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话 精装版 梁漱溟讲述 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与青年说 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哲学思维文集图书籍

朝话 精装版 梁漱溟讲述 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与青年说 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哲学思维文集图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哲学
  • 文化
  • 思想
  • 人生
  • 理想
  • 青年
  • 文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朝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诚翔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2770
商品编码:28142680421
丛书名: 朝话

具体描述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朝话 
作 者:   梁漱溟
定价:  45.00
ISBN号:  978720814277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开本:  32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7-03-01
印刷日期:  2017-03-01
编辑推荐
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厌离之后——
梁漱溟与青年说: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透辟短谈,明心见性自省;穿透岁月,80年再版11次。
习气——一切罪恶过错皆由懈惰中来。
反省——念头要转,感情要平。
对异己者——冲突之所由起,即在彼此都自以为是。
合作——气要稳,心要通。
内容介绍
《朝话》是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运动时期,每日朝会上与研究部同学们的部分谈话辑录。本书非系统的学术讲演,而只是对同学之日常生活有所诏示启发,或自同学提出之问题,予以当下指点。或谈论人生修养,或讲述治学方法,或议论社会、学术文化等问题,莫不本于梁老个人感悟,出自切身体认;语重心长,亲切隽永,足以发人深省。对于被浮躁的社会裹挟着前进的我们来说,这本讲求身心修养的《朝话》意义尤为重大。
作者介绍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终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与《东方学术概观》等。
目录
辑校说明 
增订版叙言 
01 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 
02 忏悔——自新 
03 吾人的自觉力 
04 言 志 
05 发心与立志 
06 欲望与志气 
07 心理的调整 
08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 
09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 
10 日常生活的态度 
11 谈习气 
12 求学与不老 
13 秋 意 
14 朋友与信 
15 朋友与社会信用 
16 谈学问 
17 研究问题所需的态度 
18 择业 
19 对异己者的态度 
20 猴子的故事 
21 没有勇气不行 
22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 
23 开诚布公以立信 
24 我的信念 
25 谈合作 
26 启发社会的力量 
27 真理与错误 
28 成功与失败 
29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 
30 我的生活实情 
31 我自己的长短 
32 三种人生态度 
33 生命的歧途 
34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35 道德为人生艺术 
36 新年的感触 
37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38 人生在创造 
39 真力量要从乡村酝酿出来 
40 中国民族的力量 
41 心理的关系 
42 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 
43 制度与经济 
44 农民运动与合作 
45 谈罪恶 
46 谈规矩 
47 为人类开辟一新历史而奋斗 
48 中国士人的心理 
49 谈用人 
50 志愿真诚 
51 谈组织团体原则 
52 谈应付难关 
53 婚姻问题 
54 谈戏剧 
55 谈音乐 
56 中国本位文化宣言 
57 中西学术之不同 
58 东方学术之根本 
59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 
60 谈儿童心理 
61 青年修养问题 
62 谈修养 
63 人生的意义 
64 谈 戏 
65 这便是我的人生观 
66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67 我的自学小史 
第九版编后附记 
第十版编后附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人生之惑:哲学与生活的对话》 一、引言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会不期然地遭遇各种困惑。这些困惑,或源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或来自社会现实的冲击,亦或是对理想生活模式的探寻。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迷茫与挣扎,也激发我们对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高远价值的追求。当个体生命的思考与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相遇,便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中,照亮前行的道路,寻得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哲学教科书,亦非枯燥的理论梳理。它更像是你我之间一场真诚的对话,一次深入灵魂的交流。我们将一起踏上探索人生命题的旅程,从古往今来的智慧宝库中汲取养分,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审视我们所处的境况,思考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去过一种更有价值、更充实的生活。 二、生命,一个永恒的追问 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萦绕在心头的终极命题。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宗教的教义,再到哲学的思辨,无数的智慧先行者试图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赋予意义。生命是一场短暂的旅程,还是一段无尽的轮回?我们为何存在?我们的目的何在?这些问题,看似抽象,却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息息相关。 本书将带领你穿越不同的哲学流派,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探讨,到东方哲学对“道”的体悟,再到近现代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我们将触及那些关于生命本源的深刻思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生命压力,例如生存的焦虑、情感的失落、事业的瓶颈,以及如何在这种压力下,重新发现生命的韧性与光彩。 例如,我们会探讨“意义”如何在个人的生命体验中被建构。并非所有人都生而伟大,也并非所有人都拥有耀眼的成就。但每一个生命,无论其大小,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通过对不同哲学思想的审视,我们将尝试解答:个体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无限价值?我们如何才能不被世俗的评价所束缚,而是找到内心深处真正认可的生命意义? 三、理想的生活态度: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这个问题,或许比“生命是什么”更加具体,也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抉择。它关乎我们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顺境与逆境,以及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寄托。 书中将从多个维度来剖析“理想的生活态度”这一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理想的生活等同于物质的丰裕或一帆风顺。真正的理想,往往是在承认和拥抱生命的不完美与复杂性之后,所展现出的一种积极、成熟、富有弹性的生存姿态。 我们会深入探讨“内在自由”的重要性。在一个充满外在限制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在内心保持一种独立和自主?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外界的评价,如何不被欲望所奴役,如何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同时,本书也会关注“积极乐观”与“现实审慎”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味地乐观可能导致脱离实际,而过度悲观则会消磨斗志。理想的生活态度,恰恰在于一种能够接纳现实的残酷,却依然保持希望和行动力。我们将学习如何从逆境中汲取教训,如何在挑战面前保持坚韧,以及如何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人生的起伏。 此外,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也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如何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冲突与误解?如何学会爱与被爱?这些都将是构筑理想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将从不同的哲学和心理学视角,探索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朋友、家人,以及如何在一个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贡献力量。 四、哲学思维的力量:洞察与创造 “哲学思维”并非只属于书斋里的学者,它是一种普遍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思维方式。它鼓励我们去质疑,去反思,去建立清晰的逻辑,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去理解事物的本质。拥有哲学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洞察世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理性地做出选择。 本书将帮助读者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分析、去评价、去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如何避免思维定势,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惑时,哲学思维能够引导我们从表象深入到本质,理解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症状。它能够帮助我们区分“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从而在行动中更有方向感。 我们还将探讨“价值判断”的哲学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我们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立而坚定的价值判断?本书将从伦理学、价值论等哲学领域汲取智慧,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并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此外,本书还将强调“创造性”在哲学思维中的作用。哲学不仅仅是对既有思想的梳理和分析,更是对新可能性的探索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我们如何才能突破固有的框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五、结语 《人生之惑:哲学与生活的对话》是一次邀请,邀请你与思想同行,与智慧共舞。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点燃你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情,激发你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并为你提供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人生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我们或许无法预测前方的一切,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一种更积极、更理性、更深刻的态度去面对。愿这本书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惑中获得启示,最终活出属于自己那份独特而精彩的人生。 这本书并非要给你现成的答案,因为人生的答案,最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去体验,去创造。它提供的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一种对话,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超越。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梁漱溟与青年说 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后,我最先感受到的是那种跨越时代的对话感。梁漱溟先生以他特有的洞察力,与青年人探讨“理想的生活态度”,这本身就极具前瞻性。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迷茫的青年提供一面镜子,让他们看到自己内心的渴望,也看到梁漱溟先生为我们勾勒出的可能的人生图景。他或许会告诉我们,理想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蕴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需要我们用一种特定的“态度”去发现和经营。我想象着书中的文字,一定充满了温厚的力量,不带一丝的功利色彩,而是纯粹地希望引导读者去思考“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等根本性问题。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内心支柱。

