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法律出版社

【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法律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拍卖法
  • 法律法规
  • 法律出版社
  • 正版
  • 2015修正版
  • 法学
  • 法律
  • 拍卖
  • 政策文件
  • 规范文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钰博(北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3552907124606
商品编码:2816024252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法律出版社

定价:4元

作者:本社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1 0:00:00

ISBN:9787511878571

字数:9000

页码: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2015年4月24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有关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的规定作出修改。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内容提要


本法旨在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是法律出版社旗下的专业法规编纂机构。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 法律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是我国规范拍卖活动、维护拍卖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自1997年首次颁布以来,历经多次修订,其中2015年的修正版是国家对拍卖行业法律制度的一次重要完善和调整,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立法精神。本书由法律出版社权威出版,是学习、理解和适用《拍卖法》的必备参考。 一、 法律的渊源与历史沿革 《拍卖法》的诞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为规范新兴的拍卖市场而迈出的重要一步。拍卖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财产交易方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资产处置、流通和价值实现方面。早期,我国的拍卖活动多零散地依附于其他法律或行政规章,缺乏一部系统、全面的法律加以规范。《拍卖法》的出台,填补了这一法律空白,确立了拍卖活动的基本法律框架,为拍卖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的修正版,是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改。这些修改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微调,更是对法律精神和制度设计的深化,旨在进一步提升拍卖活动的透明度、公信力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 核心法律原则与制度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确立了一系列核心的法律原则,构成了整个拍卖法律制度的基石。 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这是拍卖活动最根本的原则。公开意味着拍卖的实施过程、标的物信息、拍卖规则等应当向社会公开,保障潜在竞买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公平则要求拍卖机构、拍卖人、竞买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不得有歧视性待遇。公正要求拍卖活动的程序合法、结果公平,不受非法干预。这三大原则的贯彻,是维护拍卖市场信誉和效率的关键。 2. 合法性原则: 拍卖活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禁止拍卖国家禁止流通的物品,禁止拍卖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法律规定不得拍卖的物品。拍卖人、竞买人、拍卖机构的行为均需符合法律的规定。 3. 合同自由与意思自治原则: 在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拍卖的委托、竞买、成交等环节,均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拍卖机构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竞买人与拍卖人就拍品信息达成一致,最终买卖合同的成立,都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 4. 风险分担原则: 拍卖过程中,标的物的风险转移规则是法律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在拍卖成交后,标的物的风险即从委托人或所有人转移至买受人,这也促使买受人在竞买前审慎评估。 基于这些原则,《拍卖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拍卖当事人: 明确界定了拍卖人(通常为拍卖企业)、委托人(拍卖品的所有人或合法处分人)以及竞买人(有意愿购买拍品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拍卖标的: 规定了哪些物品可以拍卖,哪些物品禁止拍卖,以及对部分特殊标的(如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的拍卖要求。 拍卖程序: 详细规定了拍卖的公告、展示、竞买登记、竞价方式(如举手、叫价、电子竞价等)、拍卖师的职责、成交确认等环节,确保了拍卖过程的规范有序。 拍卖机构的设立与监管: 对拍卖企业的资质、注册、经营范围、从业人员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法律责任: 对违反《拍卖法》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以实现法律的威慑和保障。 三、 2015修正版的主要亮点与调整 2015年的修正版《拍卖法》紧密围绕“提高效率、规范秩序、防范风险、保障权益”的目标,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契合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 强化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修正版进一步强调了拍卖信息的公开性。例如,对于拍卖公告的要求更加细致,可能包括对标的物瑕疵的披露、瑕疵担保责任的约定方式等。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竞买人的知情权,降低交易风险。 2. 规范网络拍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拍卖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拍卖形式。《拍卖法》的修订,无疑会更加关注网络拍卖的特殊性,明确其法律适用,例如网络拍卖平台的资质要求、交易规则的制定、电子证据的效力认定等,以保障线上拍卖的规范、安全和有效。 3. 完善瑕疵担保制度: 拍卖过程中,标的物的瑕疵问题历来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修正版可能对拍卖人、委托人关于标的物瑕疵的告知义务、免责声明的效力、以及买受人发现瑕疵后的权利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更清晰的界定和补充,以期减少因瑕疵问题产生的争议。 4. 提升拍卖师的职业操守与责任: 拍卖师作为拍卖程序的主持者,其专业性和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修正版可能进一步细化了对拍卖师的资格要求、执业规范,以及其在拍卖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以保障拍卖的公正进行。 5. 适应行政执法与司法拍卖的新需求: 随着行政机关对执法过程中涉案财物的处置需求以及司法机关对财产执行的常态化,行政拍卖和司法拍卖在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修正版可能对这两类特殊拍卖的程序、监管、以及与普通拍卖的区别等方面进行了更明确的规定,以提高行政和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6. 促进拍卖行业健康发展: 法律的修订也可能包含一些促进拍卖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措施,例如对拍卖机构的激励机制、对非法拍卖行为的严厉打击、以及对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等,以期推动拍卖行业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四、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群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法律出版社,作为一部权威的法律读物,其价值体现在: 权威性: 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保证了法律条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完整性: 收录了2015年最新修订的《拍卖法》全部条文,并可能包含相关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依据。 指导性: 深入解读了法律条文的立法精神、核心要义和实际应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掌握法律的规定。 实践性: 结合拍卖行业的实际运作,分析了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从业者提供实操指导。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拍卖从业人员: 包括拍卖企业的负责人、拍卖师、业务人员、法律顾问等,是其日常工作和合规经营的必备工具。 委托人: 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个人,在委托拍卖资产时,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 竞买人: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参与拍卖活动时,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拍卖规则,以便理性竞买。 法律专业人士: 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研究者等,是其进行法律研究、案件审理和执业实践的重要参考。 对拍卖活动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了解拍卖法的基本规定,有助于更好地参与拍卖活动,理解市场运行规律。 五、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是规范我国拍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法律出版社权威出版的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法律文本,更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部法律。通过学习和应用《拍卖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拍卖活动的透明度,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促进拍卖行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经常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朋友,我一直对如何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如何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拍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实现方式,其法律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稳定和经济效率的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这本书,恰恰聚焦于此。虽然我不是法律领域的专家,但在阅读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2015修正版”表明了法律的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拍卖程序的规定,例如拍卖前的公告要求、拍卖会的组织方式,以及拍卖成交后的法律效力等。这些看似细节的规定,却构成了拍卖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此外,书中对拍卖争议的解决机制和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也让我觉得,法律在努力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可信赖的拍卖环境。对于想要了解国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行为,特别是拍卖市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和权威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条文的罗列,更可能包含了对这些条文背后立法意图和实践考量的阐释。

