯論。書中呈現的觀點並非一傢之言,而是經過多位專傢學者反復推敲、相互碰撞的結晶。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預重整”製度探討的部分,作者們從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瞭其在中國語境下的可行性、潛在風險以及完善路徑,引用的文獻資料之詳實,論證邏輯之嚴密,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不僅僅是對一個法律概念的介紹,更是對其背後經濟、社會影響的全麵審視。對於我這樣的法律研究者而言,這種開放式的討論空間,能夠激發我獨立的思考,並在既有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見解。書中對於重整中信息披露的法律規製,以及信息不對稱可能引發的問題,也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透明的重整市場至關重要。從文字的編排到內容的組織,都體現齣一種精益求精的學術態度,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著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前瞻性。在許多公司麵臨經營睏境,傳統清算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四捲)》及時地將目光聚焦於公司重整這一更具活力的法律製度。書中對於重整製度在“僵屍企業”齣清、化解金融風險、拯救優質企業方麵的作用,進行瞭非常到位的論述。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拯救性重整”的深入探討,它不僅僅是為瞭處理債務危機,更是為瞭讓企業重獲新生,恢復其市場價值和經濟活力。這種視角,讓我看到瞭法律製度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積極作用。而且,書中對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重整過程中常見的難題,也給齣瞭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對於我這樣關注經濟法律政策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理解當前經濟形勢下法律製度演進的重要視角,也為我提供瞭思考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思路。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閤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我注意到書中對於不同章節的論述,都建立在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之上,又各自深入探討瞭特定的問題。例如,在關於重整中債權申報與審查的章節,不僅詳細解釋瞭申報的程序和要求,還對一些特殊債權的認定,以及債權人之間的優先受償順序進行瞭詳細的分析。這種層層遞進的論述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而且,書中在探討某些復雜問題時,並沒有迴避其爭議性,而是積極地呈現瞭不同的觀點,並嘗試從中找到解決之道。這體現瞭作者們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學習公司重整法律知識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框架,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係,並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評分這部《公司重整法律評論(第四捲)》無疑是公司法律領域的一份厚重之作。我尤其欣賞其對於近些年國內外公司重整實踐的深度剖析,無論是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破産重整案例,還是在法律適用上存在爭議的疑難點,書中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與解讀。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重要的是,作者們通過對大量實際案例的分析,提煉齣瞭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則和方法。對於我這樣一名在公司法實務一綫工作的律師來說,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論述方式,極大地幫助我深化瞭對公司重整復雜性的理解,也為我處理類似案件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關於重整計劃執行中的債權人保護機製,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實現重整目標,都讓我耳目一新,引發瞭我深入的思考。而且,我注意到書中在探討一些前沿問題時,也參考瞭國際上一些先進的重整理念和製度設計,這對於中國公司重整製度的未來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啓示作用。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既有學術深度,又具實踐價值的優秀法律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