评分

《朝话》这本书,单从书名来看,就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而“朝话”恰恰捕捉到了这种精髓。梁漱溟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种沉淀了岁月的智慧。我非常好奇,他在“朝话”中会如何解读我们所处的时代,又会如何引导我们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晨光熹微中,与我们一同漫步,一同思考?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种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外在的喧嚣所裹挟,忘记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朝话”或许就是那股清流,能够涤荡我们疲惫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以及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带着一种古朴而又充满智慧的韵味。“朝话”,光是这两个字就勾勒出了一种晨曦中,与智者面对面,倾听其娓娓道来的场景。梁漱溟先生,这位在哲学界响当当的名字,竟然将他的思考凝聚成“朝话”,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对梁漱溟先生的“中国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我猜想,“朝话”一定是一场关于人生、关于中国文化根源的深度对话,它不会是那种空泛的说教,而是带着实践性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探寻内心深处的答案。精装版的设计,也预示着这本书的珍贵与收藏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承载着思想的艺术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梁漱溟先生如何将深奥的哲学理念,以一种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并从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

这本《哲学思维文集》图书籍,听名字就充满了知识的厚重感。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中国哲学视角而闻名,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他的思想体系。哲学思维,这四个字本身就吸引着我,因为它意味着一种超越表象的深度思考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拓展思维的边界,学习如何用更系统、更辩证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我期待能够感受到梁漱溟先生那种融汇东西方哲学的智慧,以及他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我深信,掌握了哲学思维,我们就能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时,更加从容,更加有智慧地去应对,去寻找解决之道。

评分

《梁漱溟与青年说》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户,透过它,我得以窥见梁漱溟先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特别是关于“理想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在当今社会,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讨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启示,帮助青年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梁漱溟先生的哲学思想,向来以其独特性和深刻性著称,我猜想,他会从东方哲学的角度,为我们解析何为真正的“理想”。这可能不是物质的丰裕,也不是名利的追逐,而是某种内在的和谐与满足。我期待在书中能够感受到他那种温润而坚定的力量,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的声音,去构建一个更加充实、更有价值的人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