评分

我一直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问题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促进资源有效流通,保障交易公平的法律。拍卖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这本书,作为法律出版社出品的权威读物,我对其内容和专业性抱有很高的期待。虽然我没有时间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就能感受到这本书在梳理和阐释拍卖法律制度方面的严谨性。书中对于拍卖的各个环节,从拍卖前的准备工作,到拍卖过程中的竞价规则,再到拍卖成交后的法律后果,都有着详细的规定。这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拍卖行业,或者参与到拍卖活动中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拍卖不良资产、知识产权等特殊标的拍卖的规定,这显示了法律对不同类型拍卖的细致考量,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法律条文,以一种相对系统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拍卖法。对于希望在法律层面规范自身行为,或者了解自身权益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

评分

我是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商业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规范。特别是在二手物品交易、不良资产处置、甚至是艺术品流通等领域,拍卖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偶然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这本书,被其“法律出版社”的权威背景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机会通读全书,但仅从其目录和部分章节的浏览,我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全面性。书中对于拍卖的种类、拍卖程序的详细规定,以及对拍卖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界定,都展现了法律对这一领域的细致考量。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拍卖佣金、拍卖保证金以及拍卖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这些都是拍卖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的实际问题,理解这些规定,对于参与者来说,能够更好地把握交易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系统地梳理出与拍卖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对于想要了解拍卖行业基本法律框架的学生或者从业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尤其对拍卖这种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015修正版)》这本书。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翻阅时,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对具体法律条文的引用,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更像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工具书。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拍卖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拍卖人、竞买人的法律责任的部分。这对于理解拍卖过程中的各方主体是如何在法律框架下运作的,以及一旦出现纠纷,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虽然我只浏览了部分),更是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例如,关于委托拍卖的程序、拍卖公告的发布要求等,这些细节的规定,对于保证拍卖的公正、公开、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法律条文,更可能包含了对这些条文的解释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对于需要参与拍卖活动,或者对拍卖法律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值得认真研读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经济法律法规动态的普通读者,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购买,但翻阅了目录和部分内容,还是能感受到其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分量。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各种交易形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拍卖作为一种高效公平的交易方式,其法律规制的完善显得尤为关键。这本书的出版,特别是“2015修正版”的字样,表明了法律的及时更新和对新形势的适应。我注意到书中对于拍卖的各个环节,从拍卖前的公告、标的展示,到拍卖过程中的竞价、成交,再到拍卖后的权利移转和价款支付,都有着详尽的法律条文阐述。这对于想要了解拍卖流程,特别是作为潜在买家或者卖家,想要规避风险,确保自身权益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法律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带着一定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相信这本书在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上会有很好的保障。虽然我未深入研读,但仅从其法规的条文结构和法律条文的逻辑性,就能感受到其背后严密的立法精神。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阅读此书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对法律术语的初步理解,但一旦掌握,对于理解和运用拍卖法将大有裨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